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木薯纤维素分解菌的发酵条件和产酶特性研究
1
作者 张会香 杨世军 +1 位作者 向黎 陈昌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3-186,共4页
从土壤中筛选出的一株纤维素分解菌为实验菌,以木薯粉为原料发酵,研究此菌的最佳产酶条件及其酶的性质。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产酶条件为初始pH为4.0,木薯粉添加量为25g/L培养液,接种量为1.5%(V/V),在33℃下恒温振荡发酵56h,此时CMC酶... 从土壤中筛选出的一株纤维素分解菌为实验菌,以木薯粉为原料发酵,研究此菌的最佳产酶条件及其酶的性质。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产酶条件为初始pH为4.0,木薯粉添加量为25g/L培养液,接种量为1.5%(V/V),在33℃下恒温振荡发酵56h,此时CMC酶活高达16.982U/mL。菌体在肉汤培养基上培养24h菌体浓度最大。此菌所产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5.0,最适反应时间为6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木薯纤维 发酵条件 CMC酶活 酶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化淀粉改性木薯渣纤维/PBS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岳小鹏 刘鹏杰 雷丹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9-125,共7页
以辛酰氯作酯化试剂,制备得到酯化淀粉(SE),并将SE作为界面改性剂应用于木薯渣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复合材料的合成。在n(—COCl)∶n(—OH)为2∶1的条件下,取代度(DS)2.13的SE与水的接触角达87.9°,相比未处理淀粉,酯化淀粉... 以辛酰氯作酯化试剂,制备得到酯化淀粉(SE),并将SE作为界面改性剂应用于木薯渣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复合材料的合成。在n(—COCl)∶n(—OH)为2∶1的条件下,取代度(DS)2.13的SE与水的接触角达87.9°,相比未处理淀粉,酯化淀粉的疏水性显著提高。SE用量(以木薯渣纤维质量计)5.0%时,表面处理过的木薯渣纤维/PB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12.57 MPa、弯曲强度67.53 MPa和冲击强度4.89 k J/m2,比未处理纤维制备的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52.7%、24.0%和30.4%。SEM分析表明,SE处理过的纤维与基体之间表现出更好的相容性。初步推测SE增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机理为:两亲性的酯化淀粉,其疏水端与PBS基体表面活性相近,易产生良好的相容性;而其亲水端易与木薯渣纤维上的羟基通过氢键结合,从而增强了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木薯纤维 复合材料 酯化淀粉 界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渣纤维表面改性对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岳小鹏 李坚 +1 位作者 刘鹏杰 杜鑫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6-43,共8页
本研究将淀粉与辛酰氯通过酯化反应得到酯化淀粉(SE),再分别使用5%SE(相对于木薯渣纤维质量计)、质量分数为3%Na OH以及二者共同对木薯渣纤维进行表面改性,改性后木薯渣纤维再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基体通过熔融共混制备木薯渣-PBS复... 本研究将淀粉与辛酰氯通过酯化反应得到酯化淀粉(SE),再分别使用5%SE(相对于木薯渣纤维质量计)、质量分数为3%Na OH以及二者共同对木薯渣纤维进行表面改性,改性后木薯渣纤维再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基体通过熔融共混制备木薯渣-PBS复合材料(以下简称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表征所制得的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相比分别以Na OH、SE单独改性木薯渣纤维制备的复合材料,二者共同改性木薯渣纤维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且木薯渣纤维与PBS基体之间表现出更好的相容性。XRD分析表明,相比Na OH单独改性木薯渣纤维制备的复合材料,SE和Na OH共同改性木薯渣纤维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结晶度有所下降。另外,通过推测得出了Na OH与SE共同改性木薯渣纤维增强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PBS 木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木纤维阻燃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鹏杰 孙一峰 +1 位作者 岳小鹏 张昕蕾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2-58,共7页
以酯化淀粉(ES)作为木薯渣界面改性剂,并结合膨胀阻燃剂(IFR)和碱式硫酸镁晶须(MHSH)制备阻燃型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木薯渣纤维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燃烧性能和阻燃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m(PBS)∶m(IFR)∶m(木薯渣)... 以酯化淀粉(ES)作为木薯渣界面改性剂,并结合膨胀阻燃剂(IFR)和碱式硫酸镁晶须(MHSH)制备阻燃型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木薯渣纤维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燃烧性能和阻燃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m(PBS)∶m(IFR)∶m(木薯渣)∶m(MHSH)=7∶2. 3∶0. 5∶0. 2时,阻燃型木塑复合材料的LOI为39. 6%,UL94达到了V-0等级。MHSH具有协效阻燃效果,MHSH作为协效阻燃剂能够降低木塑燃烧时的热释放速率、总烟释放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释放速率。阻燃型木塑复合材料燃烧时,在其外部形成了一层膨化的炭层和难燃气体(NH3)保护层,阻止了材料基体进一步燃烧,从而使阻燃复合材料具有更好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木薯纤维 膨胀阻燃剂 碱式硫酸镁晶须 阻燃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木纤维阻燃型复合材料的燃烧动力学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鹏杰 孙一峰 +1 位作者 岳小鹏 张昕蕾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28,共6页
以改性木薯渣纤维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原料结合膨胀阻燃剂(IFR)和碱式硫酸镁晶须(MHSH)制备了阻燃型PBS/木薯渣纤维复合材料。利用TG-DSC并结合C-R和Ozawa法分别对复合材料的热解过程、吸热量和燃烧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 以改性木薯渣纤维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原料结合膨胀阻燃剂(IFR)和碱式硫酸镁晶须(MHSH)制备了阻燃型PBS/木薯渣纤维复合材料。利用TG-DSC并结合C-R和Ozawa法分别对复合材料的热解过程、吸热量和燃烧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的木薯渣作为炭源代替PBS,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性能。随着热解升温速率的增加,阻燃材料的和均增大,热稳定性提高。当热解升温速率为20t/min时,70P/23I/5C/2M(PBS为70%,IFR为23%,木薯渣为5%,MHSH为2%)的热解吸热量为558.01kJ/kg。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与C-R法相比,通过Ozawa法得到的阻燃材料的活化能准确性更高。阻燃材料燃烧时,在其外部形成了一层膨化的具有隔热作用的致密炭层,阻止了内部聚合物基体进一步燃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S 木薯纤维 膨胀阻燃剂 碱式硫酸镁晶须 动力学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