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薯淀粉微球的止血性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曹勇 黎演明 +3 位作者 冼学权 苏志恒 李晓捷 李秉正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233-237,共5页
为了初步探索木薯淀粉微球用作局部止血材料的止血性能,本研究以酸改性木薯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采用水包水乳液交联法制备木薯淀粉微球。通过体外和体内止血试验评价木薯淀粉微球的止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木薯淀粉微球组的... 为了初步探索木薯淀粉微球用作局部止血材料的止血性能,本研究以酸改性木薯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采用水包水乳液交联法制备木薯淀粉微球。通过体外和体内止血试验评价木薯淀粉微球的止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木薯淀粉微球组的全血凝固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及家兔脾脏划破止血时间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云南白药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初步证明木薯淀粉微球的体外及体内止血性能良好,具有用作局部止血材料的良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微球 止血材料 全血凝固时间 血浆复钙时间 局部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木薯淀粉微球对Fe^(3+)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丁立稳 乔支卫 汤建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7-312,共6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通过逆向悬浮聚合法合成交联木薯淀粉微球(CCSM),研究了合成的交联木薯淀粉微球对Fe3+的吸附行为,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和热分析仪对木薯淀粉微球及其吸附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其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CCSM主要...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通过逆向悬浮聚合法合成交联木薯淀粉微球(CCSM),研究了合成的交联木薯淀粉微球对Fe3+的吸附行为,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和热分析仪对木薯淀粉微球及其吸附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其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CCSM主要通过物理吸附、配位吸附方式来吸附Fe3+;在pH值为4时交联木薯淀粉微球对Fe3+吸附效果最好;在给定研究浓度范围内,CCSM对Fe3+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微球 FE3+ 吸附 吸附等温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交联木薯淀粉微球对Cr^(3+)的吸附行为及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丁立稳 汤建萍 王雷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0-423,共4页
研究了功能性交联木薯淀粉微球(CMS)对环境污水中Cr^(3+)的吸附行为及吸附动力学.实验以功能性交联木薯淀粉微球为吸附载体,考察其对Cr^(3+)的吸附性能,研究了溶液的p H值和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分析吸附动力学过程,并计算出吸附方... 研究了功能性交联木薯淀粉微球(CMS)对环境污水中Cr^(3+)的吸附行为及吸附动力学.实验以功能性交联木薯淀粉微球为吸附载体,考察其对Cr^(3+)的吸附性能,研究了溶液的p H值和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分析吸附动力学过程,并计算出吸附方程.实验结果表明:木薯淀粉微球吸附Cr^(3+)的最适合吸附p H值为3.5,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吸附量增大;吸附过程主要为液膜扩散为主的单分子层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微球 CR3+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型木薯淀粉黄原酸酯-g-AA/AM微球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和平 杨旭 +1 位作者 武冠亚 袁金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0-162,169,共4页
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CS2为酯化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丙烯酰胺和丙烯酸为接枝单体,经交联-酯化-接枝制得交联型木薯淀粉黄原酸酯-g-AA/AM,进一步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得到复合变性淀粉微球。考察了诸因素... 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CS2为酯化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丙烯酰胺和丙烯酸为接枝单体,经交联-酯化-接枝制得交联型木薯淀粉黄原酸酯-g-AA/AM,进一步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得到复合变性淀粉微球。考察了诸因素对合成的影响,确定的较佳工艺条件为:酯化反应的m(NaOH)∶m(干基淀粉)=0.08∶1.00,m(CS2)∶m(干基淀粉)=0.882∶1.000,酯化时间4h,酯化温度35℃;接枝反应的m(单体)∶m(干基酯化淀粉)=0.8∶1.0,引发剂浓度0.289mol/L,接枝温度35℃,接枝时间3.5h。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对交联型木薯淀粉黄原酸酯-g-AA/AM微球进行了表征。通过对含铬废水的吸附研究表明,交联型木薯淀粉黄原酸酯-g-AA/AM微球对铬(Ⅵ)的去除率可高达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衍生物 合成 重金属吸附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