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处理木薯淀粉废水的厌氧反应器初次启动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任伯帜 韦兴浩 侯保林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1-84,共4页
对处理木薯淀粉废水的EGSB厌氧反应器初次启动时的接种污泥选择、污泥驯化方法、厌氧反应器控制条件进行研究。当选用木薯酒精厂厌氧发酵污泥作为接种污泥,控制pH在6.8~7.6,VFA<1 000 mg/L,温度在26~28℃时,采用阶段进水驯化方式,... 对处理木薯淀粉废水的EGSB厌氧反应器初次启动时的接种污泥选择、污泥驯化方法、厌氧反应器控制条件进行研究。当选用木薯酒精厂厌氧发酵污泥作为接种污泥,控制pH在6.8~7.6,VFA<1 000 mg/L,温度在26~28℃时,采用阶段进水驯化方式,经过近100 d的实际运行,成功培养出适应木薯淀粉废水的颗粒污泥,系统COD去除率达86%以上,厌氧反应器启动成功,运行状况良好,处理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废水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 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R工艺处理木薯淀粉废水 被引量:8
2
作者 伍婵翠 王燕舞 刘康怀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2-246,共5页
采用以HCR为核心的好氧生物工艺去除木薯淀粉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处理前废水的CODCr SS和BOD5分别在10000、1800和6000mg/L以上,氰化物平均含量为13.8mg/L.根据生产工艺和废水特点,HCR主要设计参数选定为:SV94%~98%,SVI 100mL... 采用以HCR为核心的好氧生物工艺去除木薯淀粉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处理前废水的CODCr SS和BOD5分别在10000、1800和6000mg/L以上,氰化物平均含量为13.8mg/L.根据生产工艺和废水特点,HCR主要设计参数选定为:SV94%~98%,SVI 100mL/g±,ρ(MISS)7.0~11.0g/L.DO3.0~5.0mg/L,HRT6~10h;容积负荷和HCR内温度分别为25.0~45.5kgCOD/(m^3·d)和20~35℃(一次分离废水),35.0~82.0kgCOD/(m^3·d)和27~33℃(二次分离废水).该工艺的COD0去除率在90%以上,处理后出水的平均BOD,为36mg/L,SS低于30mg/L,氰化物含量低于0.5mg/L,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废水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COD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木薯淀粉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梁智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27,共2页
利用木薯淀粉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可行性探讨@梁智¥广西大学化学系利用木薯淀粉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可行性探讨广西大学化学系梁智自然界许多植物中含有淀粉,木薯乃其中之一。木薯以其生长周期短、经济用途广而与马铃薯、甘薯一起... 利用木薯淀粉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可行性探讨@梁智¥广西大学化学系利用木薯淀粉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可行性探讨广西大学化学系梁智自然界许多植物中含有淀粉,木薯乃其中之一。木薯以其生长周期短、经济用途广而与马铃薯、甘薯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薯类”作物。在广西,木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废水 废水利用 单细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淀粉废水培养复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营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馨蔚 莫创荣 +2 位作者 梁敏 胡造时 戴知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1-216,共6页
研究开发新型复合微生物絮凝剂及木薯淀粉废水资源化利用新途径。从厌氧废水中筛选出两株对木薯淀粉废水具有高絮凝活性的乳酸菌LB3、LB5,经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分别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研究开发新型复合微生物絮凝剂及木薯淀粉废水资源化利用新途径。从厌氧废水中筛选出两株对木薯淀粉废水具有高絮凝活性的乳酸菌LB3、LB5,经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分别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通过单因素实验表明,木薯淀粉废水培养复合菌体产絮凝剂的最佳营养条件为:在不添加磷酸二氢钾原浓度木薯淀粉废水中,采用葡萄糖为废水培养基的补充碳源,酵母膏和蛋白胨作为复配氮源按1∶2配比添加,其补充碳氮总量为4.5%,碳氮比值为1.5。在该条件下,发酵液对淀粉废水和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最高可达89.2%和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废水 复合微生物絮凝剂 条件优化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CASS—混凝工艺处理木薯淀粉废水 被引量:7
5
作者 韩彪 张萍 +4 位作者 张维维 李骋 胡雅兰 王启明 鄢恒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5-77,共3页
采用UASB—CASS—混凝工艺处理木薯淀粉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BOD5、SS分别为13 078、7 297、3 386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BOD5、SS分别为96、18、42 mg/L,三者去除率均在99%以上,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 采用UASB—CASS—混凝工艺处理木薯淀粉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BOD5、SS分别为13 078、7 297、3 386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BOD5、SS分别为96、18、42 mg/L,三者去除率均在99%以上,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同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作辅助燃料,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废水 UASB CA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木薯淀粉酒精废水培养复合型生物絮凝产生菌条件优化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任敦建 宋汕柯 +1 位作者 李红阳 浦跃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7-100,共4页
利用廉价木薯淀粉酒精废水作为主要培养基成分培养复合菌,并对培养基成分如碳源、氮源和磷源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比和最佳发酵条件为10%的酒精废水,添加2 g/L的KH2PO4,不添加任何碳源和氮源,4%的接种量,最佳培养条件为3... 利用廉价木薯淀粉酒精废水作为主要培养基成分培养复合菌,并对培养基成分如碳源、氮源和磷源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比和最佳发酵条件为10%的酒精废水,添加2 g/L的KH2PO4,不添加任何碳源和氮源,4%的接种量,最佳培养条件为30℃,160 r/min下培养2 d,优化后絮凝活性最佳可达96%,经纯化后每立方米废水可制得18.6kg的复合型生物絮凝剂。运用该种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处理食堂废水和印染废水,对印染废水浊度去除率较高,可达73%~83.7%,对食堂废水的COD去除率达7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酒精废水 絮凝活性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好氧-物化工艺处理淀粉废水的工程实例 被引量:9
7
作者 韩彪 张萍 +4 位作者 张维维 李骋 胡雅兰 王启明 鄢恒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5-27,共3页
文章介绍了厌氧-好氧-物化工艺在处理淀粉废水中的应用,并给出了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BOD5、SS分别为12860mg/L、6400mg/L、3260mg/L的条件下,该系统的COD、BOD5、SS去除率均在99%以上,具有处理设施运行稳... 文章介绍了厌氧-好氧-物化工艺在处理淀粉废水中的应用,并给出了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BOD5、SS分别为12860mg/L、6400mg/L、3260mg/L的条件下,该系统的COD、BOD5、SS去除率均在99%以上,具有处理设施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等特点,系统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产生的沼气可作辅助燃料,沉淀的黄浆可外卖,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废水 UASB CASS 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剂产生菌克雷伯氏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韩宴秀 莫创荣 +2 位作者 周云新 邓国龙 周柳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77-182,共6页
采用常规细菌分离方法从木薯淀粉黄浆废水中筛选得到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编号为M2。经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克雷伯氏杆菌,命名为Klebsiella sp.M2。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菌株M2培养条件进... 采用常规细菌分离方法从木薯淀粉黄浆废水中筛选得到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编号为M2。经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克雷伯氏杆菌,命名为Klebsiella sp.M2。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菌株M2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种类、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温度及摇床转速分别为查氏培养基、5、30℃及150r/min。与大部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上清液表现出絮凝性不同,菌株M2的菌体本身表现出絮凝活性;经过使用超声波破碎仪证明菌体本身具有絮凝活性,最佳絮凝率达到93.20%,具有易于运输、便于使用的优点。菌株M2在以蔗糖作为碳源、KNO3作为氮源的情况下絮凝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废水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 培养条件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