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1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薯的饲用价值
1
《农村新技术》 2025年第1期64-64,共1页
木薯可以作为养殖饲料。木薯块根可以代替配合饲料中的谷类,作为畜禽的热能饲料,并能够降低饲料的成本。木薯叶营养丰富,是一种良好的蛋白饲料,其富含胡萝卜素、粗纤维、粗蛋白、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可与绝大部分热带豆科牧草相媲美。
关键词 饲用价值 配合饲料 蛋白饲料 木薯块根 木薯 热带豆科牧草 微量元素 粗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粉对文昌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郭琪琪 魏立民 +5 位作者 薛琛璐 吴蔚 欧阳坤 刘宇航 孙瑞萍 刘圈炜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5-623,共9页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木薯粉对文昌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遗传背景一致、体重相近(1 215.56 g±3.73 g)的81日龄健康文昌鸡母鸡600只,随机分入5个处理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分别饲...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木薯粉对文昌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遗传背景一致、体重相近(1 215.56 g±3.73 g)的81日龄健康文昌鸡母鸡600只,随机分入5个处理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分别饲喂添加0(CM0组)、5%(CM5组)、10%(CM10组)、20%(CM20组)和25%(CM25组)木薯粉的饲粮。试验期40 d。试验结束后称重,计算生长性能;从每个重复选取2只鸡翅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屠宰后测定屠宰性能及脏器系数。[结果](1)与CM0组相比,CM10、CM20和CM25组文昌鸡日增重均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均显著降低(P<0.05)。(2)添加不同水平木薯粉对文昌鸡屠宰性能及脏器系数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3)与CM0组相比,CM20和CM25组文昌鸡血清葡萄糖水平显著提高(P<0.05);CM20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CM5组文昌鸡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升高(P<0.05);CM25组文昌鸡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添加适量木薯粉可提高文昌鸡生产性能,还能改善其糖代谢及抗氧化性能。推荐81~120日龄文昌鸡饲粮中木薯粉的适宜添加水平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文昌鸡 生产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血清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木薯渣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肌肉能量代谢的影响
3
作者 刘莹 王铁岗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比例木薯渣(CR)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肌肉能量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初重为(60.37±3.19)kg的公猪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处理,CK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CR1、CR2、CR3和CR4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4%、8%、12%和16%的...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比例木薯渣(CR)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肌肉能量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初重为(60.37±3.19)kg的公猪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处理,CK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CR1、CR2、CR3和CR4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4%、8%、12%和16%的CR,试验为期80 d,测定其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肌肉能量代谢水平。结果表明:与CK相比,CR1、CR2和CR3组育肥猪的末重、日均采食量(ADFI)、日增重(ADG)和料肉比(F/G)无显著变化(P> 0.05)。CR4组的末重、ADFI和ADG显著低于CK(P <0.05),而F/G显著高于CK(P <0.05)。CR4组胴体重、胴体直长和屠宰率显著降低(P <0.05),瘦肉率、平均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无显著变化(P> 0.05)。其他各处理对胴体品质无显著影响(P> 0.05)。CR4组半腱肌的糖酵解潜力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显著升高(P <0.05),肌酸(Cr)、磷酸肌酸(PCr)和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显著降低(P <0.05),其他各处理对肌肉能量代谢无显著影响(P> 0.05)。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2%及以下的CR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肌肉能量代谢无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猪 木薯 生长性能 胴体品质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钾肥对木薯养分积累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谢海弘 李双江 +5 位作者 陈默 陈璐 陈佳富 王君 朱杰辉 宋勇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8-33,共6页
为探究不同施钾水平对木薯生长、钾素吸收、钾肥利用率、产量、品质与经济效益的影响,优化木薯种植过程中的肥料养分管理,以木薯常规食用品种SC9为实验材料进行栽培试验。试验设置CK(不施钾,对照),K1(100 kg/hm^(2))、K2(150 kg/hm^(2))... 为探究不同施钾水平对木薯生长、钾素吸收、钾肥利用率、产量、品质与经济效益的影响,优化木薯种植过程中的肥料养分管理,以木薯常规食用品种SC9为实验材料进行栽培试验。试验设置CK(不施钾,对照),K1(100 kg/hm^(2))、K2(150 kg/hm^(2))、K3(200 kg/hm^(2))和K4(250 kg/hm^(2))5个施钾水平处理。结果表明,与不施钾肥相比,施钾处理下木薯产量提高15.14%~33.86%,木薯淀粉含量提高14.32%~23.35%。其中,K1处理木薯取得最大产量、最佳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钾肥利用率。综合来看,在木薯生产上,推荐钾肥(K2O)施用量为1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施钾水平 产量 品质 钾肥利用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副产物的饲料化利用及成本控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卞媛媛 周厚连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木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木薯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木薯渣、木薯叶以及木薯皮等副产品,其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良好的饲用价值,转化为动物饲料被视为一种可行性高且经济效益良好的利用途径。当前,木薯副产物作为饲料资源已被广泛应... 木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木薯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木薯渣、木薯叶以及木薯皮等副产品,其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良好的饲用价值,转化为动物饲料被视为一种可行性高且经济效益良好的利用途径。当前,木薯副产物作为饲料资源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猪、家禽和反刍动物等畜禽养殖中,表现出了良好的降低饲料成本,改善动物肠道健康,维持生长性能等作用,但因加工方式、饲喂动物阶段及品种的不同,效果存在差异。本文综述了木薯副产物的营养成分、饲用价值,以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情况,同时对其作为饲料的成本控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木薯副产物的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副产物 营养价值 养殖应用 成本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叶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有害菌的影响
6
作者 杨建发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木薯叶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有害菌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的均重81 kg左右的长大二元猪14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各组日粮分别添加0%、1%、2%、4%的木薯叶粉,试验包括3 d预饲期和42 d... 文章旨在探究木薯叶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有害菌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的均重81 kg左右的长大二元猪14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各组日粮分别添加0%、1%、2%、4%的木薯叶粉,试验包括3 d预饲期和42 d正试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的木薯叶粉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4.07%(P <0.05);料肉比显著降低4.60%(P <0.05);添加1%~4%的木薯叶粉对育肥猪初重、采食量及末重均无显著影响(P> 0.05)。4%的木薯叶粉组育肥猪血清总蛋白(TP)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降低(P <0.05),尿素氮(BUN)含量显著升高(P <0.05);4%的木薯叶粉组育肥猪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降低(P <0.05),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P <0.05),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降低(P <0.05);2%和4%的木薯叶粉组肥猪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P <0.05),此外,木薯叶粉对育肥猪血清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 0.05)。4%的木薯叶粉组育肥猪回肠大肠杆菌含量显著提高(P <0.05);2%和4%的木薯叶粉组育肥猪结肠大肠杆菌含量显著提高(P <0.05);木薯叶粉对育肥猪直肠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综上所述,过量添加木薯叶粉对育肥猪抗氧化、免疫均有一定负面影响,其最适添加量不宜超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叶粉 育肥猪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有害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视觉Transformer的木薯叶病识别模型
7
作者 谢聪 谢聪 +1 位作者 王天顺 姬少培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8,共8页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室外空气污染物的增加以及全球变暖,木薯叶片病害变得更加普遍,及时和准确地检测木薯叶部病害对于防止其蔓延和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木薯叶病检测模型很容易受到环境背景噪声的影响,这使...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室外空气污染物的增加以及全球变暖,木薯叶片病害变得更加普遍,及时和准确地检测木薯叶部病害对于防止其蔓延和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木薯叶病检测模型很容易受到环境背景噪声的影响,这使得其由于无法有效提取出木薯叶病图片的特征,而导致其识别检测精度较低。针对该问题,文中设计了一种卷积视觉Transformer的木薯叶病检测模型——CViT,并提出了一种最小注意力裁剪算法(LeIAP)来选择Transformer模型中每一层最重要的注意力头,以提高模型的性能。该模型在Transformer的基础上利用多头注意力模块来提取图像高级特征,利用软分割标记嵌入捕获局部信息,这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到的信息的丰富度,也有利于细粒度的特征学习。此外,该模型还使用了一种焦点角度间隔惩罚损失函数(F⁃Softmax),通过更好地学习类间距离,以改善模型在不同类别疾病数据上的识别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2021年的Kaggle比赛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均优于现有的主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叶病检测 视觉Transformer 多头注意力 损失函数 识别精度 最小注意力裁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铺设乡村致富新坦途
8
作者 本刊 《农村新技术》 2025年第1期63-64,共2页
木薯,又叫木番薯,被称为“淀粉之王”,因其易种植、高产量而在广西被广泛种植,是除水稻、玉米、甘蔗、红薯外的第五大作物,它不仅发展成为当地产业的中流砥柱,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繁荣发展的关键力量。乡村振兴添“薯”光。暖冬时节,正是... 木薯,又叫木番薯,被称为“淀粉之王”,因其易种植、高产量而在广西被广泛种植,是除水稻、玉米、甘蔗、红薯外的第五大作物,它不仅发展成为当地产业的中流砥柱,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繁荣发展的关键力量。乡村振兴添“薯”光。暖冬时节,正是挖木薯的季节。广西东兴市马路镇马路村村民苏起珍早早就到自家地里忙活,她和家人用铁棍将木薯从土里抬出,抖去根须上的泥土,再用菜刀把木薯一根根砍下来,整齐有序地摆放在地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乡村振兴 暖冬 广西东兴市 番薯 红薯 甘蔗 五大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淀粉红糖发糕制作工艺
9
作者 徐艳 刘星雨 +3 位作者 何小龙 钱祥羽 朱文政 周晓燕 《农村新技术》 2025年第1期69-69,共1页
红糖发糕是我国南方地区一道常见的糕点,制作方法简单、快捷,成品气味与色泽较佳,老少皆宜。木薯淀粉是由木薯经淀粉提取后脱水干燥而成的粉末,其在食品中的用途很多,如面条、面包、核桃糕、红枣糕、五彩芋圆等,加入木薯淀粉会较大地提... 红糖发糕是我国南方地区一道常见的糕点,制作方法简单、快捷,成品气味与色泽较佳,老少皆宜。木薯淀粉是由木薯经淀粉提取后脱水干燥而成的粉末,其在食品中的用途很多,如面条、面包、核桃糕、红枣糕、五彩芋圆等,加入木薯淀粉会较大地提高制品的弹韧性。红糖发糕加入适量的木薯淀粉可使产品更加有弹性,蜂窝组织更加细腻、均匀,提高制品的稳定性。本文介绍以木薯淀粉、中筋面粉为原料,采用耐高糖酵母发酵制作木薯淀粉红糖发糕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脱水干燥 发糕 耐高糖酵母 淀粉提取 红糖 面条 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技术对木薯酸淀粉品质特性及颗粒结构的影响
10
作者 李明娟 韦林艳 +3 位作者 张雅媛 游向荣 周葵 王颖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165,共12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后,采用热风干燥、热泵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和太阳光晒干5种干燥技术制备木薯酸淀粉,考察不同干燥技术对木薯酸淀粉品质特性及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和热泵干燥制备的木薯酸淀粉集...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后,采用热风干燥、热泵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和太阳光晒干5种干燥技术制备木薯酸淀粉,考察不同干燥技术对木薯酸淀粉品质特性及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和热泵干燥制备的木薯酸淀粉集粉率较高,色泽保持较好,水分含量、凝胶硬度和胶着性较低,但颗粒表面较粗糙,排列紧密且分布不均,有明显的蜷曲和皱缩;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的木薯酸淀粉集粉率最高,含水量最低,可较好地保留营养成分,色泽最佳,粉体疏松、颗粒分布均匀,但部分颗粒表面塌陷和褶皱;喷雾干燥制备的木薯酸淀粉集粉率、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酸度、凝胶弹性和内聚性最低,灰分含量、L*值和pH值最高,但颗粒团聚严重、分布不均、表面有凹陷和褶皱;晒干制备的木薯酸淀粉水分含量、直链淀粉含量、a*值、b*值、白度指数、凝胶质构性能(硬度、胶着性、弹性和内聚性)和综合评分最高,灰分含量、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和L*值最低,颗粒分布均匀、部分颗粒保持完好。综合分析,晒干制备的木薯酸淀粉由于干燥条件温和在品质特性和颗粒结构上表现最好,其次是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的产品。希望研究结果可为木薯酸淀粉工业化干燥及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酸淀粉 干燥技术 品质特性 颗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木薯藻斑病危害及发生规律调查研究
11
作者 段春芳 宋记明 +10 位作者 姜太玲 刘倩 李月仙 肖明昆 沈正松 沈绍斌 王文雨 熊贤坤 白丽娜 严炜 刘光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1-266,共6页
近年来,藻斑病已经成为云南地区木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为明确当地木薯藻斑病危害情况并初步阐明其流行规律,对云南省保山市木薯藻斑病田间危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病情指数和主要气候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26份木薯种质均... 近年来,藻斑病已经成为云南地区木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为明确当地木薯藻斑病危害情况并初步阐明其流行规律,对云南省保山市木薯藻斑病田间危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病情指数和主要气候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26份木薯种质均受藻斑病危害,‘华南124’‘南植188’‘南植199’等主栽品种均受害,病情指数均在30以上。病害流行规律研究结果得出藻斑病可于8月中下旬开始发生,流行高峰期在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对藻斑病病情指数与病害流行月均温度、日均温差、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式Y=38.6096-2.1033 X_(1)-0.5175 X_(2)+0.325 X_(3),表明月均温度、日均温差和湿度是影响藻斑病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且与月均温度和日均温差成负相关,与湿度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藻斑病 危害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根粉浸种对木薯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12
作者 黄洁 李天 +1 位作者 王娟 魏云霞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60-64,共5页
为探索木薯的抗逆增产技术,设置5个生根粉浸种浓度(0、10.0、20.0、40.0、60.0 mg·L^(-1))、2个浸种时间(6、12 h)、以不浸种处理为对照(CK),研究其对木薯农艺性状、薯块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浸种比较,20.0、60.0 mg... 为探索木薯的抗逆增产技术,设置5个生根粉浸种浓度(0、10.0、20.0、40.0、60.0 mg·L^(-1))、2个浸种时间(6、12 h)、以不浸种处理为对照(CK),研究其对木薯农艺性状、薯块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浸种比较,20.0、60.0 mg·L^(-1)浸种6 h和20.0~60.0 mg·L^(-1)浸种12 h显著增粗茎径,20.0 mg·L^(-1)浸种6 h显著提高薯长和薯径,0、10.0、60.0 mg·L^(-1)浸种12 h显著增长薯长,0、40.0、60.0 mg·L^(-1)浸种6 h及40.0、60.0 mg·L^(-1)浸种12 h显著增粗薯径,20.0 mg·L^(-1)浸种6 h鲜薯产量显著增加42.3%、淀粉产量显著提高49.9%、收获指数显著提高10.5%。综上,推荐20.0 mg·L^(-1)生根粉溶液浸泡木薯种茎6 h的增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浸种 生根粉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北地区木薯套种玉米与辣椒高效栽培技术
13
作者 蒋雄英 范大泳 +3 位作者 杨艺玲 侯丽英 苏冬辉 周宾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2期205-207,220,共4页
木薯套种栽培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土壤覆盖度,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同时还可以改善田间气候环境,有效利用光、热、水、气资源,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未来木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出路之一。为此,介绍了桂北地区木薯套种玉米与辣... 木薯套种栽培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土壤覆盖度,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同时还可以改善田间气候环境,有效利用光、热、水、气资源,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未来木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出路之一。为此,介绍了桂北地区木薯套种玉米与辣椒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植前准备、种植时间、种植方法、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旨在为提高桂北地区木薯种植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套种 玉米 辣椒 栽培技术 桂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葛淀粉与木薯淀粉混粉理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东方 蔡芳 +6 位作者 李少斌 宦吉运 施建斌 隋勇 蔡沙 熊添 梅新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4,共9页
以野葛淀粉和木薯淀粉为原料,将木薯淀粉分别以10%、30%、50%和70%的质量分数掺入野葛淀粉。研究了原粉基本成分、原粉和混粉的结构、凝胶特性、抗氧化活性、热特性、冻融稳定性、消化特性、冲调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木薯淀粉比例的增多... 以野葛淀粉和木薯淀粉为原料,将木薯淀粉分别以10%、30%、50%和70%的质量分数掺入野葛淀粉。研究了原粉基本成分、原粉和混粉的结构、凝胶特性、抗氧化活性、热特性、冻融稳定性、消化特性、冲调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木薯淀粉比例的增多,可以根据扫描电镜中的颗粒形状明显区别原粉及混粉,混粉平均粒径(10.68~13.05μm)均比野葛淀粉(9.47μm)高。野葛淀粉与木薯淀粉分别为C型及A型晶体结构,混粉后并未改变其结构及红外光谱图。混粉的糊化起始温度随添加量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更难糊化。混粉抗氧化能力降低、多次冻融后趋于稳定、冲调黏度增大;混粉后硬度增大,最高达到2410.46 g,质地硬化,凝胶性能变差;混粉的抗性淀粉(质量分数0.37%~1.59%)相对野葛淀粉较低(5.65%)。木薯淀粉的掺入对混粉影响较大,有利于从淀粉的结构和理化特性等方面为鉴别野葛淀粉中是否掺有木薯淀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葛淀粉 木薯淀粉 混粉 结构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海鹏 汪进文 +3 位作者 董春雷 朱刚 杜官本 邓书端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6,共8页
为消除传统人造板的甲醛释放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将木薯淀粉(CS)降解后与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制备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CS-AAGC)胶黏剂,并对其外观、黏度、固含量等基本性能进行测定。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为消除传统人造板的甲醛释放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将木薯淀粉(CS)降解后与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制备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CS-AAGC)胶黏剂,并对其外观、黏度、固含量等基本性能进行测定。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结构进行分析,采用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及扫描电镜(SEM)分析其固化性能,探究木薯淀粉与丙烯酰胺(AM)的物质的量比对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胶黏剂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胶黏剂外观为乳白色均一液体,随着丙烯酰胺添加量的增加,共聚物的黏度也随之增加;丙烯酰胺上的双键与淀粉中的羟基发生了反应;当n(淀粉基本单元)∶n(AM)=1∶5时,相应的木薯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胶合性能相对最好,以其制备的胶合板干状剪切强度为1.46 MPa、(23±2)℃冷水浸泡24 h后的剪切强度为0.87 MPa、(63±1)℃热水浸泡3 h后的剪切强度为0.84 MPa,符合GB/T 9846—2015《普通胶合板》对Ⅱ类胶合板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丙烯酰胺 木材胶黏剂 接枝共聚 胶合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腌制工艺对木薯嫩梢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金泉 王琴飞 +4 位作者 吴若娜 余厚美 林立铭 宋勇 张振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本研究以木薯嫩梢(Cassava tender shoots,CTS)为对象,利用感官评价法、营养质量指数法(Index of nutritional quality,INQ)和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探究了传统泡菜、芽菜、酱菜、橄榄菜、烫泡菜和盐渍菜等... 本研究以木薯嫩梢(Cassava tender shoots,CTS)为对象,利用感官评价法、营养质量指数法(Index of nutritional quality,INQ)和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探究了传统泡菜、芽菜、酱菜、橄榄菜、烫泡菜和盐渍菜等制作工艺对CTS腌制菜基本化学和元素组成、抗营养因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差异,以筛选出CTS适合的腌制菜工艺。结果表明:腌制的不同工艺条件显著影响CTS腌制菜品质。其中,CTS芽菜蛋白质含量最高,为35.29 g/100 g;CTS盐渍菜大部分化学组成含量较低;CTS腌制菜所含的矿物质皆不同程度降低,其中CTS芽菜工艺减少最多(Mn、Zn、K和Mg含量分别减少71.91%、70.72%、59.20%和60.84%)。各CTS腌制菜氰化物含量在32.62~82.41 mg/kg;单宁含量较低,含量在1.07~2.33 g单宁酸/100 g;亚硝酸盐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含量在0.37~1.02 mg/kg。感官评价表明,CTS泡菜具有较好鲜味、质感和品相等,大众认可度高;INQ评价结果显示CTS盐渍菜、CTS泡菜和CTS烫泡菜的营养价值较高;PCA发现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3.949%,PCA综合得分结果显示,CTS泡菜、CTS橄榄菜和CTS烫泡菜综合分值较高。最后,综合感官评价、INQ评价和PCA分析评价结果,得出CTS腌制的最佳工艺为CTS泡菜制作工艺,其次是CTS烫泡菜和CTS盐渍菜制作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嫩梢 腌制菜 感官评价 营养质量指数评价 主成分分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食用木薯品种(系)块根的品质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宾 李艳英 +5 位作者 苏冬辉 杨艺玲 蒋雄英 毛振宁 侯丽英 申章佑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9,共7页
【目的】为筛选适合食用推广的木薯品种(系)提供参考。【方法】对6个食用木薯品种(系)块根2020年和2021年的干物率、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总淀粉、支链淀粉占比、可溶性糖、总黄酮、蛋白质、粗纤维、氢氰酸等指标进行测定,采用隶属函数... 【目的】为筛选适合食用推广的木薯品种(系)提供参考。【方法】对6个食用木薯品种(系)块根2020年和2021年的干物率、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总淀粉、支链淀粉占比、可溶性糖、总黄酮、蛋白质、粗纤维、氢氰酸等指标进行测定,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木薯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6个食用木薯品种(系)块根各指标2020年和2021年的平均值分别为:干物率38.73%、支链淀粉含量56.94%、直链淀粉含量14.47%、总淀粉含量71.41%、支链淀粉占比79.68%、可溶性糖含量1.86%、总黄酮含量0.45%、蛋白质含量2.74%、粗纤维含量0.73%、氢氰酸含量39.63 mg/kg。干物率以SC9在2021年最高(43.04%);支链淀粉含量以GC49在2021年最高(64.78%);直链淀粉含量以GR891在2020年最高(18.23%);总淀粉含量以GC49在2021年最高(77.39%);支链淀粉占比以GC49在2020年最高(84.48%);可溶性糖含量以GC49在2021年最高(2.56%);总黄酮含量以PBC在2020年最高(0.87%);蛋白质含量以GR10在2021年最高(4.02%);粗纤维含量以GC49在2020年最高(0.88%);氢氰酸含量以SC9在2020年最低(32.59 mg/kg)。6个食用木薯品种(系)块根品质的2年平均隶属函数排序为:GC49(0.673)>GR10(0.671)>SC9(0.659)>GR891(0.447)>PBC(0.445)>801(0.306),其中品种(系)GC49、GR10和SC9的平均隶属函数大于0.65。【结论】品种(系)GC49、SC9和GR10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食用 品质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木薯块根及其制品中生氰糖苷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琴飞 林立铭 +3 位作者 张振文 余厚美 徐缓 羊贤月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1-278,共8页
生氰糖苷含量的高低对评估食用木薯块根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性及其重要。以木薯块根和木薯粉为试材,本研究建立了亚麻苦苷和百脉根苷2种生氰糖苷(Cyanogenic Glycosides,CNGs)的快速提取和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检测的方法... 生氰糖苷含量的高低对评估食用木薯块根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性及其重要。以木薯块根和木薯粉为试材,本研究建立了亚麻苦苷和百脉根苷2种生氰糖苷(Cyanogenic Glycosides,CNGs)的快速提取和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检测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品种木薯块根、木薯粉及其制品中CNGs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食用木薯块根及木薯粉中CNGs提取最佳的硫酸溶液浓度分别为0.025和0.100 mol/L;HPLC-ELSD检测方法可有效分离亚麻苦苷和百脉根苷,其浓度在4.1~820.0 mg/L和2.5~250.0 mg/L范围内线性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了0.9996和0.9993,检测限(LOD)分别为2.1和0.5 mg/kg,定量限(LOQ)分别为8.2和2.0 mg/kg;该方法重复性和样品稳定性的标准偏差(RSD)都低于5.0%;木薯块根和木薯粉中2种CNGs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在89.3%~96.3%和107.5%~114.9%之间,重复间RSD小于3.4%。样品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的木薯品种CNGs含量差异较大;种植8~9个月的木薯制备木薯粉CNGs含量较低;蒸煮加工方式可有效清除木薯食品中CNGs。本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较好、准确度高,在食用木薯块根及其制品中CNGs的分析与评价等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块根 木薯 木薯制品 生氰糖苷 HPLC-EL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熔融协同冻融处理对木薯淀粉/魔芋胶复配物理化及结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楚云 陈慧敏 +4 位作者 吴颖 徐梦蝶 李菁菁 李欣雨 张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5,共9页
以木薯淀粉(cassava starch,CS)和魔芋胶(konjac gum,KGM)为原材料,以“临界熔融-冻融”(critical melting and freeze-thawing,CMFT)为主要手段制备CS/KGM复配物,研究了临界熔融协同冻融处理对CS/KGM复配物理化性质及结构特性的影响。... 以木薯淀粉(cassava starch,CS)和魔芋胶(konjac gum,KGM)为原材料,以“临界熔融-冻融”(critical melting and freeze-thawing,CMFT)为主要手段制备CS/KGM复配物,研究了临界熔融协同冻融处理对CS/KGM复配物理化性质及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MFT有效促进了可溶性淀粉组分的释放,显著增加了其与KGM相互作用的位点。所制备的复配物耐热加工特性显著提升(溶解度、膨胀度显著降低),其中熔融起始温度从64.13℃(天然)增加至69.73℃(0.7%KGM,P<0.05)。CMFT还显著改善了复配物的糊化特性,其中崩解值从1246.00 mPa·s(天然)显著下降至949.12 mPa·s(0.7%KGM),而最终黏度从2182.00(天然)显著提高至2447.00 mPa·s(0.7%KGM,P<0.05)。此外,CMFT显著增加了复配物的相对结晶度(从22.19%增加到25.50%,P<0.05),表明复配物内部结构相对致密。较高浓度的KGM添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CMFT处理中CS与KGM间的协同作用。综上,该研究证明CMFT可通过部分弱化淀粉颗粒结构和释放可溶性淀粉组分增强CS/KGM协同作用,使所制备的复配物具有显著提高的耐热加工特性及糊化特性,并有望作为功能性复配材料应用到食品加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魔芋胶 理化特性 临界熔融 冻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A改性木薯淀粉基Pickering乳液制备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芒莱 范方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63-71,共9页
为探究不同制备条件对淀粉基Pickering乳液的影响,以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Octenyl Succinic Tapioca Starch,OSTS)为固体颗粒乳化剂制备Pickering乳液。以乳液粒径、流变特性、微观结构、贮藏稳定性为指标,探究了OSTS添加量(3.0%、3... 为探究不同制备条件对淀粉基Pickering乳液的影响,以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Octenyl Succinic Tapioca Starch,OSTS)为固体颗粒乳化剂制备Pickering乳液。以乳液粒径、流变特性、微观结构、贮藏稳定性为指标,探究了OSTS添加量(3.0%、3.5%、4.0%、4.5%、5.0%)及油相体积分数(40%、45%、50%、55%、60%)对乳液特性的影响,并对不同离子强度(100、200、300、400、500 mmol/L)及pH(2、4、6、8、10)下乳液的粒径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OSTS添加量5%,油相体积分数50%时,乳液粒径最小,为3.59μm,乳液贮藏60 d后仍未出现分层。乳液内部形成了弹性凝胶网络结构,随OSTS添加量及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加,乳液黏度及凝胶强度增大,抵抗变形能力增强。高浓度盐离子(NaCl浓度≥500 mmol/L)及强碱(pH≥10)会显著增大乳液粒径(P<0.05),降低乳液稳定性。OSTS添加量5%,油相体积60%,NaCl浓度100 mmol/L及pH为6条件下形成的乳液具有良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 PICKERING 乳液 流变特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