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土防火路改建木荷防火林带的效益研究
1
作者 陈黎 汪小飞 《江苏林业科技》 2002年第2期12-15,共4页
对生土防火路改建木荷防火林带的林木生长效果、防火性能、培肥地力与水源涵养功能以及经济效益等的研究表明 ,木荷适应性强 ,在原防火路较差的土壤条件下 ,能迅速郁闭并很快成林且防火性能强 ,是优良的防火树种 ,12年生混交林带中木荷... 对生土防火路改建木荷防火林带的林木生长效果、防火性能、培肥地力与水源涵养功能以及经济效益等的研究表明 ,木荷适应性强 ,在原防火路较差的土壤条件下 ,能迅速郁闭并很快成林且防火性能强 ,是优良的防火树种 ,12年生混交林带中木荷的平均树高达 9 36m ,胸径达 9 97cm ,生物量达 4 0 5 6t/hm2 ,显示出较强的防火效能。同时 ,该防火林带与生土防火路相比 ,不但具有较强的培肥地力、涵养水源等功能且经济效益显著 ,是该区较为理想的防火林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土防火 木荷防火林带 生态效益 森林防火 改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木荷防火林带立地类型及其营造的主要技术措施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鸿玲 朱世华 +1 位作者 江伟 陶涛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期85-88,共4页
在对木荷天然和人工林调查测定的基础上,将安徽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立地粗略地划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3类。进一步研究表明,在Ⅰ类立地上营造防火林带,林木生长快,成林早,可选择的造林密度和整地规格范围宽,应视交通、经济、人力等社会条... 在对木荷天然和人工林调查测定的基础上,将安徽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立地粗略地划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3类。进一步研究表明,在Ⅰ类立地上营造防火林带,林木生长快,成林早,可选择的造林密度和整地规格范围宽,应视交通、经济、人力等社会条件决定,造林密度选择在2500株/hm^(2)。在木荷防火林带的主要营造地段——Ⅱ、Ⅲ类立地上造林,必须通过加大造林密度和提高整地规格。分析结果表明,Ⅱ类立地下,造林密度可选择在4444株/hm^(2)左右,Ⅲ类立地下,可选择在6666株/hm^(2)左右,并且采用高规格整地,才能保证防火林带进入5年以后有较好的阻火性能。高密度造林、高规格整地是Ⅱ、Ⅲ类立地木荷防火林带造林的主要技术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木荷防火林带 立地类型 造林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集县木荷防火林带的防护效能 被引量:5
3
作者 邓海康 《广东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9-12,共4页
怀集县营建的木荷生物防火林带 ,经测试具有很好的抗火性、耐火性、难燃性等特点 ,可阻隔地表火和林冠火的蔓延 ,起到防火的作用 ,并可改善林地环境 ,防止水土流失 ,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关键词 怀集县 木荷防火林带 防护效能 综合效益 森林防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荷防火林带的营造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寿明 《湖南林业》 2008年第11期17-17,共1页
木荷,在我国南方分布很广.垂直分布在海拔400~1200米,是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关键词 木荷防火林带 垂直分布 造林树种 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荷防火林带与防火路的投资比较
5
作者 薛文政 《林业科技情报》 2016年第1期32-33,共2页
加快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是森林防火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一项基本措施与长效之策。本文对木荷防火林带与防火路投资进行了比较,旨在为森林防火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木荷防火林带 防火 森林防火 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生长调查报告 被引量:4
6
作者 许丽鸿 《福建热作科技》 2019年第3期29-31,共3页
对福建省诏安国有防护林场湖内管理区百岁楼工区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生长进行调查,通过对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存活率指标调查,分析不同海拔、坡向、山体位置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木荷生物防火林带随着海拔的上升,生长呈有... 对福建省诏安国有防护林场湖内管理区百岁楼工区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生长进行调查,通过对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存活率指标调查,分析不同海拔、坡向、山体位置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木荷生物防火林带随着海拔的上升,生长呈有规律的梯度减少;不同坡向生长差别小;而不同山体位置生长差别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生物防火林带 生长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