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2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烯/木粉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汤力 王玮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94-199,203,共7页
以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高压聚乙烯(LDPE)混合组成共混树脂;采用木粉和碳酸钙母料协同使用作为填料体系;以硬脂酸钙/硬脂酸/聚乙烯蜡为复合润滑剂体系;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增塑剂;以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为增容剂;通过熔融共... 以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高压聚乙烯(LDPE)混合组成共混树脂;采用木粉和碳酸钙母料协同使用作为填料体系;以硬脂酸钙/硬脂酸/聚乙烯蜡为复合润滑剂体系;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增塑剂;以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为增容剂;通过熔融共混加工的方法来制备PE/木粉复合材料。另外,研究了不同增容剂和不同木粉含量对PE/木粉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熔融指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木粉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熔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工况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SiC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郭永刚 彭江博 +2 位作者 庞杨 张庆 张新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5,共9页
探究不同摩擦工况下,SiC含量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SiC(UHMWPE/SiC)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期获得摩擦学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不同SiC含量的5种UHMWPE/SiC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表征复合材料的红... 探究不同摩擦工况下,SiC含量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SiC(UHMWPE/SiC)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期获得摩擦学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不同SiC含量的5种UHMWPE/SiC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表征复合材料的红外特征峰。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磨损样品的表面微观形貌,并基于往复式摩擦磨损实验机对复合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进行测试,探究润滑介质、摩擦频率、负载等条件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相应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当摩擦速度较低时,SiC质量分数为1%、2%时UHMWPE/SiC复合材料的平均摩擦因数最小;当摩擦速度较高时,低载干摩擦工况下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基本不变,其他工况下,添加SiC可适当减小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当SiC质量分数为1%时,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均最低,可为设计具有优异低摩擦、耐磨损性能的新型水润滑轴承复合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碳化硅 复合材料 摩擦工况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聚苯乙烯/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3
作者 石素宇 王利珂 +2 位作者 张笑源 董昕辰 李桐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9,共4页
以再生聚苯乙烯(PS)为主要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和热压成型工艺制备PS/LLDPE复合材料。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拉伸测试等分析其结构及性能。加入LL... 以再生聚苯乙烯(PS)为主要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和热压成型工艺制备PS/LLDPE复合材料。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拉伸测试等分析其结构及性能。加入LLDPE显著提升了PS/LLDPE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添加质量分数13%的LLDPE时,PS/LLDPE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约为PS的10倍,达到GB/T 29645—2013增韧级聚苯乙烯再生改性专用料的优等品技术要求;与PS相比,PS/LLDPE拉伸断面较为粗糙,为塑性变形;PS/LLDPE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均提升,损耗峰向高温方向发生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再生聚苯乙烯 复合材料 热压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硼聚乙烯复合材料构型对中子屏蔽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焦力敏 王智鹏 +5 位作者 高旭东 张沛东 孙谦 陈磊 王长武 庄大杰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74,共6页
针对传统屏蔽材料体积和质量较大导致放射性物质运输成本高、运输效率低的问题,基于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理和梯度材料的设计理念,构建了以聚乙烯为基体,碳化硼为填料的梯度复合材料,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屏蔽性能。通过TopMC软件计算了... 针对传统屏蔽材料体积和质量较大导致放射性物质运输成本高、运输效率低的问题,基于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理和梯度材料的设计理念,构建了以聚乙烯为基体,碳化硼为填料的梯度复合材料,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屏蔽性能。通过TopMC软件计算了穿透不同构型、不同厚度以及不同填料含量的材料的中子注量,并从中子能量分布的角度探讨了梯度构型对屏蔽性能的增强机制。计算结果表明,相比均匀构型和多层构型的复合材料,采用梯度构型的屏蔽材料具有更好的屏蔽能力,梯度构型复合材料的屏蔽增强率达9.39%,并且穿透中子的能量分布结果显示梯度材料显著降低了能量在0.5~<300eV的中子的穿透性,更大程度地发挥了填料的作用。随着材料厚度的增加,屏蔽性能逐渐增强,穿透12cm厚材料的中子注量是穿透6cm厚材料的15%,并且在一定厚度范围内,厚度和材料构型具有协同作用。此外,硼含量对屏蔽性能的增强存在阈值,10.5%质量分数的硼可兼顾材料的成本与性能。该研究为放射性物质运输领域轻量化、高效能中子屏蔽材料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容器 乏燃料 中子屏蔽 含硼聚乙烯 复合材料 梯度材料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基阻燃母粒的制备及其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湘 方松刚 +3 位作者 徐娟 刘海路 刘宏 刘文浩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9-143,168,共6页
以聚乙烯(PE)再生颗粒(Z-PE)为基体材料,采用溴代三嗪、三氧化二锑、聚磷酸铵、季戊四醇、氢氧化镁和硼酸锌等阻燃剂,通过熔融挤出制备了3种阻燃母粒(FRM-A、FRM-B和FRM-C),并将其添加到木塑复合材料(WPC)中,系统地分析了复合材料的阻... 以聚乙烯(PE)再生颗粒(Z-PE)为基体材料,采用溴代三嗪、三氧化二锑、聚磷酸铵、季戊四醇、氢氧化镁和硼酸锌等阻燃剂,通过熔融挤出制备了3种阻燃母粒(FRM-A、FRM-B和FRM-C),并将其添加到木塑复合材料(WPC)中,系统地分析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阻燃母粒质量分数为30%时,3种母粒均能有效提升WPC的阻燃性能,其中FRM-C母粒(WPC/30FRM-C)展现出最优的综合性能。随着FRM-C质量分数增至45%,WPC/45FRM-C的极限氧指数(LOI)达到34.5%,较WPC(20.5%)显著提升14个百分点,并通过UL94 V-0等级(2.0 mm)。采用母粒直接混合注塑工艺制备的WPC/45FRM-C试样,其阻燃性能与挤出注塑工艺(1^(#)-WPC/45FRM-C)相当,而力学性能得到提升,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升了10.9%、12.7%、9.5%和3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再生粒子 木塑复合材料 阻燃母粒 锥形量热仪 极限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增强陶瓷复合材料抗弹性能
6
作者 王小伟 翟文 +9 位作者 张文婷 宗昊 董彬 何金迎 付思伟 魏汝斌 李英建 马伟超 吴炘铭 刘文龙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126,共6页
采用53式7.62 mm穿甲燃烧弹分别对高温处理后的整板SiC和B_(4)C防弹插板进行3次连续有效射击,分析插板凹陷深度、陶瓷面板毁伤情况及断口形貌显微结构,对防弹插板的耐损伤特性进行研究,并分析陶瓷力学性能与插板抗多发弹性能的关系;随... 采用53式7.62 mm穿甲燃烧弹分别对高温处理后的整板SiC和B_(4)C防弹插板进行3次连续有效射击,分析插板凹陷深度、陶瓷面板毁伤情况及断口形貌显微结构,对防弹插板的耐损伤特性进行研究,并分析陶瓷力学性能与插板抗多发弹性能的关系;随后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膜材料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D预浸料制备防弹插板进行靶试试验,分析了插板靶试结果、防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D预浸料的插板抗穿透性能优于薄膜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膜材料在吸收冲击能量方面更有效。SiC和B_(4)C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防弹插板在高温条件下均能抵御住3发53式7.62 mm穿甲燃烧弹的连续打击,具有良好的抗多发弹打击性能。此外,SiC防弹插板的抗多发弹性能稳定性优于B_(4)C防弹插板,B_(4)C防弹插板抗单发弹性能优于SiC防弹插板。陶瓷的强度和硬度有利于提高陶瓷的抗弹性能,而其韧性在防弹插板的抗多发弹性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复合材料 抗弹性能 损伤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等离子体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弹道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方春月 刘紫璇 +1 位作者 贾立霞 阎若思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4,共8页
为揭示双等离子体改性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采用真空辅助树脂灌注成型技术(VARI)制成UHMWPE复合材料,借助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纤维表面进行观测,探究复合材料在低速及高速冲击时的抗冲击性能... 为揭示双等离子体改性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采用真空辅助树脂灌注成型技术(VARI)制成UHMWPE复合材料,借助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纤维表面进行观测,探究复合材料在低速及高速冲击时的抗冲击性能以及防弹机制。低速冲击载荷作为响应值构筑响应曲面模型,高速摄影机捕捉子弹侵彻改性前后复合材料的过程,分析板材的吸能情况并对侵彻后的试样进行表面观测。结果表明:未改性板材通过各层振荡式波动以形成严重分层来耗散能量;改性后的材料能有效地包覆住子弹,背弹面表层纤维呈现原纤化,断口处出现树脂大量富集,阻抗作用增强,吸能值较未改性材料提高45.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等离子体改性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复合材料 抗冲击性能 防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植物纤维/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紫外老化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淼林 方海 +1 位作者 霍瑞丽 陈航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33,共8页
为探究杨木、稻壳、竹材、稻秆、麦秆五种植物纤维/聚乙烯(PE)木塑复合材料的紫外老化性能,对其进行为期120 d的人工加速紫外老化试验,分析其老化前后表观颜色、质量、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变化。结果表明:人工紫外老化导致五种PE基木塑... 为探究杨木、稻壳、竹材、稻秆、麦秆五种植物纤维/聚乙烯(PE)木塑复合材料的紫外老化性能,对其进行为期120 d的人工加速紫外老化试验,分析其老化前后表观颜色、质量、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变化。结果表明:人工紫外老化导致五种PE基木塑复合材料色差变化稳定,质量先降低(前30 d)后回增,力学性能下降,出现断面裂缝、翘曲。紫外老化120 d后,五种PE基木塑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降幅如下:杨木/PE复合材料分别为32.04%和16.31%,稻壳/PE复合材料分别为34.95%和26.41%,竹材/PE复合材料分别为27.57%和21.85%,稻秆/PE复合材料分别为33.06%和27.85%,麦秆/PE复合材料分别为25.57%和23.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纤维 聚乙烯 木塑复合材料 紫外老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粉填充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苑东兴 刘容德 +1 位作者 史贞 彭珍珍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4-27,共4页
采用木粉对聚乙烯 (PE)进行改性 ,研究了树脂牌号、引发剂、接枝单体对相容剂性能的影响以及木粉的粒径、水含量及相容剂用量等因素对聚乙烯 /木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通过SEM (扫描电镜 )对材料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的... 采用木粉对聚乙烯 (PE)进行改性 ,研究了树脂牌号、引发剂、接枝单体对相容剂性能的影响以及木粉的粒径、水含量及相容剂用量等因素对聚乙烯 /木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通过SEM (扫描电镜 )对材料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随木粉用量的增加而大幅度提高 ,耐热性能也有明显改善 ,而冲击性能则迅速下降 ;木粉的粒径对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改善不大 ,木粉水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则有较大影响 ;相容剂用量在10 %以上 ,可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 ,对冲击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粉 填充 聚乙烯复合材料 相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木粉复合材料的液相化学氧化表面处理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志博 滕晓磊 +1 位作者 张彦华 邸明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9-52,共4页
为提高聚乙烯/木粉复合材料的表面润湿性,采用液相化学氧化方法对聚乙烯/木粉复合材料表面进行处理,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接触角测定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处理时间复合材料表... 为提高聚乙烯/木粉复合材料的表面润湿性,采用液相化学氧化方法对聚乙烯/木粉复合材料表面进行处理,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接触角测定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处理时间复合材料表面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液相化学氧化处理后,复合材料表面含氧基团增加,有大量的-OH、-C=O基团生成;接触角测试表明,处理后复合材料表面的接触角降低;SEM分析表明,处理后材料表面出现蚀刻的沟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化学氧化 聚乙烯/木粉复合材料 表面处理 表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磷酸铝对木粉/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阻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婉 赵凡 +1 位作者 郭知理 唐龙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115,共5页
以次磷酸铝(AHP)为阻燃剂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基木塑复合材料进行阻燃改性。采用锥形量热、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LOI)系统评价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通过拉伸强度、无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等测试,探讨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通过... 以次磷酸铝(AHP)为阻燃剂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基木塑复合材料进行阻燃改性。采用锥形量热、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LOI)系统评价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通过拉伸强度、无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等测试,探讨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通过热失重分析、扫描电镜对AHP阻燃木粉/HDPE(WF/HDPE)复合材料的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HP、木粉(WF)及WF中的结合水构成膨胀阻燃体系,AHP质量分数为30%时,WF/HDPE复合材料达到垂直燃烧V-0级别,LOI值达到25.5%,阻燃性能显著提高。AHP的加入使WF/H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粉/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 次磷酸铝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阻燃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粉填充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范宏 方征平 +1 位作者 陈晓兵 许承威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0年第3期17-18,29,共3页
研究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木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改性方法。结果表明,随木粉含量的增加,LLDPE/木粉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均下降。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引发聚乙烯交联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用表面活性剂对... 研究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木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改性方法。结果表明,随木粉含量的增加,LLDPE/木粉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均下降。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引发聚乙烯交联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用表面活性剂对木粉进行预处理后,在改善复合材料加工性能的同时,使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略有提高,但拉伸强度下降。不饱和聚酯与DCP并用有良好的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 低密度聚乙烯 木粉 复合材料 交联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氧化镁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气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清江 董志聪 +4 位作者 李红发 吴毅江 高松 聂文翔 罗应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5,共6页
为提高交联聚乙烯(PE-XL)绝缘性能,以聚乙烯(PE)为基体,以改性后的MgO(MgO-NH_(2))为填料进行复配交联制备了PE-XL/MgO-NH_(2)纳米复合材料,对其热老化前后的电绝缘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未改性的MgO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PE-XL/MgO)进行了... 为提高交联聚乙烯(PE-XL)绝缘性能,以聚乙烯(PE)为基体,以改性后的MgO(MgO-NH_(2))为填料进行复配交联制备了PE-XL/MgO-NH_(2)纳米复合材料,对其热老化前后的电绝缘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未改性的MgO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PE-XL/MgO)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直流击穿强度、空间电荷和直流电导率来研究复合材料的绝缘性能。与未老化PE-XL/MgO相比,未老化PE-XL/MgO-NH_(2)纳米复合材料的直流击穿强度提高了20%,异质空间电荷积累可以忽略不计。热老化后,PE-XL/MgO和PE-XL/MgO-NH_(2)纳米复合材料的直流击穿强度分别较热老化前降低了38%和20%。此外,将MgO表面改性后制备的PE-XL/MgO-NH_(2)纳米复合材料比PE-XL/MgO具有更低的直流电导率。PE-XL/MgO-NH_(2)纳米复合材料在未老化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性能,且对热老化可能引起的劣化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纳米氧化镁 聚乙烯 复合材料 电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粉/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发泡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盛旭敏 张卫勤 +2 位作者 黄锐 李京雷 李绍鹤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7-81,共5页
用模压法制备木粉/低密度聚乙烯发泡材料。通过差示量热扫描分析,考察了纯偶氮二甲酰胺(AC)及与 ZnO共混物、纯NaHCO3及与柠檬酸(L)共混物的热分解特性,探讨了发泡剂AC、NaHCO3、柠檬酸、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等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用模压法制备木粉/低密度聚乙烯发泡材料。通过差示量热扫描分析,考察了纯偶氮二甲酰胺(AC)及与 ZnO共混物、纯NaHCO3及与柠檬酸(L)共混物的热分解特性,探讨了发泡剂AC、NaHCO3、柠檬酸、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等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材料断面的微观形态。结果表明:采用放热发泡剂和复合发泡剂都能使复合材料密度下降20%左右,发泡后材料的冲击性能为发泡前体系的1.5倍左右;复合发泡剂的发泡效果优于单放热发泡剂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粉 低密度聚乙烯 化学发泡 复合发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木粉复合材料的热氧老化(Ⅱ)——热氧老化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雷文 余旺旺 +1 位作者 上官国锦 徐逸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2-104,共3页
以高密度聚乙烯和木粉为原料、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为界面增溶剂,采用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木塑复合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抗氧剂及调节抗氧剂比例来对比分析各种抗氧剂对木塑复合材料耐老化性能的效果。结果表明,使用抗氧剂可有效改善木塑... 以高密度聚乙烯和木粉为原料、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为界面增溶剂,采用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木塑复合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抗氧剂及调节抗氧剂比例来对比分析各种抗氧剂对木塑复合材料耐老化性能的效果。结果表明,使用抗氧剂可有效改善木塑复合材料的热氧老化性能,其中使用1.5%~2.0%(质量分数)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1076)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抗氧剂 热氧老化 高密度聚乙烯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玄武岩颗粒增强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闫锦锦 司军辉 崔志香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1,共7页
玄武岩纤维(BF)和玄武岩颗粒(BP)增强高密度聚乙烯(PE-HD)力学性能优良,特别是硬度较高,用于防白蚁高压电缆护套的制造。首先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BF和BP进行表面改性,然后利用转矩流变仪熔融共混BP、BF和PE-HD,最后通过微型注塑机制... 玄武岩纤维(BF)和玄武岩颗粒(BP)增强高密度聚乙烯(PE-HD)力学性能优良,特别是硬度较高,用于防白蚁高压电缆护套的制造。首先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BF和BP进行表面改性,然后利用转矩流变仪熔融共混BP、BF和PE-HD,最后通过微型注塑机制备不同填料含量的PE-HD/BF/BP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同步热分析仪、万能试验机、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仪、邵氏硬度计、流变仪等研究复合材料的形态、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热稳定性能及流变性能等。结果表明,与PE-HD相比,BF和BP填料的引入显著增强了PE-HD/BF/B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当BF含量为20份,BP含量为10份时(BF20BP10),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优,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分别为47.51 MPa和3331.39 MPa,分别增加了41.7%和211%,硬度达到70.2HD,明显超出防白蚁电缆对硬度的要求,即大于65HD,因此具有更优异的防白蚁啃食性能。与其它配方相比,BF20BP10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储能模量,较小的损耗因子。因此,PE-HD/BF/BP复合材料的最优配方为BF含量20份,BP含量10份,制备获得的样品具有优异的硬度、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流变性能,有望在电缆护套材料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玄武岩纤维 玄武岩颗粒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粉/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发泡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盛旭敏 张卫勤 黄锐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3-55,59,共4页
用模压法制备木粉(WF)/低密度聚乙烯(LDPE)发泡材料,考察了填料种类以及添加无机成核剂T、G、F用量对WF/LDPE发泡材料力学性能及断面微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稻糠粉和秸秆粉为填料代替木粉可行,制得的发泡材料的性能与WF/LDPE发泡... 用模压法制备木粉(WF)/低密度聚乙烯(LDPE)发泡材料,考察了填料种类以及添加无机成核剂T、G、F用量对WF/LDPE发泡材料力学性能及断面微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稻糠粉和秸秆粉为填料代替木粉可行,制得的发泡材料的性能与WF/LDPE发泡材料有一定差异;无机粒子T能进一步降低材料自重,F对材料性能的不良影响最小,无机粒子在WF/LDPE发泡材料中倾向于分布在木纤维周边及内部与树脂的界面区。无机粒子是否呈现"选择性"分布,与纤维/树脂间界面黏结强度有较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粉 植物纤维 低密度聚乙烯 化学发泡 无机成核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硼/铅/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及屏蔽性能
18
作者 王超 彭永军 +1 位作者 朱波 韩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0-898,共9页
制备了质量分数3%、4%、5%及6%碳化硼以和不同厚度的碳化硼/铅/聚乙烯复合材料,并对碳化硼/铅/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屏蔽性能进行了研究。经测试可知:当不同试样处于同一厚度时,添加质量分数6%碳化硼复合材料的高温基础性能较好;... 制备了质量分数3%、4%、5%及6%碳化硼以和不同厚度的碳化硼/铅/聚乙烯复合材料,并对碳化硼/铅/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屏蔽性能进行了研究。经测试可知:当不同试样处于同一厚度时,添加质量分数6%碳化硼复合材料的高温基础性能较好;热重测试表明,该试样的质量损失较低,有效保持了其基础性能。同时,添加质量分数为6%碳化硼的复合材料的应用效果最佳,具有较好的粒子屏蔽性能。该结果为碳化硼/铅/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硼 聚乙烯 复合材料 中子屏蔽性能 热重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蜡表面改性及对木粉/HDPE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姜洪丽 李斌 +2 位作者 张昌军 林晓辉 陈震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3,共3页
利用过氧化物作为引发剂,把马来酸酐接枝到聚乙烯蜡上。接枝前后聚乙烯蜡的红外光谱变化证实了接枝反应的发生。与未改性的聚乙烯蜡相比,改性后聚乙烯蜡填充木粉/HDPE复合材料的平衡扭矩和力学性能提高,其拉伸、弯曲、冲击强度分别提高... 利用过氧化物作为引发剂,把马来酸酐接枝到聚乙烯蜡上。接枝前后聚乙烯蜡的红外光谱变化证实了接枝反应的发生。与未改性的聚乙烯蜡相比,改性后聚乙烯蜡填充木粉/HDPE复合材料的平衡扭矩和力学性能提高,其拉伸、弯曲、冲击强度分别提高71%、47%和70%,但随着改性聚乙烯蜡添加量的增加,材料的力学性能又有所下降。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改性聚乙烯蜡填充的复合材料,木粉在基体中分散均匀,界面结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聚乙烯 HDPE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缝合模式对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影响
20
作者 尹志豪 葛超坤 +3 位作者 徐平 铁瑛 张臻臻 鞠光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8,33,共8页
在航空航天领域,缝合复合材料因其卓越的抗冲击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不同缝合模式会对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产生影响,并且在缝合过程中,缝线对复合材料的层内性能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采用多尺度建模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聚乙烯... 在航空航天领域,缝合复合材料因其卓越的抗冲击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不同缝合模式会对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产生影响,并且在缝合过程中,缝线对复合材料的层内性能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采用多尺度建模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聚乙烯-甲基丙烯酸(EMAA)缝线缝合间距、缝合方向对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和层内性能的影响,验证了缝合复合材料板多尺度模型的有效性。缝合导致复合材料层合板缝线周围面内性能下降,但面外方向抗冲击性能有所提高。不同缝合间距的比较显示,缝合间距越小,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提升越高。对比45°和0°两种不同缝合方向的层合板性能发现,45°缝合方向相较于0°缝合方向,在面内和面外性能方面表现都更为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甲基丙烯酸(EMAA) 复合材料 缝合 机械性能 低速冲击 多尺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