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高层木混合结构抗震分析与性能测试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小鸾 宗超 +3 位作者 翟家骏 陆伟东 王深山 程小武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6-435,共10页
木混凝土混合结构在多高层木结构建筑中应用广泛,但此类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以及楼盖动力特性有待研究。本文以江苏省康复医院医技楼为例,应用反应谱法与弹性时程分析法分别开展木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并对局部正交胶合木(CLT)楼盖通... 木混凝土混合结构在多高层木结构建筑中应用广泛,但此类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以及楼盖动力特性有待研究。本文以江苏省康复医院医技楼为例,应用反应谱法与弹性时程分析法分别开展木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并对局部正交胶合木(CLT)楼盖通过原位测试,开展力学性能、动力特性以及人致振动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抗震指标符合规范要求;CLT楼盖荷载位移关系呈双折线,挠度、应力理论计算时,建议板两端按简支考虑;CLT楼盖竖向自振频率均值约15.49 Hz,满足建筑楼盖限值要求,但在单人快走、单人小跑以及多人随机人致振动工况下,楼盖的峰值加速度偏大,应考虑增加现浇建筑面层,改善纯CLT楼盖舒适度不足的问题。可见,木混合结构通过设计可满足抗震要求,但轻质楼盖应注意舒适度构造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混合结构 CLT楼盖 弹性时程分析法 动力特性 人致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木混合结构屋盖设计并基于实例分析对抗震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夏建中 淡浩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53-859,共7页
为有效提高建筑中屋盖的抗震性能、节约建筑施工成本,深入研究大跨度钢、木混合结构屋盖的抗震性能。基于一个工程实例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从基本周期与抗侧刚度比、地震作用估算、承载力设置、抗震变形验算、连接与基础设计五个测... 为有效提高建筑中屋盖的抗震性能、节约建筑施工成本,深入研究大跨度钢、木混合结构屋盖的抗震性能。基于一个工程实例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从基本周期与抗侧刚度比、地震作用估算、承载力设置、抗震变形验算、连接与基础设计五个测试参数展开,在此基础上确定预应力拉索的地震响应及张拉控制应力。设计的混合屋盖是使用4道X形布置的屋面预应力主索与外柱斜拉索结构,这样是确保屋盖结构在地震下能够有效工作,根据该结构结合一工程实例展开大跨度钢、木混合结构屋盖抗震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大跨度钢、木混合结构屋盖相对单一结构屋盖而言,抗震性能更强;同时实例分析表明,在多向地震输入下大跨度钢、木混合结构屋盖的各个构件中,内柱是抗震性能较弱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 钢、木混合结构 屋盖 多向地震 预应力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过程的钢-木混合结构刚度比全局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罗琪 何敏娟 李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6-66,共11页
在钢-木混合结构中,轻木剪力墙和钢框架的刚度比是影响结构性能的重要参数。为了研究不同楼层刚度比对结构响应的影响程度,采用基于高斯随机过程的回归模型,进行了基于方差的全局敏感性分析。在分析中,建立了180个不同钢-木混合结构,以... 在钢-木混合结构中,轻木剪力墙和钢框架的刚度比是影响结构性能的重要参数。为了研究不同楼层刚度比对结构响应的影响程度,采用基于高斯随机过程的回归模型,进行了基于方差的全局敏感性分析。在分析中,建立了180个不同钢-木混合结构,以不同楼层刚度比作为影响因素,考虑了4种不同的结构响应,并以主效应和全效应作为敏感性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高斯过程模型对于自振周期表现出非常良好的预测能力,确定系数可达0.99以上;比较不同楼层刚度比的敏感性指标可知,当某一层结构钢框架刚度出现明显变化时,该层刚度比对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影响较大。同时,该层刚度比的全效应与主效应指标之差大于0.3,表明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刚度比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征;最大加速度对第2层刚度比最为敏感;基底剪力对各层刚度比的敏感性顺序会随地震水准的变化而改变;自振周期对结构中下部楼层刚度比更为敏感,且其全效应与主效应之差小于0.001,表明自振周期基本由刚度比的主效应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木混合结构 刚度比 高斯过程 基于方差 全局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馆钢-木混合结构的体系选型和关键设计问题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月强 丁洁民 张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04-1012,共9页
崇明游泳馆采用钢-胶合木混合网壳结构。通过对胶合木力学特性和游泳馆结构静力的分析,计算屋面网壳结构钢和胶合木的合理应用范围。讨论了钢夹板木结构连接节点刚度对结构整体刚度的影响,并通过节点试验得到了节点的实际刚度。参考《... 崇明游泳馆采用钢-胶合木混合网壳结构。通过对胶合木力学特性和游泳馆结构静力的分析,计算屋面网壳结构钢和胶合木的合理应用范围。讨论了钢夹板木结构连接节点刚度对结构整体刚度的影响,并通过节点试验得到了节点的实际刚度。参考《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中关于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和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考虑木材的材质缺陷和无塑性发展能力,钢-木混合网壳结构的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安全系数建议取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钢-木混合结构 体系选型 筒壳结构 节点刚度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合木-混凝土混合结构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韩也轩 陆伟东 马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61-265,共5页
现代木结构的动力特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一次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采集了三层缩尺胶合木-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地震响应的原始振动数据。经过分析和处理后,使用传递函数法得到了结构的前三阶动力特性。结果表明,结构阻尼比在2%~10%之... 现代木结构的动力特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一次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采集了三层缩尺胶合木-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地震响应的原始振动数据。经过分析和处理后,使用传递函数法得到了结构的前三阶动力特性。结果表明,结构阻尼比在2%~10%之间,且随结构损伤积累增加而增大,结构频率随刚度退化而下降。刚度比较大的混合结构振动主要表现为一阶振型,且上下层连接良好,协同工作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合-混凝土混合结构 地震响应 动力特性 损伤积累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混凝土螺栓连接力学性能试验及承载力计算模型
6
作者 熊海贝 武喆 +2 位作者 欧阳禄 王治方 陈佳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8,共15页
连接节点的设计是保证木-混凝土混合结构中两种材料协同工作的基础.为研究常用工程木-混凝土螺栓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及破坏模式,分别选用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 timber,CLT)-混凝土螺栓连接和云杉-松木-冷杉(Spruce Pine Fir,SPF)... 连接节点的设计是保证木-混凝土混合结构中两种材料协同工作的基础.为研究常用工程木-混凝土螺栓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及破坏模式,分别选用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 timber,CLT)-混凝土螺栓连接和云杉-松木-冷杉(Spruce Pine Fir,SPF)规格材-混凝土螺栓连接作为试验对象,设计了27组单调加载试验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归纳并对比了两类木-混凝土螺栓连接的典型破坏模式.结果表明:木-混凝土螺栓连接节点承载力大小与螺栓屈服模式相关,CLT-混凝土螺栓连接相较于SPF-混凝土螺栓连接更易发生双铰破坏,且CLT-混凝土螺栓连接具有更好的延性.基于对两类连接力学性能差异的影响机理分析,考虑钢垫板对承载力的影响,并引入CLT等效截面,提出了木-混凝土螺栓连接的承载力力学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的平均误差为12.18%,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可为木-混凝土螺栓连接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混合结构 螺栓连接 破坏模式 力学性能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