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栓质的菌解-热模拟实验特征及木栓质体的成烃演化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科 姚素平 +2 位作者 胡文瑄 焦堃 李苗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45-1057,共13页
木栓质体是我国南方树皮煤的主要显微组分,在西北地区侏罗系煤层中也具有相当高的含量,是一种早期生油的显微组分,对煤成油和未熟—低熟油气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对被子植物栓皮栎周皮木栓组织的细菌降解和加水热模拟实验研究,... 木栓质体是我国南方树皮煤的主要显微组分,在西北地区侏罗系煤层中也具有相当高的含量,是一种早期生油的显微组分,对煤成油和未熟—低熟油气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对被子植物栓皮栎周皮木栓组织的细菌降解和加水热模拟实验研究,系统地探讨了显微组分木栓质体的生物先质——木栓质的成烃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木栓质可以被细菌降解,并具有两次热解油气生成高峰,分别相当于镜质组反射率0.35%~0.5%和0.8%~1.1%左右。角质体和树皮体的自然演化系列和热模拟实验结果也具有相似的特点。我们认为:①木栓质体的生烃潜力并没有在传统的"油窗"之前就消耗殆尽,在较高演化阶段仍然具有一定的油气生成潜力;②木栓质体的热演化特征可以由木栓质的类脂特性来解释,现代植物木栓组织的化学结构特征和宏观大分子热稳定性的差异是显微组分木栓质体热降解多阶段生烃的主要原因;③木栓质热演化早期生成的液态油以含氧的胶质化合物为主,晚期则生成大量的C12+的高蜡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栓质体 木栓 细菌降解 热演化机制 生烃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抽提对泥炭中的木栓质体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钟建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19-122,共4页
对泥炭中的木栓质体及泥炭有机抽提残渣中的木栓质体进行了荧光(光谱)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有机抽提对泥炭中的木栓质体的荧光(光谱)性影响很大。有机抽提前泥炭中的木栓质体发鲜艳的黄绿至绿色荧光:λmax=470~520nm;... 对泥炭中的木栓质体及泥炭有机抽提残渣中的木栓质体进行了荧光(光谱)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有机抽提对泥炭中的木栓质体的荧光(光谱)性影响很大。有机抽提前泥炭中的木栓质体发鲜艳的黄绿至绿色荧光:λmax=470~520nm;Q650500=0.10~0.54。有机抽提后泥炭中的木栓质体则发暗黄色至橙黄色荧光:λmax=605~660nm,Q650500=1.85~4.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木栓质体 荧光光谱 有机抽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泥炭中的木栓质体的荧光光度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钟建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77-480,共4页
对滇西镇安盆地浅埋泥炭中的木栓质体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木栓质体是稳定组分中最不稳定的,它可以被氧化分解,导致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变化,尤其是后者的变化显著。未氧化的木栓质体的荧光光谱颜色为绿色,I546介于1.5... 对滇西镇安盆地浅埋泥炭中的木栓质体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木栓质体是稳定组分中最不稳定的,它可以被氧化分解,导致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变化,尤其是后者的变化显著。未氧化的木栓质体的荧光光谱颜色为绿色,I546介于1.5~2.0之间,荧光光谱呈单峰状;λmax介于480~510nm;Q650500介于0.12~0.26;半波宽150nm。但是,被氧化、分解的木栓质体则发黄色或黄褐色的荧光,I546减小到1以下,甚至0.05。λmax增加到580~610nm,Q650500增加到2.75~3.31。随荧光激发时间的增长,木栓质体的荧光性质会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荧光强度和荧光光谱上,随荧光激发时间增长,未被氧化、分解的木栓质体,其荧光强度为负变化,荧光光谱出现红移,λmax增大。然而,被氧化、分解的木栓质体随荧光激发时间增长其荧光强度则出现正变化,荧光光谱则向蓝光方向漂移,λmax明显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木栓质体 氧化 分解 荧光光谱 镇安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中生界烃源岩中木柱质体特征、演化与烃类生成 被引量:4
4
作者 何萍 王飞字 +1 位作者 赵长毅 秦匡宗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11,共5页
西北中生界煤系烃源岩中普遍含有木栓质体,它来源于植物周皮的木栓化细胞壁。在株罗系煤的显微组分中,如仅以木栓化细胞壁计,木栓质体一般占2%以下,若与充填在细胞腔中的四块镜质体同计,则最高可达20%左右。在Ro为0.35... 西北中生界煤系烃源岩中普遍含有木栓质体,它来源于植物周皮的木栓化细胞壁。在株罗系煤的显微组分中,如仅以木栓化细胞壁计,木栓质体一般占2%以下,若与充填在细胞腔中的四块镜质体同计,则最高可达20%左右。在Ro为0.35%~0.70%的热演化阶段,木栓质体光性变化明显,但形态、数量没有显著变化,反映在低成熟阶段木栓化细胞壁中明显失去木栓质和蜡质,而作为细胞壁格架的纤维素、木质化纤维素变化不大。随热成熟作用加深,木栓质体光性逐渐向结构镜质体和均质镜质体演化,至Ro达0.90%已难分辨。木栓质体具有低成熟度成烃特点,但在西北中生界烃源岩中,由于其含量较低,并非是最重要的生油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 生油层 木栓质体 西北中生界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栓皮栎的热模拟特征及木栓质的成烃演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姚素平 金奎励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2-26,共5页
由于大多数沉积有机质或煤层中的木栓质体在很低演化阶段荧光就消失了,使得地球化学家和煤岩学家往往低估了木栓质体对成烃的贡献。利用显微镜荧光检测和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对现代植物栓皮栎的树皮进行人工热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现... 由于大多数沉积有机质或煤层中的木栓质体在很低演化阶段荧光就消失了,使得地球化学家和煤岩学家往往低估了木栓质体对成烃的贡献。利用显微镜荧光检测和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对现代植物栓皮栎的树皮进行人工热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木栓组织和木检质成分是一种高度偏油的有机质,在低热力条件下释放出大量的以异构烃和环烷烃为主的液态烃类,大约在镜质体反射率为0.5%之前,生成C6+烃类总量的2/3以上。现代木栓热模拟生烃现象要滞后于地质体中的木栓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栓质体 成烃演化 热模拟实验 栓皮栎 煤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煤成烃的有机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俊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3,共3页
煤成烃(煤成气、煤成油)的研究是当今能源开发史的重大事件,它对于加速和改变一个国家的能源构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煤成烃的研究泛指由煤型有机质为母质来源,即对腐植型有机质在煤化作用过程中所能形成的天然气和石油的研究。
关键词 煤成烃 煤成油 煤化作用 煤成气 显微组分 地球化学研究 有机质类型 木栓质体 油气运移 排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熟—低熟油的有机质成烃化学动力学模型
7
作者 兰酊 《海相油气地质》 2001年第2期12-12,共1页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和勘探实践表明,虽然未熟-低熟油广泛存在,但并非所有的沉积盆地或层位均有未熟-低熟油产出并成藏.它们的产出和富集是与特定的地质条件相联系的,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 有机质 未熟-低熟油 成烃化学动力学模型 木栓质体 树脂体 细菌活动 强还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