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如何影响城市生态效率? 被引量:4
1
作者 郑洁 林永康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6,共14页
以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表现出U形特征,而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 以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表现出U形特征,而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正向显著影响城市生态效率。(2)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在地理区位、城市规模异质性约束下表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差异。(3)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通过资源配置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结构升级效应提升城市生态效率。当资源配置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处于低水平门槛区间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态效率,一旦越过门槛值,其效果由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服务 协同集聚 城市生态效率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及预测
2
作者 王丽霞 潘飞燕 +2 位作者 张晶 杨耘 刘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4-594,共11页
识别和评估秦岭地区生态系统所提供的主要服务,可深入理解生态系统服务及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并对区域生态管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多源数据集,耦合CASA、InVEST、RUSLE和CA-Markov等模型,模拟及预测秦岭地区2004~2034年植被净初... 识别和评估秦岭地区生态系统所提供的主要服务,可深入理解生态系统服务及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并对区域生态管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多源数据集,耦合CASA、InVEST、RUSLE和CA-Markov等模型,模拟及预测秦岭地区2004~2034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土壤保持(SC)和生境质量(HQ)等主导生态服务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相关系数法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识别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①在时间尺度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土壤保持年际变化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而生境质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在空间尺度上,3种生态系统服务均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征,与植被生长状况具有较好的响应。②从静态角度来看,3种生态系统服务对均呈现显著的协同关系;从动态角度来看,3种生态系统服务对的关系均以权衡为主;不同角度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③时空模拟验证表明,CA-Markov模型在该区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根据预测结果,3种生态系统服务的高值区域未来将不断扩张,其发展趋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植被净初级生产 土壤保持 生境质量 权衡 协同 CA-Markov模型 秦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生态营林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4
3
作者 温远光 周晓果 +6 位作者 朱宏光 刘世荣 王磊 蔡道雄 贾宏炎 明安刚 卢立华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159-175,252,共17页
桉树生态环境问题是世界性难题,迫切需要开展生态营林理论的探索与实践。本文通过系统地研究营林措施与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关系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桉树生态营林实践,建立起现代桉树... 桉树生态环境问题是世界性难题,迫切需要开展生态营林理论的探索与实践。本文通过系统地研究营林措施与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关系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桉树生态营林实践,建立起现代桉树生态营林理论体系。文中提出生态营林的定义、生态营林原则和生态营林的理论体系。6年的生态营林实践表明,采取“低干扰、低投入、低污染”的生态营林方式,获得“高产量、高价值、高效率”的营林效果,实现长短结合、一般用材与珍贵用材结合、木材生产与生态服务协同提升的生态营林目标。该理论是解决当今桉树人工林木材生产和生态服务失衡以及生物安全、土壤安全、生态安全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对推动我国现代林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生态营林理论 生态营林实践 木材生产与生态服务协同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林业站在荔浦生态林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主导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炳宏 黄国林 潘虹云 《广西林业》 2006年第4期11-11,14,共2页
关键词 生态林业建设 林业站 乡镇 森林资源保护 农村能源建设 林业工作 病虫害防治 社会化服务 生态建设 木材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敏性城市应对的乡土策略与行为研究-以雅加达甘榜为例
5
作者 罗融融(译) 《风景园林》 2022年第2期26-38,共13页
历史上,受殖民主义势力的影响,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当地的居民被迫迁居到不太理想的土地上,那里遍布河岸、洪泛区和沼泽地等各种水敏性环境。城市在聚落的四周扩张,而多变的气候使得这些聚落易受到河流、河道和海岸的威胁。虽然水敏性城市... 历史上,受殖民主义势力的影响,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当地的居民被迫迁居到不太理想的土地上,那里遍布河岸、洪泛区和沼泽地等各种水敏性环境。城市在聚落的四周扩张,而多变的气候使得这些聚落易受到河流、河道和海岸的威胁。虽然水敏性城市策略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实施,例如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等城市就曾有过基于社区规划和防灾体系来治理环境的历史,但是想要将水敏性城市的规划原则与设计策略真正结合起来,理解当地社区对日常生活环境的适应和管理至关重要。通过将社会文化要素与城市景观空间结构相联系,试图理解印度尼西亚地方景观中社会空间的形成过程,并将居民参与河流景观改造的日常经验与其他管理行为和过程建立联系。通过将景观作为媒介来理解这些经验和观点,能够为不同群体之间的讨论提供机会,同时也是一种综合各方意见推进雅加达水敏性城市策略实施的手段。此外还揭示了城市滨河景观社会环境治理的在地经验,基于将水敏性城市设计策略与当地社区状况结合的目标,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 本土社区 地方经验 芝利翁河 滨河社区 协同生产 水敏性城市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水、健康和卫生项目 生态系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