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银杏木材微纤丝角及其与生长轮密度相关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25
1
作者
费本华
江泽慧
阮锡根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15,共3页
通过对银杏木材微纤丝角的径向变化及其与生长轮密度相关性质的研究 ,结果表明 ,银杏木材平均微纤丝角为 1 8.5°,生长轮内早材微纤丝角较大 ,晚材较小 ;生长轮间沿径向呈减小趋势。木材微纤丝角与生长轮年龄、生长轮宽度、生长轮...
通过对银杏木材微纤丝角的径向变化及其与生长轮密度相关性质的研究 ,结果表明 ,银杏木材平均微纤丝角为 1 8.5°,生长轮内早材微纤丝角较大 ,晚材较小 ;生长轮间沿径向呈减小趋势。木材微纤丝角与生长轮年龄、生长轮宽度、生长轮密度之间有较密切关系 ,建立了 5个相关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木材微纤丝角
生长轮密度
相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木材微纤丝角四种测试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黄艳辉
费本华
赵荣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82-1686,共5页
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法、偏振光显微镜法、纹孔观察法和近红外光谱预测法对杉木木材的微纤丝角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株杉木,纹孔观察法测得的微纤丝角平均值最大,X射线衍射法次之,偏振光显微镜法最小,三种方法得到的微纤丝角差异...
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法、偏振光显微镜法、纹孔观察法和近红外光谱预测法对杉木木材的微纤丝角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株杉木,纹孔观察法测得的微纤丝角平均值最大,X射线衍射法次之,偏振光显微镜法最小,三种方法得到的微纤丝角差异不显著;对于不同年轮的微纤丝角,X射线衍射法测定值于第20年轮以后变得最大,纹孔观察法测定值上下浮动最大,偏振光显微镜法测定值相对最为集中,越远离髓心三种方法的测定值曲线吻合得越好,同一年轮微纤丝角采用不同方法测定时差异不显著;对于同一年轮的微纤丝角,偏振光显微镜法得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不大于4°,而纹孔观察法相差达到21.53°,其标准偏差也达到4.75。近红外光谱预测法和X射线衍射法均属于无损检测法,它们两个联立建立的模型精度高,预测性和重现性好、便于实现在线分析,其校正模型和验证模型的相关系数R2分别达到了0.81和0.75,校正标准误差和预测标准误差分别为1.79和2.02。另外,其他三种方法均可以与近红外光谱技术联用来预测该木材的微纤丝角,显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同时,文章分析了这四种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以便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法
偏振光显
微
镜法
纹孔观察法
近红外光谱预测法
木材微纤丝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银杏木材微纤丝角及其与生长轮密度相关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25
1
作者
费本华
江泽慧
阮锡根
机构
中国林科院
南京林业大学
出处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15,共3页
基金
林业攀登计划"人工林木材性质形成及功能性改良机理研究"课题
文摘
通过对银杏木材微纤丝角的径向变化及其与生长轮密度相关性质的研究 ,结果表明 ,银杏木材平均微纤丝角为 1 8.5°,生长轮内早材微纤丝角较大 ,晚材较小 ;生长轮间沿径向呈减小趋势。木材微纤丝角与生长轮年龄、生长轮宽度、生长轮密度之间有较密切关系 ,建立了 5个相关模型 。
关键词
银杏
木材微纤丝角
生长轮密度
相关模型
Keywords
Ginkgo wood
Microfibril angle
Growth ring density
Correlation models
分类号
S792.9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81 [农业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木材微纤丝角四种测试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黄艳辉
费本华
赵荣军
机构
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82-168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C02060102)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8BADA9B01)资助
文摘
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法、偏振光显微镜法、纹孔观察法和近红外光谱预测法对杉木木材的微纤丝角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株杉木,纹孔观察法测得的微纤丝角平均值最大,X射线衍射法次之,偏振光显微镜法最小,三种方法得到的微纤丝角差异不显著;对于不同年轮的微纤丝角,X射线衍射法测定值于第20年轮以后变得最大,纹孔观察法测定值上下浮动最大,偏振光显微镜法测定值相对最为集中,越远离髓心三种方法的测定值曲线吻合得越好,同一年轮微纤丝角采用不同方法测定时差异不显著;对于同一年轮的微纤丝角,偏振光显微镜法得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不大于4°,而纹孔观察法相差达到21.53°,其标准偏差也达到4.75。近红外光谱预测法和X射线衍射法均属于无损检测法,它们两个联立建立的模型精度高,预测性和重现性好、便于实现在线分析,其校正模型和验证模型的相关系数R2分别达到了0.81和0.75,校正标准误差和预测标准误差分别为1.79和2.02。另外,其他三种方法均可以与近红外光谱技术联用来预测该木材的微纤丝角,显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同时,文章分析了这四种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以便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X射线衍射法
偏振光显
微
镜法
纹孔观察法
近红外光谱预测法
木材微纤丝角
Keywords
X-ray diffraction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e
Pit aperture observing technique
Near infrared spectrum
Wood mierofibril angle
分类号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银杏木材微纤丝角及其与生长轮密度相关模型的建立
费本华
江泽慧
阮锡根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0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木材微纤丝角四种测试方法对比研究
黄艳辉
费本华
赵荣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