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杉木无性系木材尺寸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许忠坤 徐清乾 +1 位作者 张勰 林章建 《湖南林业科技》 2010年第5期20-21,共2页
以29个12年生杉木无性系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法取样,3株小区,3次重复,对其进行生长锥无损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无性系间木材径向全干干缩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性状遗传力为0.20,变异系数为23.4%,遗传变异系数为14.9%,无性系间木材径... 以29个12年生杉木无性系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法取样,3株小区,3次重复,对其进行生长锥无损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无性系间木材径向全干干缩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性状遗传力为0.20,变异系数为23.4%,遗传变异系数为14.9%,无性系间木材径向全干干缩率差值变动幅度为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木材尺寸稳定 木材径向全干干缩率 遗传力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麻栎木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元初 刘莹莹 +2 位作者 魏庆健 梁博楠 赵景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9-101,118,共4页
以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木材为试材,在高温热处理窑(温度范围为室温~240℃)设置160、180、200℃进行高温热处理试验;采用电热鼓风干燥箱(DHG-9070A),将试样在103℃烘至绝干状态,测定试样质量和3个方向尺寸;采用恒温恒湿试验箱(LRHS-... 以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木材为试材,在高温热处理窑(温度范围为室温~240℃)设置160、180、200℃进行高温热处理试验;采用电热鼓风干燥箱(DHG-9070A),将试样在103℃烘至绝干状态,测定试样质量和3个方向尺寸;采用恒温恒湿试验箱(LRHS-101-LH),设置“温度20℃-相对湿度65%”、“温度40℃-相对湿度90%”2种环境,对高温处理试样进行含水率平衡处理,测定试样质量和3个方向尺寸(轴向、弦向、径向);依据GB/T 1931—2009《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GB/T 1934.2—2009《木材湿胀性测定方法》,以木材平衡含水率、湿胀率(弦向、径向、体积)、阻湿率、抗胀率为评价指标,分析热处理温度对麻栎木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热处理温度可有效提高麻栎木材的尺寸稳定性,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木材平衡含水率降低,木材的阻湿率、抗胀率明显增大。热处理材在“温度20℃-相对湿度65%”环境中的阻湿率,明显优于“温度40℃-相对湿度90%”环境中的阻湿率,说明热处理木材对高温高湿环境的阻湿效果不明显。热处理对径向湿胀率的影响较小,主要影响弦向湿胀率,进而影响体积湿胀率。麻栎热处理材的弦向抗胀率,高于径向抗胀率,说明热处理对木材弦向尺寸稳定性的提高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木材 热处理 木材尺寸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处理对木材吸湿性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8
3
作者 李贤军 傅峰 +4 位作者 蔡智勇 乔建政 牟群英 刘元 黄泽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2-96,共5页
在4个不同温度和时间水平下,对人工林杉木木材进行高温热处理,研究了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木材吸湿性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木材平衡含水率、吸水率和体积膨胀率,提高尺寸稳定性;随着处理温度的增加和... 在4个不同温度和时间水平下,对人工林杉木木材进行高温热处理,研究了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木材吸湿性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木材平衡含水率、吸水率和体积膨胀率,提高尺寸稳定性;随着处理温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杉木平衡含水率、吸水率和体积膨胀率降低;与处理时间相比,处理温度对平衡含水率、吸水率和体积膨胀率的影响程度更大。在本研究范围,与对照材相比,通过高温热处理可以使杉木平衡含水率降低17.73%~66.74%,吸水率降低33.99%~64.00%,体积膨胀率减少36.7%~69.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科学 杉木木材 高温热处理 吸湿性 木材尺寸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处理红松和橡胶木的尺寸稳定性及涂饰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严悦 李凤龙 +2 位作者 张坤 谷雪 郭明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5-48,共4页
利用氮气作为保护气,对红松及橡胶木在氧气质量分数小于2%的环境中进行高温热处理。通过FTIR、XRD及尺寸测量等方法对热处理后红松及橡胶木各项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处理温度下红松和橡胶木的尺寸稳定性变化及油性漆、水性漆和木蜡... 利用氮气作为保护气,对红松及橡胶木在氧气质量分数小于2%的环境中进行高温热处理。通过FTIR、XRD及尺寸测量等方法对热处理后红松及橡胶木各项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处理温度下红松和橡胶木的尺寸稳定性变化及油性漆、水性漆和木蜡油涂饰后的性能变化,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红松及橡胶木涂饰后耐干热、耐湿热、附着力、耐磨性、铅笔硬度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木材干缩性和湿胀性有显著的影响。在120~220℃的范围内,红松及橡胶木的全干干缩率和气干干缩率均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而降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木材径向和弦向干缩率明显降低。此外,木材经过高温热处理后,其表面接触角增加,润湿性降低。涂饰后的红松及橡胶木漆膜性能结果分别符合国家标准GB/T 4893.2—2005、GB/T 4893.3—2005、GB/T4893.4—2013和GB/T 4893.8—2013的一级或二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处理 红松 橡胶木 木材尺寸稳定 木材涂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层压缩-热处理联合改性橡胶木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立朝 陈晨 +1 位作者 孙浩 许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7-92,共6页
以橡胶木为研究对象,采用表层压缩与热处理联合改性技术,选择压缩率(10%、20%、30%、40%)、浸水时间(2、4、6、8 h)、热压温度(130、140、150、160℃)、热压时间(20、25、30、35 min)、热处理温度(180、190、200、210℃)5个对木材抗弯... 以橡胶木为研究对象,采用表层压缩与热处理联合改性技术,选择压缩率(10%、20%、30%、40%)、浸水时间(2、4、6、8 h)、热压温度(130、140、150、160℃)、热压时间(20、25、30、35 min)、热处理温度(180、190、200、210℃)5个对木材抗弯强度的影响因素,按照正交试验设计(L_(16)(4^(5))),对橡胶木进行改性试验;以素材为对照,以木材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微观形貌、结晶度为评价指标,分析各影响因素不同梯度时对木材性能的影响,遴选采用表层压缩与热处理联合改性技术对橡胶木进行材质改进的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设计的各影响因素梯度范围内进行正交试验,在压缩率40%、浸水时间4 h、热压温度160℃、热压时间20 min、热处理温度200℃的工艺条件时,表层压缩-热处理试件的抗弯强度最高,工艺参数最优。木材经过200℃保温2 h的热处理后,抗弯强度下降了36.77%,木材尺寸稳定性显著提高;最优工艺参数时,表层压缩-热处理材的抗弯强度(138.01 MPa)比热处理材提高了143.44%,其他力学性能也大幅提高,尺寸稳定性比表层压缩材明显提高,达到商用级-Ⅱ级强化地板的要求。不同处理工艺试件的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平均密度,与试件抗弯强度变化趋势相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热处理材的木材细胞形态与素材相比无明显变化;压缩材的部分细胞腔几乎完全消失,但其细胞壁仍然保持完整;压缩-热处理材细胞腔的变形程度小于压缩材。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不同处理工艺试件纤维素结晶区的晶胞构造并未改变,热处理、压缩、压缩-热处理试件的结晶度,分别增大61.32%、74.17%、66.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木 热处理 表层压缩 木材力学性能 木材尺寸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聚丙烯酸/聚乙二醇半互穿聚合物网络在木材中的原位构建及其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彬彬 孙芳利 +4 位作者 吴华平 杨秀树 饶瑾 Nayebare Kakwara Prosper 徐君庭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4-141,共8页
【目的】在木材中原位构建载药半互穿聚合物网络体系,以提高木材耐腐性,改善木材的尺寸稳定性。【方法】以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聚乙二醇存在下原位反应,一步法合成聚丙烯酸/聚乙二醇半... 【目的】在木材中原位构建载药半互穿聚合物网络体系,以提高木材耐腐性,改善木材的尺寸稳定性。【方法】以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聚乙二醇存在下原位反应,一步法合成聚丙烯酸/聚乙二醇半互穿聚合物网络(PAA/PEG SIPN)。研究交联剂含量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采用真空浸渍法将质量百分比为0.5%的丙环唑纳米制剂和反应物注入木材中,使其在木材内部进行原位反应并交联,测试处理后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和室内耐腐性。【结果】FTIR分析表明,PAA和PEG除形成氢键外,还能通过交联剂形成相对牢固的化学结合。SEM和TEM结果发现,聚乙二醇较均匀地分散在聚丙烯酸中,形成相互贯穿的网络结构。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交联剂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的溶胀性能减弱,强度增大。相对于未处理材,处理材的干缩湿胀性得到明显改善。室内耐腐性试验表明,处理材的药剂抗流失性和耐腐性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本文所及处理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和防腐性能,虽然对尺寸稳定性的作用尚未达到理想状态,但可为木材的改性处理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药半互穿网络 聚丙烯酸 聚乙二醇 木材尺寸稳定 防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醛树脂改性木材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罗建举 向仕龙 方文彬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9-22,共4页
文中介绍了将缓冲式脲甲醛溶液浸注到木材内部后聚合而形成固化脲醛树脂的木材改性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处理材抵抗干燥收缩、吸湿膨胀和吸水膨胀的效果。结果表明,脲醛树脂改性处理可显著提高木材干燥、吸湿和吸水时的尺寸稳定性... 文中介绍了将缓冲式脲甲醛溶液浸注到木材内部后聚合而形成固化脲醛树脂的木材改性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处理材抵抗干燥收缩、吸湿膨胀和吸水膨胀的效果。结果表明,脲醛树脂改性处理可显著提高木材干燥、吸湿和吸水时的尺寸稳定性,并对木材有明显的增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改性 脲醛预缩液 木材尺寸稳定 真空浸注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