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星系任务新型热控技术
1
作者 李金岳 苏若斌 +4 位作者 杨金 段晓闻 何春黎 陆希 牛俊坡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5-191,共7页
木星系探测器通常采用金星-地球-地球等借力序列实现地木转移,由于大范围的器日距离变化引起太阳光照强度大尺度变化,进而导致探测器舱外热控部组件温度交变范围宽,不仅要适应金星附近达2938 W/m2以上的高太阳热流,还需适应木星附近50 W... 木星系探测器通常采用金星-地球-地球等借力序列实现地木转移,由于大范围的器日距离变化引起太阳光照强度大尺度变化,进而导致探测器舱外热控部组件温度交变范围宽,不仅要适应金星附近达2938 W/m2以上的高太阳热流,还需适应木星附近50 W/m2直至阴影区为0 W/m2的超低太阳热流,对热控设计的极端高低温适应性带来挑战。目前传统方式主要采用流体回路、百叶窗及多层组件等热控措施进行控温,增加了热控系统的复杂度和设计难度,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热控设计方法,使用三维隔热太阳翼实现对阳光的遮挡,并采用闭环解耦控制算法来调节太阳翼与星体的位置关系,从而减小太阳对探测器外表面单机设备的热辐射并维持固定的散热面,同时减少探测器的温度波动,通过仿真分析太阳翼离星体1.5 m情况下,星体遮挡处的散热能力可以达到170 W/m2,用于金星处高太阳热流的遮挡;当太阳翼离星体0.5 m情况时,散热能力减少到50 W/m2,能起到在木星处保温作用,减少散热面的漏热。具有简化热控设计和适应性强的优点,为后续深空探测器热控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星及行星穿越探测器 热控技术 三维隔热太阳翼 闭环解耦控制 太阳翼遮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星大气中交替快速环流研究
2
作者 廖新浩 ZHANGKe-Ke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5-235,共11页
伽利略探测器对木星深部的大气测量,进一步增加了木星大气的平均带状交替快速环流是由其深部大气运动产生的可能性,由于木星高速自转,所以此带状流的基本动力学特征是地转流,即主要动力学平衡是科里奥利力和压力.基于近两维和非轴对称... 伽利略探测器对木星深部的大气测量,进一步增加了木星大气的平均带状交替快速环流是由其深部大气运动产生的可能性,由于木星高速自转,所以此带状流的基本动力学特征是地转流,即主要动力学平衡是科里奥利力和压力.基于近两维和非轴对称地转慢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描述了一个新的带状交替快速环流的分析理论,并给出了地转波动的一个显函数关系分析表达式,以及它对应于弱非线性问题的首阶解.对考虑非线性效应的高阶解问题,推导出了一个运动方向交替的快速环流的分析表达式.也对该理论在木星和其他行星的大气动力学研究方面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星 太阳系 行星大气 非线性相互作用 大气测量 伽利略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SA推进“新疆界”计划的第4个太阳系探测项目
3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7-138,共2页
新华社2017年5月10日报道,NASA宣布开始推进“新疆界”计划下的第4个太阳系探测项目.目前已收到12个太阳系探索提案,将在11月公布入选第一阶段方案性研究的一个或多个方案,其中一个方案将在2019年被挑中进入研制阶段,目标是2025年左右发... 新华社2017年5月10日报道,NASA宣布开始推进“新疆界”计划下的第4个太阳系探测项目.目前已收到12个太阳系探索提案,将在11月公布入选第一阶段方案性研究的一个或多个方案,其中一个方案将在2019年被挑中进入研制阶段,目标是2025年左右发射1个探测器探索太阳系内的新目标,其研制成本不超过10亿美元.NASA没有透露具体细节,但列出6大任务主题,分别是彗星表面取样返回、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取样返回、探索土卫六或土卫二的水世界、土星探测、木星特洛伊小行星群探测与交会,以及金星内层探测器.此前NASA已实施3个“新疆界”任务,分别是2006年发射的新视野号探测器、2011年发射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和2016年发射的奥西里斯一雷克斯探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星探测器 NASA 太阳系 疆界 研制成本 月球南极 土星探测 行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