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侵染广东黄秋葵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及伴随卫星DNA的分子特征 被引量:17
1
作者 董迪 朱艳华 +3 位作者 何自福 柴兆祥 佘小漫 罗方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9,共7页
从广东省表现黄脉曲叶的黄秋葵病株上分离到病毒分离物Okra06,PCR检测结果显示,该病毒属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基因组仅含A组分(DNA-A),全长为2 737 nt,推导编码6个开放... 从广东省表现黄脉曲叶的黄秋葵病株上分离到病毒分离物Okra06,PCR检测结果显示,该病毒属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基因组仅含A组分(DNA-A),全长为2 737 nt,推导编码6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该组分与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curl Multan virus,CLCuMV)分离物G6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7%;二者编码的6个ORF相似性分别为100%、100%、99.6%、99.8%、100%和99.7%.该病毒还伴随有卫星分子β(DNAβ),全长为1 346 nt,推导其互补链上编码1个ORF(C1).该分子与伴随CLCuMV分离物G6 DNAβ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也最高(99.5%).DNAβ系统进化分析显示,Okra06 DNAβ与CLCuMV-[G6]DNAβ、CLCuMV-[Gx08]DNAβ亲缘关系最近,三者形成一个独立分支;进一步与其他CLCuMV DNAβ和CLCuV DNAβ聚类在一起.这些结果证明,侵染广东黄秋葵的病毒分离物Okra06属于CLCuMV,且该分离物与引起广东朱槿曲叶病的CLCuMV-G6应同属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朱槿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黄脉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 DNA—A 卫星DNA 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已对我国棉花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被引量:19
2
作者 何自福 董迪 +2 位作者 李世访 佘小漫 罗方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7-149,共3页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是引起巴基斯坦和印度棉花曲叶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之一,是由烟粉虱以持久方式传播。近年来,在广东和广西分别发现了严重侵染朱槿和黄秋葵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虽然广东和广西不种植棉花,但该病毒传播介体烟粉虱在广...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是引起巴基斯坦和印度棉花曲叶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之一,是由烟粉虱以持久方式传播。近年来,在广东和广西分别发现了严重侵染朱槿和黄秋葵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虽然广东和广西不种植棉花,但该病毒传播介体烟粉虱在广东、广西及我国棉花产区都有分布。因此该病毒的入侵,对我国棉花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 棉花 威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发生由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引起的朱槿曲叶病 被引量:16
3
作者 章松柏 夏宣喜 +2 位作者 张洁 张友军 吴祖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6-200,共5页
棉花曲叶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毒病害,其主要病原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Multan virus,CLCuMV)已经入侵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多个地理区域,扩散危害范围日益加大。2011-2012年调查发现福建省厦门、福州和... 棉花曲叶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毒病害,其主要病原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Multan virus,CLCuMV)已经入侵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多个地理区域,扩散危害范围日益加大。2011-2012年调查发现福建省厦门、福州和宁德等多个城市绿化植物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发生朱槿曲叶病的流行。应用双生病毒通用引物以及烟粉虱生物型鉴定的通用引物,通过PCR扩增、序列分析等方法,分别检测或鉴定了福州市朱槿曲叶病的病原、介体烟粉虱的生物型以及朱槿病株上烟粉虱的带毒率。结果显示:福州市朱槿曲叶病的病原是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与CLCuMV广东分离物和广西分离物的相似性高达99.6%以上;介体烟粉虱生物型为B型,病株上烟粉虱的带毒率为100%。试验结果说明CLCuMV已经扩散至福建省,应警惕和控制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的进一步扩散和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槿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 烟粉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赵蕊 吕利华 +2 位作者 陈婷 何自福 何余容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7-90,共4页
【目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MV)是为害锦葵科植物的重要双生病毒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CLCuMV定量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寄主植物内的增殖动态、在介体昆虫内循环和其与寄主、介体间互作机制... 【目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MV)是为害锦葵科植物的重要双生病毒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CLCuMV定量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寄主植物内的增殖动态、在介体昆虫内循环和其与寄主、介体间互作机制提供技术手段.【方法】以纯化的含CLCuMV基因组的质粒为模板,利用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对不同浓度的质粒样品进行CLCuMV扩增,制作标准曲线.依照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烟粉虱Bemisia tabaci及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中CLCuMV的含量.【结果和结论】该定量检测法可检测到低浓度(5.2×101μL-1)的CLCuMV,其灵敏度是常规PCR的10倍,可被用于在寄主植物和介体昆虫体内CLCuMV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 锦葵科 SYBR Green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我国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及其为害 被引量:17
5
作者 何自福 佘小漫 汤亚飞 《生物安全学报》 2012年第2期87-92,共6页
棉花曲叶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毒病害,已在巴基斯坦、印度、苏丹、埃及和南非等国棉花产区广泛流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已克隆了与该病害相关的植物病毒8种,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LCuMV)即是其中之一,这些病毒均属双生... 棉花曲叶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毒病害,已在巴基斯坦、印度、苏丹、埃及和南非等国棉花产区广泛流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已克隆了与该病害相关的植物病毒8种,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LCuMV)即是其中之一,这些病毒均属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CLCuMV是引起巴基斯坦、印度棉花曲叶病大流行的主要病原之一。该病毒由烟粉虱以持久方式传播,也可以嫁接传播,但不能通过机械摩擦接种传播和种子带毒传播;其基因组仅含有DNA-A组分,并伴随卫星β分子。自2006年首次在我国广东朱槿上检测与鉴定到该病毒以来,目前已在我国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多个地理区域发现该病毒引起的病害,受侵染寄主植物包括朱槿、黄秋葵、棉花和垂花悬铃花;同时,已入侵我国的CLCuMV及其卫星β分子的各地理区域和不同寄主来源的分离物DNA序列相似性均大于99%,遗传较稳定。基于文献报道及作者近年的研究,本文对棉花曲叶病的分布、病原、CLCuMV特性、已入侵我国的CLCuMV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同时对入侵我国的CLCuMV来源及其威胁我国棉花生产的风险进行了讨论。CLCuMV对我国棉花等作物的威胁日益加剧,本研究可为该病毒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 入侵 朱槿 黄秋葵 棉花 垂花悬铃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粉虱体内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的LAMP快速检测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婷 齐国君 +2 位作者 赵蕊 何自福 吕利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5-571,共7页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 Mu V)是引起世界范围内棉花曲叶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之一,目前已入侵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地区。该病害由烟粉虱传播,随着烟粉虱扩散范围增加、危害不断加重,棉花曲...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 Mu V)是引起世界范围内棉花曲叶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之一,目前已入侵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地区。该病害由烟粉虱传播,随着烟粉虱扩散范围增加、危害不断加重,棉花曲叶病对我国棉花生产的潜在危害也日益增加。加强该病毒传播介体携带病毒的快速、特异性检测技术研发,对该病害的有效检疫与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LCu Mu V)的基因序列设计出LAMP检测4条特异性引物,建立LAMP扩增体系并优化扩增条件,扩增试验证明引物组合的特异性高,LAMP检测所需时间短,仅29 min即可定性检测CLCu Mu V扩增产物;该方法较普通PCR的扩增灵敏度高,可用于检测1头烟粉虱体内是否携带CLCu Mu V,简便易行,只通过颜色变绿或浊度变浑浊即可定性判断。建立的LAMP检测技术可被用于苗木上烟粉虱携带CLCu Mu V的早期检测,为介体昆虫带毒的检疫监测提供一种快速、准确和易操作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 烟粉虱 环介导等温扩增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RP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汤亚飞 李正刚 +3 位作者 佘小漫 于琳 蓝国兵 何自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3-167,197,共6页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MuV)引起的病害是世界棉花生产上的毁灭性灾害,也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因此,建立快速检测技术对CLCuMuV的检疫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CLCuMuV外壳蛋白(CP)...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MuV)引起的病害是世界棉花生产上的毁灭性灾害,也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因此,建立快速检测技术对CLCuMuV的检疫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CLCuMuV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该病毒的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检测方法,并评价了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一步测定了对田间疑似病样的检测准确性。结果表明,建立的RPA检测方法仅能从感染CLCuMuV的样品中扩增出目的条带,而感染同属的其他5种病毒的样品中未扩增出目的条带。该方法检测灵敏度是常规PCR的10倍,且对田间疑似病样的检出结果与PCR试验结果一致。因此,本研究所建立的CLCuMuV RPA快速检测方法具有特异、灵敏、准确、操作简便、无需特殊设备等优点,这些为CLCuMuV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 RPA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粉蚧对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的获取、存留和传播风险 被引量:1
8
作者 唐远 何沐阳 陆永跃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6-741,共6页
为明确棉花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对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感染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LCuMV)的传播风险,本文应用PCR方法研究了棉花粉蚧获取、存留和传播CLCuMV的规律和能力。结果表明棉花粉蚧各取食危害虫期均可获取、携带C... 为明确棉花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对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感染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LCuMV)的传播风险,本文应用PCR方法研究了棉花粉蚧获取、存留和传播CLCuMV的规律和能力。结果表明棉花粉蚧各取食危害虫期均可获取、携带CLCuMV,获取病毒所需时间为2-48 h,虫体内病毒最多可存留312 h;但是,粉蚧体内病毒无法侵染健康扶桑,亦不会经卵或者交配进行垂直和水平传播。本研究证明了棉花粉蚧不能传播CLCuMV,为防治该虫、该病毒病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粉蚧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 传播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V2蛋白N端保守脯氨酸对病毒致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尚鹏祥 张洁 +4 位作者 张琦 郑信诗 李景远 庄军 吴祖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0-456,共7页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LCuMuV)是棉花曲叶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其V2蛋白在病毒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对V2蛋白N端第4位脯氨酸在病毒致病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马铃薯X病毒(PVX)异源表达载体(PVX-V2、PVX-V2^(P4A)),利用...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LCuMuV)是棉花曲叶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其V2蛋白在病毒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对V2蛋白N端第4位脯氨酸在病毒致病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马铃薯X病毒(PVX)异源表达载体(PVX-V2、PVX-V2^(P4A)),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接种于本氏烟发现,PVX-V2能够增强PVX异源病毒的致病性,致使PVX在植物体内复制量增加,而PVX-V2^(P4A)对PVX异源病毒致病性的影响相对较小。通过构建V2基因突变体(ΔV2、V2^(P4A))侵染性克隆,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接种于本氏烟发现,ΔV2、V2^(P4A)侵染性克隆引起的症状较野生型更弱。结果表明,CLCuMuV V2蛋白N端第4位脯氨酸在病毒侵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 V2蛋白 致病性 PVX载体 侵染性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编码4个蛋白的抗血清制备
10
作者 林丹 林文忠 +4 位作者 尚鹏祥 林文武 丁新伦 吴祖建 张洁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59-1364,共6页
【目的】对入侵我国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MuV)编码的V1、V2、C1和C4蛋白抗血清进行制备,为CLCuMuV的检验检疫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原核表达技术对V1、V2、C1和C4蛋白进行IPTG... 【目的】对入侵我国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MuV)编码的V1、V2、C1和C4蛋白抗血清进行制备,为CLCuMuV的检验检疫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原核表达技术对V1、V2、C1和C4蛋白进行IPTG诱导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表达蛋白的特异性后,V1、V2、C1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C4蛋白免疫小白鼠制备抗血清,利用western blot对抗血清的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PCR分别扩增V1(768 bp)、V2(363 bp)、C1(1089 bp)和C4(300 bp)目的基因片段,分别连接于原核表达载体后,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分别在34、16、44、13 kDa处存在与预期蛋白大小一致的条带,表明该4种蛋白均成功表达。Western blot分析发现获得的4种抗血清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成功制备了CLCuMuV V1、V2、C1和C4蛋白的抗血清,可用于后续建立CLCuMuV的检疫方法及研究其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 原核表达 免疫印迹 抗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市朱槿曲叶病毒病病原分子鉴定和寄主范围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林林 蔡健和 +5 位作者 罗恩波 秦碧霞 胡冬梅 蒙姣荣 陈保善 农恒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47,67,共5页
[目的]明确南宁市朱槿曲叶病毒病的病原及其寄主范围,初步了解各朱槿品种的抗病性。[方法]对采自南宁市区的朱槿病株分离物进行分子鉴定及寄主范围测定;进行朱槿曲叶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根据发病率高低和症状轻重对南宁市常见的朱槿品... [目的]明确南宁市朱槿曲叶病毒病的病原及其寄主范围,初步了解各朱槿品种的抗病性。[方法]对采自南宁市区的朱槿病株分离物进行分子鉴定及寄主范围测定;进行朱槿曲叶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根据发病率高低和症状轻重对南宁市常见的朱槿品种抗病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基因克隆与序列比较结果表明,该病的病原为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MV),其DNA-A全长含2 737个核苷酸,伴随有卫星DNAβ分子,分子大小为1 346个核苷酸;研究发现该病毒可以通过B型烟粉虱传播,烟粉虱接种和PCR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病毒可侵染朱槿、红麻、棉花、西菲葵、黄蜀葵等5种供试的锦葵科植物,表现典型曲叶症状;初步调查评价结果,‘朱砂红朱槿’、‘泰国黄朱槿’、‘重粉朱槿’、‘锦球朱槿’和‘马旦朱槿’属于高度感病品种;‘阿美丽坚朱槿’、‘乳斑朱槿’属于感病品种;‘大红朱槿’、‘大红花’和‘粉喇叭’属于中抗品种;‘红龙朱槿’、‘红喇叭’、‘青杆吊钟’和‘七彩朱槿’属于高抗品种。[结论]上述结果可为有效控制朱槿曲叶病毒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槿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 基因组结构 寄主范围 品种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黄秋葵黄脉曲叶病样中检测到烟粉虱传双生病毒 被引量:28
12
作者 董迪 何自福 柴兆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68,共4页
黄秋葵是近几年来从日本和我国台湾引进的一种蔬菜作物。近期,广东的黄秋葵上发生了黄脉曲叶病。病株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叶脉黄化,在叶片正面形成网络状,在叶背面叶脉肿大突起明显,病株幼叶小且向下卷曲,甚至整片幼叶黄化。植株早期被感... 黄秋葵是近几年来从日本和我国台湾引进的一种蔬菜作物。近期,广东的黄秋葵上发生了黄脉曲叶病。病株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叶脉黄化,在叶片正面形成网络状,在叶背面叶脉肿大突起明显,病株幼叶小且向下卷曲,甚至整片幼叶黄化。植株早期被感染表现矮化。在发生黄脉曲叶病的黄秋葵田间,其病株率高达60%以上。用烟粉虱传双生病毒简并引物对随机采集的病样进行PCR检测,从这些病样中均能扩增出1条预期大小为570 bp的特异片段;基因克隆及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与该特异片段同源的均属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DNA,其中与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MV)分离物G6相似性最高,为99%。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广东黄秋葵黄脉曲叶病中存在烟粉虱传双生病毒,该病害可能也是由CLCuMV侵染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黄脉 烟粉虱传双生病毒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 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棉花曲叶病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齐国君 陈婷 +1 位作者 何自福 吕利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3-451,共9页
棉花曲叶病是棉花上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其主要病原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 Mu V)已入侵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和江苏等地,明确其可能的适生区域对该病毒病的科学监测和综合防控意义重大。本... 棉花曲叶病是棉花上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其主要病原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 Mu V)已入侵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和江苏等地,明确其可能的适生区域对该病毒病的科学监测和综合防控意义重大。本研究以棉花曲叶病的分布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其传播介体烟粉虱、中间寄主朱槿、寄主棉花的分布区域,利用Maxent模型对棉花曲叶病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的大部分区域都属于棉花曲叶病的适生区,而西北内陆棉区的适生程度较低,大部分为低度适生区;其中,高度适生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棉区的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湖北,此区域也适宜朱槿的种植。因此,华南地区已流行危害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向北入侵到我国棉花主产区的风险极高,其中长江流域棉区将是该病害发生及防控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 烟粉虱 朱槿 适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朱槿曲叶病毒病及其传播介体烟粉虱分布调查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婷 汤亚飞 +2 位作者 何自福 吕利华 齐国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97-2705,共9页
【目的】明确我国朱槿植株上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MuV)引起的朱槿曲叶病发生情况及烟粉虱隐种种群组成,为朱槿曲叶病的早期监测及基于控制传播介体的病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11月—2018... 【目的】明确我国朱槿植株上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MuV)引起的朱槿曲叶病发生情况及烟粉虱隐种种群组成,为朱槿曲叶病的早期监测及基于控制传播介体的病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8月,从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新疆、内蒙、山东、浙江和四川等10省(区)32市(县)的城市绿化区域(公园、公路旁绿化区域)及花卉市场采集朱槿曲叶病疑似病株及健康朱槿植株叶片,运用PCR进行CLCuMuV检测,并利用mtCOⅠ基因序列对采自田间朱槿植株上的单头烟粉虱进行隐种鉴定及UPGMA聚类分析。【结果】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和福建5省(区)绿化朱槿被CLCuMuV侵染发病的比率较高,平均为44.43%~81.95%,高于新疆(4.39%)和内蒙古(0.63%)的发病率,而山东、浙江和四川的朱槿植株暂未发现CLCuMuV感染。在大部分采样点,烟粉虱种群密度较低,除内蒙古的平均虫株率为15.00%外,其他省(区)的平均虫株率均低于5.00%。对采集的烟粉虱隐种鉴定结果表明,烟粉虱种群包括MEAM1、MED、AsiaⅡ7、AsiaⅡ1和AsiaⅠ等5个隐种,其中AsiaⅡ7和MEAM1为优势种群,所占比例分别为44.7%和32.5%。【结论】目前我国南方地区朱槿曲叶病发病率较高,其传毒介体烟粉虱AsiaⅡ7和MEAM1为优势种群。随着朱槿盆栽花卉贸易及苗木跨区调运,CLCuMuV有向内地逐渐扩散的趋势,应采取相应措施提早防范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在我国棉区发生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槿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 烟粉虱 发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引起扶桑黄化曲叶病的病毒种类确定 被引量:5
15
作者 唐远 陆永跃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0-82,共3页
应用双生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的简并引物对广东省广州、中山、珠海、东莞、深圳等5个地区20个采样地点的100个扶桑黄化曲叶病样本进行PCR检测,将获得的产物克隆到pGM-T载体中,对其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地区侵染... 应用双生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的简并引物对广东省广州、中山、珠海、东莞、深圳等5个地区20个采样地点的100个扶桑黄化曲叶病样本进行PCR检测,将获得的产物克隆到pGM-T载体中,对其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地区侵染扶桑导致黄化曲叶症状的病毒是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LCuMV,来自5个地区的病毒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达97.5%以上,其中19个采样点78份样品检测出特异片段,样品的阳性检出率为78%,样品采集地阳性检出率为95%,表明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感染导致的扶桑黄化曲叶病发生较为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 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朱槿曲叶病病原鉴定及烟粉虱带毒率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兴旺 高国龙 +2 位作者 姜子健 黄家风 都业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6-311,共6页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LCuMuV)在我国已造成朱槿曲叶病的流行,本研究为明确该病毒在新疆的发生情况,对在南北疆不同地区采集的朱槿曲叶病株携带CLCuMuV的情况进行分子检测,再选取代表病株,对其CLCuMuV基因组DNA-A和卫星DNAβ全长进行克...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LCuMuV)在我国已造成朱槿曲叶病的流行,本研究为明确该病毒在新疆的发生情况,对在南北疆不同地区采集的朱槿曲叶病株携带CLCuMuV的情况进行分子检测,再选取代表病株,对其CLCuMuV基因组DNA-A和卫星DNAβ全长进行克隆测序和进化分析,并对传毒烟粉虱隐种进行鉴定及带毒检测。病株带毒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疑似感病朱槿均能扩增到CLCuMuV基因组DNA-A和卫星DNAβ分子的目标片段,表明感病朱槿均被CLCuMuV侵染,并伴随DNAβ卫星分子。病毒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从2个代表病株获得的CLCuMuVDNA-A全长均为2738 nt,具有典型的双生病毒基因组特征,分别与广州朱槿和垂花悬铃花上发现的CLCuMuV分离物的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9.78%和99.85%;其中一个代表病株测得的DNAβ全长为1347 nt,与广州朱槿上发现的CLCuMuV伴随的DNAβ的相似性最高,为99.63%;分别基于DNA-A和DNAβ全序列进行进化分析,结果均表明新疆朱槿上发生的CLCuMuV与广东侵染朱槿和垂花悬玲花的CLCuMuV进化关系最近。对感病朱槿上采集的烟粉虱进行隐种鉴定及带毒检测,结果显示:115头烟粉虱中MED隐种占86.08%,带毒率为12.12%;MEAM1隐种占13.92%,带毒率为6.25%,表明朱槿上的烟粉虱种群以MED为主,并且MED隐种带毒率高于MEAM1隐种。上述结果说明CLCuMuV已经传入新疆,并在南、北疆均有发生,这是该病毒在新疆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 朱槿 烟粉虱 带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