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2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杖头木偶元素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创新性运用
1
作者 陈纯 《辽宁丝绸》 2025年第1期92-93,共2页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探讨杖头木偶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其次,通过分析木偶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案例,结合设计实践,提出杖头木偶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策略。
关键词 杖头木偶 元素提取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木偶剧《哪吒传奇》的艺术特色
2
作者 陈月 《剧影月报》 2024年第2期30-31,共2页
木偶戏是中国一种古老的艺术样式,历史上还被称作“傀戏”“傀儡戏”等,普遍认为“源于汉,兴于唐”,直到现在仍然焕发着艺术魅力和时代光彩,是新时代中国舞台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素有“木偶之乡”的称誉,其杖头木偶据说“兴于... 木偶戏是中国一种古老的艺术样式,历史上还被称作“傀戏”“傀儡戏”等,普遍认为“源于汉,兴于唐”,直到现在仍然焕发着艺术魅力和时代光彩,是新时代中国舞台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素有“木偶之乡”的称誉,其杖头木偶据说“兴于唐、行于宋、盛于明清”,与泉州的提线木偶、漳州的布袋木偶齐名。2008年,扬州木偶戏(杖头木偶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传统戏剧类项目中。扬州木偶戏最具有代表性的剧团是扬州市木偶研究所。作为扬州木偶戏的保护传承单位,扬州市木偶研究所堪称国内规模最大、非常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国有木偶艺术表演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杖头木偶 传统戏剧 艺术表演团体 提线木偶 木偶 傀儡戏 艺术样式 保护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湘传统木偶戏融入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瑛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183-185,共3页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既需要有形式的创新,也需要有民族精神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是当代中国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摇篮,根据艺术创作规律及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将湖湘传统木偶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秀...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既需要有形式的创新,也需要有民族精神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是当代中国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摇篮,根据艺术创作规律及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将湖湘传统木偶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秀基因植入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对提高我国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才的民族文化修养和文化传承意识,培养湖湘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湖湘传统木偶戏融入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的意义与二者间的关联性出发,着重论述了湖湘传统木偶戏融入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的路径与要点,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传统木偶 湖湘文化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高职教育教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下广西玉林木偶戏融入音乐专硕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熊琨 陈诗雯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8期55-57,共3页
广西玉林木偶戏属于地方戏曲艺术的一部分,更是宝贵的中华传统文化。玉林木偶戏演绎着玉林人的现实生活、理想与追求。它成就了历史悠久的、属于玉林本土的戏曲文化。在新时代研究生教学改革背景下,音乐专硕教育要丢开“把研究生教育当... 广西玉林木偶戏属于地方戏曲艺术的一部分,更是宝贵的中华传统文化。玉林木偶戏演绎着玉林人的现实生活、理想与追求。它成就了历史悠久的、属于玉林本土的戏曲文化。在新时代研究生教学改革背景下,音乐专硕教育要丢开“把研究生教育当成本科教育的延续”这一思想,更加重视对研究生实践训练、能力提升的培养。作为广西区内的在读音乐专硕,笔者认为:玉林木偶戏在当代音乐专硕课堂当中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和意义。一方面可以丰富音乐专硕课堂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学生能够通过接触优秀民间文化培养其兴趣及民族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林木偶 音乐专硕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千气象凝于指间——泉州提线木偶的表演技艺
5
作者 孟素萍 《福建艺术》 2008年第1期63-,共1页
木偶的表演技艺主要指演员的操偶功夫。各木偶品种因木偶造型与操纵方式不同,在表演技艺上有着很大差异。杖头木偶的表演重"举功",布袋木偶的表演讲究"掌功",而提线木偶演员则把"线规线功"视为安身立命... 木偶的表演技艺主要指演员的操偶功夫。各木偶品种因木偶造型与操纵方式不同,在表演技艺上有着很大差异。杖头木偶的表演重"举功",布袋木偶的表演讲究"掌功",而提线木偶演员则把"线规线功"视为安身立命之本。在所有的木偶表演中,提线木偶难度最大。提线木偶是演员自上而下以数十条丝线操纵木偶表演的艺术。和演员直接用手掌和手指支撑起木偶躯体、头部和手臂表演的布袋木偶相比,通过丝线操纵的提线木偶表演属于间接操纵;和演员左手持通到木偶头部的主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提线木偶 杖头木偶 布袋木偶 广东木偶 木偶 木偶造型 舞台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木偶戏、皮影戏杂谈 被引量:4
6
作者 董天泽 《文化艺术研究》 1996年第3期26-30,共5页
关键词 提线木偶 杖头木偶 布袋木偶 木偶剧团 皮影艺术 童话剧 木偶造型 神话剧 民间戏曲 职业剧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性油画创作中泉州木偶头造型元素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蔡永辉 潘虹 《天工》 2024年第6期63-65,共3页
泉州木偶头是泉州古老且具有民俗文化特征的民间艺术品。作为戏具的木偶头造型语言与表现性油画的表现语言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分别对泉州木偶头造型与表现性油画特征进行分析和归纳,将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品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以传播... 泉州木偶头是泉州古老且具有民俗文化特征的民间艺术品。作为戏具的木偶头造型语言与表现性油画的表现语言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分别对泉州木偶头造型与表现性油画特征进行分析和归纳,将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品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以传播发展为目的进行表现性油画创作,探索民间美术与表现性油画相结合的创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木偶 造型 表现性油画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戏大道理——木偶剧《布罗镇的邮递员》新时代下的现实意义
8
作者 毛小芳 《剧影月报》 2024年第1期62-63,共2页
9月28日,由南通如皋市木偶艺术团创排的江苏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大型儿童木偶剧《布罗镇的邮递员》在南通更俗大剧院首演,并接受江苏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专家组验收。该剧根据第十四届全国“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家郭姜燕同名长篇... 9月28日,由南通如皋市木偶艺术团创排的江苏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大型儿童木偶剧《布罗镇的邮递员》在南通更俗大剧院首演,并接受江苏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专家组验收。该剧根据第十四届全国“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家郭姜燕同名长篇童话改编,讲述了少年阿洛勇敢追逐梦想,用自己的善良弥合了小镇与森林之间的裂痕,成为一名出色的邮递员、帮助大家重新找到了美好和幸福的故事。这是生态环保理念与省级非遗项目杖头木偶的首次融合,也是如皋市木偶艺术团一次大胆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基金 木偶 生态环保理念 杖头木偶 省级非遗 布罗 资助项目 艺术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中国木偶皮影戏发展状态管窥
9
作者 王景贤 《福建艺术》 2024年第4期3-5,共3页
去年第七届泉州国际木偶节展演在福建省泉州市开幕,来自国内外的木偶表演团队近500人,木偶艺术家们深入人民群众,表演场次多达80余场,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木偶表演艺术。泉州是我国首个举办国际木偶节的城市,泉州国际木偶节是... 去年第七届泉州国际木偶节展演在福建省泉州市开幕,来自国内外的木偶表演团队近500人,木偶艺术家们深入人民群众,表演场次多达80余场,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木偶表演艺术。泉州是我国首个举办国际木偶节的城市,泉州国际木偶节是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核心项目之一,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制度化的节日,从1986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展演。另外,一些国际活动也比较多,大型活动比如“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节中节木偶节、第三届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国际艺术节 木偶表演 海上丝绸之路 皮影戏 木偶艺术 福建省泉州市 大型活动 展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克拉玛依木偶戏传播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聂楠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艺苑》 2024年第1期91-96,共6页
克拉玛依木偶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新疆克拉玛依周边地区传播。1993年,传承人姚连成自发创办了克拉玛依木偶戏剧团,该团逐步发展成为群众性的公益文化演出团体。在不断地传承与累积中,克拉玛依木偶戏成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或... 克拉玛依木偶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新疆克拉玛依周边地区传播。1993年,传承人姚连成自发创办了克拉玛依木偶戏剧团,该团逐步发展成为群众性的公益文化演出团体。在不断地传承与累积中,克拉玛依木偶戏成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入选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手机、数字化新媒体以其低门槛和开放性的优势迅速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在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创新性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瑰宝,延续这一重要的非遗艺术的生命力。论文在梳理克拉玛依木偶戏的传播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其在当前的传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木偶 传播现状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oS_(2)花状超结构的制备及其光热催化铃木偶联反应性能研究
11
作者 林敏 吕函函 +3 位作者 刘子潇 王海风 姜琴 陈志钢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7-643,共7页
Pd作为高活性的贵金属催化剂广泛用于铃木偶联反应等有机反应。为提高Pd催化剂对铃木偶联反应的催化性能,采用具有光热效应的MoS_(2)作为载体,设计并制备Pd/MoS_(2)复合纳米催化剂。首先通过水热法合成MoS_(2)花状超结构,该结构由纳米片... Pd作为高活性的贵金属催化剂广泛用于铃木偶联反应等有机反应。为提高Pd催化剂对铃木偶联反应的催化性能,采用具有光热效应的MoS_(2)作为载体,设计并制备Pd/MoS_(2)复合纳米催化剂。首先通过水热法合成MoS_(2)花状超结构,该结构由纳米片(片径为200~300 nm,厚度约为7 nm)组装而成。利用还原法在MoS_(2)花状超结构的表面负载Pd纳米颗粒,其直径约为11 nm。随后,以Pd/MoS_(2)花状超结构为催化剂研究了激光加热和油浴加热两种条件下的铃木偶联反应效率。随着波长808 nm的激光的强度从1增加到4 W/cm^(2),激光加热使溶液平衡温度从29.4升高到60.8℃,相应的光热催化产率从30.5%提高到86.3%,明显高于油浴加热同等温度下的热催化产率(24.3%~60.4%)。当反应温度为40℃时,光热催化速率是热催化的1.5倍。综上,Pd/MoS_(2)花状超结构展现了较好的光热催化性能,为设计高活性的铃木偶联反应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纳米片 钯纳米颗粒 木偶联反应 光热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杖头木偶戏表演赏析两则
12
作者 邓小惠 《剧影月报》 2020年第4期38-39,共2页
扬州杖头木偶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江苏省木偶剧团(扬州市木偶研究所)自上世纪1957年建团以来,以高超的木偶表演艺术和极具特色的木偶造型艺术,闻名中外、驰誉国际。在60余年的剧团发展历史上,众多的木偶艺术家为事业的... 扬州杖头木偶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江苏省木偶剧团(扬州市木偶研究所)自上世纪1957年建团以来,以高超的木偶表演艺术和极具特色的木偶造型艺术,闻名中外、驰誉国际。在60余年的剧团发展历史上,众多的木偶艺术家为事业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下面介绍两位优秀的木偶剧演员。(一)王芸,国家一级演员,为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杖头木偶 国家一级演员 木偶表演 木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偶造型艺术 传承发展 木偶艺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与反思--海南木偶戏研究兼谈民族音乐学相关问题
13
作者 王洪 《当代音乐》 2024年第12期201-204,共4页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中国传统戏剧中的一种独特形式,承载着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海南木偶戏作为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地域分支,深深植根于海南民众的生活之中。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加速,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中国传统戏剧中的一种独特形式,承载着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海南木偶戏作为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地域分支,深深植根于海南民众的生活之中。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加速,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与传播此音乐事象,俨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海南木偶戏研究的相关文献,回顾并分析当下海南木偶戏面对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结合民族音乐学的学科理念,提出相关对策性思路,旨在探索海南木偶戏研究与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木偶 临高人偶戏 公仔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音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浦县山口杖头木偶戏的困境与发展
14
作者 石燕萍 张艳玲 唐锦媛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2期9-11,共3页
合浦县山口杖头木偶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几百年历史,近年来,山口杖头木偶戏的发展陷入困境。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文献研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山口杖头木偶戏在传承人、观众两方面的困境,并结合当地现... 合浦县山口杖头木偶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几百年历史,近年来,山口杖头木偶戏的发展陷入困境。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文献研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山口杖头木偶戏在传承人、观众两方面的困境,并结合当地现有资源,从传承人、学校两个主体出发,提出可行的发展建议,以推动山口杖头木偶戏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口杖头木偶 发展 困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涵化理论视阈下漳州布袋木偶戏儿童剧的生命科学教育价值和优化路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颖灵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2期60-62,共3页
漳州布袋木偶戏是国家非遗艺术,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2021年4月起,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推出系列儿童剧,其在获得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呈现出“科学观念”“探究实践”“态度责任”方面的生命科学涵化教育价值。本文提... 漳州布袋木偶戏是国家非遗艺术,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2021年4月起,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推出系列儿童剧,其在获得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呈现出“科学观念”“探究实践”“态度责任”方面的生命科学涵化教育价值。本文提出优化木偶戏涵化教育价值的三个路径,即在剧团增加木偶戏儿童剧的开发、在学校开拓“木偶戏+”跨学科传播的实践、家校共创儿童亲身体验木偶戏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州布袋木偶 儿童剧 涵化理论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文化与现代文创产品的跨界融合探索--以湖南邵东木偶戏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丽可 郄金诺 刘乐妍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3期13-15,共3页
探讨如何从传统非遗文化资源中汲取设计元素并结合现代文创产品进行融合,以湖南邵东木偶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深度剖析其艺术特色、文化内涵、视觉符号等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创新路径。
关键词 湖南邵东木偶 非遗文化 文创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木偶剧《铁道小飞虎》表演艺术特色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月 《剧影月报》 2024年第1期77-78,共2页
扬州市木偶研究所于2020年创作编排的儿童剧《铁道小飞虎》是一部抗战题材的大型红色木偶剧,讲述的是抗战时期,一群穷苦孩子配合八路军铁道游击队,扒火车、劫军火,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赢得微山湖大捷的故事。《铁道小飞虎》是著名导演马... 扬州市木偶研究所于2020年创作编排的儿童剧《铁道小飞虎》是一部抗战题材的大型红色木偶剧,讲述的是抗战时期,一群穷苦孩子配合八路军铁道游击队,扒火车、劫军火,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赢得微山湖大捷的故事。《铁道小飞虎》是著名导演马路,继《胡桃夹子》之后,与扬州市木偶研究所合作创作的第二部剧目。在成功创作《胡桃夹子》的基础上,马路凭借对木偶剧种更加熟稔的思考、更为精准的把握,进一步提升了木偶剧的艺术水准,给观众带来了更好的传统戏剧艺术观赏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偶 传统戏剧 《胡桃夹子》 表演艺术 儿童剧 创作编排 艺术水准 铁道游击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州布袋木偶戏的前世今生——浅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袋木偶戏和木偶头雕刻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广程 《音乐时空》 2016年第7期6-10,共5页
布袋木偶戏属于木偶戏的一种,是用布袋木偶来表演的戏剧,古代又称布袋傀儡戏,是中国艺苑中的一枝奇葩。漳州布袋木偶戏和木偶头雕刻于2006年5月20日申遗成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 布袋木偶 徐竹初 木偶剧团 木偶造型 物质文化遗产 悬丝傀儡 杖头 药发傀儡 木偶制作 神话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和推广策略探究--以泉州提线木偶戏为例
19
作者 范其仁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7期244-246,共3页
目的:文章旨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和推广策略,以泉州提线木偶戏为例,分析其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融入效果,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认同感。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实地调研法。通过文献研究回顾非遗在学校教育中应用推... 目的:文章旨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和推广策略,以泉州提线木偶戏为例,分析其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融入效果,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认同感。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实地调研法。通过文献研究回顾非遗在学校教育中应用推广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明确非遗教育基本理念和重要性。选取泉州提线木偶戏这一研究对象,考察其在泉州市及其他地区中小学的应用现状。实地观察木偶戏课程实施情况,分析其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为制定推广策略提供数据支持。结果:研究发现,泉州提线木偶戏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通过将提线木偶戏融入课堂教学,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和动手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调查显示,学生们对木偶戏的兴趣较高,尤其是通过参与表演和制作木偶,能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但当前非遗教育仍面临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教学资源匮乏以及学生接受度不高等问题。结论:为更好地在学校教育中应用和推广非遗,应采取多种策略:一是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二是开发和整合适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具和互动平台等;三是创新教学方式,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这些措施,可有效推动非遗在学校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传统文化可持续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提线木偶 学校教育 推广策略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提线木偶戏《嫦娥奔月》的构思与创作
20
作者 庄丽娥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0期16-18,共3页
提线木偶戏《嫦娥奔月》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嫦娥被逄蒙所逼,无奈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一颗不死药而飞上了天,可嫦娥思念着丈夫,于是,嫦娥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剧目由《奔月》《单箫独吟》... 提线木偶戏《嫦娥奔月》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嫦娥被逄蒙所逼,无奈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一颗不死药而飞上了天,可嫦娥思念着丈夫,于是,嫦娥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剧目由《奔月》《单箫独吟》《相思》《梦回人间·四时景》《对镜梳妆》《花好月圆》构成,剧中以泉州提线木偶戏特有的“压脚鼓”为“序”,通过演、奏、唱表述嫦娥奔月的情景,以主乐器南音琵琶弹唱、表演、叙叹嫦娥在月宫里的寂寞,再以演员操控木偶的表演和泉州提线木偶独特的曲牌唱词贯穿始终,其是一出集传统元素与创新技艺于一身的舞台剧,呈现了泉州提线木偶戏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音乐——傀儡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 傀儡调 提线木偶 传统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