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浅谈电影中的埃及文化——以《木乃伊1、2》、《神鬼传奇之法老王的咒语》为例 |
朱璞
|
《电影评介》
|
2010 |
0 |
|
2
|
母猪产木乃伊性状的广义线性模型分析 |
沙日耐
贾青
俄广鑫
王晨
|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3
|
小议《木乃伊3》的败笔之处 |
齐宝强
李学斯
韩春宇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4
|
揭开面纱之后——影片《木乃伊3:龙帝之墓》评析 |
卞轶男
金天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5
|
耐人寻味的中国元素——析《木乃伊3》中的中国形象 |
钟再强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6
|
喧哗与误读——《木乃伊3:龙帝之墓》的中国元素解析 |
孙云宽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7
|
不应归来:《木乃伊3:龙帝之墓》 |
贺忠
涂显镜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8
|
《木乃伊3:龙帝之墓》中汉语使用的质疑及思考 |
宋颖桃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9
|
《木乃伊3:龙帝之墓》评述 |
马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0
|
论西方当代电影场景道具设计的中国元素运用——观《木乃伊3》有感 |
杨贵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1
|
流动着的永恒——见于法雍木乃伊肖像画上的埃及生命主题置换 |
周施廷
|
《文化艺术研究》
|
2008 |
0 |
|
12
|
《木乃伊3:龙帝之墓》:商业娱乐背后的文化意识 |
徐晓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3
|
美利坚神话与狭隘的民族观——评《木乃伊3:龙帝之墓》 |
苗珍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4
|
“温和”的东方主义——《木乃伊3:龙帝之墓》隐含的中国文化意识 |
杨文超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5
|
《木乃伊3》中的“差异性”空间及其文化叙事 |
张林明
|
《艺术探索》
|
2014 |
0 |
|
16
|
顺应理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与英语教学——以《木乃伊3:龙帝之墓》为例 |
曹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7
|
作为“东方主义”的精神镜像——对《木乃伊3》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
赵科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8
|
《木乃伊3:龙帝之墓》:一场杂糅中西文化的西方语境探险叙事 |
肖立青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9
|
《木乃伊3:龙帝之墓》的圆满性叙事策略 |
陈启权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20
|
《木乃伊3:龙帝之墓》:影视艺术与文化冷战 |
胡兰凌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