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期权激励机制在我国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贾莉英 《卫生经济研究》 2003年第9期30-31,共2页
源于西方的期权激励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被引进我国后 ,在大中型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并取得一定成果。本文拟从期权的特征出发 ,结合我国医院的产权制度。
关键词 期权激励机制 中国 医院管理 医院经营者 市场经济 医疗服务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与证券市场建设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赛珍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50-51,共2页
一个有效的股票期权将可以有效地协调经营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但要真正发挥其激励作用,必须依赖于一个完善、高效的证券市场。本文主要通过对股票期权激励作用与市场有效性之间关系的阐述,讨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一个有效的股票期权将可以有效地协调经营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但要真正发挥其激励作用,必须依赖于一个完善、高效的证券市场。本文主要通过对股票期权激励作用与市场有效性之间关系的阐述,讨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为股票期权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证券市场建设 激励作用 市场有效性 利益冲突 有效措施 外部环境 经营者 股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权激励机制的设计与有效性
3
作者 贾明月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59期47-48,共2页
股票期权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激励方法。但要真正发挥股票期权应有的激励效果,必须有相应的条件, 包括: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配套的法规建设、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以及有效的期权设计 等。文章在分析我国当前上市公司... 股票期权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激励方法。但要真正发挥股票期权应有的激励效果,必须有相应的条件, 包括: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配套的法规建设、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以及有效的期权设计 等。文章在分析我国当前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从上述几个方面谈了作者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权激励机制 激励方法 股票期权 现代企业制度 业绩评价体系 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 行权价格 股票期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校办产业的管理与控制模式及其激励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晓曼 《现代管理科学》 2000年第2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校办产业 管理与控制 校办企业 投资控股 经营者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激励与约束机制 母子公司 控制模式 现代企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5
作者 刘勤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X期75-76,共2页
本文就中美两国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作了比较和分析,旨在全面、有效地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关键词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会计处理方法 中美两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行股票期权应以完善公司治理为前提 被引量:1
6
作者 郝君富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5年第4期59-60,共2页
本文结合股票期权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现代观点,从委托代理的框架出发,分析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内在机理和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对股票期权实施的重大意义,并进而寻求报酬性股票期权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解释。
关键词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公司治理机制 合理性解释 现代观点 治理关系 委托代理 重大意义 内在机理 报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股份制两权分离理论看现代公司制度的完善——剖析美国上市公司业绩造假的深层原因
7
作者 余兴厚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74-176,共3页
运用马克思股份制两权分离理论深入剖析了美国上市公司业绩遣假的深层原因,从体制和制度设计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措施,并就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期权激励机制的完善,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 马克思 股份制 两权分离理论 现代公司制度 期权激励机制 业绩造假 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国企经营者薪酬制度的思考
8
作者 王长海 《现代情报》 2002年第12期121-121,123,共2页
面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本文对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 薪酬制度 改革 中国 国有企业 企业经营者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资本市场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景安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10,共4页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严重不足,现行的措施已远远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产业长期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促进金融与科技相结合,创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长期发展的环境和金融支撑体系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严重不足,现行的措施已远远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产业长期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促进金融与科技相结合,创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长期发展的环境和金融支撑体系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本文从10个方面探讨了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高新技术产业 风险投资 资本市场 创业板 三板市场 期权激励机制 技术资本化 中介服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