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中国稻米供求关系的影响及改进方向
- 1
-
-
作者
董渤
郭静利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
出处
《农业展望》
2019年第10期13-18,33,共7页
-
基金
“一带一路”国家农业产业发展基础数据建设与形势分析(BRI-2018)
-
文摘
最低收购价是引导粮食生产的鼓励性农业支持政策,通过直接扩大市场需求,能有效处理突发性产量下降和过剩等问题。1998—2003年中国稻米产量下降,最低收购价作为补贴政策的配套措施有效引导水稻产能复苏,确保国内粮食安全。近年来随着国内稻米库存偏高,国内外价格倒挂等现象日益突出,最低收购价改革再次成为焦点。通过构建期望价交易模型分析市场供求变动,认为最低收购价在实施初期效果良好,但近来市场条件发生变化,生产成本高成为影响稻米供求矛盾的主要原因。当前政策措施要提高系统性和支持规模,从供求两端发力,重点向产前、产中推进,协助规模化经营降低稻米生产成本,最低收购价政策作为配套措施应继续保留。
-
关键词
最低收购价
稻米
供求关系
期望价交易模型
生产成本
农业支持政策
-
Keywords
minimum purchase price
rice
supply and demand relationship
expected price trade model
production cost
agricultural support policy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