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望远镜阵列合成波束效应消除策略分析
1
作者 刘水明 杨代虎 +3 位作者 徐振刚 朱益辉 苏晓宇 张利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11期82-83,共2页
阐述在射电天文图像重建过程中,低强度的天体源会被宇宙噪声和其他高强度源的点扩展函数淹没,重建的难度较大。为此,考虑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消除噪声和望远镜阵列点扩展函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方法远超传统的CLEAN算法的恢复效果。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点扩展函数 天体源 望远镜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电天文中大型望远镜阵列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涛 陈志平 +1 位作者 张巨勇 王松根 《电子机械工程》 2013年第6期1-5,13,共6页
射电干涉技术的提高以及大型射电望远镜阵列的出现为射电天文观测提供了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极大地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文中简要回顾了射电望远镜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国内外著名的大型射电望远镜阵列及其在射电观测领域的重要... 射电干涉技术的提高以及大型射电望远镜阵列的出现为射电天文观测提供了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极大地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文中简要回顾了射电望远镜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国内外著名的大型射电望远镜阵列及其在射电观测领域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射电望远镜阵列的布阵方式以及单元望远镜中天线馈源的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干涉技术 射电望远镜阵列 射电观测 馈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望远镜阵列2016年开建有助揭秘宇宙本源
3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13期I0008-I0008,共1页
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26日报道,全球最大、最灵敏的“平方公里级射电望远镜阵列”(SKA)项目将于2016年开始建设。据悉,这个耗资13亿英镑(约为人民币130.5亿元)的项目有助于解开宇宙本源之谜。
关键词 望远镜阵列 2016年 宇宙本源 天文学家 黑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16)C核集团结构实验研究的望远镜探测器阵列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史帆 游海波 +4 位作者 郑涛 范凤英 聂鹏煊 李奇特 叶沿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0-463,共4页
对16C核集团结构实验研究中使用的望远镜探测器阵列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此望远镜阵列主要用于靶后反应产物的探测及粒子鉴别。探测器阵列由9组望远镜组成,其中包括了硅微条、位置灵敏硅探测器(PSD)、大面积硅探测器(SSD)和CsI探测器单元... 对16C核集团结构实验研究中使用的望远镜探测器阵列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此望远镜阵列主要用于靶后反应产物的探测及粒子鉴别。探测器阵列由9组望远镜组成,其中包括了硅微条、位置灵敏硅探测器(PSD)、大面积硅探测器(SSD)和CsI探测器单元在内的多种类型的探测器。用241Amα源对组成望远镜的各探测器进行了测试和优化,且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RIBLL)上进行了在束测试。结果表明,研制的望远镜探测器阵列具有较好的能量分辨、高的角分辨及粒子鉴别能力,可满足通过碎裂反应来研究16C等原子核的集团结构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远镜阵列 16C 集团结构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AASO-WFCTA前置放大电路板性能研究
5
作者 姜文印 贾焕玉 +5 位作者 祝凤荣 何钰 张寿山 张勇 谢宁 尹丽巧 《信息技术》 2019年第3期52-54,58,共4页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的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WFCTA)主要探测广延大气簇射中产生的切伦科夫光/荧光。每个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由64个sub-cluster组成,每个sub-cluster由前置放大电路、模拟电路板(AB板)、慢控制板、数字电路板(D...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的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WFCTA)主要探测广延大气簇射中产生的切伦科夫光/荧光。每个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由64个sub-cluster组成,每个sub-cluster由前置放大电路、模拟电路板(AB板)、慢控制板、数字电路板(DB板)、电源板等组成。文中简述硅光电倍增管(SiPM)前置放大电路、SiPM及测试系统,通过该测试系统重点检验已设计好的SiPM和前置放大电路板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能满足WFCTA性能指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 前置放大电路板 硅光电倍增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太空探索》目次索引
6
《太空探索》 2012年第12期64-64,F0003,共2页
关键词 太空探索 航天员 国际空间站 货运飞船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北斗导航卫星 望远镜阵列 目次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A用低频高效率整流电源的研制
7
作者 汪邦照 张帅 +3 位作者 李志斌 缪梦宇 李善庆 陈乾宏 《通信电源技术》 2021年第1期42-46,49,共6页
平方公里阵列天文望远镜(Square Kilometer Array,SKA)是我国作为正式成员参加第二个国际大科学工程的项目。为了保证SKA系统中天线的信号检测精度,要求其供电电源采用工频工作方式。SKA天线要求供电电源的工作频率为50 Hz,交流输入为24... 平方公里阵列天文望远镜(Square Kilometer Array,SKA)是我国作为正式成员参加第二个国际大科学工程的项目。为了保证SKA系统中天线的信号检测精度,要求其供电电源采用工频工作方式。SKA天线要求供电电源的工作频率为50 Hz,交流输入为240 V,输出为4.5 V和80 A,对高效、低纹波以及高功率因数电源的研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采用隔离式低频数字驱动全波同步整流方式有效降低了整流损耗,提高了整机效率。设计了无源功率因数补偿电路提高了输入功率因数,同时利用晶闸管调压技术结合单片机控制实现了输出电压闭环调节。最后研制了一台工作频率为50 Hz,输出为4.5 V/80 A,整机效率为80.4%,输出电压纹波为137 mV,功率因数为0.937的样机,达到SKA天线用电源的供电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方公里阵列天文望远镜 数字驱动同步整流 低纹波 闭环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