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果干加年山上三叠统望湖岭组的建立及意义
被引量:
51
1
作者
李才
翟庆国
+2 位作者
董永胜
于介江
黄小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03-1008,共6页
在果干加年山的主脊及其以北识别出一套稳定的沉积岩系,角度不整合于蛇绿混杂岩之上,以细砂岩、硅质粉砂岩为主,其中夹有大小不等的古生代外来岩块,底砾岩成分因地而异并具有快速堆积的特点,底部夹有流纹岩。厚度大于1633m。流纹岩夹层...
在果干加年山的主脊及其以北识别出一套稳定的沉积岩系,角度不整合于蛇绿混杂岩之上,以细砂岩、硅质粉砂岩为主,其中夹有大小不等的古生代外来岩块,底砾岩成分因地而异并具有快速堆积的特点,底部夹有流纹岩。厚度大于1633m。流纹岩夹层获得的锆石SHRIMPU-Pb谐和年龄为214Ma±4Ma,时代为晚三叠世诺利期。在剖面测制和区域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上三叠统望湖岭组,代表龙木错-双湖缝合带闭合以后接受的最早的沉积盖层。望湖岭组之下的蛇绿混杂岩获得阳起石Ar-Ar年龄219.7Ma±6.5Ma。同位素定年确定构造转化事件发生在214~220Ma之间,为龙木错-双湖缝合带的闭合时间提供了确切的时间约束,望湖岭组是这一事件的沉积记录,是龙木错-双湖缝合带蛇绿混杂岩之上首次发现的沉积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中部
果干加年山
晚三叠世
望湖岭组
不整合
沉积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藏北羌塘中央隆起带果干加年山晚三叠世珊瑚化石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10
2
作者
纪占胜
姚建新
武桂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95-1104,共10页
藏北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果干加年山北坡首次发现了较丰富的珊瑚化石。珊瑚主要属种有8属10种及未定种:Distichophyllia norica(Frech),Gablonzeria irregularis Deng&Zhang,Margarophyllia stylophylloides(Vinassa deRegny),M.zoga...
藏北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果干加年山北坡首次发现了较丰富的珊瑚化石。珊瑚主要属种有8属10种及未定种:Distichophyllia norica(Frech),Gablonzeria irregularis Deng&Zhang,Margarophyllia stylophylloides(Vinassa deRegny),M.zogangensisDeng&Zhang,Margarophyllia? sp.,Montlivaltia tenuise Deng&Zhang,Pamiroserisrectilamellosa(Winkler),Paradistichophyllum verticalis Deng&Zhang,Paradistichophyllum?sp.,StylophyllopsismosjvariFrech等。产出这些珊瑚化石的灰岩地层原来被认为是混杂在晚三叠世望湖岭组碎屑岩中的古生代灰岩断块,而新发现的珊瑚指示地层时代并非是古生代,而是晚三叠世。这说明果干加年山地区不存在上三叠统碎屑岩和古生界灰岩混杂的现象。果干加年山地区的晚三叠世沉积不仅包含有望湖岭组的碎屑岩,还包含有夹在碎屑岩之间的浅海相灰岩。本次研究和前人的资料表明羌塘中央隆起带在晚三叠世并非是隆起剥蚀区,而是海洋沉积区。因而,以往建立在中央隆起带为隆起剥蚀区认识基础上的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沉积古地理环境和"一隆两坳"的大地构造格局认识需要重新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羌塘盆地
中央隆起带
望湖岭组
晚三叠世
珊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果干加年山上三叠统望湖岭组的建立及意义
被引量:
51
1
作者
李才
翟庆国
董永胜
于介江
黄小鹏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03-100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672147)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0561605
200313000015)资助。
文摘
在果干加年山的主脊及其以北识别出一套稳定的沉积岩系,角度不整合于蛇绿混杂岩之上,以细砂岩、硅质粉砂岩为主,其中夹有大小不等的古生代外来岩块,底砾岩成分因地而异并具有快速堆积的特点,底部夹有流纹岩。厚度大于1633m。流纹岩夹层获得的锆石SHRIMPU-Pb谐和年龄为214Ma±4Ma,时代为晚三叠世诺利期。在剖面测制和区域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上三叠统望湖岭组,代表龙木错-双湖缝合带闭合以后接受的最早的沉积盖层。望湖岭组之下的蛇绿混杂岩获得阳起石Ar-Ar年龄219.7Ma±6.5Ma。同位素定年确定构造转化事件发生在214~220Ma之间,为龙木错-双湖缝合带的闭合时间提供了确切的时间约束,望湖岭组是这一事件的沉积记录,是龙木错-双湖缝合带蛇绿混杂岩之上首次发现的沉积盖层。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中部
果干加年山
晚三叠世
望湖岭组
不整合
沉积制约
Keywords
central Qiangtang, Qinghai-Tibet Plateau
Guoganjianian Mountain
Late Triassic
Wanghuling Formation
unconformity
sedimentary constraint
分类号
P534.5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北羌塘中央隆起带果干加年山晚三叠世珊瑚化石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10
2
作者
纪占胜
姚建新
武桂春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95-1104,共10页
基金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J0719
J0807和J0902)
+5 种基金
国土资源部百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772023
40502004和40572018)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0911030
1212010561605和1212010611702)
中石化项目"藏北戈木错盆地及其相关地区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研究"联合资助成果
文摘
藏北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果干加年山北坡首次发现了较丰富的珊瑚化石。珊瑚主要属种有8属10种及未定种:Distichophyllia norica(Frech),Gablonzeria irregularis Deng&Zhang,Margarophyllia stylophylloides(Vinassa deRegny),M.zogangensisDeng&Zhang,Margarophyllia? sp.,Montlivaltia tenuise Deng&Zhang,Pamiroserisrectilamellosa(Winkler),Paradistichophyllum verticalis Deng&Zhang,Paradistichophyllum?sp.,StylophyllopsismosjvariFrech等。产出这些珊瑚化石的灰岩地层原来被认为是混杂在晚三叠世望湖岭组碎屑岩中的古生代灰岩断块,而新发现的珊瑚指示地层时代并非是古生代,而是晚三叠世。这说明果干加年山地区不存在上三叠统碎屑岩和古生界灰岩混杂的现象。果干加年山地区的晚三叠世沉积不仅包含有望湖岭组的碎屑岩,还包含有夹在碎屑岩之间的浅海相灰岩。本次研究和前人的资料表明羌塘中央隆起带在晚三叠世并非是隆起剥蚀区,而是海洋沉积区。因而,以往建立在中央隆起带为隆起剥蚀区认识基础上的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沉积古地理环境和"一隆两坳"的大地构造格局认识需要重新考虑。
关键词
西藏
羌塘盆地
中央隆起带
望湖岭组
晚三叠世
珊瑚
Keywords
Tibet
the Qiangtang Basin
the Qiangtang Central Uplift
the Wanghuling Formation
the Late Triassic
coral
分类号
Q915.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果干加年山上三叠统望湖岭组的建立及意义
李才
翟庆国
董永胜
于介江
黄小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5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藏北羌塘中央隆起带果干加年山晚三叠世珊瑚化石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纪占胜
姚建新
武桂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