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材料表面反射特性对近红外激光脉冲测距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米杰 金龙 +1 位作者 王頔 金光勇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25-28,共4页
漫反射脉冲激光测距的系统性能是衡量测距精度的重要指标。针对非合作激光测距系统,首先建立了激光测距中主要涉及的朗伯体反射特性理论模型,模拟出激光测距的材料漫反射特性对激光测距接收功率的影响。其次,基于漫反射物体的激光测距方... 漫反射脉冲激光测距的系统性能是衡量测距精度的重要指标。针对非合作激光测距系统,首先建立了激光测距中主要涉及的朗伯体反射特性理论模型,模拟出激光测距的材料漫反射特性对激光测距接收功率的影响。其次,基于漫反射物体的激光测距方程,并进一步对不同反射率、距离、反射角度等变量对回波接收功率影响的理论模拟与实验测量。最后对理论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误差分析,研究不同参数对脉冲激光测距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 非合作激光测距系统 脉冲激光测距 朗伯体反射特性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堰塞体状态相关剪胀理论与坝体溃决演化规律研究构想 被引量:5
2
作者 蔡正银 钟启明 +2 位作者 何宁 夏云峰 朱俊高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32,共12页
堰塞体一般在自然力作用下瞬间形成,堆积体具有空间结构复杂、坝料级配宽泛、稳定性差、易在水流冲刷下发生溃决等特点。堰塞体作为一种重大的水旱自然灾害,其安全评价和灾害预测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 堰塞体一般在自然力作用下瞬间形成,堆积体具有空间结构复杂、坝料级配宽泛、稳定性差、易在水流冲刷下发生溃决等特点。堰塞体作为一种重大的水旱自然灾害,其安全评价和灾害预测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1)堆积体由天然宽级配土石料构成,表现出显著的状态相关性,缺乏正确描述这种宽级配堆石料状态的相关剪胀理论与本构模型;2)堰塞体形成后,会受上游堰塞湖水位抬升、持续非稳定渗流、湖区滑坡涌浪、后期地震等外荷载作用的影响,缺乏稳定性评判的标准和方法;3)堰塞体缺乏必要的洪水溢流设施,容易发生溃决,且溃决水流冲蚀过程呈明显的非线性特点,溃口水力要素指标呈强非恒定流特征,缺乏反映宽级配堰塞体材料冲蚀机理的溃决过程数学模型。为此,有必要采取现场勘查、多尺度物理模型试验、数值仿真等综合手段开展研究,揭示堰塞体外观形态、内部结构和材料宏观力学特性及其时空变异规律,提出状态相关(级配、孔隙比、应力水平)的宽级配堰塞体材料剪胀方程,建立能适应复杂应力路径的广义弹塑性本构模型与坝体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开展大型水工模型试验和溃坝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揭示非恒定流作用下堰塞体材料的动态冲蚀特性与堰塞体溃口演化规律,建立非恒定流作用时溃口动边界条件下的挟砂水流冲蚀方程,提出考虑流固耦合的堰塞体溃决过程数学模型,实现堰塞体漫顶或渗透破坏溃坝全过程水流运动特征、坝料输移规律、溃口演化过程及结构失稳的数值模拟;综合可靠度理论与溃坝过程数值模拟方法,提出能考虑流固耦合的堰塞体渗流、变形、稳定和溃决过程的一体化数值仿真平台,构建堰塞体全生命周期安全评价与灾变模拟理论体系与方法,为提升中国堰塞体防灾减灾决策水平提供科学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 剪胀理论 本构模型 冲蚀特性 溃决机理 多场耦合 溃决模型 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电梯提升系统纵向振动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吴虎城 张德坤 程琼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4-658,共5页
为了分析电梯桥厢的振动规律,以高速电梯提升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Hamilton原理建立纵向振动方程,采用Galerkin方法对振动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首先,将某高速电梯实际运行状态作为输入参数,获得桥厢的纵向振动响应;然后,通过机械系统动... 为了分析电梯桥厢的振动规律,以高速电梯提升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Hamilton原理建立纵向振动方程,采用Galerkin方法对振动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首先,将某高速电梯实际运行状态作为输入参数,获得桥厢的纵向振动响应;然后,通过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ADAMS)建模仿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柔性体弹性变形理论建立的提升系统,其纵向振动模型可靠性较高,可较好地反映轿厢的振动特性;电梯提升过程中,轿厢的纵向振动响应越来越大;同等条件下,空载提升的桥厢纵向振动响应比满载提升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梯 轿厢 纵向振动特性 柔性弹性变形理论 ADAM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化反照率值的灰度图像重建算法研究
4
作者 马银平 徐爱秋 +2 位作者 李建英 江伟 宣亮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8-21,25,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化反照率值的从明暗恢复形状(shape from shading,简称SFS)算法,该算法消除了传统SFS算法假设物体表面仅有单一反照率值带来的影响。本文首先运用局部反照率值估计方法计算出图像中每一个像素对应的反照率值,得到...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化反照率值的从明暗恢复形状(shape from shading,简称SFS)算法,该算法消除了传统SFS算法假设物体表面仅有单一反照率值带来的影响。本文首先运用局部反照率值估计方法计算出图像中每一个像素对应的反照率值,得到反照率值图像;接着分割该反照率值图像为若干个区域,使得每个区域含有统一的反照率值;然后详细叙述基于变化反照率值的SFS算法原理。最后,基于上述理论本文做了两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较传统方法有明显改善,扩大了SFS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明暗恢复形状 朗伯反射模型 线性化方法 反照率值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