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行为治疗和运动干预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影响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邹海欧 王凤 +3 位作者 李峥 姚秀钰 张梁 封砚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4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及运动干预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运动状况、服药状况以及是否复发等的影响。方法:将133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接受护...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及运动干预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运动状况、服药状况以及是否复发等的影响。方法:将133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接受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院内认知行为治疗和运动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时的体重、体重指数、运动状况、服药状况以及是否复发。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时体重、体重指数、运动状况及服药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是否复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6)。结论:院内为期3个月的认知行为治疗以及运动干预可预防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体重及体重指数的增加、改善患者的运动状况以及服药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治疗 运动干预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 体重 运动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6年至2006年间4个年份唐山市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变化趋势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广明 肖水源 +5 位作者 费立鹏 谷岩 张本 李建明 沈振明 刘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41-645,共5页
目的分析近20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种类和剂量变化趋势。方法调查1986年、1996年、2001年和2006年4个年份在唐山市6所精神病院出院的27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3195份住院病历,用专门设计的调查表记录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 目的分析近20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种类和剂量变化趋势。方法调查1986年、1996年、2001年和2006年4个年份在唐山市6所精神病院出院的27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3195份住院病历,用专门设计的调查表记录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特征以及患者出院时药物治疗信息。结果①治疗药物的变化:1986年、1996年、2001年和2006年最常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分别是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氯氮平、除氯氮平外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分别为93.8%(396/422)、45%(285/634)、59.9%(557/930)、51.6%(623/1206)。2006年氯氮平使用率达35.7%(431/1206)。4个年份间患者出院时合并使用2种以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比例呈升高趋势(趋势2=99.10,P<0.001),从1986年的10.43%(44/422)渐升至2006年的26.29%(317/1209)。②药物剂量变化:4个年份出院时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氯丙嗪等效日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ruskal-Wallis2=43.32,P<0.001),4个年份的出院患者日服药剂量随年份增长而呈下降趋势(SpearmanR=-0.13,P<0.001);抗精神病药的单一治疗日剂量低于合并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ruskal-Wal-lis2=14.23,P<0.001)。③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患者出院时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氯丙嗪等效剂量与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b=163.86,P<0.001)、住院天数(b=25.76,P<0.001)呈正相关;与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b=-114.92,P<0.001)、发病年龄(b=-3.87,P<0.001)呈负相关。结论近20年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已逐渐成为抗精神病治疗的主要用药,抗精神病药合并治疗的比例增加。临床实践中应考虑到氯氮平一直保持较高使用率的利弊和合并用药可能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住院患者 精神病药物 使用率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体重增加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艳 杨德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8期888-890,893,共4页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typical antipsychotics,APS)具有作用谱广,锥体外系副作用小,安全性好等优点,但近年来非典型APS致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体重增加不仅与精神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typical antipsychotics,APS)具有作用谱广,锥体外系副作用小,安全性好等优点,但近年来非典型APS致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体重增加不仅与精神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Ⅱ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多种健康问题有关,而且会降低患者的自我认同以及其对治疗的依从性。本文就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概况、生物学机制以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精神病药物 体重增加 药物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锥体外系副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 精神疾病患者 Ⅱ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患者药物中毒的抢救及护理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炳玲 孔凡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996-996,共1页
关键词 抢救及护理 精神病患者 药物中毒 住院治疗期间 精神病药物 精神障碍 急性中毒 中毒患者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患者气管巨大异物取出术麻醉处理一例
5
作者 刘韧 王银模 陈国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4,共1页
患者,男,37岁,63k,因误吸不明异物,意识不清9h入院。患者既往患有精神分裂症5年,口服氯丙嗪、氯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由于非正规服药,病情有反复。家属述入院当日7:00因精神病发作造成不明物体误吸,致患者短时窒息、发绀、意... 患者,男,37岁,63k,因误吸不明异物,意识不清9h入院。患者既往患有精神分裂症5年,口服氯丙嗪、氯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由于非正规服药,病情有反复。家属述入院当日7:00因精神病发作造成不明物体误吸,致患者短时窒息、发绀、意识消失,随后呼吸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 异物取出术 麻醉处理 气管 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口服氯丙嗪 意识不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女精神病患者用药状况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俞俊洪 严善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1988年第3期173-174,共2页
本文对1725例男女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用药状况作一比较分析,旨在初步说明男女精神病患者使用各种精神药物的机率,以及使用各类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是否有差别。
关键词 精神病 精神病患者 精神药物 精神调节药 用药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女精神病患者月经期的心理护理
7
作者 胡小梅 李广莉 +2 位作者 张英 朱健 徐培兰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6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住院患者 精神病 月经期 心理护理 女性 抑郁 焦虑 精神病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73-2074,共2页
精神分裂症为精神活动跟环境表现出明显不协调且持续时间较长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在青壮年中多发,发病后可对患者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严重影响,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盐酸哌罗匹隆属于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为精神活动跟环境表现出明显不协调且持续时间较长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在青壮年中多发,发病后可对患者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严重影响,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盐酸哌罗匹隆属于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国内外相关研究[1-2]均证实其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盐酸哌罗匹隆功能的发挥主要通过拮抗多巴胺-2、5-HT2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促进血清系统和多巴胺所致异常行为的纠正和改善。为了探讨盐酸哌罗匹隆确切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本研究分析了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盐酸哌罗匹隆 临床研究 治疗 非典型精神病药物 阳性和阴性症状 5-HT2受体 精神病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与口服制剂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髓鞘化的不同影响
9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6期23-24,共2页
背景 影像学及尸检研究H0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额叶白质的髓鞘形成轨迹异常。既往磁共振(MRI)研究结果旧剖显示,在精神分裂症治疗早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会增加额叶脑白质容量,特别是促进皮质下层的髓鞘形成,但随后又会在漫长的... 背景 影像学及尸检研究H0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额叶白质的髓鞘形成轨迹异常。既往磁共振(MRI)研究结果旧剖显示,在精神分裂症治疗早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会增加额叶脑白质容量,特别是促进皮质下层的髓鞘形成,但随后又会在漫长的疾病过程中逐渐降低。慢性病程中脑白质容量的下降轨迹可能与药物的依从性下降相关,因此应用长效针剂可能会改良这种下降轨迹。George等的随机试验使用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和口服制剂治疗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验证改善药物依从性是否对额叶髓鞘形成及与其相关的认知功能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口服制剂 脑白质 利培酮 注射用 微球 髓鞘化 精神病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维持治疗显著延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时间
10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6期18-20,共3页
背景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效针剂,每月注射一次。Nasrallah等、Pandina等的研究证明该药对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确切且耐受性好。Hough等开展的一项随机双盲研究旨在评估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延迟成... 背景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效针剂,每月注射一次。Nasrallah等、Pandina等的研究证明该药对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确切且耐受性好。Hough等开展的一项随机双盲研究旨在评估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延迟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时间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患者 复发时间 注射液 棕榈酸 维持治疗 非典型精神病药物 随机双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与肺结核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文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56-358,共3页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结核病 精神症状 异烟肼 早发性痴呆 雷米封 结核药 肺结核患者 精神病药物 精神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胶囊在精神科发药的巧用
12
作者 江景明 何雪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12期6-6,共1页
关键词 空胶囊 发药 精神 慢性精神病患者 口服药物 精神病药物 体位性低血压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
13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6期21-22,共2页
背景 最近,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已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该药物每月仅需注射1次,与目前应用的药物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对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和维持治疗均具有很好的疗效和耐受性,无需口服制剂补充,无... 背景 最近,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已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该药物每月仅需注射1次,与目前应用的药物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对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和维持治疗均具有很好的疗效和耐受性,无需口服制剂补充,无需冷藏、使用方便。长效注射剂型的应用为治疗慢性疾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特别是对于提高患者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从而可以改善治疗结果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维持治疗 注射液 棕榈酸 非典型精神病药物 疗效 患者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国际新近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指南 被引量:3
14
作者 彭丹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6期99-102,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半个世纪以来,随着AD临床和病理研究的深入以及其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1-6],国际上针对其治疗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迄今AD的治疗仍是难点。解析国际上在大量临床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半个世纪以来,随着AD临床和病理研究的深入以及其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1-6],国际上针对其治疗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迄今AD的治疗仍是难点。解析国际上在大量临床研究基础上所做出的新近治疗指南,对目前更好地治疗痴呆,并让患者最大程度获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AD 患者 精神病药物 精神病 苯二氮类药物 美金刚 卡马西平 BP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个案报告概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舒良 王刚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6期42-42,共1页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效注射剂(SGA-LAIs)已经问世多年了,但是在我国的临床应用现状却不能令人满意。仅从临床使用率而言就远未达到20%~40%的世界平均水平,与部分发达国家80%-90%的使用率相比更是相去甚远。这里面的原因颇...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效注射剂(SGA-LAIs)已经问世多年了,但是在我国的临床应用现状却不能令人满意。仅从临床使用率而言就远未达到20%~40%的世界平均水平,与部分发达国家80%-90%的使用率相比更是相去甚远。这里面的原因颇为复杂,但是医生治疗理念的局限性恐怕起了很大的作用。临床医生似乎更愿意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长效注射剂作为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一种选择,把用药的目标人群限定在因依从性不佳而反复发作、反复住院(所谓的旋转门效应)的患者当中。这就使得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丧失了及早从长效针剂获益的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报告 精神分裂症患者 注射液 棕榈酸 精神病药物 长效注射剂 临床应用 临床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个案报告点评
16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6期51-51,共1页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的4例个案报告均为年轻患者。在应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之前虽经利培酮、阿立哌唑、喹硫平或齐拉西酮等二代口服抗精神病药物的足量足疗程治疗均未达到理想疗效,仍然存在阳性、阴性或情感症状,以致社会功能...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的4例个案报告均为年轻患者。在应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之前虽经利培酮、阿立哌唑、喹硫平或齐拉西酮等二代口服抗精神病药物的足量足疗程治疗均未达到理想疗效,仍然存在阳性、阴性或情感症状,以致社会功能受到严重损害。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医生为患者选择了二代长效针剂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报告 利培酮 注射液 棕榈酸 年轻患者 精神病药物 社会功能 阿立哌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续教育思考题
17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46-546,共1页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侵袭性垂体腺瘤 精神病药物 精神病 BDNF ADHD 精神分裂症患者 利培酮 HCY 思考题 继续教育 继续工程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