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行为治疗和运动干预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影响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邹海欧 王凤 +3 位作者 李峥 姚秀钰 张梁 封砚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4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及运动干预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运动状况、服药状况以及是否复发等的影响。方法:将133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接受护...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及运动干预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运动状况、服药状况以及是否复发等的影响。方法:将133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接受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院内认知行为治疗和运动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时的体重、体重指数、运动状况、服药状况以及是否复发。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时体重、体重指数、运动状况及服药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是否复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6)。结论:院内为期3个月的认知行为治疗以及运动干预可预防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体重及体重指数的增加、改善患者的运动状况以及服药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治疗 运动干预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 体重 运动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应文琦 刘雪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96-96,共1页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阴、阳性症状均有效,且副作用少,目前在国内外使用较多的是奥氮平、利培酮、奎硫平及氯氮平。2006年1~12月,我们观察了上述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非典型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患者 心电图 阳性症状 奥氮平 利培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徐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9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代谢的影响。方法:收治病程≥5年,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治疗组)与100例健康人(对照组),将治疗组按病程分为<10年(组1),10~20年(组2),>20年(组3)3组,比较3组...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代谢的影响。方法:收治病程≥5年,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治疗组)与100例健康人(对照组),将治疗组按病程分为<10年(组1),10~20年(组2),>20年(组3)3组,比较3组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分析病程长短与各项指标之间有无关联。结果:1治疗组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3组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组2明显高于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1和组3、组2和组3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升高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对机体代谢有影响。病程20年患者的总胆固醇明显高于病程10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长期服用精神病药物 体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住院精神病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躯体疾病调查
4
作者 马云峰 陈淑英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5期647-647,共1页
关键词 长期住院精神病 精神病药物 合并躯体疾病 长期服用 疾病调查 肇事肇祸 住院周期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42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阮水英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患者过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现状。方法对42例过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断、服用药物种类、临床症状及相关社会原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42例患者中服用氯氮平和氯丙嗪为多,氯氮平平均剂量(3425...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患者过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现状。方法对42例过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断、服用药物种类、临床症状及相关社会原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42例患者中服用氯氮平和氯丙嗪为多,氯氮平平均剂量(3425±1136.75)mg.次-1,氯丙嗪(3000±1000)mg.次-1;疾病分类中以精神分裂症为主(66.67%),其次为抑郁症(16.66%)。自杀原因以婚恋关系导致抑郁症状及幻听出现为主。结论患者家属要管理好精神药品及观察病情变化;精神病医院应大力加强精神卫生宣传及心理咨询工作,并做好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量服用 精神病药物 中毒 自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并发双侧浆细胞性乳腺炎2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云 侯海涛 +2 位作者 王斌斌 王斌 俞景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11期861-861,共1页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好发于非哺乳期,是一种以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症,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今报道联合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并发双侧乳腺炎反复发作2例。1病例介绍患者1:女,24岁,未...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好发于非哺乳期,是一种以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症,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今报道联合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并发双侧乳腺炎反复发作2例。1病例介绍患者1:女,24岁,未婚未育。因确诊为抑郁症联合服用利培酮、舍曲林治疗2年余,因"右乳腺红肿疼痛10天"于2013年9月第一次入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精神病药物 服用 双侧 并发 慢性非细菌性 浆细胞浸润 c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77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住院病人心电图变化的资料分析 被引量:31
7
作者 周琳琳 许义 +1 位作者 忻珏陈 万艳琼 《上海精神医学》 2008年第6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索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1277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后ECG变化进行分析,以性别、年龄、不同药物种类进行比较,并对多个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49例(58.7%)住院患者ECG异常,其中窦性心动... 目的探索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1277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后ECG变化进行分析,以性别、年龄、不同药物种类进行比较,并对多个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49例(58.7%)住院患者ECG异常,其中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26~35岁年龄段ECG异常发生的比例(46.7%)最小。服用氯氮平的患者出现ECG异常的比率最高(69.1%)。年龄作为唯一与心电图异常相关的变量进入了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引起ECG异常较常见。用药期间,特别是对老年患者应注意定期检查E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药物 心电图 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心电图改变的观察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黎阳 赵育洁 《北方药学》 2017年第3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心电图改变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6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均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按照入院顺序分成利培酮组、氯丙嗪组和氯氮平组,每组20例,观察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利培酮...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心电图改变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6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均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按照入院顺序分成利培酮组、氯丙嗪组和氯氮平组,每组20例,观察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利培酮、氯丙嗪和氯氮平在服药后均对心电图产生影响,总异常率为36.67%;三组心电图异常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次为氯氮平组>氯丙嗪组>利培酮组;心电图异常改变中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最高,然后为ST-T改变。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对患者心电图产生影响,应定期复查心电图,采用比较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服用 精神病药物 心电图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彩萍 《北方药学》 2023年第5期141-143,147,共4页
目的: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2例进行本次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应用奥氮平联合托吡酯、莫... 目的: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2例进行本次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应用奥氮平联合托吡酯、莫沙必利干预治疗,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与BMI指标,并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代谢功能,将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较对照组(29.03%)低(P<0.05);体质量与BMI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体质量与BMI指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代谢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联合用药在提升疗效的同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药物 莫沙必利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药物应用时点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班春霞 郭本玉 陈青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90-91,共2页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药物应用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自制调查表对423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药物应用状况进行时点调查.结果 本组患者抗精神药物应用率为98.8%,应用频率排名前5位药物依次为氯氮平(19.1%)、...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药物应用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自制调查表对423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药物应用状况进行时点调查.结果 本组患者抗精神药物应用率为98.8%,应用频率排名前5位药物依次为氯氮平(19.1%)、利培酮(17.0%)、阿立哌唑(16.1%)、氯丙嗪(15.8%)、奥氮平(15.6%);抗抑郁剂应用频率排名前2位依次为舍曲林(1.7%)、帕罗西汀(0.5%);镇静催眠药物应用频率排名前3位依次为氯硝西泮(11.4%)、阿普唑仑(8.0%)、右佐匹克隆(3.8%);心境稳定剂应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丙戊酸钠(18.0%)、碳酸锂(2.8%)、苯妥英钠(2.1%).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精神药物的应用趋于新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住院患者 时点调查 精神药物 精神病药物 抑郁剂 镇静催眠药物 心境稳定剂 应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服用抗凝类药物的健康教育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广美 扬立新 +2 位作者 高秀梅 王春艳 李冬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1期246-247,共2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服用抗凝类药物的冠脉介入治疗前后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对护士进行有关服用抗凝类药物知识的培训。结论使患者从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中获益,实施系统的教育指导,收到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介入治疗患者 健康教育内容 冠脉介入 药物 服用 血小板聚集治疗 用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林佳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竑晓 陈斌 +6 位作者 朱虹 朱辉 杨杨 姜涛 于靖 曹欣冬 刘杰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32期17-17,共1页
精神病患者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由于药物剂量大、用药时间长(有的甚至终身服药),往往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害。服用抗精神病药物1周后,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在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占20%~30%。因此,如何处理抗精神病药... 精神病患者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由于药物剂量大、用药时间长(有的甚至终身服药),往往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害。服用抗精神病药物1周后,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在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占20%~30%。因此,如何处理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是精神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药物 肝损害 药物 临床观察 保护作用 水林佳 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科临床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汪春运 《四川精神卫生》 2010年第3期181-185,共5页
关键词 不典型精神病 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抑郁药 焦虑药 精神分裂症 心境稳定剂 同时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勇辉 《天津药学》 2009年第4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非典型精神病药物 精神病药物治疗 急性躁狂发作 患者依从性 快速循环发作 精神病性症状 双相障碍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15
作者 冯启美 周福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护理对策 精神病药物 急性中毒 相关因素 患者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133例过量服用精神科药物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
16
作者 尚翔 姚树永 +2 位作者 刘威 周婧琪 曹敏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6期88-91,共4页
目的:探究过量服用精神科药物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苏州市广济医院于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过量服用精神科药物的精神障碍患者13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性别、年龄、服用药物种类等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1... 目的:探究过量服用精神科药物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苏州市广济医院于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过量服用精神科药物的精神障碍患者13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性别、年龄、服用药物种类等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1)这些患者中过量服用1种药物的患者有101例(占75.94%),过量服用2种药物的患者有23例(占17.29%)。2)在这些患者中,年龄<18岁的患者有12例,年龄为18-40岁的患者有49例,年龄为41-60岁的患者有44例,年龄>60岁的患者有28例。在这些患者中,年龄为18-60岁患者的占比较高。在上述各个年龄段的患者中,女性的占比均高于男性。3)在这些患者中,抑郁症患者的占比为42.1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占比为33.83%,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占比为12.03%。4)这些患者过量服用的药物主要是抗精神病药物、镇静催眠药和抗抑郁药。结论:在过量服用精神科药物的患者中,年龄为18-60岁患者的占比较高,过量服用1种药物患者的占比较高。此类患者的病情通常为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其过量服用的药物通常为抗精神病药物、镇静催眠药和抗抑郁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量服用 精神药物 精神障碍 精神病 抑郁药 心境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痴呆的6项建议
17
作者 陈圣祺 《求医问药》 2009年第9期31-33,共3页
老年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组慢性精神衰退性疾病。该病往往令患者家属闻之色变。最令他们苦不堪言的,并不是对患病老人日常琐碎而不可松懈的起居照料等问题,而是老人在发病时出现的一系列行为异常的症状。据调查资料显示,七成以上的... 老年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组慢性精神衰退性疾病。该病往往令患者家属闻之色变。最令他们苦不堪言的,并不是对患病老人日常琐碎而不可松懈的起居照料等问题,而是老人在发病时出现的一系列行为异常的症状。据调查资料显示,七成以上的老年痴呆患者在发病的某个阶段,都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自言自语、喋喋不休、行为紊乱、作息颠倒、无端猜忌、任性冲动、情绪波动大等各种精神异常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患者 精神病药物治疗 精神衰退性疾病 行为紊乱 患者家属 调查资料 自言自语 精神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患者藏匿药物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骆英翠 张健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药物 精神病患者 治疗 病理心理 服用 康复 原因分析 对策 直接影响 拒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抗精神病药物致心肌缺血验案举隅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雯 高尚 +1 位作者 王茜 张玲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7期1019-1020,共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压力的增大,环境,家庭等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出现精神症状的人群日益增多,年龄亦有低龄化趋势,故抗精神病药物目前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比重日益增多。精神科患者临床表现为失常的心理活动,古怪、变态的行为,同时伴有...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压力的增大,环境,家庭等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出现精神症状的人群日益增多,年龄亦有低龄化趋势,故抗精神病药物目前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比重日益增多。精神科患者临床表现为失常的心理活动,古怪、变态的行为,同时伴有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一旦患病给家庭,社会带来诸多风险因素,需要用药物治疗,控制症状,一般精神疾病的治疗周期较长,且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药物 验案举隅 心肌缺血 中药治疗 精神患者 神经系统功能 临床表现 多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护理
20
作者 穆玉玲 唐玉芹 韩英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期202-203,共2页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精神病作用,对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以及认知功能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而且锥体外系症状很少,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由于镇静作用轻微,甚至有些患者会出现振奋作用,副反应轻微等优点,给护理...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精神病作用,对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以及认知功能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而且锥体外系症状很少,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由于镇静作用轻微,甚至有些患者会出现振奋作用,副反应轻微等优点,给护理工作带来困惑。如何搞好这类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己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下面笔者就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患者的护理经验作以回顾性总结,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药物 护理工作 应用 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作用 锥体外系症状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