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公交站间距服务水平分级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霍月英 邱智宣 +1 位作者 陈国庆 郭晨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3-140,共8页
提出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的服务水平分级临界值确定方法.通过提出快速公交不同站间距的客流量估算方法和建立站间距与公交车运行速度的三次方函数,标定了快速公交的仿真参数.采用VISSIM软件建立不同站间距(500~1 500 m)的快速公交... 提出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的服务水平分级临界值确定方法.通过提出快速公交不同站间距的客流量估算方法和建立站间距与公交车运行速度的三次方函数,标定了快速公交的仿真参数.采用VISSIM软件建立不同站间距(500~1 500 m)的快速公交仿真系统,据此制作了包含到站、等车、乘车、离站4个阶段的快速公交出行视频短片.通过受访者观看快速公交出行视频短片进行视频实验,收集到126份不同站间距的服务水平数据,采用提出的分级临界值确定方法建立了快速公交的站间距服务水平分级.所建分级中A级~F级的临界值分别为300,460,850,1 300,1 900 m.所建分级可指导快速公交规划及建设中的站间距设置,可评价现状站间距所提供的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间距 服务水平分级 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 分级临界值 客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因子评点法的公交专用道服务水平分级 被引量:4
2
作者 霍月英 李文权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157,共6页
通过引入因子评点法及分析其原理,提出了改进的因子评点法,拓展了理论方法的应用范围.提出以单位公交专用道延误作为评价公交专用道的服务水平分级的指标;针对既有的上游停靠站延误估算模型,通过实际调研确定模型中解释变量的取值,从而... 通过引入因子评点法及分析其原理,提出了改进的因子评点法,拓展了理论方法的应用范围.提出以单位公交专用道延误作为评价公交专用道的服务水平分级的指标;针对既有的上游停靠站延误估算模型,通过实际调研确定模型中解释变量的取值,从而获取容量为15 288的延误样本;然后基于延误样本对单位公交专用道延误进行频次分析,得到其累积分布,采用改进的因子评点法对公交专用道服务水平进行分级.本文研究成果为公交专用道的运营评价和规划设计提供了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服务水平分级 因子评点法 公交专用道 单位公交专用道延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车站立乘客面积服务水平分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霍月英 张越 +2 位作者 王亚宁 肖振朝 张健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22年第4期45-48,52,共5页
为了构建基于乘客感知的公交车站立乘客面积服务水平分级,通过分析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中因变量的类别划分条件,提出了基于乘客感知的分级临界值确定方法。以图示的方式展示公交车内单位面积乘客数,并据此开展问卷调查,获得不同站立面... 为了构建基于乘客感知的公交车站立乘客面积服务水平分级,通过分析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中因变量的类别划分条件,提出了基于乘客感知的分级临界值确定方法。以图示的方式展示公交车内单位面积乘客数,并据此开展问卷调查,获得不同站立面积下的乘客感知数据。以乘客感知为因变量、单位面积乘客数为自变量,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模型,并采用提出的分级临界值确定方法建立了站立乘客面积的服务水平分级。所建分级中A级~F级的临界值分别为0.75 m^(2)/人、0.34 m^(2)/人、0.23 m^(2)/人、0.15 m^(2)/人、0.11 m^(2)/人。与美国的此分级对比后发现,我国乘客可接受的车内拥挤度要高于北美地区的乘客,我国乘客对拥挤的忍耐力更大。文章所建的站立乘客面积服务水平分级可用于评价公交运营中的车内拥挤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立乘客面积 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 乘客感知 服务水平分级 分级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公交服务水平模糊分级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霍月英 李文权 +1 位作者 李晓娟 陈国庆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09-1516,共8页
提出了“分类评价指标、构建隶属度矩阵、绘制隶属函数图”的快速公交服务水平模糊分级方法.选取到站时间、等车时间、公交车速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自主开发的公交出行调查系统开展快速公交乘客出行调查,基于调查所获数据采用模糊分级... 提出了“分类评价指标、构建隶属度矩阵、绘制隶属函数图”的快速公交服务水平模糊分级方法.选取到站时间、等车时间、公交车速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自主开发的公交出行调查系统开展快速公交乘客出行调查,基于调查所获数据采用模糊分级方法建立了快速公交服务水平的模糊分级.与目前国内外使用的硬分级对比后发现:模糊分级消除了清晰的边界,通过隶属度来体现评价指标属于不同服务水平等级的程度,评价指标变化引起的服务水平变化通过隶属度改变得以体现,从而有效地克服了硬分级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水平分级 模糊分级 隶属度 快速公交 公交服务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行过程的区域轨道交通系统服务水平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向蔚 鞠艳妮 +1 位作者 陈怡萱 尹嘉诚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181,共9页
为优化区域轨道交通系统运输服务质量、提高运营效率,基于旅客出行过程分析,对区域轨道交通系统服务水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构建了系统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体验-响应”问卷调查,以旅客感知确定各指标服务水平分级标准,定义服... 为优化区域轨道交通系统运输服务质量、提高运营效率,基于旅客出行过程分析,对区域轨道交通系统服务水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构建了系统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体验-响应”问卷调查,以旅客感知确定各指标服务水平分级标准,定义服务水平指数变化率,进一步提出系统服务水平评价方法。结果表明:不同时段,重庆区域轨道交通系统在D级服务水平下的服务水平指数不同。在高峰和平峰时段,系统服务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线路的区间满载率和车站的候车时间。为保证系统提供的运输服务质量在旅客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高峰时段应控制出行量小于28.18万人/h、同时采取出行路径诱导措施;平峰时段应控制出行量小于9.10万人/h,并合理调整发车间隔。研究结果为提高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轨道交通系统(RRTS) 系统服务水平 旅客感知 服务水平分级标准 服务水平指数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