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服务连续性与协调性的影响因素结构分析:基于DEMATEL-AISM法
1
作者 杜炎秋 罗永松 黄葭燕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2,共7页
目的:解析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服务连续性与协调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结构关系,为制定系统性改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浙江玉环健共体为例,整合决策实验室法(DEMATEL)与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ISM),通过专家问卷与文献分析构建影... 目的:解析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服务连续性与协调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结构关系,为制定系统性改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浙江玉环健共体为例,整合决策实验室法(DEMATEL)与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ISM),通过专家问卷与文献分析构建影响因素体系,量化评估17项连续性、14项协调性影响因素的影响度、中心度及层级结构。结果:服务连续性系统中,分工与联动机制(影响度2.516)、支付方式(原因度1.043)为核心驱动因素,构成四级作用网络;协调性系统中,卫生规划(中心度4.452)、医保政策(原因度1.131)为根本致因,形成三阶递阶结构。层级拓扑显示,连续性系统以“制度设计—流程衔接—患者感知”为传导路径,协调性系统依赖“政策牵引—管理协同—技术支撑”联动机制。两类系统均以疾病特征(原因度1.650/1.384)为深层诱因,但服务流程(中心度4.680)与管理层意识(中心度4.754)分别是特性化枢纽节点。结论:服务连续性与协调性改善需实施差异化干预,连续性建设应聚焦支付改革与分工联动机制优化,协调性提升应强化卫生规划引领与医保政策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连续 服务协调性 影响因素 DEMATEL A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线下门诊与互联网诊疗服务满意度及协调性研究
2
作者 宋法盈 欧阳超珩 +1 位作者 孙鑫 郭蕊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281,共9页
目的:探究肿瘤患者线下门诊和互联网诊疗的患者满意度和服务协调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获取某专科医院接受线上互联网诊疗和线下门诊服务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改编的PSQ-18患者满意度和癌症服务协调性(CCCQ-P)量表展开调查,问卷采用... 目的:探究肿瘤患者线下门诊和互联网诊疗的患者满意度和服务协调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获取某专科医院接受线上互联网诊疗和线下门诊服务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改编的PSQ-18患者满意度和癌症服务协调性(CCCQ-P)量表展开调查,问卷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探索患者满意度和服务协调性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与线下门诊相比,互联网诊疗服务在协调性方面无显著差异(P=0.277)。但互联网诊疗患者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升(P=0.020),特别是医生人际交流能力(P=0.01)和技术服务质量(P=0.004)。回归结果显示,年龄为65岁及以上、胃肠部位患病、病理分期为Ⅳ期是患者满意度和服务协调性的共同影响因素。结论:医院应积极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连续性服务,改善服务协调性;重视非语言交流要素的作用,适当提高视频问诊比例,提高医患沟通水平,促进患者满意度提升。同时,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分析不同类型患者的特异性需求,提升服务精准度和个性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互联网诊疗 线下门诊 患者满意度 癌症服务协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纵向医疗服务网络协调性和连续性服务的提供现状研究——基于医生的视角 被引量:5
3
作者 魏来 张研 张亮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分析农村纵向医疗服务网络提供协调性和连续性服务的状况,为改善不同层级医务人员之间的协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国内外研究文献,设置协调性和连续性服务的分类指标,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上下级机构... 目的:分析农村纵向医疗服务网络提供协调性和连续性服务的状况,为改善不同层级医务人员之间的协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国内外研究文献,设置协调性和连续性服务的分类指标,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上下级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主要发生在医院层面,书面的疾病信息能够一定程度上在机构间传递。基层医生跟踪转诊病人的比例不高,依据临床经验做出转诊决策是目前普遍的现象。病人在多机构就诊大多不能及时进入服务流程,上下级医生对转诊病人只是在较低程度上延续连续性的服务提供,机构间服务是以病人自愿为基础的非正式协调为主。结论:整体上看,农村医疗服务网络提供协调性和连续性服务的程度均不高,尤其是在共享信息系统未能建立的情况下,不同层级医务人员存在交流不畅,应加快互通性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医务人员医疗交流的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医疗服务网络 服务连续 服务协调性 信息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疗核心特征功能、高绩效作用机制及其政策涵义 被引量:23
4
作者 匡莉 Li Li 梅洁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0,共9页
全科医疗是基础保健的核心,已经成为各国高价值卫生保健体系的基石。首诊、可及性、连续性、协调性和综合性五大特征构成了以功能为导向的全科医疗定义的要素。本文从全科医疗定义出发,厘清和归纳全科医疗五大特征功能的定义、内涵及其... 全科医疗是基础保健的核心,已经成为各国高价值卫生保健体系的基石。首诊、可及性、连续性、协调性和综合性五大特征构成了以功能为导向的全科医疗定义的要素。本文从全科医疗定义出发,厘清和归纳全科医疗五大特征功能的定义、内涵及其作用,探索五大特征功能对卫生体系高绩效的作用机制。并对我国全科医疗提出建议: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名为基础保健体系;以五大核心特征功能为重点,发展强化基础保健体系,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转型升级;重点从全科医生数量、薪酬制度、医保采购以及全科医生教育培训体系等方面完善全科医生制度;从组织层面建立有助于实施全科医疗特征功能的管理制度与服务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疗 首诊 连续服务 可及服务 协调服务 综合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