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管理主义到服务主义:公共行政理论基础的演变 被引量:5
1
作者 邓念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80,共4页
公共行政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阶段和新公共管理阶段,现在又向新公共服务阶段演进。传统公共行政以古典管理主义为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以新管理主义为理论基础。当代公共行政以新公共服务为主要发展方向,其理论基础是服务主义。
关键词 管理主义 服务主义 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服务 公共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愿者服务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与奥林匹克运动
2
作者 孙江 陈茂战 邬佐新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6-38,共3页
文章主要阐述了志愿者服务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与未来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从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来看,一个为奥林匹克运动制定的志愿者服务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的政策已经形成。这个政策着重强调:对所有的志愿者平等的认同;通过志愿者... 文章主要阐述了志愿者服务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与未来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从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来看,一个为奥林匹克运动制定的志愿者服务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的政策已经形成。这个政策着重强调:对所有的志愿者平等的认同;通过志愿者经历使个人得到发展的平等的机会,一个体验奥林匹克精神的机会,一个文化互相交流和融合的平台,一个平等的文化环境。总而言之,这种政策应该被国际奥委会的相关委员会执行(例如奥林匹克文化和教育委员会)或者写入奥林匹克章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者服务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 奥林匹克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被引量:3
3
作者 邹谨 姜淑兰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21,共4页
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致力于为人民服务,并由传统的对国家和社会实行高度集中管理转变为主要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执政党。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与学习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紧密联系,不... 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致力于为人民服务,并由传统的对国家和社会实行高度集中管理转变为主要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执政党。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与学习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需要;是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需要;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党组织的经验总结。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增强党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党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坚持和完善党长期为人民服务的保障机制,强化党的公共服务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建设 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十八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型执政党建设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孝红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39,共4页
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大众对理论的现实需求,更离不开党的正确引导和全面推动。新时期党提出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充分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通过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大众对理论的现实需求,更离不开党的正确引导和全面推动。新时期党提出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充分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通过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能够在提升动力、价值认同以及优化路径等方面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当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建设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田芝健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16,共3页
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根本宗旨的本质要求,是密切党民关系、实现政党价值的现实路径,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必须体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 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根本宗旨的本质要求,是密切党民关系、实现政党价值的现实路径,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必须体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特质,必须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活动的法治方略,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工作全过程,必须体现党服务于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要求,必须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执政党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规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 科学理论 法治方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服务规律 基础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执政党建设研究述评 被引量:1
6
作者 贾庆文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6-62,共7页
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执政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课题,自提出以来理论界对此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主要集中在:探讨服务型执政党的内涵和特征;研究服务型执政党建设路径;研究"三型"执政党有机统一... 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执政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课题,自提出以来理论界对此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主要集中在:探讨服务型执政党的内涵和特征;研究服务型执政党建设路径;研究"三型"执政党有机统一体及其内在相互关系;研究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借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服务人民的实践和经验;从政党功能调适和构建新型党群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执政党 “三型”执政党 建设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应秉持的道德理性 被引量:6
7
作者 彭柏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6,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应秉持的道德理性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益至上,即志愿者在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时应将社会公共利益放在首位,以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和维护为最高价值目标。从本质上看,公益至上追求的是社会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应秉持的道德理性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益至上,即志愿者在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时应将社会公共利益放在首位,以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和维护为最高价值目标。从本质上看,公益至上追求的是社会发展成果能够最大化、最公平地为社会全体成员享用。其价值取向之确立,依据于共享发展理念,依赖于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和渴望及基于此形成的公共责任意识。二是无私奉献。本质而言,志愿服务本身就是一种奉献,奉献与志愿服务具有内在同一性,或者说,奉献是志愿服务的内在规定性,没有奉献就无所谓志愿服务。这就内在地、逻辑地规定了奉献是志愿服务应秉持的最根本的道德理念和应遵循的最基本的伦理原则规范,它要求志愿者不仅具有济世利民的道德情怀,而且具有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三是仁爱为怀,即要尊重志愿服务对象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尊重志愿服务对象的自尊心,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具有一种“到心”的道德责任感。四是诚信无妄,即志愿者应真心实意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不应以谎言骗人,不应说一些不能兑现或无用的大话,不应面诺背违、阳非阴是、口惠而实不至,时时事事均要体现求真求实精神,做到对志愿服务事业真心实干、全心全意、精益求精。五是知恩图报,即志愿服务对象在接受志愿服务走出困境后,应出于对社会的感激之情积极回报社会,甚至尽自己所能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这是基于人的社会公益责任和义务而产生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长远地看,提倡知恩图报是志愿服务的社会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出来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 公益至上 无私奉献 仁爱为怀 诚信无妄 知恩图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鸿鹤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118,共8页
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新时代十年我国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就业体系、教育体系、社... 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新时代十年我国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就业体系、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仍面临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要和公共服务事业还不够均衡和可及之间的矛盾。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要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推动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逐步有序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 均衡性 可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访张耀灿教授 被引量:4
9
作者 唐鸣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4-58,共5页
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访张耀灿教授本刊记者唐鸣张耀灿男,1937年生,195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留校工作后曾任德育教研室副主任、政治教育系副主任。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政法... 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访张耀灿教授本刊记者唐鸣张耀灿男,1937年生,195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留校工作后曾任德育教研室副主任、政治教育系副主任。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 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 社会主义服务 研究对象 政治工作科学化 教育过程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优良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中国社会主义服务经济学体系几个问题的探讨
10
作者 李长洲 孙艾华 《财贸研究》 1985年第4期74-76,共3页
一、为什么要建立中国社会主义服务经济学体系?(一)从国外第三产业的发展来看,需要一门与国外第三产业学相区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经济学体系。近二十年来,国外第三产业发展很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经济学体系 服务经济 社会主义服务 生产服务 就业量 中国特色 服务劳动 经济理论研究 技术进步 外汇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牢固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学习邓小平同志新时期以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
11
作者 尉松明 《社会科学(甘肃)》 CSSCI 1990年第2期8-14,共7页
七十年代后期,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邓小平同志重新走上中央领导岗位,“自告奋勇管科教方面的工作”。他在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恩主义,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同时,就正确估计和对待知识分子... 七十年代后期,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邓小平同志重新走上中央领导岗位,“自告奋勇管科教方面的工作”。他在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恩主义,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同时,就正确估计和对待知识分子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言论。他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同我国知识分子队伍的历史贡献和现实表现及其发展变化的实际相结合,成为我们党制订新的历史时期知识分子政策的指导思想,对新时期造就和扩大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推进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社会主义服务 知识分子问题 邓小平同志 无产阶级世界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论述 知识分子队伍 毛泽东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泽民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强调新闻工作必须遵循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
12
《新疆新闻界》 1989年第6期6-8,共3页
11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向新闻界提出,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作为我们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循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他说,在新的历史时期,新闻工作坚持这个基本方针,就要坚定地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基本路... 11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向新闻界提出,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作为我们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循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他说,在新的历史时期,新闻工作坚持这个基本方针,就要坚定地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宣传建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决策,宣传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业绩和经验。他进一步闸述说,当前广大干部和群众都在贯彻十三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工作 社会主义服务 党性原则 党的基本路线 现代化建设 批评报道 为人民服务 新闻宜传 新闻战线 十三届四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公共服务理论:政治民主与行政民主在新时期的融合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念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1,共3页
民主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一条从直接民主到间接民主、从政治民主到行政民主的发展路径,而当代民主的发展又出现了从间接民主到直接民主回归、政治民主和行政民主融合的趋势。民主行政理论首先揭示了这种融合趋势,而作为当代行政学最新发展... 民主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一条从直接民主到间接民主、从政治民主到行政民主的发展路径,而当代民主的发展又出现了从间接民主到直接民主回归、政治民主和行政民主融合的趋势。民主行政理论首先揭示了这种融合趋势,而作为当代行政学最新发展方向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更体现了这种融合的最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公共服务 政治民主 行政民主 民主行政 宪政主义 服务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期刊工作座谈会纪要——期刊如何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14
《农业科学研究》 1993年第3期62-62,共1页
1993年6月29日至30日,中国期刊协会在武汉召开了以“期刊如何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为主题的座谈会,新闻出版署期刊司司长、中国期刊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伯海主持了座谈会。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国家科委、解放军总政治... 1993年6月29日至30日,中国期刊协会在武汉召开了以“期刊如何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为主题的座谈会,新闻出版署期刊司司长、中国期刊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伯海主持了座谈会。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国家科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与各地期刊社、期刊管理部门74位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在小组会和大会上作了热烈的讨论和发言。对“期刊如何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取得以下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工作 座谈会纪要 国家科委 中国期刊协会 日至 社会主义服务 解放思想 世机 文化精品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的基本蕴涵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爱宝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2-108,共7页
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的基本蕴涵,既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诉求。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的基本蕴涵应是聚焦自然生态政治领域、坚持科学... 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的基本蕴涵,既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诉求。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的基本蕴涵应是聚焦自然生态政治领域、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以及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中国特色的生态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政治 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服务型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档案工作,还是要讲为人民服务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玉昆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8-10,2,共4页
一个信念的树立,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而一个信念的毁灭,往往只在弹指之间。档案工作队伍的不稳定已疾呼多年,除大力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知名度外,更为重要的是做档案工作的同志自身应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 一个信念的树立,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而一个信念的毁灭,往往只在弹指之间。档案工作队伍的不稳定已疾呼多年,除大力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知名度外,更为重要的是做档案工作的同志自身应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信念。我市有不少与档案共度几十春秋的老同志。请听听他们对“还是要讲为人民服务”这个议题的感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工作 为人民服务 政治素质 档案局局长 档案事业 社会主义服务 档案资料 社会知名度 历史财富 自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稿启事
17
作者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编辑部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193,共1页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的文学研究类学术期刊。主要刊发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性文章。本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的文学研究类学术期刊。主要刊发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性文章。本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作家协会 学术性文章 文艺方向 学术期刊 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的资本主义观
18
作者 李敬真 李萍 王晓璐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6-8,共3页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复杂的。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前半期他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正确的,指引我党制定了正确的过渡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顺利完成。但是在后半期他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发生了明显的变...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复杂的。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前半期他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正确的,指引我党制定了正确的过渡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顺利完成。但是在后半期他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资本主义的认识逐渐偏离正确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工商业 毛泽东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服务 官僚资产阶级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社会 过渡时期 中国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19
作者 周忠高 《理论学刊》 1987年第2期18-18,共1页
首先,二者是有区别的。物质文明是指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其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它本身并不带有阶级性。但是,对它的使用却带有阶级性。我们说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仅仅是从物质文明的成果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首先,二者是有区别的。物质文明是指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其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它本身并不带有阶级性。但是,对它的使用却带有阶级性。我们说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仅仅是从物质文明的成果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为人民所享有、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意义上说的,并非说物质文明本身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阶级性 资本主义 物质生活 物质生产 精神生产 物质条件 社会主义服务 社会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恩来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贡献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原植 《东南学术》 CSSCI 1994年第4期44-47,56,共5页
关键词 知识分子问题 周恩来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知识分子思想 阶级属性 社会主义时期 科学技术现代化 思想改造 马克思主义 为社会主义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