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要素、数据挖掘与中国服务业生产率提升——来自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被引量:3
1
作者 于柳箐 高煜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共11页
数字经济时代下数据要素的出现为实现服务业生产率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基于2012—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使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探究了数据要素影响服务业生产率提升的效应、作用机制与异质性表现。研究发现,数据要素显著促... 数字经济时代下数据要素的出现为实现服务业生产率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基于2012—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使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探究了数据要素影响服务业生产率提升的效应、作用机制与异质性表现。研究发现,数据要素显著促进中国服务业生产率提升;数据挖掘能力的提高增强了数据要素对服务业生产率提升的效应;数据要素更有助于生活性服务业以及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服务业的生产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数据挖掘 服务业生产率 双重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服务业生产率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任英华 王耀中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8年第9期59-64,共6页
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全球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下,服务业生产率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在分析服务业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IMD中参评的45个国家(地区)的1997-2005年... 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全球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下,服务业生产率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在分析服务业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IMD中参评的45个国家(地区)的1997-2005年服务业相关数据,构建了多层线性模型以探索国际服务业生产率发展规律。研究表明:国际服务业生产率呈线性增长趋势,各国服务业生产率水平差异明显,但各国服务业生产率增长速度差异不显著;中国服务业生产率与国际平均水平差距较大,起点较低;在期初,工资、劳动者素质、信息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均有正向作用,而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随时间的发展,劳动者素质、信息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没有显著作用,而技术创新的正向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生产率 发展趋势 影响因素 多层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业FDI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娜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26,共4页
自从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将从规模化转向高效率增长,以大力促进FDI来让我国本土产业进行学习和复制,进而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已经得到广泛认可,而流通业FDI不仅能带来先进的技术与经验,更能直接扩大服务业的产... 自从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将从规模化转向高效率增长,以大力促进FDI来让我国本土产业进行学习和复制,进而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已经得到广泛认可,而流通业FDI不仅能带来先进的技术与经验,更能直接扩大服务业的产业分工和就业岗位,这对我国服务业发展与升级都是不可或缺的,更有助于我国本土服务性企业积极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动我国企业能走向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两端。本文考察了流通业FDI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变,这对我国当下的流通业和服务业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我国各地政府应当要扩大流通业FDI,发挥对服务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最后,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业FDI 服务业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服务业生产率: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56
4
作者 李帅娜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1-67,共17页
本文基于理论模型阐释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高技能劳动力与市场化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并从数字产业的发展与数字技术的应用等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算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技术水平,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服务... 本文基于理论模型阐释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高技能劳动力与市场化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并从数字产业的发展与数字技术的应用等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算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技术水平,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与异质性冲击。结果表明:(1)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有显著的赋能效应;(2)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赋能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更加凸显,在东部地区暂未显现;(3)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更加偏向于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数据要素投入较多的行业;(4)高技能劳动力更易适应数字技术带来的变化,能够强化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赋能;(5)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能够进一步释放数字技术红利,从而显著增强数字技术对服务业生产率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服务业生产率 高技能劳动力 市场化 赋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审批改革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制度性交易成本视角 被引量:5
5
作者 刘胜 陈秀英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5-63,共9页
在“放管服”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从制度性交易成本视角揭示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服务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设立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行政审批改革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 在“放管服”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从制度性交易成本视角揭示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服务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设立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行政审批改革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行政审批改革有利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而推动服务业生产率提升。这一影响会因不同地区特征的差异而存在异质性:相比东部或经济先发城市,行政审批改革对中西部或经济后发城市服务业生产率的“红利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地,行政审批改革各细分维度对服务业生产率也存在显著影响,呈现出“集中审批”的跨部门协同效应。研究结论对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审批改革 服务业生产率 制度性交易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贸易发展对服务业碳生产率的赋能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6
作者 田晖 袁思雨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1-147,共7页
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贸易发展赋能服务业碳生产率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发展显著提高了服务业碳生产率;数字贸易发... 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贸易发展赋能服务业碳生产率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发展显著提高了服务业碳生产率;数字贸易发展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促进服务业碳生产率的提升;数字贸易发展不仅能提升本地服务业碳生产率,还能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服务业碳生产率产生带动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贸易发展对服务业碳生产率的赋能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和环境规制强度较低地区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服务业生产率 绿色技术创新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需求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宪 刘振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30-37,共8页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是制约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从服务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具有同时性、不可储存性以及不可转移性出发,从理论和经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服务业需求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的因果关系,并提...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是制约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从服务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具有同时性、不可储存性以及不可转移性出发,从理论和经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服务业需求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的因果关系,并提出从扩大服务需求出发,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需求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测度与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孙畅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5-138,共4页
文章基于2004—2015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长江经济带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从绝对趋同、俱乐部趋同、条件趋同三个方面对长江经济带服务业TFP进行β趋同检验,分析其空间差异... 文章基于2004—2015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长江经济带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从绝对趋同、俱乐部趋同、条件趋同三个方面对长江经济带服务业TFP进行β趋同检验,分析其空间差异和变动趋势。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服务业TFP总体呈下降趋势,表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技术效率是TFP增长的主要源泉;长江经济带服务业TFP区域差异性特征显著,但增长呈现出长期收敛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 MALMQUIST指数 趋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视角下服务业碳生产率的变动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薇 彭丽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9-122,共4页
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ML指数,测算我国服务业整体及其14个细分行业2005—2015年间的碳生产率,并实证检验影响服务业碳生产率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服务业整体的碳生产率呈持续波动增长趋势,技术进步的提升是服务业碳生产率增长的主... 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ML指数,测算我国服务业整体及其14个细分行业2005—2015年间的碳生产率,并实证检验影响服务业碳生产率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服务业整体的碳生产率呈持续波动增长趋势,技术进步的提升是服务业碳生产率增长的主导力量;同时,碳生产率呈现生产性服务业高于生活性服务业的行业异质性;服务业的行业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以及研发投入强度是驱动行业碳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生产率 异质性 GM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数据 被引量:3
10
作者 乔虹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3-128,共6页
基于考虑人力资本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省市2003~2012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情况,从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两方面考量服务业TFP。结果发现,丝绸之路沿线九省市服务业TFP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 基于考虑人力资本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省市2003~2012年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情况,从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两方面考量服务业TFP。结果发现,丝绸之路沿线九省市服务业TFP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而技术效率却在恶化,同时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均具有正向贡献。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和财政金融支持都对服务业TFP的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鉴此,应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道路互通;深化对外开放,推动贸易畅通;增强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推进货币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 人力资本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专业化分工与服务业企业生产率——破解“生产率悖论”之谜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帅娜 林婷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37,共12页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推动下,数字化转型与服务业企业生产率之间是否存在悖论?首先,从理论上阐释数字化转型对服务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分析了专业化分工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其次,采用2011—2019年中国服务业上市企业数据,...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推动下,数字化转型与服务业企业生产率之间是否存在悖论?首先,从理论上阐释数字化转型对服务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分析了专业化分工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其次,采用2011—2019年中国服务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异质性冲击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服务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升其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服务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更偏向于大型企业以及行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服务业企业生产率的积极影响不会因企业性质的不同而发生根本性变化;数字化转型对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企业生产率均存在显著提升效应。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专业化分工是服务业企业突破“生产率悖论”的可行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专业化分工 服务业企业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积累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关系探究——基于服务消费与技术创新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19
12
作者 徐紫嫣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5-117,共13页
在服务经济领域,服务业因其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滞后而导致的“成本病”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从人力资本角度来看,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动力,其外部性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效应和消费溢出效应两方面。基于2005—2019... 在服务经济领域,服务业因其劳动生产率增长相对滞后而导致的“成本病”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从人力资本角度来看,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动力,其外部性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效应和消费溢出效应两方面。基于2005—2019年我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人力资本积累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积累通过促进服务消费和加快技术创新来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进而有助于缓解“鲍莫尔成本病”问题。为了更加清晰地描绘这种关系,将服务业划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并分别进行考察,发现人力资本的积极作用和作用机制在生产性服务业中更加显著。加大服务业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劳动者技能和教育培训体系等公共服务保障,缩小高技能劳动者与低技能劳动者之间的技能差距,是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服务消费 技术创新 鲍莫尔成本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兼论“鲍莫尔病”治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姜松 林小童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38,共11页
当前,“鲍莫尔病”在我国已然出现,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是治理“鲍莫尔病”的关键。数字普惠金融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先发国家实践经验的有力佐证,但囿于多目标冲突、监管套利等复杂原因,这种促进作用可能存在不确定性。本文... 当前,“鲍莫尔病”在我国已然出现,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是治理“鲍莫尔病”的关键。数字普惠金融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先发国家实践经验的有力佐证,但囿于多目标冲突、监管套利等复杂原因,这种促进作用可能存在不确定性。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对此进行多重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影响显著为正,但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和区域性差异:数字化程度的促进作用较为微弱,中部地区影响效应并不显著。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技术进步路径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形成了促进作用。生产性分工、专业化两条传导路径检验结果与预期不一致,是影响效应不确定性产生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为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优势、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进而治理“鲍莫尔病”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生产性分工 专业化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服务业“鲍莫尔成本病”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翘楚 余典范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46,共15页
随着信息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数字基础设施为服务业的效率提升和转型升级带来更加突出的影响。基于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实际,验证了服务业“鲍莫尔成本病”的存在性,并采用2011—2019年中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证明了数字基础... 随着信息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数字基础设施为服务业的效率提升和转型升级带来更加突出的影响。基于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实际,验证了服务业“鲍莫尔成本病”的存在性,并采用2011—2019年中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证明了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有效缓解服务业“鲍莫尔成本病”,在利用工具变量回归和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研究发现,规模经济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缓解服务业“鲍莫尔成本病”的两个重要渠道,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传统空间集聚和虚拟集聚是实现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的主要方式,其作用受地区制度环境和地理区位等因素影响。在制度环境方面,市场化程度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高、社会信任水平较高的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更有利于促进服务业高效率增长、缓解服务业“鲍莫尔成本病”;在城市规模方面,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特大和大城市的服务业成本病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据此提出政府应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服务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服务业生产率 鲍莫尔成本病 规模经济效应 结构优化效应 虚拟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服务业之谜”现象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丽 薛雯卓 +1 位作者 张东旭 张兼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0-192,共3页
服务业早已成为北京市第一大产业,是支撑北京市经济稳定增长的主动力,北京成为全球服务业发展领先城市。本文利用北京市统计局数据,研究发现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过程中,北京市出现了"服务业之谜"现象,即服务业的增加值比... 服务业早已成为北京市第一大产业,是支撑北京市经济稳定增长的主动力,北京成为全球服务业发展领先城市。本文利用北京市统计局数据,研究发现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过程中,北京市出现了"服务业之谜"现象,即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不断提升,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显著增强,但服务业的生产率相较于第二产业显著滞后;与此同时,服务业内部各部门发展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服务业部门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及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传统服务业部门发展滞后。针对北京市"服务业之谜"现象,本文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是对服务业测算的困难和对服务业生产率的低估,但北京市服务业仍需探究高质量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服务业生产率 服务业之谜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五规划”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目标实现程度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长云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28,共9页
'十三五'规划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目标完成难度较大,但并非没有可能。本文探讨了当时在规划中将这一指标设置偏高的原因,通过分析认为不必刻意追求实现《十三五规划》的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目标,否则容易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以此为基... '十三五'规划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目标完成难度较大,但并非没有可能。本文探讨了当时在规划中将这一指标设置偏高的原因,通过分析认为不必刻意追求实现《十三五规划》的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目标,否则容易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对'十三五'未来两年乃至更长时期服务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服务业价格涨幅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打破了“鲍莫尔成本病”吗? 被引量:4
17
作者 魏作磊 王思燕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87,共18页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服务业比重上升,而这是否会加大经济稳增长压力,亟待进一步探讨。运用熵值法及效率分析法测度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服务业生产率,并基于2011—2019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服...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服务业比重上升,而这是否会加大经济稳增长压力,亟待进一步探讨。运用熵值法及效率分析法测度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服务业生产率,并基于2011—2019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城市服务业生产率,且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效应明显。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为东部地区以及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城市服务业带来的“数字红利”更大。进一步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服务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制造业生产率。数字经济改变了“鲍莫尔成本病”发生的前提,从而打破了“成本病诅咒”。由此可见,数字经济时代,服务业不是经济增长的绊脚石,服务业比重上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和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鲍莫尔成本病 服务业生产率 服务经济 数字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