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低碳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刘伟丽 聂淑花 陈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11,共15页
从市场化水平和环境规制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低碳化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第一,基准回归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开放能够降低制造业碳排放率,促进制造业低碳化发展,这一影响在解决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的内生性问题、调整变量... 从市场化水平和环境规制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低碳化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第一,基准回归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开放能够降低制造业碳排放率,促进制造业低碳化发展,这一影响在解决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的内生性问题、调整变量的测度方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都存在。第二,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低碳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依赖于市场化水平和环境规制两方面的地方经济发展环境,前者增强了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的促进作用,后者则减弱了这种促进作用。第三,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的促进作用在内陆地区表现更强,市场化水平的正向调节作用也主要体现在内陆地区,环境规制则在沿海和内陆地区分别起到正向和负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 制造业低碳化 市场化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退税、双边贸易流量与服务业开放度
2
作者 蔺方思雨 李存生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140,共4页
贸易强国建设背景下,服务业开放度直接关涉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而出口退税是助力服务业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利用2006-2022年我国贸易领域的面板数据、UNCTAD及世界银行数据库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出口退税能否提升服... 贸易强国建设背景下,服务业开放度直接关涉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而出口退税是助力服务业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利用2006-2022年我国贸易领域的面板数据、UNCTAD及世界银行数据库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出口退税能否提升服务业开放度。研究表明:出口退税对服务业开放度存在正向提升作用,双边贸易流量是出口退税提升服务业开放度的中介机制。文章结论可为健全和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提供理论借鉴,并为推动服务业高水平开放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退税 双边贸易流量 服务业开放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开放促进服务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效应和机制分析--基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3
作者 顾振华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6,共12页
发展需要开放,针对服务业出台的开放举措能否促进整个服务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深究。本文将ESG表现视为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2年至2021年中国服务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 发展需要开放,针对服务业出台的开放举措能否促进整个服务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深究。本文将ESG表现视为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2年至2021年中国服务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促进了服务类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该影响效应不仅在地区、行业和产权性质上存在异质性,而且会辐射上游产业链;扩大开放、创新模式和加强监管是政策传导的影响机制。本文结论为服务业开放的积极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持,并提出扩大政策试点范围、强调产业间关联性和明确政策传导路径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产业链传导 服务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ESG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服务业开放40年——渐进历程、开放度评估和经验总结 被引量:37
4
作者 夏杰长 姚战琪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4,共12页
中国服务业开放40年的历程大致分为初始期、迅速发展期、全面开放过渡期、全面开放新格局期等四个阶段。中国服务业开放40年,不同地区、不同领域服务业开放度差异较大。从中国服务业分行业开放度的角度看,分销服务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其... 中国服务业开放40年的历程大致分为初始期、迅速发展期、全面开放过渡期、全面开放新格局期等四个阶段。中国服务业开放40年,不同地区、不同领域服务业开放度差异较大。从中国服务业分行业开放度的角度看,分销服务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其次分别为商务服务、旅游服务、通信服务、金融服务、环境服务、运输服务、建筑服务、教育服务;从服务业外商投资开放度的空间分析角度看,中国服务业外商投资开放度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江苏、广东、上海、浙江、辽宁;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开放度的空间分析看,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开放度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从服务贸易开放度的空间分析角度看,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广东、江苏、上海、山东、浙江。中国服务业开放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服务业发展、改革创新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但也需防范其可能的风险。因此,应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战略高度,形成服务业开放的新格局,提高服务业开放水平,助推中国产业攀升全球价值链和创造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开放度评估 开放时序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扩大服务业开放的战略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6
5
作者 李钢 聂平香 李西林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共6页
我国经济已到工业化后期,正在迈向服务经济时代。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服务业开放滞后。新时期推进服务业有序开放,放开准入限制成为必然选择,因此,需要顶层设计,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制定我国扩大服务业开放... 我国经济已到工业化后期,正在迈向服务经济时代。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服务业开放滞后。新时期推进服务业有序开放,放开准入限制成为必然选择,因此,需要顶层设计,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制定我国扩大服务业开放的战略,并选择恰当的路径加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新时期 路径 服务经济时代 开放型经济 准入限制 顶层设计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开放、创新驱动与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 被引量:16
6
作者 吕越 余骁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7,共17页
本文通过构建服务业开放影响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理论框架,解释了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上通过进口替代实现“中国奇迹”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即期效应为负、但制造业企业能够通过... 本文通过构建服务业开放影响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理论框架,解释了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上通过进口替代实现“中国奇迹”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即期效应为负、但制造业企业能够通过创新能力提升动态调节DVAR的理论命题。在理论模型基础上,通过微观企业层面数据对上述发现进行检验,实证结果很好地支持了核心的理论假说,进一步的工具变量估计、准自然实验等较好地处理内生性问题的因果识别后,本文的核心结论依然稳健。研究也发现,动态调节效应主要集中在相对低端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上以及一般贸易企业上。在扩展分析中将投入产出关联与技术距离纳入实证分析框架后发现,越依赖服务投入的制造行业以及离技术前沿越近的制造行业中的企业,其服务业开放的创新动态效应越明显,对低技术创新的动态影响相对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创新驱动 出口国内附加值 “中国奇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服务业开放的多维度评估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钢 郝治军 聂平香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58,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服务业开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化。与此同时,我国服务业开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得国内外业界和学界对我国服务业的开放评价不一,甚至相左。因此...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服务业开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化。与此同时,我国服务业开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得国内外业界和学界对我国服务业的开放评价不一,甚至相左。因此,多维度评估我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对消除国内外的一些偏颇误解,进而制定和实施新时期进一步扩大和深化服务业开放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多维度 评估 服务业开放 国民经济结构 对外开放 国内外 W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开放提高了我国出口国内附加值吗——理论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12
8
作者 姜悦 黄繁华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81,共8页
引入创新能力、产业集聚和垂直专业化作为中介变量,系统地考察了服务业开放对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服务业开放能够促进我国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增长,相对而言,服务业开放对我国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正向... 引入创新能力、产业集聚和垂直专业化作为中介变量,系统地考察了服务业开放对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服务业开放能够促进我国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增长,相对而言,服务业开放对我国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正向拉动作用更大;创新能力、产业集聚和垂直专业化在服务业开放与出口国内附加值关系间具有中介效应,其中服务业开放在总体上通过提升创新能力所产生的影响相对最大;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而言,创新能力和产业集聚的中介效应均显著,而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而言,只有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出口国内附加值 创新能力 产业集聚 垂直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开放与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晓华 邓贺 陈航宇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0-100,共11页
以考察服务业开放与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间作用关系为核心目标,构建中国省级服务业整体开放水平的新型测度方法,并就外资参股视角下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剖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服务业开放有助... 以考察服务业开放与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间作用关系为核心目标,构建中国省级服务业整体开放水平的新型测度方法,并就外资参股视角下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剖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服务业开放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二是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具有细微异质性特征,其中,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积极作用在资本密集型产业及东部地区企业较为显著;三是服务业开放通过提高创新水平及资本存量水平,促进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由此,从政策源头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程度,对中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摆脱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制造业 技术复杂度 外资参股开放 技术创新效应 资本存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提高了上海自贸区服务业开放水平吗?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志远 谢谦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4,共4页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以此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主要面向服务业,是全球服务业开放最为广泛采用的政策措施。在主要的双边FTA谈判中,各国越来越普遍地利用负面...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以此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主要面向服务业,是全球服务业开放最为广泛采用的政策措施。在主要的双边FTA谈判中,各国越来越普遍地利用负面清单在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做出不同程度的安排,以推动双边投资和贸易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模式 清单 负面 开放水平 上海 服务业开放 自由贸易 双边F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服务业开放的政策选择 被引量:6
11
作者 沈玉良 汤海燕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政策 改革开放 改革成就 制造业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服务业开放度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樊瑛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17,共8页
本文以中国人世服务业开放承诺为研究基准,从人世十年中国服务业开放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结构维度和模式维度等四个维度人手分析中国服务业开放的绩效与特征,运用中国服务业对经济贡献度、中国对世界服务贸易贡献度、中国服务贸易... 本文以中国人世服务业开放承诺为研究基准,从人世十年中国服务业开放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结构维度和模式维度等四个维度人手分析中国服务业开放的绩效与特征,运用中国服务业对经济贡献度、中国对世界服务贸易贡献度、中国服务贸易依存度、中国服务业FDI依存度、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度指数等五个测度指标测度了中国服务业开放度,并针对未来中国服务业开放面临的挑战给出政策建议。中国的服务业开放采取了渐进式开放路径,协调中国服务业开放与国内服务业规制改革的进程,实现国内服务市场与国际服务市场一体化,通过承接高端服务外包进一步融入并主导全球生产和服务网络将成为未来中国服务业开放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中国人 经济贡献度 中国服务业 贸易依存度 时间维度 测度指标 贸易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服务业开放度测算及其国际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31
13
作者 姚战琪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8-54,共7页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十三五”时期,中国面临走向服务业大国的历史节点。但是,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不强,服务业真实开放度仍较低,中国服务业真实开放度低于所有发达国家,仅略高于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对中国服务业...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十三五”时期,中国面临走向服务业大国的历史节点。但是,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不强,服务业真实开放度仍较低,中国服务业真实开放度低于所有发达国家,仅略高于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对中国服务业真实开放度的贡献显著小于服务贸易进口的贡献,因此,以扩大服务业开放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空间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分析 服务业开放 中国服务业 测算 服务贸易出口 贸易竞争力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行业异质性与制造业服务化 被引量:23
14
作者 齐俊妍 任同莲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2-86,共15页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带来的信息、技术、资金等服务要素流动对制造业和服务业全球价值链的深度融合至关重要。本文基于边境内限制措施OECD-STRI,构建服务开放渗透率衡量服务业开放水平。选取2000-2014年37个国家的制造行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 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带来的信息、技术、资金等服务要素流动对制造业和服务业全球价值链的深度融合至关重要。本文基于边境内限制措施OECD-STRI,构建服务开放渗透率衡量服务业开放水平。选取2000-2014年37个国家的制造行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提升及其结构的影响,并依次分析批发零售、运输仓储、信息通讯、金融保险和专业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差异化影响。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服务化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区分服务来源后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开放显著增加了国外服务投入;就不同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的影响效应而言,五类生产性服务业开放都显著促进了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提升,批发零售开放带来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开放能够通过溢出效应和成本效应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本文的结论对中国服务业开放及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边境内限制 服务业开放 制造业服务 行业异质性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服务业开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姚战琪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8-58,共11页
通过使用中介效应检验法,系统考察了中国服务业开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发现中国服务业开放有助于促进区域创新。中国服务业开放的研发资本投入效应、服务业开放的研发劳动投入效应、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的推动效应在服务业开放... 通过使用中介效应检验法,系统考察了中国服务业开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发现中国服务业开放有助于促进区域创新。中国服务业开放的研发资本投入效应、服务业开放的研发劳动投入效应、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的推动效应在服务业开放对中国区域创新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而服务业开放对人均GDP的拉动效应在服务业开放对中国区域创新的影响中不存在中介效应。东部地区通过服务贸易进口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通过服务贸易进口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不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区域创新 制造业进出口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服务业开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基于中国服务业FDI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姚战琪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17,共6页
一、当前中国服务业开放的总体描述 (一)服务业外商投资的就业效应明显,能显著地改善就业,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首先,进入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大多采取新设投资方式进行独资经营,此类服务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新设投资直接带动了就业... 一、当前中国服务业开放的总体描述 (一)服务业外商投资的就业效应明显,能显著地改善就业,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首先,进入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大多采取新设投资方式进行独资经营,此类服务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新设投资直接带动了就业的增加。其次,服务业在华投资主要集中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社会服务业,此类服务业就业面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中国服务业 FDI 外商投资企业 服务业跨国公司 就业效应 现状 邮电通讯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开放阻碍制造业就业了吗:基于行业异质性的视角 被引量:9
17
作者 齐文浩 李飚 邱阳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8-48,共11页
利用2000—2021年中国进出口数据和制造业行业数据,构建服务业开放水平指标,使用Bartik工具变量、PSM-DID等方法实证检验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不同行业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影响和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服务业开放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就业规... 利用2000—2021年中国进出口数据和制造业行业数据,构建服务业开放水平指标,使用Bartik工具变量、PSM-DID等方法实证检验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不同行业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影响和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服务业开放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就业规模的提升,但在就业结构上,服务业开放对劳动密集型行业产生就业创造效应,同时对资本密集型行业产生就业破坏效应,从而造成了制造业就业极化现象;第二,服务业开放通过技术溢出和成本节约两种效应提升制造业的就业规模,也正是这两种效应在制造业不同行业中的作用机制差异造成了就业极化。研究结论对保持制造业份额基本稳定、促进两业融合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一定政策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制造业 就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开放、低端锁定程度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被引量:12
18
作者 胡大立 金晨远 李致远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1-138,共8页
为了揭示服务业开放对一国制造业产业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作用机理,本文提出了服务业开放、低端锁定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三者之间关系的假设。基于2008-2017年服务业开放、低端锁定及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面板数据,针对服务业开放对... 为了揭示服务业开放对一国制造业产业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作用机理,本文提出了服务业开放、低端锁定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三者之间关系的假设。基于2008-2017年服务业开放、低端锁定及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面板数据,针对服务业开放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及低端锁定的调节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提升了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并且低端锁定程度负向调节服务业开放对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基于实证检验的结果,本文提出有助于服务业开放程度提升和制造业企业突破低端锁定的对策建议:政府应该积极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企业自身应该"走出去"并实现价值链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低端锁定 技术创新能力 全球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开放、盈利能力与制造业企业杠杆率 被引量:7
19
作者 苏丹妮 丛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0-128,156,共10页
服务业开放是中国未来对外开放战略的重心,同时降杠杆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服务业外资管制放开的视角探讨了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 服务业开放是中国未来对外开放战略的重心,同时降杠杆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服务业外资管制放开的视角探讨了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构建了相对外生的服务业开放指标,并结合2007~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能够显著降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杠杆率,且主要是通过改善企业生产率、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降低企业成本带来的企业盈利能力提高实现的;此外,服务业开放对僵尸企业具有显著的去杠杆作用,且这一作用大于非僵尸企业,这为中国清理僵尸企业、促进经济平稳高效运行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企业杠杆率 盈利能力 僵尸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开放与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悖论及其解释 被引量:6
20
作者 占丽 戴翔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3-64,共22页
传统理论认为,扩大服务业开放有助于促进制造业攀升价值链高端并提升附加值创造能力,但实践中却存在着扩大服务业开放未能有效破解制造业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从而出口附加值创造能力提升受制的悖论。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扩大服务业开... 传统理论认为,扩大服务业开放有助于促进制造业攀升价值链高端并提升附加值创造能力,但实践中却存在着扩大服务业开放未能有效破解制造业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从而出口附加值创造能力提升受制的悖论。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扩大服务业开放后,国外服务要素作为中间投入直接进入制造业的"直接效应"与反向拉动国内服务业发展的"间接效应",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具有相反作用。进一步利用中国企业层面经验数据进行检验,还发现上述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在中国制造业亟待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和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新阶段,依托扩大服务业开放的促进作用不能简单因袭"拿来主义"路径,更要注重开放的竞争效应、溢出效应、关联效应等有助于拉动国内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实际影响可能具有的异质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制造业 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直接效应 间接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