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洁能源发电并网逆变器有限状态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3
1
作者 金楠 郭磊磊 +2 位作者 窦智峰 张洋 韩东许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9-97,共9页
针对清洁能源发电并网逆变器执行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算法产生的延时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有限状态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方法,设计模型预测协调控制策略,有效降低开关频率,实时更新功率器件开关状态,减小算法时滞。首先,在直接功率预测模... 针对清洁能源发电并网逆变器执行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算法产生的延时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有限状态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方法,设计模型预测协调控制策略,有效降低开关频率,实时更新功率器件开关状态,减小算法时滞。首先,在直接功率预测模型基础上,对输出功率进行两步预测,实现延时补偿。其次,分析价值函数对控制品质的影响机理,通过增加开关次数附加项,设计优化的价值函数,实现并网逆变器的协调控制。为验证控制系统性能,设计5 k W实验平台。对比不同控制策略下的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控制策略能够减小输出功率波动,降低开关频率,灵活调节输出功率。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能源发电 有限状态模型预测 协调控制 延时补偿 降低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的全直流风电系统电压稳定控制
2
作者 马智 蔺红 樊艳芳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4-541,共8页
为保证全直流风电系统安全并网运行,系统直流电压稳定控制至关重要。全直流风电系统直流电压稳定控制采用比例积分(PI)控制时,PI参数较多且整定繁琐复杂,在非正常运行工况下动态响应速度相对较慢,控制精度不够高。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 为保证全直流风电系统安全并网运行,系统直流电压稳定控制至关重要。全直流风电系统直流电压稳定控制采用比例积分(PI)控制时,PI参数较多且整定繁琐复杂,在非正常运行工况下动态响应速度相对较慢,控制精度不够高。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Control Set-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C)原理对系统换流器桥臂晶体管开关状态进行控制的系统直流电压稳定控制策略。该策略结合机侧整流器及并网逆变器的电流预测模型,以换流器输出电流为控制变量构造代价函数,以代价函数为优化目标,为避免计算时延导致的控制延时,引入延时补偿提高控制准确度,并引入权重系数实现多目标优化,通过遍历计算产生最优开关组合信号触发换流器。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全直流风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在不同工况下,对所提策略与传统PI控制进行对比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有效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静态性能及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直流风电系统 有限控制模型预测控制 电压稳定控制 换流器 风电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有限状态多步模型预测控制的MMC-APF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文翌铖 陈亦文 +2 位作者 童筱涵 江加辉 监浩军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6-196,共11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有源电力滤波器MMC-APF(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based active power filter)是用来处理非线性负载对电网带来的污染问题最有效的拓扑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有限状态多步模型预测控制的MMC-APF,仅通...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有源电力滤波器MMC-APF(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based active power filter)是用来处理非线性负载对电网带来的污染问题最有效的拓扑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有限状态多步模型预测控制的MMC-APF,仅通过基波同步旋转坐标系实现对所有谐波的控制。首先,使用PI加重复控制的电流环复合控制得到上、下桥臂预导通子模块数,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步交流侧电流模型预测,最终得到桥臂投入子模块数的最优解,缩小了寻找目标函数最优电平的搜索范围,无需设计权重因子,每相桥臂子模块的总投入数为[N-1,N+1],交流侧输出电平数最大可达2N+1,提高了MMC-APF交流侧电流补偿精度,并改善了系统动态性能。最后,搭建了MMC-APF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所提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有源电力滤波器 非线性负载 PI加重复控制 改进有限状态多步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高精度混合视觉伺服机械臂控制方法
4
作者 刘新 王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66-2277,共12页
机械臂在各领域应用广泛,其控制系统对精度与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日益增加,然而,传统控制方法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的适应性不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机械臂混合视觉伺服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混合视觉伺服系统进行建... 机械臂在各领域应用广泛,其控制系统对精度与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日益增加,然而,传统控制方法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的适应性不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机械臂混合视觉伺服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混合视觉伺服系统进行建模,分析系统误差函数中旋转部分和平移部分的动态变化特性,推导误差与相机速度之间的关联关系模型。其次,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机械臂控制方法,通过结合系统误差和相机速度信息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实时预测系统的未来动态并优化控制输入,实现误差补偿和快速收敛。最后,在ViSP仿真平台和实物运动控制平台上分别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有效降低了稳态误差,提高了控制精度,特别是在动态复杂环境中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混合视觉伺服 模型预测控制 状态空间模型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改进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希梅 孙文浩 金鸿雁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4-42,共9页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中存在的电流脉动过大、在线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改进MPCC策略。利用最优电压矢量相角和重新划分后的电压矢量扇区,改进第一电压矢量的选取方式,减小...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中存在的电流脉动过大、在线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改进MPCC策略。利用最优电压矢量相角和重新划分后的电压矢量扇区,改进第一电压矢量的选取方式,减小第二电压矢量选择范围,以实现电压矢量的快速选取,进而降低电流脉动。同时,为了提高PMLSM抗负载扰动能力,通过ESO对扰动进行观测,将观测到的扰动转换为电流进行补偿,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且补偿电流可起到进一步减小电流脉动的作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切实可行,与MPCC相比,基于ESO的改进MPCC系统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更小的电流脉动和较强的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改进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最优电压矢量相角 电流脉动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高速磁浮单电磁铁悬浮系统仿真分析
6
作者 郭旭腾 王春江 +2 位作者 唐志远 江守亮 刘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157,163,共7页
[目的]现有的高速磁浮悬浮控制器多采用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但由于磁浮系统具有强非线性和开环不稳定性,传统PID控制难以满足性能要求。为提升控制性能,特开展基于MPC(模型预测控制)的高速磁浮单电磁铁悬浮系统仿真研究。[方法]... [目的]现有的高速磁浮悬浮控制器多采用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但由于磁浮系统具有强非线性和开环不稳定性,传统PID控制难以满足性能要求。为提升控制性能,特开展基于MPC(模型预测控制)的高速磁浮单电磁铁悬浮系统仿真研究。[方法]基于反馈线性化镇定方法建立常导高速磁浮单电磁铁的线性化镇定模型和状态反馈镇定控制器(以下简称“FK”);在此基础上开发高速磁浮单电磁铁MPC控制器;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平台,进行MPC控制器参数优化,并对比分析FK、PID和MPC三种控制器在多参数响应、2kN阶跃干扰下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及鲁棒性等性能指标。[结果及结论]MPC控制器在稳定时间方面仅为PID和FK控制器的1/10,同时在超调量、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 模型预测控制 系统仿真 状态反馈镇定控制 MATLAB/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耦模型预测控制的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均流控制策略
7
作者 孙曙光 徐永海 +2 位作者 袁敞 宋昕一 陈怡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3-26,共14页
针对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相间电流易受参数失配影响而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解耦模型预测控制的均流控制策略。基于虚拟电压源对变换器进行拓扑等效,建立了变换器的平均状态方程。在此基础上,引入扩张状态观测器补偿相间... 针对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相间电流易受参数失配影响而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解耦模型预测控制的均流控制策略。基于虚拟电压源对变换器进行拓扑等效,建立了变换器的平均状态方程。在此基础上,引入扩张状态观测器补偿相间电流差值中的耦合扰动,并基于控制环路的解耦关系提出一种具有间接控制变量与归一化代价函数的解耦模型预测控制。所提均流控制策略通过多控制环节的独立寻优,在实现变换器相间均流的同时可兼顾输入电压均压与平均输出电流跟踪的控制目标。同时,对解耦电流内环进行降阶等效,简化电压外环控制参数设计。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均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 均流 扩张状态观测器 解耦模型预测控制 降阶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油下巡检机器人轨迹跟踪研究
8
作者 蒋雪健 钟羽中 +4 位作者 郭斌 魏来 刘里宵 李中萍 佃松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共8页
为保证油下环境中巡检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的准确性及鲁棒性,建立油下巡检机器人完整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机器人本体巡游时存在的输入约束、状态约束以及变压器油中存在的未知环境扰动,提出一种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巡检轨迹跟踪控制算... 为保证油下环境中巡检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的准确性及鲁棒性,建立油下巡检机器人完整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机器人本体巡游时存在的输入约束、状态约束以及变压器油中存在的未知环境扰动,提出一种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巡检轨迹跟踪控制算法。该算法考虑油下机器人在巡检中存在的未知环境干扰,通过构建扩张状态观测器,实现对变压器油中环境扰动的估计。在此基础上,提出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并利用干扰估计信息进行在线补偿,以提高巡检机器人控制精度。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比验证所提出算法的轨迹跟踪能力及抗干扰能力。结果表明:该算法显著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跟踪性能,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下巡检机器人 轨迹跟踪 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抗干扰能力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舰船速度控制算法
9
作者 闫娓 李沙沙 +1 位作者 武雪峥 许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6-170,共5页
复杂海洋环境中,舰船速度控制忽略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仅关注动力系统特性,难以准确反映舰船状态变化,导致控制效果不佳。因此,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舰船速度控制算法。建立舰船离散时间状态空间方程,利用模型预测控制,预测舰船速度状态... 复杂海洋环境中,舰船速度控制忽略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仅关注动力系统特性,难以准确反映舰船状态变化,导致控制效果不佳。因此,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舰船速度控制算法。建立舰船离散时间状态空间方程,利用模型预测控制,预测舰船速度状态,设定约束并构建舰船速度控制目标函数,滚动优化方式求解,得到舰船速度控制方案,确保舰船稳定控制。实验证明,该算法在舰船加速及排水量波动多种情况下,均能有效控制舰船速度,使舰船速度快速稳定在目标速度附近,且超调量小,展现出优越的抗干扰性能,使该方法在船舶自动驾驶、海上航行安全及舰船动力系统优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提升舰船在复杂海洋环境中的航行性能和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舰船速度 控制方案 状态空间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储能系统一次调频控制策略
10
作者 程序 刘金品 +3 位作者 陆舆 唐舰 向永建 周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1,共9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运行,其固有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构成了严峻挑战。储能系统凭借其快速的响应特性和高度的灵活性,成为弥补新能源缺陷、参与电网一次调频以提升系统频率稳定性的有效手段。然而,传统储能...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运行,其固有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构成了严峻挑战。储能系统凭借其快速的响应特性和高度的灵活性,成为弥补新能源缺陷、参与电网一次调频以提升系统频率稳定性的有效手段。然而,传统储能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的策略过于依赖参数整定,缺乏足够的自适应性和动态调节能力。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储能系统参与电力系统一次调频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包含储能系统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储能一次调频的预测控制模型。该模型以电网频率偏差最小化和储能出力最优化为控制目标,同时充分考虑了储能出力的约束条件。通过控制储能系统的有功输出,使其积极参与系统的频率调节过程,并采用滚动优化的方法不断求解储能的最优出力,以实现更为优异的调频效果。该文预测模型能够实时、全面地统筹考虑整个电力系统的状态信息,无需进行繁琐的参数反复调整。在确保储能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调频能力,并降低了调节过程中的损耗。最后,通过实际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调频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一次调频 状态信息 滚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并网逆变器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11
作者 杨金东 张锡然 +1 位作者 杨泽宇 荣飞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7-206,共10页
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因其响应迅速和多目标优化优势,在并网逆变器控制领域得到广泛研究。文中针对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中因参数失配导致控制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加权平均电流方... 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因其响应迅速和多目标优化优势,在并网逆变器控制领域得到广泛研究。文中针对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中因参数失配导致控制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加权平均电流方法对三阶LCL型滤波器系统进行降阶处理,以抑制LCL谐振频率引起的振荡;然后,利用超局部模型简化传统预测电流模型,并通过设计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扰动进行估计和补偿,从而提高电流预测精度;最后,基于系统运行数据,应用递归最小二乘法在线更新系统模型,降低控制系统对参数的依赖。仿真与硬件在环实验结果证明,相较于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在参数失配情况下具有更强的鲁棒性且稳态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模型预测控制 模型控制 数据驱动 超局部模型 递归最小二乘法 参数失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PMSM三电平无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成天昊 吴晓新 於锋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3,共8页
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三电平控制策略由于参数变化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来增强系统的鲁棒性。首先,建立系统超局部模型实现未来电流状态的预测,其中不涉及任何电机参数,解决了参... 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三电平控制策略由于参数变化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来增强系统的鲁棒性。首先,建立系统超局部模型实现未来电流状态的预测,其中不涉及任何电机参数,解决了参数变化影响系统性能的问题;接着,针对系统总扰动,设计d、q轴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超局部模型中的非线性部分;然后,通过价值函数筛选出最优电压矢量,并利用小矢量的冗余特性实现中点电位平衡控制;最后,在DSP实验平台上进行传统三电平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及所提出方法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具有较好的动稳态性能并且有效提高了三电平驱动系统的抗扰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三电平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超局部模型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工况下基于桥臂能量补偿的MMC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13
作者 杨兴武 杨振文 +3 位作者 王雅妮 江友华 张宇华 宋晋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62-170,共9页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启动或低频运行时,桥臂功率瞬时波动,导致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急剧增加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桥臂能量补偿的MMC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直接从桥臂能量角度抑制电容电压波动。首先,通过分析低频下的桥臂能量波...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启动或低频运行时,桥臂功率瞬时波动,导致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急剧增加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桥臂能量补偿的MMC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直接从桥臂能量角度抑制电容电压波动。首先,通过分析低频下的桥臂能量波动规律,在直流电流中补偿与能量波动量相反的功率分量,保障上、下桥臂之间的能量平衡。其次,基于能量补偿后的桥臂电流参考值,建立离散时间模型,逆推导出最优桥臂电压,并建立含高频循环电流的桥臂内电压差预测模型,在有限集内进行二次滚动寻优,进一步抑制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在低频工况下具有良好的电容电压波动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模型预测控制 低频工况 能量补偿 桥臂电流控制 均压控制 有限控制 高频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LCL并网逆变器事件触发模型预测控制
14
作者 钟宁帆 王雨 +1 位作者 孟昭坤 贺凯迅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109,共7页
针对如何减少三电平LCL并网逆变器电能损耗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条件的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control set-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C)策略。首先,建立三电平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预测模型。然后,根据控制目... 针对如何减少三电平LCL并网逆变器电能损耗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条件的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control set-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C)策略。首先,建立三电平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预测模型。然后,根据控制目标构造FCS-MPC代价函数,并且根据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原理和事件触发控制的思想设计并网电流误差的事件触发条件和阈值,以减少逆变器稳定运行时的冗余开关操作,提高能量变换效率。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与硬件在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保证并网逆变器稳定工作时输出电流质量前提下有效降低开关频率,设计的硬件在环实验系统可以被应用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课堂与实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LCL并网逆变器 模型预测控制 输入-状态稳定 事件触发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展控制集的PMSM有限控制集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兴 阳辉 +2 位作者 王逸飞 陈涛 全相军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9,共9页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与高可靠性等优势,已在工业界得到广泛应用。文中针对PMSM驱动系统,提出基于拓展控制集的有限控制集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finite-control-set model-free p...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与高可靠性等优势,已在工业界得到广泛应用。文中针对PMSM驱动系统,提出基于拓展控制集的有限控制集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finite-control-set model-free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FCS-MFPCC)。首先,分析PMSM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详述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finite-control-set model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FCS-MPCC)的原理。其次,介绍基于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inea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LESO)的传统FCS-MFPCC。针对传统FCS-MFPCC稳态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基于离散空间矢量调制(discrete space vector modulation,DSVM)的控制集拓展方案,将控制集的电压矢量数目拓展至25。然后,为解决拓展控制集带来的高计算量问题,提出一种快速寻优策略,阐述该策略的实施原理与流程。最后,基于一台500 W PMSM实验平台,对比传统FCS-MFPCC与所提FCS-MFPCC的控制性能,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稳态性能,且定子绕组电流总谐波畸变率由10.07%降低至6.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PMSM) 模型预测控制 有限控制集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FCS-MFPCC) 有限控制模型预测电流控制(FCS-MPCC)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 离散空间矢量调制(D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双有源桥变换器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新红 操建生 +2 位作者 许立斌 胡存刚 汪凤翔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84-4194,共11页
针对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参数依赖性问题以及传统扰动观测器应用于双有源桥变换器中存在估计补偿滞后于外部扰动、固定增益无法适应外部宽范围干扰变化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首先,结合预... 针对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参数依赖性问题以及传统扰动观测器应用于双有源桥变换器中存在估计补偿滞后于外部扰动、固定增益无法适应外部宽范围干扰变化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首先,结合预测控制与无模型控制方法构建双有源桥变换器的电压预测超局部模型,代替传统物理模型,降低参数依赖;其次,设计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对超局部模型中动态部分进行反馈补偿,提高控制精度。同时在线拟合电压误差趋势,自适应调整观测器带宽,实现超前补偿;最后,设计成本函数,求解最优移相比,实现无模型预测电压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提升系统鲁棒性和动态性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 自适应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超局部 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鲁棒性 动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动态有限状态集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耀华 杨启东 +5 位作者 秦玉贵 秦辉 任佳越 苏锦仕 赵承辉 周逸凡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4-103,共10页
永磁同步电机传统有限状态集模型预测转矩控制一般采用逆变器生成的全部电压矢量,并且电机在任何运行状态下,备选电压矢量集合均固定,从而使得转矩脉动大和计算量较大。基于电压矢量幅值和角度对磁链和转矩变化的作用规律,采用模糊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传统有限状态集模型预测转矩控制一般采用逆变器生成的全部电压矢量,并且电机在任何运行状态下,备选电压矢量集合均固定,从而使得转矩脉动大和计算量较大。基于电压矢量幅值和角度对磁链和转矩变化的作用规律,采用模糊控制器动态确定备选电压矢量集合。模糊控制器输入为定子磁链和转矩误差,输出为3个备选电压矢量的幅值和角度。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固定有限状态集相比,其可有效减小磁链和转矩脉动,减小了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的运算量,但平均开关频率有所增大。为了减小平均开关频率,将零电压矢量也作为备选电压矢量之一。仿真结果表明:使用零电压矢量可有效减小平均开关频率,但动态下转矩响应较慢。为了提高转矩动态响应,提出当系统处于动态时,备选电压矢量只使用模糊控制器输出的3个电压矢量,仅当系统处于稳态时,才加入零电压矢量。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使得系统控制性能基本保持不变,提高了转矩动态响应速度,并消除了动态下磁链和转矩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模糊控制 有限状态 备选电压矢量 电压矢量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海工栈桥液压系统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昊东 李世振 时文卓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9,共8页
海工栈桥是一种在海上作业期间运输维护人员和设备转移的大型海洋工程装备。针对海工栈桥液压系统外部扰动大、模型参数不确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以海工栈桥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运动学分... 海工栈桥是一种在海上作业期间运输维护人员和设备转移的大型海洋工程装备。针对海工栈桥液压系统外部扰动大、模型参数不确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以海工栈桥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建模,推导出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在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的基础上,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液压系统的外部负载扰动以及机械系统未建模部分进行估计,以提高模型预测控制的跟踪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海工栈桥液压系统的状态和扰动具有很好的观测能力,有效提高了模型预测控制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工栈桥 液压系统 扩张状态观测器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的VIENNA整流器无权重无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子育 于新红 +2 位作者 许立斌 黄东晓 汪凤翔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8,共8页
针对VIENNA整流器在复杂工况下存在精确模型构建复杂及权重系数整定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权重无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构造超局部模型来替代整流器精确模型,降低模型参数依赖性;其次,设计级联扩张状态观测... 针对VIENNA整流器在复杂工况下存在精确模型构建复杂及权重系数整定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权重无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构造超局部模型来替代整流器精确模型,降低模型参数依赖性;其次,设计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来观测超局部模型的集总扰动,提高估计精度和噪声抑制能力;最后,建立串行代价函数以消除权重因子,实现无权重无模型预测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及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NNA整流器 模型预测控制 串行代价函数 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前馈及状态反馈的智能汽车模型预测控制
20
作者 陈齐平 曹天恒 +3 位作者 黄少堂 江会华 江志强 时乐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5-175,共11页
针对具有动力学约束的智能汽车路径精确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前馈及状态反馈的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方法.首先,根据车辆二自由度模型建立MPC路径跟踪基础模型,然后考虑基础模型中道路曲率变化对系统产生的已... 针对具有动力学约束的智能汽车路径精确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前馈及状态反馈的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方法.首先,根据车辆二自由度模型建立MPC路径跟踪基础模型,然后考虑基础模型中道路曲率变化对系统产生的已建模稳态扰动,设计前馈控制器(feed-forward control,FFC)进行消除;并进一步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器进行系统误差状态反馈调节;最终形成融合前馈及状态反馈转角输入的模型预测最优调节控制律(MPC-FF-PID).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和Carsim平台证实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并基于智能驾驶实车平台在园区低速场景下进行实车测试,最大横向和航向误差分别为0.128 7 m和0.063 9 rad,表明本文算法具备更高的跟踪精度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路径跟踪 模型预测控制 前馈控制 状态反馈PID控制 仿真与实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