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有限差分时域法计算具有径向色散特性的圆柱形隐形斗篷(英文)
1
作者 王学文 王成 +1 位作者 周仁龙 曾志前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22-1726,共5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径向色散特性有限差分时域法(FDTD法)的电磁隐形斗篷建模.隐形斗篷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是采用了drude色散模型以及相应的色散FDTD算法.数值模拟表明,在理想的条件下,隐形斗篷中的物体对外电磁场是隐形的.对于入射平面波和... 提出了一种具有径向色散特性有限差分时域法(FDTD法)的电磁隐形斗篷建模.隐形斗篷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是采用了drude色散模型以及相应的色散FDTD算法.数值模拟表明,在理想的条件下,隐形斗篷中的物体对外电磁场是隐形的.对于入射平面波和点声源,波前平滑地进入隐形斗篷,并绕过中心的物体区域,离开隐形斗篷后又恢复为原来的传播状态.远场散射图表明,与一个理想导体圆柱相比隐形斗篷可以减少沿各个方向的散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隐形斗篷 各向异性材料 有限差分时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形弱条件稳定时域有限差分法在色散介质中的应用
2
作者 武岳 马朝轶 +3 位作者 邢浩然 范超 王蒙军 郑宏兴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8-456,共9页
针对仿真目标中含有不规则形状贴片的情况,为实现更加高效、精确的计算,提出了一种基于辅助微分方程(auxili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ADE)的弱条件稳定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法。从麦克斯韦方程组时域旋... 针对仿真目标中含有不规则形状贴片的情况,为实现更加高效、精确的计算,提出了一种基于辅助微分方程(auxili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ADE)的弱条件稳定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法。从麦克斯韦方程组时域旋度方程出发,推导了基于ADE的弱条件稳定FDTD法中引入共形技术的迭代公式并加以编程实现,同时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精度和稳定性,并将其应用于宽带极化转换器的仿真。结果表明:稳定性条件和内存占用量基本不受影响,在9.9~16.6 GHz频段内,极化转换率大于90%的相对带宽可达到48.4%;相比色散介质中的弱条件稳定方法和共形方法,该方法明显提高了计算的精确度和效率,满足实际工程仿真需求。本文方法作为一种弱条件稳定方法,适合仿真单个方向具有精细结构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FDTD) 辅助微分方程(ADE) 弱条件稳定 共形技术 极化转换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作用下地面铺设屏蔽电缆蒙皮电流分布的时域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顺坤 陈雨生 +2 位作者 孙蓓云 周辉 谢彦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3-286,共4页
为克服传输线理论方法求解电磁脉冲电缆耦合问题存在的不足,对电磁脉冲电缆耦合问题进行了时域求解方法的研究。引入了适用于电磁脉冲电缆耦合问题数值求解的基于细线散射的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将Gedney's PML进行了扩展,使其可... 为克服传输线理论方法求解电磁脉冲电缆耦合问题存在的不足,对电磁脉冲电缆耦合问题进行了时域求解方法的研究。引入了适用于电磁脉冲电缆耦合问题数值求解的基于细线散射的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将Gedney's PML进行了扩展,使其可以用于各向同性有耗计算域截断问题的处理。利用建立的数值方法,模拟了电磁脉冲作用下地面铺设屏蔽电缆引起的蒙皮感应电流分布规律及波形特征,并利用辐射波电磁脉冲模拟器对该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计算与实验结果在误差范围内的一致性证明了数值结果的可靠性,以及该时域计算方法在处理电磁脉冲电缆耦合问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FDTD) 电磁脉冲 屏蔽电缆 传输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TD法的传输线串扰时域响应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衣斌 张楠 王泽忠 《现代电力》 2008年第1期40-43,共4页
为了研究传输线之间的串扰问题,基于传输线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对二平行线模型的传输线串扰时域响应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在二平行线模型的干扰线端口加入上升沿为ns级的梯形波,仿真分析了二平行线模型各个端口的电压波形;同时,... 为了研究传输线之间的串扰问题,基于传输线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对二平行线模型的传输线串扰时域响应问题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在二平行线模型的干扰线端口加入上升沿为ns级的梯形波,仿真分析了二平行线模型各个端口的电压波形;同时,基于实验室研究设备,对共地平行传输线间的串扰电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将部分实验结果与理论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仿真波形的振荡与幅度和测量结果的振荡与幅度基本一致,仿真的脉冲宽度略大于测量脉冲宽度,仿真结果峰值略大于测量峰值。这说明传输线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在分析ns级上升沿的传输线耦合问题时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传输线 串扰 时域有限差分(FDTD) 测量 时域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grawal模型和FDTD法的感应雷过电压算法 被引量:16
5
作者 徐兴发 聂一雄 +1 位作者 程汉湘 徐亮 《南方电网技术》 2014年第1期27-32,共6页
为了计算架空配电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利用Nucci提出的雷电回击通道模型(MTLE模型),计算雷电回击电流产生的空间电磁场,采用Cooray-Rubinstein公式计算大地电导率影响的水平电场分量,并改进Agrawal场线耦合模型,建立架空配电线路雷电感... 为了计算架空配电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利用Nucci提出的雷电回击通道模型(MTLE模型),计算雷电回击电流产生的空间电磁场,采用Cooray-Rubinstein公式计算大地电导率影响的水平电场分量,并改进Agrawal场线耦合模型,建立架空配电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方程,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计算10 kV架空线路的雷电感应过电压数值。结果表明,大地电导率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大地电导率使线路上的感应电压幅值降低接近20 kV;不同回击传播速率也影响感应雷过电压的数值。定量计算雷电感应过电压,需要分析各种因素对计算感应雷击过电压的影响,完善计算方法,保障计算准确性,使理论与计算方法适用于实际的配电线路防雷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配电线路 感应雷过电压 Agrawal耦合模型 数值计算 时域有限差分(FD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L-FDTD法在分析负折射率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宋磊 李康 +3 位作者 孔繁敏 庄桥 杨光杰 梅良模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22-1425,共4页
将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引入了对负折射率材料物理现象的仿真研究.给出了二维TM波在负折射率材料中的时域差分方程,并且在吸收边界处使用了理想匹配层(PML).为了避免在迭代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现象,在差分方程的推导中引入了Drude模型,并... 将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引入了对负折射率材料物理现象的仿真研究.给出了二维TM波在负折射率材料中的时域差分方程,并且在吸收边界处使用了理想匹配层(PML).为了避免在迭代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现象,在差分方程的推导中引入了Drude模型,并对Pendry提出的由负折射率材料构成的平板透镜具有的完美成像现象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由仿真结果发现,完美成像现象只在平板透镜的折射率n=-1时出现,当n≠-1时则会出现近轴聚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折射率材料(DNG) 时域有限差分(FDTD) 理想匹配层(PML) Drud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输线馈电的混响室时域仿真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松 武占成 +1 位作者 崔耀中 程二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906-2911,共6页
归一化场强是对混响室仿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的重要参量,而品质因数是表征混响室性能的关键指标。为了简化归一化场强的计算并实现对品质因数的合理评估,给出了适用于一般线天线端口的传输线式馈电模型,通过参数的对比验证了该馈电模型... 归一化场强是对混响室仿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的重要参量,而品质因数是表征混响室性能的关键指标。为了简化归一化场强的计算并实现对品质因数的合理评估,给出了适用于一般线天线端口的传输线式馈电模型,通过参数的对比验证了该馈电模型的正确性,并从混响室储能平衡角度,推导出品质因数关于归一化场强的关系式。采用该馈电模型,应用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对实际混响室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对几个代表性频点做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应用该馈电模型并将空气区域电导率设置为20μS/m,得到的归一化场强平均值逼近于实测结果,而品质因数随频率升高呈振荡上升的趋势。这为混响室的优化设计和品质因数的数值评估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响室(RC) 时域有限差分(FDTD) 传输线馈电 归一化场强 品质因数 S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光纤光栅中新型的光波传输分析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云明 戴劲草 +1 位作者 张明德 孙小菡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5-29,共5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分析多模光纤光栅的准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束传播法(Q-3D-FDTD-BPM).在圆柱坐标系下将场在角向分量的解析式分离出来,使三维方程变为若干个二维方程求解,从而简化了三维离散化方程.同时使用综合道格拉斯(GD)法和交替隐向迭代... 提出一种新型的分析多模光纤光栅的准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束传播法(Q-3D-FDTD-BPM).在圆柱坐标系下将场在角向分量的解析式分离出来,使三维方程变为若干个二维方程求解,从而简化了三维离散化方程.同时使用综合道格拉斯(GD)法和交替隐向迭代法(ADIM),获得比中心差分算子高两个数量级的空间离散精度.然后根据场强加权转换方案,加权综合各子方程解,从而得到多模光纤中三维场解.基于这种方法,模拟多模光纤光栅中场分布,得到与实验结果多模式特性基本一致的光栅传输光谱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光纤光栅 光波传输 时域有限差分束传播 综合道格拉斯 交替隐向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W-FDTD与树木精细模型的树林电波传播研究
9
作者 刘健明 陈鹏 +2 位作者 杨永钦 苏婷 迟阔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9-566,共8页
随着城市低空经济的提出和发展,对城市无线通信信道精细化建模仿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无人机等应用场景中,城市树林环境对电波传播的影响不可忽略。本文首先提出了树木精细建模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树木近似建模方法,所提方法能够... 随着城市低空经济的提出和发展,对城市无线通信信道精细化建模仿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无人机等应用场景中,城市树林环境对电波传播的影响不可忽略。本文首先提出了树木精细建模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树木近似建模方法,所提方法能够更精确地描述树木特征;其次,引入向量化滑动窗时域有限差分(moving window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MW-FDTD)方法,提高了树林电波传播问题的计算效率;最后,针对两类典型城市植被环境,进行了树林电波传播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与数值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数据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MW-FDTD相比,向量化MW-FDTD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与树木近似模型相比,树木精细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均方根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模型 时域有限差分(FDTD) 滑动窗 树木模型 电波传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径向和环向偏振飞秒激光诱导非晶合金周期性表面结构(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晨 程光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5-80,共6页
研究在复杂偏振条件下,飞秒激光诱导非晶合金Zr_(44)Ti_(11)Cu_(10)Ni_(10)Be_(25)(at%)表面周期性结构的形成机理.实验采用波长800 nm、脉宽120 fs的超短脉冲激光,分别在线性、径向、环向偏振条件下,诱导非晶合金表面生成... 研究在复杂偏振条件下,飞秒激光诱导非晶合金Zr_(44)Ti_(11)Cu_(10)Ni_(10)Be_(25)(at%)表面周期性结构的形成机理.实验采用波长800 nm、脉宽120 fs的超短脉冲激光,分别在线性、径向、环向偏振条件下,诱导非晶合金表面生成复杂的周期性表面结构.表面结构由周期为652~723 nm的低频条纹和周期为1 304~1 765 nm的微型条纹组成.通过有限差分时域法仿真分析,发现微型条纹由粗糙表面引起的定向调制的表面散射电磁波与入射激光干涉形成.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验证了微型条纹形成机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光学 飞秒激光 非晶合金 有限差分时域法 空间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电磁剂量学及人体吸收电磁剂量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牛中奇 侯建强 +2 位作者 周永军 王海彬 卢智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0-584,589,共6页
本研究首先概述了生物电磁剂量学的基本内容,接着说明求取人体所吸收电磁剂量的理论剂量学方法及其具体实施步骤,最后,用FDTD这一理论剂量学方法计算了频率为300MHz和1000MHz的正弦电磁波在归一化(即环境功率密度为1mW/cm2)照射条件下... 本研究首先概述了生物电磁剂量学的基本内容,接着说明求取人体所吸收电磁剂量的理论剂量学方法及其具体实施步骤,最后,用FDTD这一理论剂量学方法计算了频率为300MHz和1000MHz的正弦电磁波在归一化(即环境功率密度为1mW/cm2)照射条件下人体内的分布比吸收率SAR(r)、人体主要组织的平均比吸收率SARa和在该组织中SAR(r)的最大值、求出了人体全身平均比吸收率WBA-SAR、绘制了人体各剖面层的平均比吸收率SARa沿人体纵向的分布曲线。本研究所列的分析方法和实施步骤,可适于求取任意频率正弦电磁波照射下人体及各组织的SAR(r)和SARa,因而可为电磁波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效应机理研究、效应应用研究和非电离电磁辐射安全标准的制定奠定量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磁剂量学 比吸收率SAR 时域有限差分FD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谐振腔的双波长THz滤波器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戈晓恒 陈鹤鸣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60,共3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光子晶体双波长THz滤波器,该滤波器由正方晶格光子晶体中3个点缺陷优化组合的谐振腔和线缺陷构成,可以实现双波长下载功能。利用FDTD(有限差分时域)法研究了两束光波在滤波器中的传输特性,仿真计算了对应的透射谱和时域... 提出一种新型的光子晶体双波长THz滤波器,该滤波器由正方晶格光子晶体中3个点缺陷优化组合的谐振腔和线缺陷构成,可以实现双波长下载功能。利用FDTD(有限差分时域)法研究了两束光波在滤波器中的传输特性,仿真计算了对应的透射谱和时域响应图。仿真结果表明,该新型滤波器能够实现单信道双波长滤波功能,并且具有谐振腔品质因子Q值大、滤波带宽窄、损耗低、稳态响应时间快和体积小易于系统集成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太赫兹波 组合谐振腔 滤波器 有限差分时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信道异质结构光子晶体滤波器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传起 范庆斌 +1 位作者 陆叶 罗德俊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71-2177,共7页
利用二维正方晶格介质柱型光子晶体(PC),设计了一款由4个线性渐变型微腔和异质结构光子晶体反射器组成的多信道下路滤波器。利用平面波展开法(PWE)以及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法(2D-FDTD)分析了该异质结构滤波器的工作机制,并进一步探究了微... 利用二维正方晶格介质柱型光子晶体(PC),设计了一款由4个线性渐变型微腔和异质结构光子晶体反射器组成的多信道下路滤波器。利用平面波展开法(PWE)以及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法(2D-FDTD)分析了该异质结构滤波器的工作机制,并进一步探究了微腔参考面与异质结界面之间距离对下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滤波器中的异质结反射器可以实现接近100%的反射,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三端口滤波器的滤波效率。设计的多信道滤波器各个通道都能有效地实现下路滤波功能,其信道间隔为10nm,滤波效率均在90%以上,透射谱半高宽均在0.54nm以下,实现了较高的品质因子特性。该滤波器尺寸只有15.15μm×13.91μm,且滤波效率很高,适于在波分复用系统中进行复用与解复用,在未来光路集成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构光子晶体 时域有限差分(FDTD) 多信道下路滤波器 微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计算 被引量:64
14
作者 李琳 齐秀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93-1099,共7页
为了提高配电线路的安全可靠性并对线路防雷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基于调整的传输线模型,计算了雷电回击电流产生的空间电磁场,借助Cooray-Rubinstein公式计算了在考虑大地土壤损耗的前提下的水平电场分量。用Agrawal场线耦合模型... 为了提高配电线路的安全可靠性并对线路防雷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基于调整的传输线模型,计算了雷电回击电流产生的空间电磁场,借助Cooray-Rubinstein公式计算了在考虑大地土壤损耗的前提下的水平电场分量。用Agrawal场线耦合模型和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对10 kV配电线路由于附近雷击引起的线上感应电压进行了计算,其中在传输线阻抗计算中考虑了大地电导率。通过与文献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针对一条实际架空配电线路,分别计算了三角形布线和列式布线两种线路结构的感应雷过电压,分析了地面损耗以及其他导线的存在对线路感应雷过电压幅值和波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理论与计算方法可以用于实际的配电线路防雷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体传输线 回击 感应雷过电压 Agrawal耦合模型 土壤阻抗 时域有限差分(FD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柜局部放电暂态对地电压传播特性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80
15
作者 王有元 李寅伟 +2 位作者 陆国俊 王劲 熊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83-1688,共6页
在带电条件下的局部放电检测是反映封闭开关柜内部绝缘状况的有效手段。为此,首先根据电磁学基本原理分析了暂态对地电压(transient earth voltages,TEV)的产生机理,然后利用XFDTD软件仿真分析了TEV幅值和脉宽与激励源脉冲幅值、脉冲宽... 在带电条件下的局部放电检测是反映封闭开关柜内部绝缘状况的有效手段。为此,首先根据电磁学基本原理分析了暂态对地电压(transient earth voltages,TEV)的产生机理,然后利用XFDTD软件仿真分析了TEV幅值和脉宽与激励源脉冲幅值、脉冲宽度、检测距离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TEV的幅值与局部放电源的幅值成正比,且随着检测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局部放电源脉冲宽度的增加而减小;TEV的脉宽随局部放电源脉宽的增大而增大,与检测距离无关。为开展开关柜局部放电的带电检测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柜 局部放电 电磁感应 暂态对地电压(TEV) 仿真分析 时域有限差分(FD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响室内电磁环境对异常低温人体的温度恢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华 牛中奇 +3 位作者 白冰 侯建强 周永军 陈建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2-588,共7页
低温环境、严重创伤或重大手术往往会造成人体中心温度低于35℃的低体温状态,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以至死亡。对低温人体及时而有效地复温,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既要有效复温又要使复温过程不对人体造成新的伤害,要求所采用的方法... 低温环境、严重创伤或重大手术往往会造成人体中心温度低于35℃的低体温状态,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以至死亡。对低温人体及时而有效地复温,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既要有效复温又要使复温过程不对人体造成新的伤害,要求所采用的方法既能使复温速度在人体生理功能能够承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快,又能使人体内各处的温度尽可能地均匀。基于混响室理论,采用FDTD方法,计算在电磁波照射下精细人体仿真模型内的分布比吸收率,并依据热传导方程分析人体内的温度分布。给出用频率为40 MHz和915 MHz电磁波进行人体复温时,满足ICNIRP辐射限值标准的功率密度;提出体温在28℃之前用40 MHz电磁波照射使其快速复温,接近28℃时用915 MHz照射使其均匀复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FDTD) 混响室 意外低体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散射型伪装遮障微波散射特性研究
17
作者 易韵 陈彬 黄拥元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6,共6页
借助有耗介质板模型研究了伪装遮障材料电磁参数对材料散射、透射和吸收性能的影响,初步得出了材料电磁参数可能选择的范围。采用周期结构模型和Split-Field Periodic FDTD法(基于分裂场的周期结构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吸收散射型伪装... 借助有耗介质板模型研究了伪装遮障材料电磁参数对材料散射、透射和吸收性能的影响,初步得出了材料电磁参数可能选择的范围。采用周期结构模型和Split-Field Periodic FDTD法(基于分裂场的周期结构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吸收散射型伪装遮障微波散射特性,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网孔尺寸、材料电磁参数、入射波频率以及入射角度等因素对伪装遮障电磁散射特性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FDTD) 伪装遮障 微波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TM中不同探针扫描成像的模拟分析
18
作者 简国树 代云丽 +1 位作者 李岩 潘石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40,共4页
金属纳米粒子或薄膜在可见光的激励下产生表面增强效应。尝试在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PSTM)中应用带铝的光纤探针来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和灵敏度。采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计算了裸光纤、尖端镀铝颗粒光纤、孔径镀铝膜光纤和全镀铝... 金属纳米粒子或薄膜在可见光的激励下产生表面增强效应。尝试在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PSTM)中应用带铝的光纤探针来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和灵敏度。采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计算了裸光纤、尖端镀铝颗粒光纤、孔径镀铝膜光纤和全镀铝膜光纤探针的成像。结果显示,采用带铝探针后的灵敏度均比裸光纤提高两个数量级;尖端镀铝颗粒光纤探针的分辨率最好,可优于20nm;全镀铝膜和孔径镀铝膜光纤探针的分辨率分别可达到20nm和60nm。结果可供探针制备及实验参数设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PSTM) 时域有限差分(FDTD) 分辨率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截面的非平行多导体传输线瞬态分析
19
作者 方小星 朱志宇 +1 位作者 张明新 李阳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0,15,共7页
以分析多导体传输线的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为基础,在考虑任意截面传输线分布参数无法直接计算的情况下,提出MOM-FDTD混合方法对不平行多导体传输线进行瞬态分析。首先,利用FDTD建立多导体传输线时域差分模型,然后用MOM法计算任意截面... 以分析多导体传输线的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为基础,在考虑任意截面传输线分布参数无法直接计算的情况下,提出MOM-FDTD混合方法对不平行多导体传输线进行瞬态分析。首先,利用FDTD建立多导体传输线时域差分模型,然后用MOM法计算任意截面形状的非平行传输线的分布参数,并且与FDTD法混合进行瞬态分析计算。此算法相对于全波算法,在时间与存储空间消耗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且满足精度要求。最后通过同轴传输线与矩形带状线的例子验证这个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矩量 任意截面 不平行多导体传输线 瞬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TEV信号传播衰减特性 被引量:14
20
作者 林奕夫 叶兆平 +2 位作者 刘冬晨 陈雪 郑书生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4-231,共8页
高灵敏度状态感知是实现设备数字化运维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设备状态分析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前提。局部放电暂态地电压(transient earth voltage,TEV)检测是实现开关柜绝缘状态感知的主要手段,其检测灵敏度受到放电类型与部位、检... 高灵敏度状态感知是实现设备数字化运维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设备状态分析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前提。局部放电暂态地电压(transient earth voltage,TEV)检测是实现开关柜绝缘状态感知的主要手段,其检测灵敏度受到放电类型与部位、检测位置的影响,目前缺乏系统研究。文中建立基于实测脉冲电流波形的时域有限差分法的电磁波仿真模型;分析局部放电脉冲电流波形上升沿时间、放电源位置及脉冲电流方向等因素对TEV幅值与衰减程度的影响;在实验室开展开关柜局部放电试验与TEV测量,得到影响TEV检测灵敏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脉冲电流上升沿时间与放电源位置是影响开关柜局部放电信号幅值的主要因素。脉冲电流上升沿时间越长,TEV信号幅值越小,当2种脉冲电流波形上升沿时间相差10倍时,TEV幅值相差3.17~3.37倍;母排室局部放电的TEV衰减程度明显大于电缆室,前者衰减程度约为后者的9.5~10.0倍。该结论对检验TEV检测灵敏度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开关柜 局部放电 传播特性 时域有限差分(FDTD) 脉冲电流 暂态地电压(TE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