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存的有限和无限——析蒂利希的生存本体论
1
作者 王珉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58-61,共4页
人的生存是存在和非存在、无限和有限的统一。虽然在现实中,受到非存在限制的存在———有限性是人类生存的普遍命运,但是,人在有限的生存中追求无限的意义,在克服非存在的斗争中展示存在的勇气。这个无限不是量上的规定,而是悖论... 人的生存是存在和非存在、无限和有限的统一。虽然在现实中,受到非存在限制的存在———有限性是人类生存的普遍命运,但是,人在有限的生存中追求无限的意义,在克服非存在的斗争中展示存在的勇气。这个无限不是量上的规定,而是悖论性的、否定性的和超越性的规定。广义的宗教肯定了人类生存的勇气和价值,它与传统的宗教信仰有着根本的区别。蒂利希的思想是生存主义和基督教相结合的重要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蒂利希 有限和无限 生存本体论 有限 人的生存 宗教信仰 终极关怀 人类生存 西方宗教哲学 意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的无限性理论及其启示
2
作者 郭大俊 《理论月刊》 CSSCI 1997年第10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无限 有限和无限 恩格斯 有限 人的思维 启示 二律背反 本质和现象 认识能力 基本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解时间空间的无限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李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7-12,共6页
本文针对哲学教科书中关于时间空间无限性理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无限性的一些新的见解.文章认为现行无限性理论没有超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窠臼.辩证的无限观认为无限和有限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无限是有限物的一种本性,是在事物具体发... 本文针对哲学教科书中关于时间空间无限性理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无限性的一些新的见解.文章认为现行无限性理论没有超出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窠臼.辩证的无限观认为无限和有限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无限是有限物的一种本性,是在事物具体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特征.按照现行无限性理论,无法解释和说明科学认识的新成就,而辨证的无限规则从科学认识的新成就中得到更具体、更深刻的论证和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限 时间空间 有限 无限有限 无穷 新成就 宇宙 物质世界 矛盾统一体 有限和无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逻辑顺序 被引量:1
4
作者 幸强国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9-14,21,共7页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作用列宁有过精彩的描述:“在人面前是自然现象之网,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即认识世界过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作用列宁有过精彩的描述:“在人面前是自然现象之网,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即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列宁全集》第58卷,第90页)认识这些“网上纽结”,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基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从人类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果,它必将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范畴 唯物辩证法 个别事物 有限和无限 逻辑顺序 非平衡 闭性 天体系统 客观根据 客观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黑格尔对康德二律背反学说的扬弃
5
作者 张传湘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52-56,共5页
康德在研究和总结近代哲学时指出,莱布尼茨的唯理论和休漠的经验论都是片面的,都不能正确解决认识问题。他在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深入考察人的理性认识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二律背反学说。
关键词 黑格尔 康德 二律背反 理性 《逻辑学》 小逻辑 唯理论 有限和无限 反题 自己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控制与自我放纵
6
作者 刘运 周兆儒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30-30,共1页
教师应该重视行为控制。所谓行为控制,是指通过社会或自身的力量,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要求,减少行为上的偏差。大凡有成就的人,常常对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进行一定的控制。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一个立志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 教师应该重视行为控制。所谓行为控制,是指通过社会或自身的力量,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要求,减少行为上的偏差。大凡有成就的人,常常对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进行一定的控制。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一个立志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情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控制 自我控制 社会规范 黑格尔 控制自己 有限和无限 辩证关系 理智的思考 心理缺陷 健全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