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三维钢筋埋置组合式有限单元模型及其网格自动生成 被引量:11
1
作者 巫昌海 汪基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61-764,共4页
为克服三维钢筋混凝土有限单元模型中网格划分存在的缺陷 ,提出了埋置组合式有限单元模型 .该模型在形成混凝土三维单元时可不考虑钢筋的方位 ,只要给出钢筋的起点与终点的坐标 ,即可自动形成钢筋在组合单元中的信息 .实际应用表明 ,该... 为克服三维钢筋混凝土有限单元模型中网格划分存在的缺陷 ,提出了埋置组合式有限单元模型 .该模型在形成混凝土三维单元时可不考虑钢筋的方位 ,只要给出钢筋的起点与终点的坐标 ,即可自动形成钢筋在组合单元中的信息 .实际应用表明 ,该模型方便可行 ,单元划分效率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有限单元模型 网格自动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体结构连接部件的有限单元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东旭 孙丕忠 唐乾刚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6-9,共4页
针对多体结构中连接部位带来的运动不连续问题 ,提出了将连接部件不作节点处理而作单元看待的设想。从力学基本原理出发推导了单元的刚度矩阵与阻尼矩阵 。
关键词 多体结构 连接部件 连接单元 有限单元模型 航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置可变形壁障及其有限元模型的开发与验证 被引量:3
3
作者 白中浩 郭厚锐 +1 位作者 白芳华 曹立波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76-281,共6页
开发了一种供汽车碰撞试验用的偏置可变形壁障(ODB),该壁障由蜂窝铝块制造,且满足中国的《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要求GB/T 20913-2007》法规。建立了基于壳单元的该壁障有限元模型。推导了异面压缩强度公式,用以指导试验。用准... 开发了一种供汽车碰撞试验用的偏置可变形壁障(ODB),该壁障由蜂窝铝块制造,且满足中国的《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要求GB/T 20913-2007》法规。建立了基于壳单元的该壁障有限元模型。推导了异面压缩强度公式,用以指导试验。用准静态压缩试验,获得蜂窝铝物性参数。进行了台车高位水平杆及低位水平杆的壁障碰撞试验。在壁障的有限元模型中,添加了材料失效,使用弹簧单元,实现蜂窝铝内滞留空气压强效应的模拟。以壁障碰撞试验,验证该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模拟面板及蜂窝铝的撕裂效果;仿真的力与变形的曲线波形及峰值与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碰撞试验 偏置可变形壁障(ODB) 单元有限模型 蜂窝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抗震墙非线性分析的扩展铁木辛哥分层梁单元 被引量:19
4
作者 孙景江 江近仁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8-83,共6页
在已证明三竖直线单元(Three—vertical—line element)和多竖直线单元(Multiple—vertical—lineelement)本质上为铁木辛哥分层梁单元(这里称之为扩展铁木辛哥分层梁单元)... 在已证明三竖直线单元(Three—vertical—line element)和多竖直线单元(Multiple—vertical—lineelement)本质上为铁木辛哥分层梁单元(这里称之为扩展铁木辛哥分层梁单元)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这一单元模型。首先推导了单元刚度矩阵和内力表达式;然后讨论单元分别模拟轴向-弯曲和剪切滞变特性的理论根据;其次,根据试验结果,改进了Kabeyasawa提出的层拉-压滞变模型;最后给出计算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单元模型 抗震墙 地震反应 高层建筑 刚度矩阵 扩展铁梓哥分层梁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剪切变形的RC薄壁空心墩滞回分析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司炳君 孙治国 王东升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4-870,共7页
建立了考虑弹塑性剪切变形的钢筋混凝土薄壁空心墩抗震滞回分析模型,模型中以修正的压力场理论(modified compression field theory,MCFT)计算空心墩的剪切变形,并通过Ozcebe建议的滞回规则描述剪切滞回关系,以纤维单元模型模拟空心墩... 建立了考虑弹塑性剪切变形的钢筋混凝土薄壁空心墩抗震滞回分析模型,模型中以修正的压力场理论(modified compression field theory,MCFT)计算空心墩的剪切变形,并通过Ozcebe建议的滞回规则描述剪切滞回关系,以纤维单元模型模拟空心墩的弯曲变形,两者通过串联模型共同模拟试件在地震条件下的弯剪作用.利用建立的数值模型对1个矩形和3个圆形薄壁空心墩试件的滞回曲线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不考虑剪切变形的纤维单元模型模拟的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有较大的误差,难以准确模拟滞回曲线的捏拢效应和耗能能力,并可能高估薄壁墩的刚度和残余位移,而建议的模型很好地模拟了薄壁墩的滞回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空心墩 滞回性能 模拟 纤维有限单元模型 修正的压力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钢筋薄膜组合单元及其网格自动生成 被引量:3
6
作者 汪基伟 冷飞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6-240,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钢筋薄膜组合单元模型和薄膜单元结点信息生成技术。该模型能考虑任意方向的钢筋薄膜,使得单元网格的划分不必考虑钢筋的方位,克服了现有钢筋薄膜组合单元所存在的缺陷。应用本文提出的薄膜结点生成技术,只要给出钢筋薄... 提出了一种新的钢筋薄膜组合单元模型和薄膜单元结点信息生成技术。该模型能考虑任意方向的钢筋薄膜,使得单元网格的划分不必考虑钢筋的方位,克服了现有钢筋薄膜组合单元所存在的缺陷。应用本文提出的薄膜结点生成技术,只要给出钢筋薄膜四个角点的坐标,即可自动形成薄膜单元在组合单元中的信息。算例表明该模型方便可行,单元划分效率高,且能达到相当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三维 有限单元模型 网格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O型圈阻尼器在高速旋转台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宣海军 洪伟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54-1857,共4页
为验证橡胶O型圈阻尼器(EORD)的减振有效性,在高速旋转试验台上研究EORD支承高速柔性悬臂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试验转子从0逐渐加速到24 000 r/min,然后切断电源自然降速.记录转子升降速过程中的转速和振动信号.建立基于Timoshenko连... 为验证橡胶O型圈阻尼器(EORD)的减振有效性,在高速旋转试验台上研究EORD支承高速柔性悬臂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试验转子从0逐渐加速到24 000 r/min,然后切断电源自然降速.记录转子升降速过程中的转速和振动信号.建立基于Timoshenko连续梁理论的转子有限单元分析模型,求解模态转速、模态振型和不平衡响应,用Kelvin-Voigt黏弹性线性模型表示橡胶O型圈的动态特性,试验和理论计算结果比较表明,不平衡响应试验值和理论值一致,转子越过一阶临界转速并升速到2倍临界转速以上稳定运行.EORD能有效抑制高速转子的不平衡响应,提高转子系统的稳定性.作为一种低成本洁净的阻尼元件,EORD具有优良的阻尼减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O型圈阻尼器 转子动力学 有限单元模型 不平衡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y曲线法的超长桩非线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姚文娟 吴怀睿 +1 位作者 程泽坤 杨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83-1690,共8页
引入横向等效载荷概念,根据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推导出了具有对称形式的杆单元P-Δ效应刚度修正矩阵。同时结合p-y曲线法,从Newmark弹簧支座的概念出发,考虑横向抗力分布的影响,提出了与有限杆单元法相适应的非线性弹簧设置方法。结合以... 引入横向等效载荷概念,根据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推导出了具有对称形式的杆单元P-Δ效应刚度修正矩阵。同时结合p-y曲线法,从Newmark弹簧支座的概念出发,考虑横向抗力分布的影响,提出了与有限杆单元法相适应的非线性弹簧设置方法。结合以上改进,建立了相应的倾斜荷载桩非线性有限杆单元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编制了有限元程序,对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以往方法的计算成果和通用有限元软件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同时利用该方法计算分析了P-Δ效应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Δ效应 P-Y曲线 水平非线性弹簧 非线性有限单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颜喀拉块体强震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兴悦 陈连旺 +2 位作者 杨立明 李玉江 谭佩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4-314,450,共11页
以青藏高原为目标采用弹性体本构关系,模拟印度板块持续向北推进、挤压对巴颜喀拉块体及邻区的影响.通过降低强震发生位置处单元弹性模量的方法,模拟1900年以来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及周缘MS≥7.0强震,计算序列中前面地震对后续强震的影响... 以青藏高原为目标采用弹性体本构关系,模拟印度板块持续向北推进、挤压对巴颜喀拉块体及邻区的影响.通过降低强震发生位置处单元弹性模量的方法,模拟1900年以来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及周缘MS≥7.0强震,计算序列中前面地震对后续强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①巴颜喀拉块体背景场应力水平大致与块体西部等效应力同等大小,自西向东逐渐递减,巴颜喀拉块体西部和中部等效应力从南向北逐渐递减,东部地区等效应力比较低;②模拟的14次地震序列中,有8次发生在前面强震所引起的等效应力增大的区域内,2次发生在等效应力增大和减小的过渡区域内,3次发生在等效应力减小的区域内;③从强震序列所引起的应力相互作用看,历史地震对1970年以来发生的地震影响结果为:历史地震加速了1973年亦基台错、1997年玛尼和200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的发生,昆仑山口西地震对汶川地震的影响较小,汶川地震对玉树地震的发生不具有加速触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巴颜喀拉块体 单元有限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极限承载力研究
10
作者 罗小勇 余志武 易伟建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0-25,共6页
对竖向与水平荷载试验中 1 8榀 UPC框架的极限承载力和框架梁中 UPS的应力变化与极限应力进行探讨 ,并结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模型 ,定性定量分析了UPS极限应力对
关键词 无粘结 预应力混凝土 极限应力 有限单元模型 极限承载力
全文增补中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模量预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田学亮 徐颖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97,共6页
为了分析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对其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针对无压渗透法制备的A356/SiCp复合材料建立了表征其细观结构的2维代表性体积单元有限元模型,以建立复合材料宏观性能与细观结构之间的依赖关系。在周期性边界条件... 为了分析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对其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针对无压渗透法制备的A356/SiCp复合材料建立了表征其细观结构的2维代表性体积单元有限元模型,以建立复合材料宏观性能与细观结构之间的依赖关系。在周期性边界条件和模拟单轴拉伸边界条件下研究了颗粒的形状(圆形、椭圆形)和体积分数(10%、15%、20%)对其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并与无压渗透法制备的A356/SiCp复合材料试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2种条件下的预测结果相差不大,预测误差均不超过5%;碳化硅颗粒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显著,对颗粒形状的影响很小,在相同边界条件及体积分数下,圆形和椭圆形颗粒的预测值相差不超过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性体积单元有限模型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周期性边界 单轴拉伸边界 有效弹性模量 细观结构 宏观力学特性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