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持联盟机制的有限匿名性控制支付模型
1
作者 温涛 许强 赵宏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5-141,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持联盟机制的有效匿名性控制支付模型,将以执行政府监控权的中央银行和所有参与电子支付的商业银行组成一个联盟,采用控制参数形式对匿名性进行有限控制,保证了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和政府监控机制的有效执行,实现了电子货... 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持联盟机制的有效匿名性控制支付模型,将以执行政府监控权的中央银行和所有参与电子支付的商业银行组成一个联盟,采用控制参数形式对匿名性进行有限控制,保证了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和政府监控机制的有效执行,实现了电子货币的透明性和互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盟机制 有限匿名性控制支付模型 保密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常利率相依风险模型的有限时破产概率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开永 林金官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43-1248,共6页
为了得到带常利率相依风险模型的风险度量,用概率极限理论及随机过程的方法得到了上述模型有限时破产概率的渐近估计.采用有限时破产概率的加权表达式、加权和的一致渐近性质及相依结构的处理方法研究了索赔额之间的相依性、索赔来到时... 为了得到带常利率相依风险模型的风险度量,用概率极限理论及随机过程的方法得到了上述模型有限时破产概率的渐近估计.采用有限时破产概率的加权表达式、加权和的一致渐近性质及相依结构的处理方法研究了索赔额之间的相依性、索赔来到时间间隔的相依性及索赔额的分布对带常利率风险模型的有限时破产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索赔额的分布属于控制变化尾分布族、索赔额之间具有类似渐近独立的相依结构及索赔来到时间间隔具有宽相依结构时,带常利率的风险模型的有限时破产概率呈现出一定的渐近性质,此渐近性质与索赔额的分布、常利率、初始资本及时间范围有关.当考虑的时间范围及索赔量变大时,将增加有限时破产概率的上下界;当常利率及初始资本变大时,将减小有限时破产概率的上下界.但索赔额及索赔来到时间间隔的相依性对有限时破产概率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依风险模型 有限时破产概率 控制变化尾 渐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乘坐室声学泄漏分析的声振耦合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丁渭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02年第1期6-8,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声学泄漏边界条件” ,并将其引入到声振耦合分析的有限元模型中 ,使模型具备了对实际车辆乘坐室声学泄漏问题的处理能力。然后以SH76 0A型轿车乘坐室为对象给出了算例 ,并通过计算和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 ,验证了所提方... 提出了一种新的“声学泄漏边界条件” ,并将其引入到声振耦合分析的有限元模型中 ,使模型具备了对实际车辆乘坐室声学泄漏问题的处理能力。然后以SH76 0A型轿车乘坐室为对象给出了算例 ,并通过计算和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 ,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泄漏 边界条件 声振耦合 有限模型 噪声控制 低噪声设计 乘坐舒适 车辆乘坐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自适应集总电动势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卓易 邱建琪 金孟加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5659-5669,共11页
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多,但在无位置传感器运行场合仍存在依赖参数、传统位置观测方法不易实现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无位置传感器自适应集总电动势模型预测控制(SALE-MPC)方案,利用FCS... 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多,但在无位置传感器运行场合仍存在依赖参数、传统位置观测方法不易实现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无位置传感器自适应集总电动势模型预测控制(SALE-MPC)方案,利用FCS-MPC不使用调制器的离散开关控制产生的固有激励,实现永磁同步电机包括零速在内宽速度范围的位置观测以及初始极性判断。提出的自适应集总电动势预测模型无需电机参数,降低了系统参数敏感性。而FCS-MPC固有激励的利用替代了传统高频信号注入,对基本控制的干扰小,且无需复杂的信号处理和滤波器设计。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有限模型预测控制 参数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合衬套强化耳片孔疲劳寿命优化研究
5
作者 刘儒军 蔡晓 +1 位作者 鲍益东 黄翔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04-2211,2251,共9页
压合衬套冷挤压强化耳片孔挤压量与强化效果的对应关系难以获得,并且存在残余应力沿轴向分布不均及孔壁变形不均的问题,为此,对大孔径耳片孔压合衬套冷挤压强化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带夹具的低成本工艺改进方法,并对改进后工艺的... 压合衬套冷挤压强化耳片孔挤压量与强化效果的对应关系难以获得,并且存在残余应力沿轴向分布不均及孔壁变形不均的问题,为此,对大孔径耳片孔压合衬套冷挤压强化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带夹具的低成本工艺改进方法,并对改进后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首先,建立了压合衬套冷挤压强化耳片孔的有限元模型,开展了耳片孔冷挤压强化,探究了不同挤压量下耳片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及孔壁变形规律;然后,采用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耳片疲劳寿命与挤压量的映射关系;通过压合衬套冷挤压安装实验和X射线衍射仪应力检测实验,对压合衬套冷挤压强化耳片孔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最后,提出了改进的压合衬套冷挤压强化工艺,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冷挤压强化效果并非与挤压量呈正相关,而是在某一挤压量下取得峰值。采用改进后的压合衬套冷挤压强化工艺可改善耳片孔变形不均的问题,进一步延长耳片孔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合衬套 冷挤压强化有限模型 残余应力 变形均匀控制 疲劳寿命分析 冷挤压强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