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合和有限切开复位治疗不同类型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宫福良 李杰 石兴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2-43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闭合复位和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不同类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胫骨横形骨折、93例斜型骨折、71例粉碎骨折的患者分别采用闭合和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和不同方法的手术时间、... 目的对比分析闭合复位和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不同类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胫骨横形骨折、93例斜型骨折、71例粉碎骨折的患者分别采用闭合和有限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和不同方法的手术时间、射线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不愈合率、感染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上横形骨折患者切开与闭合复位没有差别,斜形骨折的切开复位时间更短,而粉碎骨折的切开复位时间更长;射线使用时间横形骨折患者闭合与切开复位间没有统计学差异,斜形和粉碎骨折闭合复位均使用更长的放射线时间;粉碎骨折的切开复位延长了住院时间;横形和粉碎骨折闭合与切开复位的不愈合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斜形骨折闭合复位不愈合率高;不同类型骨折各组间感染率没有差别;各种骨折类型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对术后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结论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斜形、螺旋骨折和复位困难的粉碎骨折可选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而横形骨折和多数粉碎骨折尽量选用闭合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髓内钉 有限切开复位 闭合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切开复位髓内外联合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随访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中砥 许庭珉 +2 位作者 党育 张殿英 付中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2-1106,共5页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辅助复位下钛缆环扎联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46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性14例,女性32例;年龄44~92岁,平均(77.83±10.66)...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辅助复位下钛缆环扎联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46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男性14例,女性32例;年龄44~92岁,平均(77.83±10.66)岁;左侧17例,右侧29例,致伤原因包括高处坠落、交通事故及意外跌倒。按照Seinsheimer分型:ⅢA型26例,ⅢB型11例,Ⅳ型9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所有患者采用有限切开辅助复位下钛缆环扎联合髓内钉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数据,分别采用Sanders创伤性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等指标评价术后康复效果。结果: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31.09±20.36)min,平均术中失血量(191.96±111.03)mL,平均住院天数(10.61±2.85)d。术后Sanders评分和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6.96%和91.30%。随访病例未出现骨折部位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有限切开辅助复位技术可很好解决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术中复位问题,钛缆环扎联合髓内钉固定可获得骨折断端良好的对位对线和稳定性,是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切开复位 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转子下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晓芳 孟增东 邹天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543-544,共2页
目的:评价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5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8例,术后随访3~18个月,按Jakim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目的:评价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5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8例,术后随访3~18个月,按Jakim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优4例,良3例,占86%(7/8),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切开复位和内固定可以用于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特别是严重的关节内粉碎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腕关节外固定支架 有限切开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PO在胫骨Pilon骨折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晓林 陆国海 +2 位作者 祖晓水 蒋逸秋 胡丹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接骨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在胫骨Pilon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 目的探讨微创接骨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在胫骨Pilon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有限切开复位置入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MIPO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以及术后1、3、6个月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21.52±20.42)分钟]明显长于对照组[(95.07±18.16)分钟](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65.42±12.10)天]明显短于对照组[(80.11±10.46)天](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优良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72.21±7.69)分、(81.43±9.24)分、(90.08±9.68)分]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63.48±8.69)分、(75.10±8.87)分、(81.24±9.10)分](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13.33%,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MIPO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效果较好,骨折愈合时间短,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接骨板接骨术 胫骨PILON骨折 有限切开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正
5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3-593,共1页
由于作者疏忽,其在《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年第52卷第5期第870~874页发表的《关节镜下改良outside-in穿刺缝合技术修复半月板撕裂的中期临床随访》以及2020年第52卷第6期第1102~1106页发表的《有限切开复位髓内外联合固定技术治... 由于作者疏忽,其在《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年第52卷第5期第870~874页发表的《关节镜下改良outside-in穿刺缝合技术修复半月板撕裂的中期临床随访》以及2020年第52卷第6期第1102~1106页发表的《有限切开复位髓内外联合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随访》两篇文章的基金项目有遗漏,现增补该基金项目:北京大学医学部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立项课题(30090)[University Innovation Research of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30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医学部 股骨转子下骨折 半月板撕裂 临床随访 有限切开复位 立项课题 缝合技术 基金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辅助手术与传统术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近期手术疗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被引量:28
6
作者 郭明刚 冯志尉 +2 位作者 李亮 李伟 袁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辅助手术与传统术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近期手术疗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64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膝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辅助手术与传统术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近期手术疗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64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膝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近期相关手术疗效指标,评估两组术后6个月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膝关节活动范围,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天的血清生化指标,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病例。结果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及负重下地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膝关节RASMUSSEN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75%VS 75.00%,P<0.05),伸膝、屈膝最大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血管细胞黏附因子(sVCAM)、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aVCAM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GF、AL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38%VS 31.55%,P<0.05)。结论膝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近期疗效确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活动范围,并有效降低血清NGF、sVCAM及ALP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 近期手术疗效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