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材料参数对机车车辆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张义 李芾 傅茂海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9-103,共5页
针对铁道机车车辆强度计算中广泛存在的各向同性材料结构线性静力有限元分析问题,根据弹性有限元理论进行公式推导和用有限元实例进行计算验证,着重研究有限元计算中弹性模量、泊松比等材料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得出2类位移边界条件下... 针对铁道机车车辆强度计算中广泛存在的各向同性材料结构线性静力有限元分析问题,根据弹性有限元理论进行公式推导和用有限元实例进行计算验证,着重研究有限元计算中弹性模量、泊松比等材料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得出2类位移边界条件下弹性模量与计算结果间的简单关系。由公式推导过程及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能否最大程度地反映结构在实际运用中的承载响应,除材料参数的选取外,更重要的在于合理确定结构有限元模型的离散质量及边界条件。对于铁道机车车辆上的一些传力及承载结构,为了使计算结果在局部及整体能够符合实际情况,必须使用弹性边界元为计算模型提供弹性位移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参数 弹性模量 泊松比 结构有限元分析 有限元离散模型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压裂分段射孔簇多裂缝空间偏转模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永亮 刘娜娜 王昊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0-169,共10页
深部致密油气储层水力压裂工程形成复杂缝网形态是影响油气采收率的关键因素,需要准确评估和优化压裂裂缝扩展行为。水平井多射孔簇分段压裂涉及储层和孔隙−裂隙内流体之间的热扩散、流体流动与岩体基质变形,热扩散效应和多物理场耦合... 深部致密油气储层水力压裂工程形成复杂缝网形态是影响油气采收率的关键因素,需要准确评估和优化压裂裂缝扩展行为。水平井多射孔簇分段压裂涉及储层和孔隙−裂隙内流体之间的热扩散、流体流动与岩体基质变形,热扩散效应和多物理场耦合作用是深部致密岩体压裂的典型特征;同时,压裂缝网扩展与裂缝间的扰动作用有关,压裂工艺中的射孔簇间距、起裂顺序等造成平行裂缝发生不同程度的非稳定扩展。理解多物理场耦合、裂缝间扰动等内外因素的影响机制,对有效评估压裂缝网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深部储层的热−流−固耦合效应,研究水力压裂缝网三维扩展之间的应力阴影效应和多裂缝扰动偏转行为。研究建立水平井分段压裂的工程尺度三维数值模型,利用典型工况计算分析了压裂裂缝三维扩展的热扩散效应影响、不同射孔簇间距以及不同压裂方案(顺序、同步、交替压裂)下裂缝网络的扩展扰动行为。结果表明:深部致密油气储层压裂裂缝扩展引起的应力扰动区域在多裂缝中存在叠加、覆盖行为,形成应力阴影效应、造成裂缝空间偏转;水平井多射孔簇间距的减小,将增大应力阴影区,加剧裂缝间相互干扰;相比多射孔簇顺序压裂,同步压裂将增大应力阴影区,交替压裂可减小应力阴影区,交替压裂成为缓解压裂缝网三维扩展扰动、优化空间缝网形态的有效方案;深部致密油气储层岩体裂缝内的压裂液与岩体基质进行热交换,各压裂方案下的裂缝扩展面积、体积均有提升,表明热效应对裂缝扩展有促进作用,成为影响压裂裂缝扩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压裂裂缝 多裂缝扰动偏转 应力阴影效应 热−流−固耦合 有限元离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子结构法在内燃机车动力分析中的应用
3
作者 游建民 陈虬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9,共9页
高速内燃机车的车体是复杂的空间结构,其有限元离散模型通常具有很高的自由度。作者利用有限元动力子结构法对车体进行了动力分析及在柴油机垂直激振力作用下的响应分析、并计算了车体的前20阶固有频率和振型。计算工作表明有限元动力... 高速内燃机车的车体是复杂的空间结构,其有限元离散模型通常具有很高的自由度。作者利用有限元动力子结构法对车体进行了动力分析及在柴油机垂直激振力作用下的响应分析、并计算了车体的前20阶固有频率和振型。计算工作表明有限元动力子结构法可有效和灵活地用于大型复杂结构的动力分析,并能大幅度节省计算工作量。因此,该方法在机车车辆等复杂结构的动力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子结构法 内燃机车 动力分析 有限元离散模型 固有频率 子空间迭代法
全文增补中
川西藏羌石砌民居建筑的抗地震倒塌性能
4
作者 许浒 杜宁宁 +1 位作者 余志祥 乔杨锴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21-1029,1046,共10页
我国川西地区的传统藏羌石砌民居具有较高的文化遗产保护价值,但在近年来的历次地震中出现了大量破坏.结合该类房屋的砌筑材料和建筑布置特征,对其抗地震倒塌性能进行研究.首先,开展了3组黏土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一个1/2缩尺黏土... 我国川西地区的传统藏羌石砌民居具有较高的文化遗产保护价值,但在近年来的历次地震中出现了大量破坏.结合该类房屋的砌筑材料和建筑布置特征,对其抗地震倒塌性能进行研究.首先,开展了3组黏土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一个1/2缩尺黏土-石砌墙体试件的水平抗剪承载力试验,并通过显式动力数值计算手段对试验过程进行模拟;其次,针对黏土和毛石材料均采用Holmquist-Johnson-Cook(HJC)本构模型,基于随机分布离散型有限元方法,根据实际墙体中两种材料的分布比例建立相应数值模型,并通过与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明确了数值计算中的关键参数;在此基础上,对一典型二层平面L型缩进式民居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计算,通过与实际震害情况的对比分析了其地震破坏机制,再现了地震倒塌全过程,并开展了结构的抗地震倒塌易损性分析,研究了不同晒台缩进面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罕遇烈度下,平面L型缩进式结构中晒台面积比例由30%增加至45%时,结构倒塌概率增大16.7%,抗倒塌储备系数下降9%,对易损性曲线影响并不显著;但当晒台面积比例减小至15%时,二层墙体开洞率增大18%,导致结构的地震倒塌概率增加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民居碉房 随机分布离散有限元模型 抗震性能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