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结合面特性影响的机床整机有限元静力学分析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豪 黄为彬 方兵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2-738,共7页
针对机床数字化设计中典型结合面建模精度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虚拟材料等效结合面静力学特性的方法,建立了考虑结合面特性影响的机床整机有限元静力学分析模型,并完成了相应的静刚度测试实验。首先,综合考虑了弹塑性变形机制... 针对机床数字化设计中典型结合面建模精度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虚拟材料等效结合面静力学特性的方法,建立了考虑结合面特性影响的机床整机有限元静力学分析模型,并完成了相应的静刚度测试实验。首先,综合考虑了弹塑性变形机制和摩擦力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结合面法向和切向刚度的分析模型;其次,根据不同类型结合面的特点,采用虚拟材料模拟结合面的刚度特性,建立了刚度特性与虚拟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关系,并将其应用于精密数控机床整机的静刚度分析;最后,开展了整机工艺系统的静刚度测试实验,得到了主轴末端X、Y、Z三个方向的刚度分别为26.60 N/μm、41.87 N/μm和40.17 N/μm,并将其与仿真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结合面影响的模型相对误差将近17%,而考虑结合面影响的模型相对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考虑结合面特性影响的机床整机有限元静力学分析模型的有效性;采用虚拟材料等效结合面静力学特性的方法可作为机床数字化设计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数字化设计 虚拟材料法 结合面静力学特性 静刚度测试 有限元力学分析模型 弹塑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修正的目标函数及算法 被引量:33
2
作者 杨智春 王乐 +1 位作者 李斌 刘江华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8-296,408,共9页
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修正是结构动力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回顾了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简要评述了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修正所使用的设计变量,着重阐述了各种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中所使用的目标函... 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修正是结构动力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回顾了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简要评述了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修正所使用的设计变量,着重阐述了各种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中所使用的目标函数及修正算法,讨论了工程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修正的一些策略,最后对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有限元模型 模型修正 目标函数 修正算法 设计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体生物力学有限元模型的约束系统参数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裴永生 刘壮 张世哲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0-36,共7页
建立了人体胸部生物力学有限元模型,通过肋骨三点弯曲试验和胸部碰撞块冲击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实车正面碰撞试验获取车身加速度,建立约束系统有限元模型,根据实车试验条件进行碰撞仿真,获取胸部压缩仿真曲线及心脏、肺部和肝... 建立了人体胸部生物力学有限元模型,通过肋骨三点弯曲试验和胸部碰撞块冲击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实车正面碰撞试验获取车身加速度,建立约束系统有限元模型,根据实车试验条件进行碰撞仿真,获取胸部压缩仿真曲线及心脏、肺部和肝脏等胸腹部器官压力。针对乘员生物力学约束系统有限元模型,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采样,结合采样数据构建响应面近似模型,利用退火算法对汽车乘员约束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仿真结果表明,正面碰撞中,乘员胸部压缩量减小,心脏、肺部和肝脏等胸腹部器官压力相对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有限元模型 约束系统 代理模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颚式破碎机机架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母福生 樊艳花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2期277-278,296,共3页
以2PE250 mm×750mm双腔颚式破碎机为例,通过合理确定机架的边界条件和受力状况,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双腔颚式破碎机机架的有限元力学模型.分析了应力、应变、位移的变化规格,揭示了机架的力学行为,从而对双腔颚式破碎... 以2PE250 mm×750mm双腔颚式破碎机为例,通过合理确定机架的边界条件和受力状况,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双腔颚式破碎机机架的有限元力学模型.分析了应力、应变、位移的变化规格,揭示了机架的力学行为,从而对双腔颚式破碎机机架的结构设计和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颚式破碎机 有限元力学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钻井井斜有限元岩石应力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朱化蜀 余瑞青 +2 位作者 廖忠会 练章华 徐晓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74,共3页
气体钻井易井斜,钻井施工主要通过调整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进行轨迹控制,然而在高陡构造地区,气体钻井井斜变化严重超出井身质量控制要求,为后期作业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气体钻井井斜变化必须考虑井筒中不同循环介质的影响和井壁稳定... 气体钻井易井斜,钻井施工主要通过调整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进行轨迹控制,然而在高陡构造地区,气体钻井井斜变化严重超出井身质量控制要求,为后期作业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气体钻井井斜变化必须考虑井筒中不同循环介质的影响和井壁稳定程度的影响,而现有的数学模型复杂,计算量大,不能真实地模拟井下钻井的力学变化。为此,利用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实体三维力学模型,可以充分考虑井筒中不同循环介质的影响和井壁稳定性的影响进行Von-Mises应力计算,根据地层应力值的变化,可以直观地分析出气体钻井井斜规律。通过对该模型力学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在相同地层倾角和岩石强度下,气体钻井井斜幅度大于钻井液钻井的井斜幅度,井壁更不稳定,钻井时更易出现井眼扩大现象;当地层倾角小于45°时,井斜具有上倾趋势;地层倾角等于45°时,井斜趋势不明显;地层倾角大于45°时,井斜具有下倾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井斜 有限元岩石力学模型 岩石应力 地层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软件在过盈配合联接安全核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韦念龙 邓群 +1 位作者 周晔 尹玉波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2年第3期37-40,共4页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正在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行业、岩土工程、电磁场分析、热力学分析以及流体力学等各个领域 ,由于其分析速度快、精度高、使用方便而成为当前国际有限元分析的主流软件。本文以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和轴的过盈配合为例 ,说明...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正在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行业、岩土工程、电磁场分析、热力学分析以及流体力学等各个领域 ,由于其分析速度快、精度高、使用方便而成为当前国际有限元分析的主流软件。本文以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和轴的过盈配合为例 ,说明了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在过盈配合联接安全核算中是可以适用的。文中对过盈配合联接中有限元分析力学模型的建立、单元型式的选取、分网精度的确定以及加载方式等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核算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过盈配合 有限元分析力学模型 单元型式 分网精度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力机叶片前缘的雨滴冲击动力学响应机制
7
作者 张建宇 冯梦洁 +1 位作者 郭旭 杜晓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1,共11页
随着近年海上风力机设计的大型化,叶片前缘的雨蚀失效问题变得愈发突出,不仅影响机组的风能转化效率,对结构的稳定运行也构成潜在威胁。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法研究雨滴内部的本构关系,以有限元法... 随着近年海上风力机设计的大型化,叶片前缘的雨蚀失效问题变得愈发突出,不仅影响机组的风能转化效率,对结构的稳定运行也构成潜在威胁。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法研究雨滴内部的本构关系,以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建立叶片前缘的代表性体积单元(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RVE)模型,两者相互耦合,研究雨滴在叶片表面形成的冲击响应过程。考虑自然降雨的实际工况,建立与降雨强度相关联的雨滴尺寸模型,以及雨滴的空间分布模型;通过单雨滴的冲击仿真,研究叶片表面冲击载荷以及雨滴内部的速度分布,从而解构雨滴冲击的物理过程,并通过冲击的应力、应变场分析,为潜在损伤区提供评价;建立多雨滴冲击的仿真模型,研究冲击应力场之间的耦合作用以及涂层表面的塑性应变累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锤冲击是造成塑性应变累积的关键因素,虽然横向喷射阶段的应力响应幅值小并呈现一定的无序特征,但如果存在多雨滴耦合冲击的情况,则会在耦合区内出现应力峰值,并对叶片变形和失效存在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叶片前缘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有限元法(SPH-FEM)耦合模型 单雨滴冲击 多雨滴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石力学性能对井筒密封完整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高云文 胡富源 +2 位作者 韩琴 刘斌辉 周崇峰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56,99,共4页
长庆油田延长组致密油层物性差,孔隙度和渗透率低,开采难度较大,需采用大型压裂技术才能获得产能。在水力压裂的过程中,存在井筒完整性失效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了井筒完整性的失效模式,建立了考虑套管、水泥环和地层相互作用的弹... 长庆油田延长组致密油层物性差,孔隙度和渗透率低,开采难度较大,需采用大型压裂技术才能获得产能。在水力压裂的过程中,存在井筒完整性失效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了井筒完整性的失效模式,建立了考虑套管、水泥环和地层相互作用的弹塑性有限元力学模型,分析了水泥石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对组合体密封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石的弹性模量较小时,变形能力强,载荷作用下不易于产生硬性压碎破坏,卸载后界面也不易撕开;水泥石屈服强度越高,卸载后界面抗撕裂能力越好,同时水泥环承受的荷载也越高。指出,除水泥环本身的性能外,地层的力学性质、套管尺寸等参数对井筒完整性也有重要影响,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对于长庆油田延长组致密油水平井,水泥石抗压强度为26 MPa、弹性模量为7.2 GPa、屈服强度为13 MPa的组合可满足施工及生产要求。采用长庆油田合平4井的现场工程数据,通过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对该井进行井口试压及水力压裂过程中的密封完整性校核,结果表明,采用韧性改造的水泥浆性能满足施工及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井筒密封完整性 水泥环 弹性模量 有限元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井出砂预测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练章华 刘永刚 +2 位作者 张元泽 李福德 钟水清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5期30-31,36,共3页
用塑性应变准则建立了油井出砂预测的有限元力学模型 ,岩石的屈服应力准则用Drucker-Prager准则 ,在国内是油井出砂预测的一种新方法。在某油田地层数下 ,用该模型得到了不同井筒压差所对应井壁附近的塑性应力、应变变化结果 ,用这些结... 用塑性应变准则建立了油井出砂预测的有限元力学模型 ,岩石的屈服应力准则用Drucker-Prager准则 ,在国内是油井出砂预测的一种新方法。在某油田地层数下 ,用该模型得到了不同井筒压差所对应井壁附近的塑性应力、应变变化结果 ,用这些结果可预测油井出砂情况。根据临界塑性应变 ,确定了井壁不出砂的临界生产压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井 出砂预测 塑性应变准则 油气井 DRUCKER-PRAGER准则 有限元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SYS在过盈联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曹燎原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5年第5期66-68,共3页
使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某空心轴产品过盈联接分析,通过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有限单元类型的选择,有限单元网格的划分,解题程序的控制与后置处理结果的分析,说明ANSYS在过盈联接的分析中是完全适用的。
关键词 ANSYS有限元软件 过盈联接 有限元力学模型 后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Lanczos迭代法的摩托车曲轴箱模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国洋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6-8,11,共4页
探讨了灵敏度Lanczos迭代法求解复杂机械结构振动模态的分析方法,指出了影响计算精度的主要原因,采用灵敏度Lanczos迭代法建立了曲轴箱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镁铝合金曲轴箱材料替代的固有特性,并用此方法求解了摩托车曲轴箱的振动... 探讨了灵敏度Lanczos迭代法求解复杂机械结构振动模态的分析方法,指出了影响计算精度的主要原因,采用灵敏度Lanczos迭代法建立了曲轴箱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镁铝合金曲轴箱材料替代的固有特性,并用此方法求解了摩托车曲轴箱的振动模态,为摩托车曲轴箱结构动态特性求解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轴箱 摩托车 灵敏度 模态分析 有限元力学模型 结构振动模态 结构动态特性 迭代法求解 复杂机械 计算精度 固有特性 镁铝合金 求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液格栅结构抗射弹冲击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宇 王彬文 +2 位作者 刘小川 惠旭龙 杨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7689-7695,共7页
为研究充液格栅结构抗射弹冲击性能,基于经验证的充液箱体抗射弹冲击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典型充液格栅结构抗射弹冲击有限元模型,分析射弹初速度、充液比例、流体液面压力以及流体黏性等对冲击过程中射弹速度衰减变化规律、形成的空腔... 为研究充液格栅结构抗射弹冲击性能,基于经验证的充液箱体抗射弹冲击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典型充液格栅结构抗射弹冲击有限元模型,分析射弹初速度、充液比例、流体液面压力以及流体黏性等对冲击过程中射弹速度衰减变化规律、形成的空腔形态以及流固耦合作用下格栅结构前、后壁板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射弹动能损失与充液比例基本没有关系,但与射弹初速度、液面压力和流体黏性与射弹动能损失正相关;后壁板的变形程度大于前壁板的变形,壁板变形程度与充液比例、射弹速度和液面压力正相关;射弹冲击下,充液比例越高、射弹初始速度越高、液面压力越高、流体黏性越大,充液格栅结构越容易发生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冲击 格栅结构 数值模拟 流固耦合 光滑粒子流动力学-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analysis and modal test of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 based on ambient excitation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常松 颜东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1期135-139,共5页
To study the stiffness distribution of girder and the method to identify modal parameters of cable-stayed bridge, a simplified dynamic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model named three beams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gird... To study the stiffness distribution of girder and the method to identify modal parameters of cable-stayed bridge, a simplified dynamic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model named three beams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girder with double ribs. Based on the simplified model four stiffness formulae were deduced according to Hamilton principle. These formulae reflect well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flexural, shearing, free torsion and restricted torsion deformation, respectively. An identification method about modal parameters was put forward by combining method of peak value and power spectral density according to modal test under ambient excitation. The dynam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alysis and modal test were carried out in a long-span concrete cable-stayed brid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rrors of frequencies between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est results are less than 10% mostly, and the most important modal parameters for cable-stayed bridge are determined to be the longitudinal floating mode, the first vertical flexural mode and the first torsional mode, which demonstrate that the method of stiffness distribution for three beams model is accurate and method to identify modal parameters is effective under ambient excitation modal 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dge engineering cable-stayed bridge dynam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ambient excitation modal 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analysis and nonlinear identification of space deployable structure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宏伟 刘荣强 邓宗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204-1213,共10页
The dynamic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ing method of the mast which is based on energy equivalency principle was investigated. And three kinds of mast dynamic model were established, which were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 The dynamic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ing method of the mast which is based on energy equivalency principle was investigated. And three kinds of mast dynamic model were established, which were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finite element model and simulation model, respectively. The mast frequencies and mode shapes were calculated by these models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The error between the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less than 5% when the mast length is longer.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mast with different lengths are tested, the mode frequencies and mode shapes are compared with finite element model. The mode shapes match well with each other, while the frequencies tested by experiments are lower than the results of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which reflects the joints lower the mast stiffness. The nonlinear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re presented in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mast under different excitation force levels. The joint nonlinearities in the deployable mast are identified as nonlinear hysteresis contributed by the coulomb friction which soften the mast stiffness and lower the mast frequen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loyable structure finite element model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s analysis of planar armored cable motion in deep-sea ROV system 被引量:3
15
作者 全伟才 张竺英 张艾群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4456-4467,共12页
The armored cable used in a deep-sea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ROV) may undergo large displacement motion when subjected to dynamic actions of ship heave motion and ocean current. A novel geometrically exact finite el... The armored cable used in a deep-sea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ROV) may undergo large displacement motion when subjected to dynamic actions of ship heave motion and ocean current. A novel geometrically exact finite element model for two-dimensional dynamic analysis of armored cable is presented. This model accounts for the geometric nonlinearities of large displacement of the armored cable, and effects of axial load and bending stiffness.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derived by consistent linearization and finite element discretization of the total weak form of the armored cable system, and solved by the Newmark time integration method. To make the solution procedure avoid falling into the local extreme points, a simple adaptive stepping strategy is proposed. The presented model is validated via actual measured data. Results for dynamic configurations, motion and tension of both ends of the armored cable, and resonance-zone are presented for two numerical cases, including the dynamic analysis under the case of only ship heave motion and the case of joint action of ship heave motion and ocean current. The dynamics analysis can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r product selection of the armored cable in a deep-sea ROV system so as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its marine operation under the sea state of 4 or abo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mored cable cable dynamics deep-sea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ROV) resonance-zone geometrically exact model Newmark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upled analysis of engine noise and interior noise of an automobile
16
作者 郑旭 毛杰 郝志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753-760,共8页
The coupled model of a four-cylind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a dash panel was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gine noise and interior noise of an automobil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lexi... The coupled model of a four-cylinde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a dash panel was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gine noise and interior noise of an automobil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lexible multi-body dynamics, and boundary element analysis were integrated to obtain the tetrahedron-element models, structural vibration response, and radiated noise,respectively. The accuracy of the finite-element model of the engine was validated by modal analysis via single-input multi-output technology, while the dash panel was validated by sound transmission loss experiment. The block was optimized to reduce the radiated acoustic power from the engine surface. The acoustic transfer path between the engine cabin and passenger compartment was then established. The coupled analysis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interior noise is optimized due to the engine noise re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ine noise interior noise dash panel coupled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