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滑脱层对大巴山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的控制: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晓玉 李江海 +2 位作者 豆方鹏 徐海轩 柳晨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3-743,共11页
大巴山前陆褶皱冲断带处于秦岭造山带和四川盆地间的过渡位置,是现今四川盆地大中型油气藏探明储量的重要分布区域。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巴山构造带,区内发育多套滑脱层,滑脱层的分布控制了研究区的构造变形。前人依据地质露头... 大巴山前陆褶皱冲断带处于秦岭造山带和四川盆地间的过渡位置,是现今四川盆地大中型油气藏探明储量的重要分布区域。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巴山构造带,区内发育多套滑脱层,滑脱层的分布控制了研究区的构造变形。前人依据地质露头分析和三维地震解释等技术方法厘定了研究区的主要构造样式,但对于构造变形过程及运动学特征尚缺乏定量化分析。本文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通过PFC2D软件计算相同时间步长内显示的构造样式的差异,设计了单滑脱层体系、双滑脱层体系和多滑脱层体系三个模型进行离散元单因素对比模拟实验,探讨各滑脱层体系中构造样式的差异。实验表明:①滑脱层对于剖面中构造的发育具有控制作用。一方面,从断层的发育数量来看,双滑脱层体系与多滑脱层体系中断层的发育数量均多于单滑脱层体系,滑脱层的引入使得体系中的构造发育更加复杂;另一方面,从发育的断层性质分析可知,随着滑脱层数量的增加,体系中前冲断层数量呈递增趋势,反冲断层的数量在多滑脱层体系中表现为少于前两个模型,且明显少于双滑脱层体系中反冲断层的数量,中间滑脱层对于形成反冲断层具有抑制作用。②滑脱层的引入加快了断层在垂向上的逆冲速度,中间滑脱层起到了联结基底滑脱层和上部滑脱层的作用。双滑脱层体系中普遍存在构造解耦现象,多滑脱层体系中以发育次级断层和次级褶皱为主要特征。③多滑脱层体系表现了明显的次级褶皱及次级断层特征,与大巴山东段剖面较为贴合,双滑脱层体系表现为具有较多构造解耦特征,与西段剖面较为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巴山前陆褶皱冲断带 构造变形 滑脱层 离散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粉土三轴压缩特性及二维离散元数值模拟
2
作者 蔡韩 刘宏 +2 位作者 向喜琼 王文俊 李麟玮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4-226,共13页
【目的】徐州粉土分布广泛,为了解其三轴压缩特性,给工程建设提供参数依据,【方法】对取自徐州地铁一号线的粉土,进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不断施加轴向压力直到土体破坏,将整个试验过程看作是外加荷载对土体的做功过程。在此基础上,采取... 【目的】徐州粉土分布广泛,为了解其三轴压缩特性,给工程建设提供参数依据,【方法】对取自徐州地铁一号线的粉土,进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不断施加轴向压力直到土体破坏,将整个试验过程看作是外加荷载对土体的做功过程。在此基础上,采取数值模拟方法,对徐州粉土的三轴试验过程进行模拟。【结果】结果显示:粉土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和变形模量均随围压增大而增大;不同围压下均表现为剪切破坏,低围压下橡皮膜扭曲更明显。各类裂纹均逐渐增加,试样微裂纹在应力达到峰值时开始激增,剪裂纹占比逐渐增加;加载初期,荷载做功几乎完全转化为应变能,整个过程中应变能先增大后减小,摩擦能和阻尼能则一直增大至模型破坏;应变能、摩擦能与阻尼能之和约占边界能的60%,且随轴向应变增速变化与粉土应力-应变曲线关系密切。【结论】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很好吻合;剪切裂纹主导了粉土的最终破坏;根据能量变化将粉土三轴压缩过程破坏模式划分为峰值前的孔隙压密、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三个阶段,及峰值后的加速破坏和强度剩余两个阶段。然而随着围压的增大,峰后加速破坏和强度剩余阶段可能会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土 三轴压缩 离散方法 微裂纹演化 能量演化 破坏阶段 数值模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的雪峰山前陆褶皱冲断带齐岳山分界断裂性质与形成过程
3
作者 王帅杰 颜丹平 +3 位作者 周志成 孔霏 景含阳 廖威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0,共13页
NE向分布的齐岳山断裂将雪峰山前陆褶皱冲断带划分为西北部的川东隔挡式褶皱冲断带和东南部的湘西隔槽式褶皱冲断带。然而,齐岳山断裂的性质和形成过程长期以来缺乏明确共识,导致对雪峰山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存在显著分... NE向分布的齐岳山断裂将雪峰山前陆褶皱冲断带划分为西北部的川东隔挡式褶皱冲断带和东南部的湘西隔槽式褶皱冲断带。然而,齐岳山断裂的性质和形成过程长期以来缺乏明确共识,导致对雪峰山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存在显著分歧。为揭示齐岳山断裂的形成机制及其对两侧构造变形差异的控制作用,本文基于地震反射剖面解释,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设计5组模型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若存在先存断裂,变形集中于其部位,影响断层生成顺序;若无先存断裂且多套滑脱层具有较低内聚力,变形主要沿下部滑脱层传递;当中间滑脱层厚度大于下部滑脱层时,变形主要受中间滑脱层控制。结合地震剖面的分析,本文认为雪峰山前陆褶皱冲断带表现为“双层台阶式断弯褶皱带”,齐岳山断裂形成于前陆褶皱冲断带的递进变形过程中,其两侧构造差异主要受基底滑脱层分布和寒武系滑脱层力学性质的主导作用。湘西隔槽式褶皱冲断带由深层断弯褶皱控制,而川东隔挡式褶皱冲断带由浅层断弯褶皱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山 前陆褶皱冲断带 齐岳山断裂 离散数值模拟 多滑脱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离散裂缝和扩展有限元的裂缝性页岩油藏流固耦合高效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牛骏 苏建政 +2 位作者 严侠 汪友平 孙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643-2651,共9页
通过耦合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和扩展有限元建立了一种适用于裂缝性页岩油藏的流固耦合高效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创新性在于:通过对裂缝进行显式降维处理,可以准确刻画水力裂缝对渗流场和应力场的影响,同时可以模拟水力裂缝开度的动态变... 通过耦合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和扩展有限元建立了一种适用于裂缝性页岩油藏的流固耦合高效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创新性在于:通过对裂缝进行显式降维处理,可以准确刻画水力裂缝对渗流场和应力场的影响,同时可以模拟水力裂缝开度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水力裂缝内流体压力对裂缝变形的影响;在划分网格时仅需对基岩系统进行正交网格剖分,不必考虑裂缝的几何形态,渗流场和应力场均选取一套网格,使得网格划分时的复杂度大幅降低。对于渗流方程求解采取模拟有限差分方法,满足局部质量守恒并且可以有效处理全张量形式渗透率;对于岩石力学方程求解采取扩展有限元方法,可以准确处理裂缝两侧的位移间断性。通过算例分析,本文方法的正确性与优势得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页岩油藏 流固耦合 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 扩展有限元方法 模拟有限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离散元耦合分析方法的含预制裂隙圆形孔洞试样破坏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冯帆 李夕兵 +1 位作者 李地元 陈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337-348,共12页
为了揭示结构面作用下深埋高应力硐室围岩的破坏机制,采用有限元/离散元耦合分析方法(FDEM)对含预制裂隙圆形孔洞硬岩试样建立数值模型,研究不同预制裂隙(结构面)位置、长度以及倾角下试样孔洞周边裂纹扩展规律及其力学破坏特性,针对各... 为了揭示结构面作用下深埋高应力硐室围岩的破坏机制,采用有限元/离散元耦合分析方法(FDEM)对含预制裂隙圆形孔洞硬岩试样建立数值模型,研究不同预制裂隙(结构面)位置、长度以及倾角下试样孔洞周边裂纹扩展规律及其力学破坏特性,针对各种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支护措施。研究发现,(1)在无预制裂隙作用条件下圆形孔洞顶底部首先出现张拉裂纹,随后在孔洞两侧相继出现劈裂裂纹并逐渐贯通,近似于开挖面附近的板裂化破坏;(2)若洞壁一侧存在已揭露裂隙该侧岩体整体呈剪切滑移型破坏,若洞壁一侧存在未揭露裂隙该侧岩体的破坏模式为张拉–剪切型破坏,未揭露预制裂隙试样的破坏程度更为剧烈且更容易诱发岩爆;(3)对于孔洞上方的预制裂隙,无论揭露与否最终都会产生局部性顶板垮落或崩塌;(4)随着预制裂隙长度的增加,圆形孔洞上方岩体由短裂隙时的局部性垮塌最终转变为全局式垮塌;(5)对于孔洞一侧预制裂隙,试样破坏过程所释放的动能(破坏程度)随裂隙倾角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对于孔洞顶部预制裂隙,试样的破坏剧烈程度随裂隙倾角的增加呈现单调递增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含裂隙或断层岩体地下工程开挖、支护设计及其稳定性分析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离散耦合分析方法(FDEM) 圆形孔洞 预制裂隙 结构面效应 岩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有限元耦合仿真的螺旋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珂 张硕 +1 位作者 于文达 邹德芳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46-752,共7页
目的研究多螺旋布料器内螺旋强制推送骨料时的受力情况,针对螺旋易损坏、易磨损的问题,给出螺旋优化意见。方法基于离散元-有限元(DEM-FEM)多物理场耦合理论建立螺旋输送物料理论模型,数值模拟分析混凝土骨料与螺旋间的相互作用力。结... 目的研究多螺旋布料器内螺旋强制推送骨料时的受力情况,针对螺旋易损坏、易磨损的问题,给出螺旋优化意见。方法基于离散元-有限元(DEM-FEM)多物理场耦合理论建立螺旋输送物料理论模型,数值模拟分析混凝土骨料与螺旋间的相互作用力。结果通过对比螺旋转动力矩的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了数值模型准确性;螺旋在推送物料时,等效应力最大位置在螺旋叶片与螺旋轴焊接区域;多螺旋同时推送物料时,中间位置的螺旋所受等效应力整体高于两侧螺旋;对于单螺旋而言,螺旋叶片沿轴向方向上40~80 mm处表面受力最大,100~140 mm处受力最小,沿径向方向上外圈受力较大。结论螺旋叶片内径增大或改为梯形截面可以减少焊接处应力集中的影响;螺旋叶片更换耐磨材料或适当增加叶片外圈厚度可以提高螺旋寿命;布料器中间位置螺旋选用高强度耐磨材料可提高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螺旋布料器 螺旋 有限元 离散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无限元耦合的2.5D直流电阻率数值模拟 被引量:9
7
作者 肖晓 原源 汤井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691-2700,共10页
为了解决传统有限元截断边界所引起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2.5D直流电阻率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数值模拟方法。首先推导无限元2.5D单元映射函数,然后提出一种无限元形函数,将其与传统有限元相结合,取代传统的混合边界,使得电位在无限域内连续... 为了解决传统有限元截断边界所引起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2.5D直流电阻率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数值模拟方法。首先推导无限元2.5D单元映射函数,然后提出一种无限元形函数,将其与传统有限元相结合,取代传统的混合边界,使得电位在无限域内连续并在无限远处衰减为0 V,最终形成的刚度矩阵稀疏对称并与场源位置无关。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网格剖分下,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方法比传统有限元法能够在边界测点处得到更高的计算精度,能够在较小的计算范围内得到更优的计算结果,从而有利于减少节点数,提高计算速度;由于系数矩阵不随场源位置改变,有利于加速反演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D 有限元-无限 数值模拟 电法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气藏介质变形-渗流耦合有限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7
8
作者 孙峰 李行船 +1 位作者 薛世峰 仝兴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104,共4页
低渗透气藏开发过程中介质变形对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及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综合考虑储层变形、地应力、流体渗流等因素,建立了低渗透气藏介质变形一渗流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并开发相应程序对耦合模型进行求解,定量研究... 低渗透气藏开发过程中介质变形对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及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综合考虑储层变形、地应力、流体渗流等因素,建立了低渗透气藏介质变形一渗流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并开发相应程序对耦合模型进行求解,定量研究开发过程中储层变形及其对储层物性和气藏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非均匀水平地应力造成近井壁区域储层变形及渗透率变化各向异性,产能评价中应综合考虑介质变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介质变形 耦合模型 有限元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面手动插旗过程的离散元-有限元耦合分析
9
作者 梁绍敏 冯云田 王志华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6-673,688,共9页
在月球表面插入旗帜对人类探索宇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离散元G有限元耦合算法对手动插旗过程进行数值分析,首先,建立月壤的离散元模型、旗杆的有限元模型以及月壤与旗杆相互作用的离散元G有限元耦合模型;然后,对旗杆的结构进行优化... 在月球表面插入旗帜对人类探索宇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离散元G有限元耦合算法对手动插旗过程进行数值分析,首先,建立月壤的离散元模型、旗杆的有限元模型以及月壤与旗杆相互作用的离散元G有限元耦合模型;然后,对旗杆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稳固性;最后,提出三种不同的插旗方式并讨论不同插旗方式下旗杆的动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离散元G有限元耦合算法对月面插旗过程的模拟是有效的;底部尖锐度及稳定支架开叉角度的合理设计有利于增大旗杆的入壤深度和旗杆的稳固性;增大直接插入法中轴向力、提高敲击插入法中敲击力和敲击频率均可以增加旗杆的入壤深度;旋转插入法中旋转速度和旋转频率对插入过程影响较小.以上研究可为月面手动插旗提供有效的方案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杆结构设计 插旗方式 入壤深度 稳固性分析 离散-有限元耦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构造变形机制分析方法——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宝利 刘可禹 +3 位作者 郭泊洋 林煜 陈鹏 庞志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0-1098,共19页
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褶皱带具横向东西分段、南北分带,纵向构造叠置的变形特征。但该区构造变形机制及样式的不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油气勘探的深入。为探究准南缘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机制及其变形过程,本文... 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褶皱带具横向东西分段、南北分带,纵向构造叠置的变形特征。但该区构造变形机制及样式的不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油气勘探的深入。为探究准南缘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机制及其变形过程,本文利用高精度地震、钻井和岩石力学等资料,根据实际地质条件,重点考虑滑脱层的数量、强度及厚度变化,结合滑脱层纵向组合、横向分布范围及同沉积作用、先存构造等因素,共设计了10组模型,并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滑脱层强度、厚度及其组合主要控制冲断褶皱带构造纵向叠置关系及构造样式,滑脱层分布及同沉积作用主要控制其横向变形范围,先存构造主要影响后期构造的继承性发育。在此基础上,分段开展了多因素组合模拟实验并与实际地震剖面进行对比,重构了准南缘构造变形过程,揭示了新生代以来其构造变形机制,即先存断裂、古凸起、三套不同性质滑脱层纵向叠置关系和同沉积作用共同控制了西段构造的形成与演化,“下强上弱”“下薄上厚”两套纵向叠置滑脱层控制了中段构造的形成与演化,先存断裂及单套较弱滑脱层控制了东段构造的形成与演化。该方法可为类似的复杂构造变形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前陆冲断褶皱带 离散数值模拟 滑脱层 先存构造 同沉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背斜储层物性演化及流固耦合数值模拟——以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储层为例
11
作者 汪顺宇 王健 +3 位作者 李勇 王阿瑞 陈美伊 刘可禹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5,70,共17页
以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逆冲断层相关褶皱为研究对象,分析断背斜储层的粒间体积分布特征,采用流固耦合数值方法模拟断背斜的形成过程与物性演化,评价构造挤压与流体流动对储层物性演化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断... 以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逆冲断层相关褶皱为研究对象,分析断背斜储层的粒间体积分布特征,采用流固耦合数值方法模拟断背斜的形成过程与物性演化,评价构造挤压与流体流动对储层物性演化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断背斜形成过程中,储层处于压应变状态,受外弧扩张作用和逆断层的影响,断背斜的枢纽和后翼是高孔隙度储层的优势发育部位。晚期构造挤压型超压对储层储集空间的保护作用有限,保护孔隙度为0.25%~0.47%和0.18%~0.43%的断背斜枢纽和后翼免受构造挤压应力的破坏。压应变演化路径控制储层孔隙度演化,早期强压应变导致孔隙度快速下降,后期外弧扩张作用抵消部分压应变,早期损失的储层孔隙度不能完全恢复。该结果为挤压背景下的断背斜优质储层分布及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物性演化 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构造 流体 断背斜 有限元 白垩系 克拉苏构造带 库车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模拟的滑坡碎屑流导向拦挡墙布置形式研究
12
作者 段元杰 刘要来 +2 位作者 刘东 路瑞利 位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8-195,共8页
高速远程滑坡是一种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的地质灾害现象。为避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需在滑坡易发区设置防护措施,目前对碎屑流防护措施的研究多侧重于拦停能力和提高拦挡墙结构强度,很少考虑拦挡结构的运动导向功能。以赵家沟滑坡为例... 高速远程滑坡是一种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的地质灾害现象。为避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需在滑坡易发区设置防护措施,目前对碎屑流防护措施的研究多侧重于拦停能力和提高拦挡墙结构强度,很少考虑拦挡结构的运动导向功能。以赵家沟滑坡为例,采用离散元方法对碎屑流运动过程中拦挡结构的导向调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导向拦挡结构的布置形式对居民区的防护效果,并对分流挡墙在整个过程中所起的调节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布置导向拦挡结构可以有效避免滑坡体流经人员活动区域,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另外,设置分流挡墙将碎屑流分成多股并辅助导向,可以更好地控制碎屑流的速度,降低主要导向挡墙所受的冲击力,进一步降低碎屑流颗粒翻越挡墙的可能,达到更好的导向拦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远程滑坡 颗粒流 离散方法 数值模拟 导向拦挡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离散元结合方法的Steven实验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彬彬 傅华 +1 位作者 喻寅 刘仓理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95-1002,共8页
针对有限元方法描述断裂与摩擦时存在算法困难,而离散元方法难以描述炸药结构响应的问题,建立了有限元-离散元相结合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与Fortran计算程序。通过有限元模拟炸药外金属壳体变形,离散元模拟炸药内部的裂纹扩展与摩擦升温,... 针对有限元方法描述断裂与摩擦时存在算法困难,而离散元方法难以描述炸药结构响应的问题,建立了有限元-离散元相结合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与Fortran计算程序。通过有限元模拟炸药外金属壳体变形,离散元模拟炸药内部的裂纹扩展与摩擦升温,采用Arrhenius方程描述炸药热分解反应放热,实现了装药低速撞击非冲击点火的三维模拟。以Steven实验作为算例,开展了脆性炸药PBX-2在钝头弹与平头弹两种撞击条件下装药破坏与点火的模拟,考察了炸药非均匀性的影响,获得了装药受载应力历史、裂纹分布、温升曲线、点火时间与位置、撞击点火速度阈值等,分析了钝头弹与平头弹撞击点火的分布特性。以炸药裂纹摩擦以及自反应放热为点火机制的模拟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离散结合方法 三维数值模拟 低速撞击点火 Steven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EM的离散多块石入水-沉降-触底过程数值模拟
14
作者 常姝琪 及春宁 +1 位作者 曹永华 岳长喜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168,219,共10页
结合有限元离散元方法(finite-discrete element method,FDEM),对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FLOW-3D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基于CFD-DEM的流固耦合模型,模拟了多块石入水、沉降以及触底的动力过程,分析了不同块... 结合有限元离散元方法(finite-discrete element method,FDEM),对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FLOW-3D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基于CFD-DEM的流固耦合模型,模拟了多块石入水、沉降以及触底的动力过程,分析了不同块石等效直径、形状和入水速度对触底速度和反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块石入水后速度迅速减小,并逐渐趋于定值,随后做动态平衡沉降运动,直至与底面发生碰撞。块石抛填的触底速度随等效直径的增大而增大,不同等效直径下球形块石触底速度绝对值最大,其次是纺锤形块石,最小为圆盘形块石。最大触底反力也随等效直径的增大而增大,成非线性关系,通过拟合得到了触底反力的经验公式。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块石等效直径对触底反力影响最大,其次是块石形状,最小为入水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石抛填 触底速度 触底反力 联合有限元离散(FDEM)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挤压过程的耦合无网格-有限元法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磊超 董湘怀 李从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24-1428,共5页
应用刚塑性耦合无网格-有限元法,对平面侧向挤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修正的罚函数法约束体积不可压缩条件,避免体积闭锁现象.采用边界奇异核方法,直接、准确地施加本质边界条件.针对侧向挤压工艺的特点,将无网格节点布置在变形剧烈的... 应用刚塑性耦合无网格-有限元法,对平面侧向挤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修正的罚函数法约束体积不可压缩条件,避免体积闭锁现象.采用边界奇异核方法,直接、准确地施加本质边界条件.针对侧向挤压工艺的特点,将无网格节点布置在变形剧烈的区域,充分发挥其处理大变形问题的能力;在变形较小的区域采用有限元单元,利用其较高的计算效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耦合方法对于侧向挤压这类局部成形问题的求解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网格法 耦合无网格有限元 侧向挤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场中微米级颗粒间二元碰撞的离散元模拟
16
作者 周英贵 许玥 +1 位作者 杨娜娜 凡凤仙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1-400,共10页
建立声场中微米级颗粒间二元碰撞的离散元模型,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探究颗粒碰撞过程中接触力、重叠量和颗粒速度演变的过程,考察颗粒中心连线与声波波动方向的夹角和颗粒半径对碰撞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凝并前经历多次“压缩-... 建立声场中微米级颗粒间二元碰撞的离散元模型,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探究颗粒碰撞过程中接触力、重叠量和颗粒速度演变的过程,考察颗粒中心连线与声波波动方向的夹角和颗粒半径对碰撞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凝并前经历多次“压缩-回弹”过程,颗粒分离前仅经历一次“压缩-回弹”过程;颗粒中心连线偏离声波波动方向程度越大,凝并时间越长,特别是当二者接近垂直时,颗粒无法发生碰撞;随着颗粒半径的增大,碰撞后果由凝并转变为分离,凝并时间先减小而后趋于恒定,分离时间几乎不受颗粒半径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颗粒声凝并过程的准确预测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级颗粒 碰撞 外加声场 颗粒凝并 离散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分裂有限元准隐格式的共轭传热整体耦合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瑜 邓家钰 +1 位作者 王成恩 苏红星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6-997,共12页
共轭传热现象在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大量存在.随着计算能力的发展,对共轭传热现象进行准确有效的数值模拟,成为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上的重要挑战.共轭传热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区耦合和整体耦合.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共轭传热问题... 共轭传热现象在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大量存在.随着计算能力的发展,对共轭传热现象进行准确有效的数值模拟,成为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上的重要挑战.共轭传热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区耦合和整体耦合.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共轭传热问题进行整体耦合模拟.固体传热求解采用标准的伽辽金有限元方法.流动求解采用基于特征分裂的有限元方法.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求解流动问题的有限元方法,可以使用等阶有限元.该方法的准隐格式与其他格式相比,具有时间步长大的特点.将稳定项中的时间步长与全局时间步长分开,改进了准隐格式的稳定性.基于改进的特征分裂有限元方法的准隐格式,发展了一种层流共轭传热数值模拟的整体耦合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将流体计算域和固体计算域作为一个整体划分有限元网格,并且所有变量都可以采用相同的插值函数,从而有利于程序的实现.通过对典型问题的模拟,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本工作还研究了固体区域时间步长对定常共轭传热问题数值模拟收敛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传热 整体耦合 不可压缩流动 有限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性土失水开裂多场耦合离散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晓宇 许强 +1 位作者 刘春 施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30-1437,共8页
黏性土在失水过程中逐渐变形开裂,裂隙相互交错形成网络,这一过程涉及水热力等多场耦合的作用。本文基于南京大学自主研发的三维离散元软件Mat DEM,采用紧密堆积离散元模型对土体开裂进行模拟。在此模型中,每个离散元单元代表一定体积... 黏性土在失水过程中逐渐变形开裂,裂隙相互交错形成网络,这一过程涉及水热力等多场耦合的作用。本文基于南京大学自主研发的三维离散元软件Mat DEM,采用紧密堆积离散元模型对土体开裂进行模拟。在此模型中,每个离散元单元代表一定体积的土颗粒、孔隙和孔隙水的集合体。单元具有含水量属性,并采用有限差分思想计算水分运移量,实现了水分场模拟。同时,考虑水分场对土体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质的影响,建立水分场和应力场的耦合。在数值模拟中,假定土体表面水分以一定速率蒸发,根据试验数据由含水量计算单元直径和力学参数,从而实现黏土蒸发失水、收缩和开裂变形过程模拟。数值模拟与前人室内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能较好地再现开裂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本文为研究多场作用下土体变形破坏模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土体开裂 离散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锥形件温热剪旋热力耦合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宇 康达昌 金晓鸥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1,共4页
成形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对钛合金锥形件温热剪旋成功与否,以及产品的精度影响很大.在数值模拟时叠加符合实际的热源边界条件显得非常重要.针对TC4钛合金锥形件建立了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在有限元模拟过程中叠加了火焰加热边界条件.... 成形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对钛合金锥形件温热剪旋成功与否,以及产品的精度影响很大.在数值模拟时叠加符合实际的热源边界条件显得非常重要.针对TC4钛合金锥形件建立了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在有限元模拟过程中叠加了火焰加热边界条件.计算了成形过程中工件和芯轴上温度场的分布情况.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更加符合实际工况,模拟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剪旋 数值模拟 热力耦合有限元 锥形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燃机叶片锻造过程的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4
20
作者 吕成 张立文 +3 位作者 牟正君 邰清安 郑渠英 王丹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58,共5页
利用热力耦合刚粘塑性有限元法,对某重型燃机叶片的多工步锻造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锻造过程中的金属流线分布,得到了温度场、应力应变场等热力参数的场量分布,从而揭示了叶片锻造的变形机理。实际锻造工... 利用热力耦合刚粘塑性有限元法,对某重型燃机叶片的多工步锻造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锻造过程中的金属流线分布,得到了温度场、应力应变场等热力参数的场量分布,从而揭示了叶片锻造的变形机理。实际锻造工艺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该研究对掌握叶片锻造变形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为叶片锻造工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燃机叶片 锻造 热力耦合有限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