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色-音响”观念下的“微音高”--利盖蒂成熟时期对于“有限偶然性微分音”的探索与运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左延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9-108,共10页
乔治·利盖蒂(Gy?rgy Ligeti,1923—2006)作为20世纪后半叶先锋派作曲家之一,在成熟时期首创了微复调技法,为色彩斑斓的"音色-音响"音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作曲家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半音体系的基础上对音高进行了更为... 乔治·利盖蒂(Gy?rgy Ligeti,1923—2006)作为20世纪后半叶先锋派作曲家之一,在成熟时期首创了微复调技法,为色彩斑斓的"音色-音响"音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作曲家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半音体系的基础上对音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挖掘和探索,以弦乐、管乐和声乐特殊的演奏演唱法创造了"有限偶然性微分音",体现了对微复调技法的进一步创新。文章以音高作为切入点,结合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和思维,以《第二弦乐四重奏》《双协奏曲》和《钟与云》为例,阐释"有限偶然性微分音"这一新因素的具体实现方式,并对更具色彩的横向旋律写作、构建更为复杂的微复调织体、创造更为新颖奇特的"音色-音响"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利盖蒂 有限偶然性微分音 微复调 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