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6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轨电车弹性车轮尖啸噪声分析及阻尼器设计
1
作者 傅荣 杨景云 +2 位作者 邹波 卜继玲 王文韫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针对有轨电车通过曲线段时的尖啸噪声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实车数据先验的弹性车轮噪声阻尼器设计方法。对某有轨电车进行小曲线线路噪声测试,获取相应的噪声主频,并建立弹性车轮有限元模型,分析噪声主频对应的车轮模态,从而确定阻... 针对有轨电车通过曲线段时的尖啸噪声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实车数据先验的弹性车轮噪声阻尼器设计方法。对某有轨电车进行小曲线线路噪声测试,获取相应的噪声主频,并建立弹性车轮有限元模型,分析噪声主频对应的车轮模态,从而确定阻尼器设计方向;建立弹性车轮尖啸噪声阻尼器动力学模型,对弹性车轮噪声阻尼器结构进行设计;建立有阻尼器的弹性车轮模型,通过声辐射分析,研究阻尼器的降噪效果。结果表明:相比无阻尼器的弹性车轮,有阻尼器的弹性车轮的辐射噪声明显降低,其在两个尖啸噪声频率处的辐射声功率级分别降低8.5 dB和6.6 dB,总声功率级降低6.8 dB。最后,为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进行模态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前11阶仿真模态频率的平均误差为3.07%,模型较为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噪声 弹性车轮 阻尼器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轨电车液压制动力控制电磁阀应用
2
作者 张彦伟 毛景禄 +2 位作者 王聪 王中祥 郝欣欣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296,共4页
[目的]有轨电车液压制动系统中的控制电磁阀主要包括比例减压阀和高速开关阀。比例减压阀因结构特性,耐污能力差,故障率高;而高速开关阀技术目前仅有克诺尔公司应用,国内厂家鲜有涉及。需对比两种控制电磁阀在液压制动力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有轨电车液压制动系统中的控制电磁阀主要包括比例减压阀和高速开关阀。比例减压阀因结构特性,耐污能力差,故障率高;而高速开关阀技术目前仅有克诺尔公司应用,国内厂家鲜有涉及。需对比两种控制电磁阀在液压制动力控制中的应用,评估其结构、工作原理及闭环控制性能,为有轨电车液压制动力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参考。[方法]介绍了比例减压阀和高速开关阀两种液压制动力控制电磁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基于比例减压阀和高速开关阀的液压制动力控制原理。搭建有轨电车液压制动力控制试验台,采用闭环控制算法对高速开关阀和比例减压阀分别进行0.5 Hz和1.0 Hz正弦波的压力跟随试验,对比实际压力曲线和目标压力曲线的跟随情况。[结果及结论]基于高速开关阀工作原理的液压制动系统,制动力闭环控制精度高,适用于需要制动力精准控制、自动对标的全自动运行线路;高速开关阀制动力控制响应快,防滑能力突出,可减小车轮擦伤风险;高速开关阀相比于比例减压阀具有耐污能力强的特点,可以降低制动系统故障率。基于高速开关阀原理的液压制动系统值得在有轨电车液压制动技术领域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液压制动力控制电磁阀 闭环控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式有轨电车集中整流与分散整流供电方案比较
3
作者 王彦利 《城市轨道交通》 2025年第1期54-57,共4页
针对储能式有轨电车供电方案,分析储能式有轨电车充电需求,对比集中整流与分散整流供电方案,兼顾解决杂散电流腐蚀防护问题,进行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提出更优的工程技术方案。从1881年至今,有轨电车一直为城市提供安全、高效、经济、... 针对储能式有轨电车供电方案,分析储能式有轨电车充电需求,对比集中整流与分散整流供电方案,兼顾解决杂散电流腐蚀防护问题,进行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提出更优的工程技术方案。从1881年至今,有轨电车一直为城市提供安全、高效、经济、准时、舒适、环保的交通运输服务。截至2023年年底,国内已经建成有轨电车线路约578.42公里,其中储能式有轨电车线路约248.12公里。伴随超级电容和动力电池储能技术的发展,储能式有轨电车逐渐取得技术优势并迅速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供电方案 杂散电流腐蚀 超级电容 工程技术方案 交通运输服务 整流 防护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有轨电车大地振动分析与控制研究综述
4
作者 夏张辉 朱韶光 +2 位作者 石雯 蒋成成 刘鹏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5年第2期87-95,共9页
现代有轨电车相较于公交车,具备高运量、低污染等优点。然而,国内有轨电车轨道交通系统的广泛应用,逐渐引发一系列由有轨电车运行引起的大地振动问题。目前,针对该问题的研究较少。为对该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文章首先对大地振动的振源进... 现代有轨电车相较于公交车,具备高运量、低污染等优点。然而,国内有轨电车轨道交通系统的广泛应用,逐渐引发一系列由有轨电车运行引起的大地振动问题。目前,针对该问题的研究较少。为对该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文章首先对大地振动的振源进行分析,同时对轮轨振动激励源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的大地振动计算模型进行介绍。其次,阐述大地振动的评价流程,提出相应的振动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并总结国内外各振动评价标准的现状。最后,分别从振源和振动传播途径2方面阐述现代有轨电车的减振措施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有轨电车 大地振动 评价标准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组形式对浮车型低地板有轨电车动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余妍金戈 谢加辉 +1 位作者 张建全 丁长权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文章就编组形式对浮车型低地板有轨电车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浮车型低地板有轨电车的编组形式、转向架结构及车间铰接装置,再利用Simpack建立整车及铰接装置的动力学模型,最后对不同工况下的列车平稳性和曲线通过... 文章就编组形式对浮车型低地板有轨电车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浮车型低地板有轨电车的编组形式、转向架结构及车间铰接装置,再利用Simpack建立整车及铰接装置的动力学模型,最后对不同工况下的列车平稳性和曲线通过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五模块、七模块低地板有轨电车各项平稳性指标的差值最大不超过10%;七模块列车的曲线通过性相比较差于五模块列车,但均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地板有轨电车 编组形式 动力学性能 平稳性 曲线通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式有轨电车混合供电系统充放电控制策略研究
6
作者 艾皖东 苏醒 孙俊勇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25年第1期35-40,共6页
储能式有轨电车混合供电系统现有控制逻辑需进行多级处理,且传递路径复杂。对此,文章以某四模块100%低地板储能式有轨电车为例,提出了一种由列车控制和管理系统(TCMS)综合控制的混合供电系统充放电控制策略,即通过TCMS汇总各系统的状态... 储能式有轨电车混合供电系统现有控制逻辑需进行多级处理,且传递路径复杂。对此,文章以某四模块100%低地板储能式有轨电车为例,提出了一种由列车控制和管理系统(TCMS)综合控制的混合供电系统充放电控制策略,即通过TCMS汇总各系统的状态数据,并统筹控制各系统的充放电动作,实现对不同工况下充放电的直接控制。对该充放电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控制策略可达到预期功能效果,且通信数据量可减少88.24%,控制指令计算及传输时间可节省33.33%,提高了列车运行的时效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式有轨电车 储能供电系统 列车控制和管理系统(TCMS) 充放电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有轨电车扣件系统设计及性能
7
作者 赵丽萍 易正红 +2 位作者 娄会彬 暴金龙 任西冲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68,共5页
针对国内有轨电车无枕式扣件调高量不足、共享路权地段扣件强度尚待加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有轨电车扣件系统,并对该扣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室内试验。该扣件系统为弹性不分开式有挡肩扣件,其中基板和调高座采用玻纤增强聚酰胺材料... 针对国内有轨电车无枕式扣件调高量不足、共享路权地段扣件强度尚待加强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有轨电车扣件系统,并对该扣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室内试验。该扣件系统为弹性不分开式有挡肩扣件,其中基板和调高座采用玻纤增强聚酰胺材料注塑成型,在保证承载力的前提下提高了基板和调高座的防腐蚀性和绝缘减振性;其余零部件为国铁标准件或地铁通用件。该扣件垂向调整量为0~+20 mm,轨距调整量为-12~+8 mm,调整极差为1 mm。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研发的新型有轨电车扣件系统关键零部件受力和变形满足要求,结构可靠;300万次荷载循环后各零部件无损伤,无失效;能满足有轨电车对扣件系统调整量、强度和可靠性的要求,性能稳定,维修养护方便。将该扣件系统应用于实际工程,通车运营三年,服役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轨道交通 有轨电车 有限元分析 试验研究 扣件调高量 基板 调高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驾驶风格的氢燃料电池有轨电车自适应能量管理策略
8
作者 高锋阳 强雅昕 +2 位作者 高智山 徐昊 史志龙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9-1390,共12页
半独立路权运行模式下,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有轨电车驾驶员的驾驶风格影响锂电池荷电状态,从而对整车运行经济性有较大影响。提出一种结合驾驶员驾驶风格的自适应能量管理策略,以提高能量管理策略对工况和驾驶风格的适应性。首先,考虑不... 半独立路权运行模式下,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有轨电车驾驶员的驾驶风格影响锂电池荷电状态,从而对整车运行经济性有较大影响。提出一种结合驾驶员驾驶风格的自适应能量管理策略,以提高能量管理策略对工况和驾驶风格的适应性。首先,考虑不同的道路工况对驾驶员驾驶风格的影响,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对行驶工况进行识别,将行驶工况分为低速、中速、高速3类;引入冲击度和加速度标准差构建基于模糊逻辑的算法,对驾驶风格进行识别,将驾驶风格分为迟钝型、标准型、激进型3类。其次,建立系统瞬时氢耗量最优的目标函数,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引入锂电池荷电状态等效因子修正系数,针对不同驾驶风格调整传统等效氢耗最小策略中相应的等效因子,以实现等效因子随驾驶风格的改变实时变化。最后,将该策略与传统等效氢耗最小策略、庞特里亚金极小值策略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实现3个动力源功率分配最优;锂电池和超级电容荷电状态波动曲线相较于其他2种策略最为平滑;在续驶里程结束时混合动力系统氢耗量为1.39 kg,具有最为优越的燃油经济性;母线电压最大偏移率最小;能使3个动力源平稳出力,具有较强的系统稳定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有轨电车实际运行中对驾驶风格的适应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有轨电车 驾驶风格 工况识别 自适应能量管理策略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耐久性的PEM燃料电池有轨电车自适应优化控制策略
9
作者 高锋阳 刘嘉 +2 位作者 韩国鹏 齐丰旭 刘庆寅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9-578,共10页
针对燃料电池/锂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有轨电车在动态负载、启停循环、怠速循环、大功率运行时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寿命衰减情况,提出Pontryagin极小值原理(PMP)与耐久性结合的能量管理策略。通过启停控制策略控制燃料电池的启动... 针对燃料电池/锂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有轨电车在动态负载、启停循环、怠速循环、大功率运行时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寿命衰减情况,提出Pontryagin极小值原理(PMP)与耐久性结合的能量管理策略。通过启停控制策略控制燃料电池的启动与停止,有效降低燃料电池启动次数;利用储能系统总体氢气消耗为经济性代价,燃料电池性能衰退指数为耐久性代价,构建联合代价函数;在满足期望条件下,实现协态变量随荷电状态实时变化的在线适应;将所提策略与传统极小值策略和状态机策略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城市循环工况中所提策略较于传统Pontryagin策略燃料电池峰值电流降低了33.2%,氢气消耗下降了12.50%;郊区循环工况中所提策略较传统Pontryagin策略峰值电流降低了21.88%,氢气消耗下降了40.39%。所提管理策略在不同工况下均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解决了传统PMP只能离线应用的缺点,将启停次数控制在较低水平,具有延寿燃料电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有轨电车 Pontryagin极小值原理(PMP) 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路基不均匀沉降限值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魁 农兴中 +2 位作者 肖军华 冯青松 翟利华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57,共7页
为确定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具体限值,根据多刚体动力学和有限单元法,建立考虑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有轨电车车辆-嵌入式轨道-路基耦合动力学模型。详细分析在自重荷载作用下路基沉降幅值和波长对嵌入式轨道几何形态的影响规... 为确定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具体限值,根据多刚体动力学和有限单元法,建立考虑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有轨电车车辆-嵌入式轨道-路基耦合动力学模型。详细分析在自重荷载作用下路基沉降幅值和波长对嵌入式轨道几何形态的影响规律,识别出对车辆和轨道结构动力响应较为敏感的路基沉降波长,并基于轨道板疲劳寿命得到路基不均匀沉降限值。研究结果表明:(1)在自重荷载作用下,余弦形路基不均匀沉降区域内钢轨的跟随性变形曲线也呈现为类余弦形,与普通扣件离散支承式无砟轨道的钢轨变形曲线基本相同;(2)随着沉降波长增加,车体垂向加速度和嵌入式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路基沉降波长取10 m时,车体垂向加速度、钢轨动位移、轨道板动位移和轨道板弯曲应力都取得最大值,从而说明敏感路基沉降波长为10 m;(3)为保证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的60年服役年限,建议严格控制波长10 m以下的路基不均匀沉降,波长为20 m路基不均匀沉降对应的沉降幅值不应大于2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嵌入式轨道 路基不均匀沉降 轨道几何形态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半径曲线简支梁桥上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无缝线路研究
11
作者 孙魁 农兴中 +3 位作者 肖军华 冯青松 翟利华 罗信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74,共7页
为研究小半径曲线简支梁桥上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无缝线路的力学特性,根据梁轨纵向和横向相互作用原理,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三维曲线简支梁桥上嵌入式轨道无缝线路模型,详细分析了钢轨温度、曲线半径、高分子材料纵向阻力和横向刚度对钢轨... 为研究小半径曲线简支梁桥上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无缝线路的力学特性,根据梁轨纵向和横向相互作用原理,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三维曲线简支梁桥上嵌入式轨道无缝线路模型,详细分析了钢轨温度、曲线半径、高分子材料纵向阻力和横向刚度对钢轨和桥梁纵、横向受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钢轨温度的增加会显著加剧伸缩工况中梁轨横向相互作用,故在进行小半径曲线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时,需要考虑钢轨温度对桥墩横向受力的影响;(2)随着曲线半径的增加,钢轨伸缩力和梁轨纵向相对位移逐渐增加,梁轨横向相对位移和桥梁墩台横向受力则呈现整体减小的变化趋势;(3)当曲线半径大于300 m时,梁轨纵、横向相互作用与直线模型的计算结果逐渐趋于一致;(4)降低高分子材料纵向阻力可以显著减小桥梁墩台纵向和横向受力,对无缝线路力学特性而言,高分子材料横向刚度不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参数;(5)曲线半径对伸缩工况和断轨工况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对挠曲工况和制动工况的影响相对较小;(6)采用直线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钢轨强度和断缝值检算是偏安全的,但在检算小半径曲线地段桥梁墩台横向受力时需要采用曲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线路 有轨电车 嵌入式轨道 简支梁 小半径曲线 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时约束下有轨电车区间节能速度曲线优化算法
12
作者 童文聪 滕靖 +1 位作者 姚幸 李君羡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5-249,254,共6页
[目的]考虑能耗因素的有轨电车运行控制方案计算需要进行大量节能曲线计算。为建立精确、高效的区间节能速度曲线寻优模型,需要针对有轨电车车速慢、区间间距短和较少长大坡段的特性,研究定时约束条件下基于时间步长搜索的节能速度曲线... [目的]考虑能耗因素的有轨电车运行控制方案计算需要进行大量节能曲线计算。为建立精确、高效的区间节能速度曲线寻优模型,需要针对有轨电车车速慢、区间间距短和较少长大坡段的特性,研究定时约束条件下基于时间步长搜索的节能速度曲线优化算法。[方法]在实现基础遍历搜索的基础上,通过边界分析缩小可行解搜索范围;针对有轨电车加速时长给定的情况,提出基于定加速时长的节能优化算法,避免在陡下坡段时执行非必要的制动,并采用二分法加快方案搜索速度;针对有轨电车加速时长未定的情况,在有轨电车巡航段及惰行段不产生额外制动的前提下,给出基于能耗变化敏感度的改进搜索方法,有助于快速锁定最优加速时间。[结果及结论]与既有数值分析法相比,本算法基于步长搜索替代复杂的积分过程,简化的运算流程;测试数据显示,算法在典型有轨电车运行区间单次运算时间不超过1ms,相比常规的遗传算法,计算速度有较大的提升。算法可通过变更步长方式来调整运算精度和速度指标,可作为有轨电车线路节能运算的基础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节能 速度曲线优化 二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轨电车通过平交路口车路协同速度控制系统
13
作者 童文聪 滕靖 +1 位作者 姚幸 李君羡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目的]为解决有轨电车在平交路口必须降速的问题,提出一种有轨电车通过平交路口车路协同速度控制系统。[方法]分析了有轨电车平交路口运行特征;介绍了有轨电车通过平交路口车路协同速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及控制算法模块的实现流程;... [目的]为解决有轨电车在平交路口必须降速的问题,提出一种有轨电车通过平交路口车路协同速度控制系统。[方法]分析了有轨电车平交路口运行特征;介绍了有轨电车通过平交路口车路协同速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及控制算法模块的实现流程;对所提控制系统的实施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所提控制系统通过车辆定位技术和清空区冲突检测技术,结合与路口交通信号机的通信,判定有轨电车通过路口的方式。当有轨电车获得通过路权且清空区无冲突时,采用可控实体隔离设施临时性地创建有轨电车通行的独享封闭区间,保障有轨电车安全高效地通过平交路口。所提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有轨电车在信号绿灯条件下不减速通过路口。所提控制系统对于前后站台相距250 m以上的无站台平交路口适用性较好,其能提高约15%的运行速度,减少40%的区间运行能耗,同时还能减少因平交路口干扰造成站间运行时间的随机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平交路口 车路协同速度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捷准点的有轨电车站位选择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伍磊 《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3期54-56,共3页
有轨电车的车站通常位于道路交叉口附近,车站位置的合理性不仅关乎到该区域的社会车辆交通组织,更直接关系到有轨电车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站位的选择尤为关键。本文从有轨电车的快捷准点角度出发,深入探讨有轨电车站位选择的重... 有轨电车的车站通常位于道路交叉口附近,车站位置的合理性不仅关乎到该区域的社会车辆交通组织,更直接关系到有轨电车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站位的选择尤为关键。本文从有轨电车的快捷准点角度出发,深入探讨有轨电车站位选择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未来的有轨电车建设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一、研究意义城市轨道交通之所以对乘客具有巨大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快捷准点性。从时间效率方面,对于乘客来说,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城市轨道交通能够提供高效、准时的服务,大大减少了因等待、换乘等带来的时间延误,使乘客能更快速、更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有轨电车 道路交叉口 站位选择 车辆交通 时间延误 换乘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轨电车S型小半径曲线桥梁无缝线路相互作用分析
15
作者 祝朋玮 张硕 +4 位作者 娄徐瑞利 刘文武 李平 黄伟雄 娄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93-5004,共12页
为探究有轨电车S型小半径曲线桥梁无缝线路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以广州某有轨电车S型小半径曲线桥梁无缝线路为工程背景,建立ABAQUS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研究桥梁温度、扣件纵向阻力、钢轨伸缩调节器、扣件横向刚度及车辆横向摇摆力等因... 为探究有轨电车S型小半径曲线桥梁无缝线路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以广州某有轨电车S型小半径曲线桥梁无缝线路为工程背景,建立ABAQUS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研究桥梁温度、扣件纵向阻力、钢轨伸缩调节器、扣件横向刚度及车辆横向摇摆力等因素对梁轨相互作用的影响规律。基于钢轨伸缩附加力、钢轨纵向位移、梁轨纵向相对位移及桥墩支座横向力等指标,探讨不同工况下S型小半径曲线桥梁无缝线路相互作用特征,进而提出减小S型小半径曲线桥梁无缝线路相互作用的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桥梁温度变化对钢轨伸缩附加力、梁轨纵向相对位移的影响显著,且S型曲线连续梁上的钢轨伸缩附加力、梁轨纵向相对位移及钢轨横向位移在曲线衔接处达到最大。在连续梁桥上采用小阻力扣件有利于减小钢轨伸缩附加力和钢轨纵向位移。S型小半径曲线连续梁桥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可减小钢轨伸缩附加力,但会显著增大钢轨纵向位移,建议S型小半径曲线连续梁桥不设或少设钢轨伸缩调节器。扣件横向刚度对钢轨横向位移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对桥墩支座横向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车辆横向摇摆力的施加位置对钢轨横向位移和桥墩支座横向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研究结果可为有轨电车曲线连续梁桥无缝线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S型小半径曲线 连续梁桥 无缝线路 梁轨相互作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轨电车混合储能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与容量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桂博 丁晓霞 王法印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现代有轨电车混合储能系统的关键问题在于制定高效科学的能量管理策略,其结果可以实现储能元件之间的合理功率分配,影响各个储能元件的性能。文中提出一种改进的新型能量管理策略,根据有轨电车的实际需求,采用带有能量互补的恒定功率比... 现代有轨电车混合储能系统的关键问题在于制定高效科学的能量管理策略,其结果可以实现储能元件之间的合理功率分配,影响各个储能元件的性能。文中提出一种改进的新型能量管理策略,根据有轨电车的实际需求,采用带有能量互补的恒定功率比例能量管理策略,对混合储能系统分配负载功率。以系统总质量最小为目标进行容量优化,用Matlab进行算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能量管理策略优化了超级电容的工作状态,减轻了系统的质量,能使混合储能系统提供足够的牵引功率并吸收列车的制动能量,可以满足列车的功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混合储能系统 能量管理策略 容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园城市场景营造下的有轨电车站点环境评估与优化策略
17
作者 杨智荣 王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0-284,共5页
[目的]在当今新时代公园城市生态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之下,探索城市新场景营造与城市轨道交通环境相结合的规划方向与影响因素。[方法]基于成都公园城市的场景营造建设实践,以“环境性”“文化性”和“社会性”作为“场景营造”... [目的]在当今新时代公园城市生态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之下,探索城市新场景营造与城市轨道交通环境相结合的规划方向与影响因素。[方法]基于成都公园城市的场景营造建设实践,以“环境性”“文化性”和“社会性”作为“场景营造”的评价标准,构建了由3项一级评价指标、10项二级评价指标组成的有轨电车站点环境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并综合分析成都有轨电车蓉2号线西南交大站点环境的优劣情况。[结果及结论]在公园城市场景营造原则和有轨电车站点环境评价体系的指导下,对成都有轨电车蓉2号线西南交大站环境现状进行调研分析;针对站点环境建筑形式单一、场景意象模糊等环境问题,提出有轨电车站点便捷可达性、功能性、舒适性等方面的优化建议,以实现以人为本、绿色交通、产城一体的“公园城市+轨道交通”的新场景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公园城市 场景优化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电池储能式有轨电车运用车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梦然 房霄虹 段井松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7,共5页
[目的]为解决传统运用车数计算方法不适用于蓄电池储能式有轨电车,以及列车运行图铺画过于繁琐的问题,提出一种运用车数计算公式修正方法。[方法]介绍了不受充电影响的传统运用车数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有轨电车充电过程的影响,提... [目的]为解决传统运用车数计算方法不适用于蓄电池储能式有轨电车,以及列车运行图铺画过于繁琐的问题,提出一种运用车数计算公式修正方法。[方法]介绍了不受充电影响的传统运用车数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有轨电车充电过程的影响,提出一种满足运营计划的蓄电池储能式有轨电车运用车数计算方法;提出计算假设,并介绍了各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以某城市蓄电池储能式有轨电车线路的运用车数计算为例,用所提运用车数计算方法对列车上线运行达到续航里程后下线充电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将列车运行过程分为高峰前列车集中上线过程、列车线上运行过程、列车集中下线并向线上补充替换列车过程这3个阶段。通过计算所得的运用车数与通过列车运行图铺画的结果误差约为5%,说明所提运用车数计算方法能够满足运营要求并保有一定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式有轨电车 蓄电池 运用车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桥墩布置形式下有轨电车小半径曲线桥地震响应研究
19
作者 王泓煜 焦驰宇 +1 位作者 阮良奉 乔宏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5-83,共9页
为适应现代交通的发展需要,有轨电车小半径曲线桥得到广泛应用。而由于曲线桥的几何非规则性,其地震响应相较其余桥型更为强烈和复杂,如何在设计时尽可能减小曲线桥震害值得深入研究。以某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分别建立不同桥墩墩高布置... 为适应现代交通的发展需要,有轨电车小半径曲线桥得到广泛应用。而由于曲线桥的几何非规则性,其地震响应相较其余桥型更为强烈和复杂,如何在设计时尽可能减小曲线桥震害值得深入研究。以某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分别建立不同桥墩墩高布置形式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探究了等高型、渐变型、凹岛型以及凸岛型等布置形式下各个桥墩的内力响应与位移响应,并为曲线桥的抗震设计提出建议。通过对比与分析表明:有轨电车小半径曲线桥在抗震设计中应优选等高型布置形式,尽量避开渐变型,且在实际工程中需注意对固定墩采取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小半径曲线梁桥 桥墩布置形式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有轨电车平交路口信号系统控制方案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雷彬 孟凡超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4年第2期78-83,95,共7页
结合丽江市有轨电车1号线的线路特点及实际情况,对现代有轨电车平交路口信号系统控制方案进行研究,详细阐述路口控制系统结构、功能、接口,以及平交路口信号设备布置设计,对有轨电车通过平交路口的全过程进行深入分析。侧重介绍对于不... 结合丽江市有轨电车1号线的线路特点及实际情况,对现代有轨电车平交路口信号系统控制方案进行研究,详细阐述路口控制系统结构、功能、接口,以及平交路口信号设备布置设计,对有轨电车通过平交路口的全过程进行深入分析。侧重介绍对于不同类型的路口,通过设备布置及有轨电车路口控制系统与市政交通控制系统完成信息交互,实现有轨电车安全高效的通过平交路口,对同一线路平交路口种类较多的情况提出解决方案,说明针对不同类型路口的不同路口通过处理逻辑,充分保障有轨电车行车安全和运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系统 有轨电车 平交路口 路口控制系统 设备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