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有组织教研的概念模型、实然困境与优化路径
- 1
-
-
作者
崔海波
魏凤银
-
机构
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2-56,共5页
-
基金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重点课题“广西边境地区教研队伍培养策略研究”(2024AA09)的研究成果。
-
文摘
有组织教研是由政府组织并体现国家意志,以教研员为组织领导者、县域内教师为组织成员,在一定的物理空间或虚拟空间内开展集体性教研的教研模式。为保证有组织教研高质量开展,本文以组织学习理论为支撑,从有组织教研载体、过程、层级、模式及评价五个方面构建了有组织教研的概念模型。通过调查发现,有组织教研存在载体失调、过程失真、层级失序、模式失准、评价失衡等诸多困境。面向有组织教研优化与教育质量提升,应从促进有组织教研内生式发展、树立认知与行动双驱动教研逻辑、建立组织间教研的双向交互机制、探索虚拟组织与实体组织教研互嵌路径、优化有组织教研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加以改进,持续发挥基础教育研究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
关键词
有组织教研
组织学习理论
边境地区
教研员工作坊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有组织教研:为区域课程教学改革注入强劲动力
- 2
-
-
作者
王勇
-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46,共4页
-
基金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以‘教-学-评’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提质扩优的市域探索”(课题批准号:2023YB2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有组织教研”具有组织性、合作性、规范性和实效性等基本特征。山东省潍坊市沿着《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规划的路线图,瞄准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构建支撑有组织教研的制度机制,打造富有活力的教研创新平台,持续开展灵活多元的有组织教研活动,发挥有组织教研在区域内课程方案转化落地、教学方式转变、评价牵引教学、科学素养提升等领域的指导力和引领力,为区域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注入强劲动力,实现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
关键词
有组织教研
课程教学改革
“教-学-评”一体化
科学教育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有组织教研:人工智能环境下教师研修的有序进化
被引量:14
- 3
-
-
作者
吴南中
陈恩伦
吴云
-
机构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西南大学附属小学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
基金
2020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在线教育发展与公民学习及受教育权保障研究”(项目编号:2020WT29)
重庆市教育综合改革研究课题重大课题“数字化赋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3JGZD03)。
-
文摘
传统教师教研形式因客观性不强、持续性不够、衔接性不足,与时代所需要的高质量教研相悖,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生态进化理论,建构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教师提供选题、过程支持、资源制度、工具辅助和协同机制的有组织教研模式,以提升教研与教师的个体适配,形成有组织的多主体行动网络,并在有序原理和整体原理的框架下,建构了智能技术支持的教师有组织教研运行模型。有组织教研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动态需求的系统捕获、内容进化的智能控制、自适应路径的有效调节、研修空间的适应性调整、语义关联的建立,并形成面对理论与实践冲突、转化机制异化、主体与相关要素不适切等问题的处理机制。要实现人工智能支持的有组织教研,需要按照有组织教研的运行建立设计人工智能元平台,布局大数据采集平台,开发教育人工智能的算力,并在制度和理念的双向演进中通过实践进行优化,实现人工智能下教师研修模式的迭代。
-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教研
有序进化
有组织教研
行动网络
-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achers'Teaching and Research
Ordered Evolution
Organiz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on Network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