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后足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郑文忠 闫凯 +1 位作者 欧阳志为 王英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7,共10页
针对足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高温后的抗弯承栽力开展了非线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综合配筋指标、有效预应力对高温后极限弯矩与常温下极限弯矩比值M_u^A/M_u的影响不大,预应力度和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对M_u^A/M_u影响显著。高宽比... 针对足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高温后的抗弯承栽力开展了非线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综合配筋指标、有效预应力对高温后极限弯矩与常温下极限弯矩比值M_u^A/M_u的影响不大,预应力度和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对M_u^A/M_u影响显著。高宽比近似相同的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当第一排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相同时,受火时间为3 h,高度为700 mm的梁高温后截面承栽力下降幅度最大约为30%,高度为4500 mm的梁高温后截面承栽力下降幅度不到10%,高温后大尺度梁的力学性能优于小尺度梁。给出了考虑预应力筋保护层厚度和预应力度影响的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M_u^A/M_u的计算公式,以及综合考虑预应力筋、非预应力筋合力点到梁底距离和预应力筋梁侧保护层厚度影响的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M_u^A/M_u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后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梁板 抗火性能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计算分析研究
2
作者 李然 王文松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33,共3页
分析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应力-应变关系、破坏判断和结构的可靠性。论述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荷载-位移关系的计算模拟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普通混凝土梁的计算模拟及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的差别,给出混凝土梁分析主程序示意图。通... 分析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应力-应变关系、破坏判断和结构的可靠性。论述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荷载-位移关系的计算模拟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普通混凝土梁的计算模拟及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的差别,给出混凝土梁分析主程序示意图。通过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中预应力筋与其周围混凝土的应变特征分析,结合工程施工特点,提出设计中应根据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和力学性能,充分考虑影响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中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加的各个因素,体现近似概率设计法的优越性,为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提供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计算分析 施工方法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抗火性能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侯晓萌 郑文忠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17,共6页
为研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抗火性能,进行了9根两跨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抗火试验.通过布置于试验梁内的热电偶,获得了试验梁截面的温度场分布.布置于试验梁上的位移传感器测试结果表明,火灾下连续梁变形增长速度在受火过程中... 为研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抗火性能,进行了9根两跨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抗火试验.通过布置于试验梁内的热电偶,获得了试验梁截面的温度场分布.布置于试验梁上的位移传感器测试结果表明,火灾下连续梁变形增长速度在受火过程中增长速度大体上是一致的.各试验梁边支座反力实测结果表明,受火10 min以内,试验梁边支座反力快速减小,受火10-40 min,边支座反力变化平缓,受火40 min以后,边支座反力又快速恢复.试验梁在受火过程中试验梁背火面经历了水分溢出、水蒸气形成和发展、溢出水干涸及水蒸气消失的过程.基于试验结果,拟合出了考虑各关键参数影响的火灾下两跨连续梁边支座反力与梁跨中变形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两跨连续梁 抗火性能 支座反力 跨中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灌浆工艺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曾磊 何培勇 邓潼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38,共3页
介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真空灌浆工艺施工工法,提出确保真空灌浆工艺顺利实施的控制要点。分析表明,采用真空灌浆工艺是提高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安全度和耐久性的有效措施,该工艺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 真空灌浆工艺 应用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施工 结构安全度 施工工法 控制要点 有效措施 分析表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