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国际汇率制度的变迁根源和理想选择
1
作者 张建友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17-21,共5页
国际汇率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是存在制度缺陷——国别经济内外均衡的冲突。合理的汇率制度安排应该既能兼顾国别经济的内外均衡,又能有利于市场机制的运行及其作用的发挥;在当今的世界经济条件下。
关键词 国际汇率制 国际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运行机制 制度选择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东南亚金融危机看我国的汇率制度
2
作者 谢太峰 朱水献 《征信》 1998年第1期30-32,共3页
人们普遍认为.投机是造成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未对造成投机的原因.即从钉住汇率制自身和官方对外汇市场的不稳定性干预进行分析.由于我国现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与钉住汇率制联系紧密.因此,本文结合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 人们普遍认为.投机是造成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未对造成投机的原因.即从钉住汇率制自身和官方对外汇市场的不稳定性干预进行分析.由于我国现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与钉住汇率制联系紧密.因此,本文结合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现行汇率制进行了剖析,指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自身的缺陷和官方对外汇市场的不稳定性干预,是造成投机的巨大隐患.最后指出了消除这种隐患的几条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金融危机 汇率制 外汇市场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不稳定性 管理浮动 投机者 钉住汇率制 本国货币 防范措施
全文增补中
亚洲“四小龙”汇率制度改革及其体制基础探析
3
作者 黄建忠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88-91,114,共5页
亚洲“四小龙”汇率制度改革及其体制基础探析黄建忠亚洲“四小龙”战后短短三四十年间创造的经济奇迹,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样板。“四小龙”的经济实践表明,汇率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是一国或地区外贸保持强劲活力必... 亚洲“四小龙”汇率制度改革及其体制基础探析黄建忠亚洲“四小龙”战后短短三四十年间创造的经济奇迹,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样板。“四小龙”的经济实践表明,汇率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是一国或地区外贸保持强劲活力必不可少的条件,而汇率制度之奏效又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四小龙” 汇率制度改革 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体制基础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市场经济体制 汇制 台湾当局 外向型经济 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4
作者 孙立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52-57,共6页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在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上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新的汇率制度是对传统的计划管制汇率制度的变革。它是由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形成机制,以市场导向为核心的汇率运行机制,...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在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上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新的汇率制度是对传统的计划管制汇率制度的变革。它是由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形成机制,以市场导向为核心的汇率运行机制,以国家有计划管理为手段的汇率调控机制三位一体有机组成的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人民币汇率制 市场汇率 运行机制 外汇市场 市场供求 汇率形成机制 外汇银行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资本流入与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安排
5
作者 胡淑红 耿志民 《征信》 1999年第2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入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 国际资本流动 发展中 汇率错位 中央银行 汇率政策 汇率浮动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转型国家的汇率政策——中东欧国家经济转型研究
6
作者 冯肇伯 《西南金融》 1997年第5期13-16,共4页
论经济转型国家的汇率政策———中东欧国家经济转型研究●冯肇伯中东欧国家①在经济转型之初,都没有一种市场经济意义的汇率政策。这是因为在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时期,对外贸易与经济交往主要集中在原经互会国家范围之内,贸易以双边... 论经济转型国家的汇率政策———中东欧国家经济转型研究●冯肇伯中东欧国家①在经济转型之初,都没有一种市场经济意义的汇率政策。这是因为在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时期,对外贸易与经济交往主要集中在原经互会国家范围之内,贸易以双边互换方式进行;并且,各国国内价格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政策 经济转型国家 中东欧国家 可兑换 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 汇率水平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价格体系 钉住汇率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现实分析与前景预测
7
作者 王勇 《征信》 1998年第3期48-52,共5页
1994年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进行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从此,我国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开始运行.那么,改革后新的汇率形成机制的运行是否规范?它的未来... 1994年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进行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从此,我国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开始运行.那么,改革后新的汇率形成机制的运行是否规范?它的未来将如何发展?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形成 中央银行 汇率形成机制 外汇市场 外汇指定银行 现实分析 市场供求 外汇储备 外汇交易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率并轨产生的综合效应分析
8
作者 刘文华 周哲 《国际经贸研究》 CSSCI 1994年第2期13-16,共4页
1994年1月1日,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新的一步,也是关键的、最重大的一步:汇率并轨。这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迟早都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意味着中国经济向规范化的市场和国际通行规则接轨又迈出了重要的... 1994年1月1日,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新的一步,也是关键的、最重大的一步:汇率并轨。这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迟早都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意味着中国经济向规范化的市场和国际通行规则接轨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汇率并轨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进一步对外开放,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产生积极影响;当然,在实施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贸企业 汇率并轨 综合效应分析 双轨制 体制改革 人民币 出口商品 官方汇率 外汇调剂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问题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彪如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3-46,共4页
保持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应当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框架下,改革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实现均衡汇率,并建立一套比较规范的政府干预机制,加强宏观调控。为此,在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管理中我们不能单纯地只注重汇率的变动而不触及汇率动... 保持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应当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框架下,改革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实现均衡汇率,并建立一套比较规范的政府干预机制,加强宏观调控。为此,在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管理中我们不能单纯地只注重汇率的变动而不触及汇率动荡的根源;不能只注重双边平价而不维持货币的全面价值;不能只考虑汇率的稳定而不考虑进出口企业所面临的实际竞争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均衡汇率 购买力平价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实际汇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货膨胀与人民币汇率
10
作者 张慧煜 《南方金融》 1994年第10期12-13,共2页
从1993年到现在,我国经济再次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又一次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到今年上半年,通胀率高达2O%.而今年上半年,外汇市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币汇率并轨,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形成,实行在央行干预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 从1993年到现在,我国经济再次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又一次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到今年上半年,通胀率高达2O%.而今年上半年,外汇市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币汇率并轨,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形成,实行在央行干预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人民币汇率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从4月份到现在,人民币汇率波动平稳,稳步攀升到1美元兑8.6元人民币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通货膨胀 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汇率 远期外汇市场 贸易逆差 国内经济 今年上半年 汇率波动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国内物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轨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及发展
11
作者 沈立君 《征信》 1997年第4期64-65,共2页
人民币汇率是我国人民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是我国货币对外价值的体现.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实现了并轨,将官方汇率1美元兑换人民币5.8元,调剂市场汇率1美元兑换人民币8.7元,并轨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8.7元,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人民币汇率是我国人民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是我国货币对外价值的体现.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实现了并轨,将官方汇率1美元兑换人民币5.8元,调剂市场汇率1美元兑换人民币8.7元,并轨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8.7元,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外汇市场 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对外价值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国际收支状况 贸易顺差 外国货币 外汇供求 外汇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外汇管理法制巩固外汇体制改革成果
12
《西南金融》 1996年第4期3-3,共1页
健全外汇管理法制巩固外汇体制改革成果●本刊特约评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1996年1月8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1月29日李鹏总理签署第19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予以公布,已于今年... 健全外汇管理法制巩固外汇体制改革成果●本刊特约评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1996年1月8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1月29日李鹏总理签署第19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予以公布,已于今年4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颁布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汇管理 外汇体制改革 《条例》 外汇管理体制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金融机构 人民币汇率 可兑换 法制 银行间外汇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型经济下我国宏观需求调控模式研究——两国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逄淑梅 陈浪南 刘劲松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2,共10页
本文通过在标准的IS-LM-BP模型中考虑跨境金融资产和负债这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构建了资本不完全流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下的两国宏观调控模型,并考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应。研究发现,长期里,货币政策不具有真实效应,财政政策... 本文通过在标准的IS-LM-BP模型中考虑跨境金融资产和负债这一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构建了资本不完全流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下的两国宏观调控模型,并考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应。研究发现,长期里,货币政策不具有真实效应,财政政策会影响真实汇率、利率和物价,但影响力度和方向则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等因素。短期内,财政政策的效应取决于挤出效应的大小;货币政策可通过降低利率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境外金融资本的流入将引起本国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涨、本币升值,总产出下降。金融资本的流出将通过减少投资支出、扩大出口的途径实现"调结构、促增长"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调控 海外资产 资本不完全流动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几点认识
14
作者 刘积余 赵霜茁 《西南金融》 1999年第11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欧元区 地位和作用 国际金融市场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 世界经济 货币政策 储备货币 最优货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15
作者 刘沛 卢文刚 《产经评论》 1997年第Z1期101-103,共3页
1994实施汇率并轨后的人民币汇率体制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从这一机制运行两年的情况来看,已基本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汇率运行的基本特征.但是,目前在这一机制下形面的人民币汇率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供... 1994实施汇率并轨后的人民币汇率体制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从这一机制运行两年的情况来看,已基本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汇率运行的基本特征.但是,目前在这一机制下形面的人民币汇率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供求决定的汇率,对于汇率的监控和调节仍带有较强的计划体制的色彩.为了使人民币在2000年平稳实现经常项目的可自由兑换、必须切实从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监控机制、调节机制一系列使汇率市场化的传导机制上采取措施,推动人民币走向可自由兑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可自由兑换 汇率市场化 市场供求 市场经济体制 形成机制 监控机制 基本特征 汇率并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汇体改大跨越——新汇制及对进出口业务影响的评述
16
作者 广东省人行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南方金融》 1994年第2期4-5,共2页
一、外汇体制改革新方案的主要内容1979年以来,我国的外汇体制开始打破过去高度集中、行政计划管理的局面,进行了多次改革,对于搞活外汇资金融通、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 一、外汇体制改革新方案的主要内容1979年以来,我国的外汇体制开始打破过去高度集中、行政计划管理的局面,进行了多次改革,对于搞活外汇资金融通、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原来的外汇体制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为此,从1994年开始,我国外汇体制又向前迈出一步,实施新的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是:实现汇率并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贸企业 新汇制 进出口业务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大跨越 汇率并轨 外汇体制改革 贸易逆差 外汇指定银行 进出口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经贸认识的十大突破
17
作者 杨圣明 《产经评论》 1999年第6期6-8,共3页
一、突破外贸垄断论,逐步形成市场竞争的认识。 新中同诞生的前夕,毛主席根据当时国内外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统制对外贸易”的意见,与此相适应,国家垄断外贸的制度维持了整整30年。开放以后,“三资”企业首先获得外贸进出口权,这就突破... 一、突破外贸垄断论,逐步形成市场竞争的认识。 新中同诞生的前夕,毛主席根据当时国内外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统制对外贸易”的意见,与此相适应,国家垄断外贸的制度维持了整整30年。开放以后,“三资”企业首先获得外贸进出口权,这就突破了国家垄断外贸、国营外贸公司独家经营的格局。随后,少数国营的生产企业、科研单位和乡镇企业又被允许经营外贸。随着开放度的扩大,近两年来,又允许开办中外合资的外贸公司,并授予少量的私营企业外贸经营权。至此,外贸经营权基本实现普遍化,再也不是某家的专利品。按市场份额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经贸 国有外贸公司 改革开 外贸经营权 统制对外贸易 外贸垄断 国家垄断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国家经济安全 乡镇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