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寄生参数对软开关和直流偏磁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薛伟民 陈乾宏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80,共6页
本文考虑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原边MOS管寄生电容、变压器激磁电感及漏感的影响,推导了钳位管ZVS开通的能量条件和时间匹配条件;建立了正激变压器直流偏磁与寄生参数的定量关系;指出了小漏感、大激磁感、大寄生电容条件会导致钳位MOS管无... 本文考虑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原边MOS管寄生电容、变压器激磁电感及漏感的影响,推导了钳位管ZVS开通的能量条件和时间匹配条件;建立了正激变压器直流偏磁与寄生参数的定量关系;指出了小漏感、大激磁感、大寄生电容条件会导致钳位MOS管无法实现ZVS开通,降低整机效率,影响控制器的可靠工作;同时还指出大漏感条件会导致变压器负向偏磁严重,降低磁心利用率。最后完成了50W有源钳位正激模块电源的仿真和实验验证,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 寄生参数 ZVS 直流偏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钳位正激二次侧谐振PWM Buck-Boost型变换器 被引量:8
2
作者 曹太强 王军 +1 位作者 孙章 罗谦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18,共9页
针对传统有源钳位正激(ACF)变换器存在输出二极管反向恢复损耗,以及轻载时不能实现软开关的问题,提出了ACF二次侧谐振(SSR)PWM(ACF-SSR-PWM)Buck-Boost型变换器,分析了ACF-SSR-PWM Buck-Boost型变换器的工作模式及其稳态特性。分析结果... 针对传统有源钳位正激(ACF)变换器存在输出二极管反向恢复损耗,以及轻载时不能实现软开关的问题,提出了ACF二次侧谐振(SSR)PWM(ACF-SSR-PWM)Buck-Boost型变换器,分析了ACF-SSR-PWM Buck-Boost型变换器的工作模式及其稳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ACF-SSR-PWM Buck-Boost型变换器可以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主开关管、辅助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ZVS)和输出二极管的零电流关断(ZCS),其电压传输比与负载、开关频率和占空比无关,呈现出DC-DC变压器(DCX)的工作特性。与二次侧谐振ACF变换器相比,ACF-SSR-PWM Buck-Boost型变换器减小了辅助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和主开关管的关断电流。最后,搭建了一台200V输入、50V/1.6A输出的实验装置,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 谐振变换器 PWM变换器 软开关技术 DC-DC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模块并联的同步整流驱动电路 被引量:14
3
作者 顾亦磊 黄贵松 +2 位作者 章进法 吕征宇 钱照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29,共5页
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模块并联工作的高效率的同步整流驱动电路.采用这种驱动电路,同步整流的波形和驱动损耗可以做到和自驱动一样的效果,同时又解决了多个模块并联时会产生短路的问题.此外,采用这种驱动电路还可以调节驱动电压幅度的高低... 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模块并联工作的高效率的同步整流驱动电路.采用这种驱动电路,同步整流的波形和驱动损耗可以做到和自驱动一样的效果,同时又解决了多个模块并联时会产生短路的问题.此外,采用这种驱动电路还可以调节驱动电压幅度的高低.文中从时域和频域两个角度对此电路进行了详细的原理分析.采用所推荐驱动电路的36~75V输入,1.8V/600A输出,四分之一砖标准的模块电源效率高达90%以上.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电路调节同步整流驱动电压幅度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整流器 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 同步整流驱动电路 模块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