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性有机薄膜电致发光显示材料及器件 被引量:9
1
作者 孙媛媛 华玉林 +3 位作者 印寿根 冯秀岚 郑加金 王树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1-164,共4页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显示器件(OLED)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是未来全固体平板式彩色显示器的重要候选者,其最大优势之一是可以制作成柔性显示器件。本文综述了柔性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发展概况、工作原理与优缺点,目前制作此类器件中...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显示器件(OLED)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是未来全固体平板式彩色显示器的重要候选者,其最大优势之一是可以制作成柔性显示器件。本文综述了柔性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的发展概况、工作原理与优缺点,目前制作此类器件中存在的困难及解决这些困难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 柔性衬底 寿命 有源矩阵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高清晰度电视的电致发光显示器
2
作者 周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1991年第4期46-50,共5页
在过去的15年间,在平板 EL 显示器方面巳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目前,在对角线18英寸的显示屏中已可以显示出近百万个象素。薄膜 EL 屏可达到的分辨率为每毫米4条线,这相当于高清晰度阴极射线管。目前可获得的 EL 屏具有720×400个象... 在过去的15年间,在平板 EL 显示器方面巳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目前,在对角线18英寸的显示屏中已可以显示出近百万个象素。薄膜 EL 屏可达到的分辨率为每毫米4条线,这相当于高清晰度阴极射线管。目前可获得的 EL 屏具有720×400个象素,1024×864个象索的器件也将上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发光显示 高清晰度电视 平板显示技术 薄膜电致发光 百万个 灰度级 有源矩阵 图像显示 发光 蓝色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硅TFT有源OLED两管像素电路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司玉娟 陈新发 +1 位作者 杨晓萍 刘式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5-649,共5页
在采用精确的模型基础上,利用AIM-Spice软件对有源OLED poly-Si薄膜晶体管(TFT)驱动电路和1×4矩阵电路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得到合理的电路参数,使OLED能够达到一定的显示亮度要求。在每帧时间内维持电流恒定,并且在时变的灰度信号... 在采用精确的模型基础上,利用AIM-Spice软件对有源OLED poly-Si薄膜晶体管(TFT)驱动电路和1×4矩阵电路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得到合理的电路参数,使OLED能够达到一定的显示亮度要求。在每帧时间内维持电流恒定,并且在时变的灰度信号作用下能够良好地跟踪响应,最大程度上消除了TFT的一些非线性特性对OLED驱动电流的影响。为OLED显示器像素驱动电路的设计、参数选取、性能分析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两管像素电路 致发光显示 有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显示 AIM-Spice软件 有源驱动电路 P-Si薄膜晶体管 电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薄膜沉积技术中薄膜晶体管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朱筱珂 梁依倩 +2 位作者 刘琳琳 刘仰辉 侯一曼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94,共9页
为了能制备高均匀性、大尺寸高清RGB-OLED显示终端,发展了一种全新的、无掩膜低成本的彩色薄膜沉积技术——薄膜晶体管导向的薄膜沉积技术,并研究了薄膜晶体管的宽长比及栅压对电聚合发光薄膜性能的影响,寻找最佳的制备条件。实验中采... 为了能制备高均匀性、大尺寸高清RGB-OLED显示终端,发展了一种全新的、无掩膜低成本的彩色薄膜沉积技术——薄膜晶体管导向的薄膜沉积技术,并研究了薄膜晶体管的宽长比及栅压对电聚合发光薄膜性能的影响,寻找最佳的制备条件。实验中采用像素尺寸大小为200μm×200μm的AMOLED基板,通过TFT来控制发光薄膜在ITO像素上的电化学聚合过程。首先对不同宽长比的TFT性能进行表征,再对不同宽长比的TFT在不同栅压条件下制备的电化学聚合薄膜进行表征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宽长比的TFT控制下,施加栅压越大,制备的薄膜越厚,发光效果越好;在不同宽长比的TFT控制下,宽长比越大,聚合薄膜越厚,发光效果越好。在较大栅压下,选择宽长比为50μm/10μm的TFT最为适宜。研究结果为电化学聚合技术在AMOLED显示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聚合 有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显示 薄膜晶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温多晶硅-氧化物半导体混合集成的薄膜晶体管显示背板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邓立昂 陈世林 +1 位作者 黄博天 郭小军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0-431,共12页
低温多晶硅-氧化物半导体混合集成(Low 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and oxide,LTPO)的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TFT)背板技术融合了低温多晶硅和氧化物半导体TFT两者的优势,为低功耗、高性能显示以及功能化集成提供... 低温多晶硅-氧化物半导体混合集成(Low 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and oxide,LTPO)的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TFT)背板技术融合了低温多晶硅和氧化物半导体TFT两者的优势,为低功耗、高性能显示以及功能化集成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获得了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LTPO相关技术与应用的研究进展以及面临的技术挑战。首先,讨论了分别针对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的LTPO背板的集成方式,进一步总结分析了实现LTPO集成的器件结构和工艺挑战。此外,针对有源矩阵OLED显示,分析了LTPO技术用于设计兼容低帧率和高帧率驱动、具有内部补偿功能的像素电路的优势,以及在超低帧率(如1 Hz)驱动情况下,TFT器件稳定性带来的影响和相关的补偿驱动方法。最后,对LTPO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晶体管 低温多晶硅 氧化物半导体 有源矩阵有发光二极管 液晶显示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显示器在高清晰度电视上的应用
6
作者 邸建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8-43,共6页
高清晰度电视(HDTV)究竟采用哪种制式,目前仍有很大争议。在不考虑其制式的情况下,这种新型消费电子产品能否获得成功将取决于采用什么样的显示器作用户接收机。只有显示屏的尺寸大于100cm,才能充分体现 HDTV 的各种优势。阴极射线管技... 高清晰度电视(HDTV)究竟采用哪种制式,目前仍有很大争议。在不考虑其制式的情况下,这种新型消费电子产品能否获得成功将取决于采用什么样的显示器作用户接收机。只有显示屏的尺寸大于100cm,才能充分体现 HDTV 的各种优势。阴极射线管技术是无法达到这样大的尺寸的,在要求宽高比为16:9的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显示 高清晰度电视 用户接收机 有源矩阵 消费电子产品 彩色显示 环境光 大屏幕显示 致发光 发光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显示器的现状
7
作者 周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1990年第5期17-19,共3页
目前,盼望以久的平板显示器的兴旺时期已经到来。但是对80年代末巨大市场的预测并未实现,这主要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工业方面对平板显示器生产方面的困难估计不够,成品率和商品率的低下导致重要的计划失误和落空,以及经费的滥用;二是用户... 目前,盼望以久的平板显示器的兴旺时期已经到来。但是对80年代末巨大市场的预测并未实现,这主要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工业方面对平板显示器生产方面的困难估计不够,成品率和商品率的低下导致重要的计划失误和落空,以及经费的滥用;二是用户既不理解这种产品也不会适当地使用,因而也导致计划落空。目前这两种情况已得到改善,并且最终形成了平板显示器的制造工业。但是在实验室研制的产品与工厂生产的产品的分类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混乱局面。本文将从技术和销售远景方面对平板显示器进行讨论,以说明目前的现状及将来的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显示 致发光显示 等离子体显示 有源矩阵 实验室研制 制造工业 真空荧光显示 显示技术 彩色显示 工业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显示与显示器件
8
《中国光学》 EI CAS 2001年第4期79-81,共3页
TN141 2001042790有机发光二极管矩阵显示技术的研究=Study of organicthin film electroluminescent matrix display[刊,中]/张步新,张志林,朱文清,汪东明,蒋雪茵,许少鸿(上海大学嘉定校区材料系.上海(201800))//半导体光电-2000,21(3)... TN141 2001042790有机发光二极管矩阵显示技术的研究=Study of organicthin film electroluminescent matrix display[刊,中]/张步新,张志林,朱文清,汪东明,蒋雪茵,许少鸿(上海大学嘉定校区材料系.上海(201800))//半导体光电-2000,21(3).-177-179在得到稳定的绿色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基础上,对矩阵显示屏及动态显示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有效的驱动和控制电路,实现了无"交叉效应"、高清晰度的动态图形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显示器件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 半导体 有机电致发光 高清晰度 驱动和控制电路 动态显示技术 动态图形显示 矩阵显示 有机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示技术、器件及设备
9
《中国光学》 EI CAS 1995年第3期74-76,共3页
TN141 95031921彩色薄膜电激发光显示器元件之发展=Develop-ment of colour TF—EL displays[刊,中]/横山明聪,李锦文(国立成功大学电机工程研究所.台湾)∥光讯.—1994,(43).—9—12介绍实现彩色元件的各种基本结构与其特性,并比较其优... TN141 95031921彩色薄膜电激发光显示器元件之发展=Develop-ment of colour TF—EL displays[刊,中]/横山明聪,李锦文(国立成功大学电机工程研究所.台湾)∥光讯.—1994,(43).—9—12介绍实现彩色元件的各种基本结构与其特性,并比较其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显示 彩色薄膜 光电子技术 电子器件 研究所 优缺点 有源矩阵液晶显示 基本结构 电激 电机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理工与新视界公司联合研制出彩色柔性AMOLED显示屏
10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3年第5期78-78,共1页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出我国第一块彩色柔性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显示屏。
关键词 OLED显示 华南理工大学 公司联合 彩色 视界 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光材料 有源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非晶态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中健 王龙彦 +2 位作者 马仙梅 付国柱 荆海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0-216,共7页
透明非晶态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TAOS-TFT)以其诸多优势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最近几年发展迅速。文章以传统薄膜晶体管做对照,详细介绍了TAOS-TFT的原理、结构和性能,总结出TAOS-TFT相对于Si基TFT具有制备温度低、均一性好、迁移率高... 透明非晶态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TAOS-TFT)以其诸多优势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最近几年发展迅速。文章以传统薄膜晶体管做对照,详细介绍了TAOS-TFT的原理、结构和性能,总结出TAOS-TFT相对于Si基TFT具有制备温度低、均一性好、迁移率高、对可见光全透明和阈值电压低等5方面的优势,指出了TAOS-TFT在进一步实用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需要尽快建立自身的集约化物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非晶态氧化物半导体 薄膜晶体管 有源矩阵有发光二极管 有源矩阵电泳显示 集约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金属诱导单向横向晶化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技术和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文 孟志国 郭海成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23-330,共8页
低温金属单向诱导横向晶化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技术与常规的固相晶化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相比 ,制作工艺简单 ,而且提高了场效应迁移率和漏极击穿电压 ,降低了漏电电流 ,改进了器件参数空间分布的均匀性。我们使用金属单向诱导横向晶化多晶硅... 低温金属单向诱导横向晶化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技术与常规的固相晶化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相比 ,制作工艺简单 ,而且提高了场效应迁移率和漏极击穿电压 ,降低了漏电电流 ,改进了器件参数空间分布的均匀性。我们使用金属单向诱导横向晶化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技术 ,成功地制作了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单向诱导横向晶化 多晶硅薄膜晶体管 有源平板显示 有源矩阵液晶显示 有源矩阵 有机发光二极管 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AMOLED驱动方案 被引量:5
13
作者 尹盛 陈杰 夏淑淳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8-193,共6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驱动方案,为所研制的基于微晶硅TFT基板的17.8cm(7in)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AMOLED)提供驱动。该驱动方案实现简单,无需外部缓存,降低了电路布线和系统控制的难度。另外,提出了一种屏幕与IC的连接方案,解决了LCD...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驱动方案,为所研制的基于微晶硅TFT基板的17.8cm(7in)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AMOLED)提供驱动。该驱动方案实现简单,无需外部缓存,降低了电路布线和系统控制的难度。另外,提出了一种屏幕与IC的连接方案,解决了LCD驱动IC与AMOLED不匹配问题。详细介绍了系统组成及FPGA内部各模块工作原理,给出了时序及控制信号仿真图及示波器的实测结果。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可实现64级灰度的AMOLED动态视频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矩阵有发光显示 微晶硅TFT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速递
14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1年第1期72-73,共2页
美韩比联合研发量子点显示屏美国、韩国和比利时的研究人员联合研发出基于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有源矩阵显示屏(QLED)。与普通显示屏相比,新显示屏在大大提高了亮度和画面鲜艳度的同时,可减少能耗。
关键词 速递 发光二极管 显示 有源矩阵 研究人员 比利时 量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