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电流编程像素电路 被引量:3
1
作者 周雷 张立荣 +2 位作者 宋小锋 吴为敬 姚若河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6-391,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用电流编程型像素驱动电路。该像素电路由3个开关薄膜晶体管、一个驱动薄膜晶体管、一个存储电容和两条控制线构成。仿真结果表明,该4T1C像素电路可以补偿薄膜晶体管阈值电压的非均匀性以及有机发光... 提出了一种新型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用电流编程型像素驱动电路。该像素电路由3个开关薄膜晶体管、一个驱动薄膜晶体管、一个存储电容和两条控制线构成。仿真结果表明,该4T1C像素电路可以补偿薄膜晶体管阈值电压的非均匀性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阈值电压的漂移,发光电流的平均非均匀性为4.63%。值得指出的是,同传统的电流编程型像素电路相比,本像素电路存储电容的接法可有效提高电路响应速度。此外,还分析了寄生电容对像素电路工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有机发光二极管 薄膜晶体管 像素电路 电流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被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屏的光学指纹采集系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思远 陈文燕 朱文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005-5010,共6页
目前智能门锁多采用光学指纹采集系统,针对其需要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背光源,存在功耗大、发光不均匀、光学指纹模块过厚的缺点,设计一种应用自发光被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屏代替LED的光学指纹采集系统,改善了以上问... 目前智能门锁多采用光学指纹采集系统,针对其需要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背光源,存在功耗大、发光不均匀、光学指纹模块过厚的缺点,设计一种应用自发光被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屏代替LED的光学指纹采集系统,改善了以上问题。且针对该方法采集的原始图像存在屏幕发光像素干扰的问题,提出平均值消除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大幅减小了屏幕干扰的问题,之后进行规格化、低通滤波、图像增强、二值化以及细化处理,实验仿真得到了清晰的指纹单像素图像,证明被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采集指纹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指纹采集 背光源 发光 被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 平均值消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发光二极管障壁技术的研究
3
作者 漆强 蒋泉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1-542,共2页
文章论述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障壁技术。实验证明,采用障壁技术可有效地防止微短路、漏电流和交叉效应,是一种有效的阴极分离措施且可达到高分辨率(几十微米),从而实现高分辨率矩阵显示。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障壁 聚酰亚胺 高分辨率 矩阵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B/Alq_3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光学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成顺 冯晓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57,共6页
采用偶极子源项和转移矩阵来描述结构内外的光电场分布,并通过Matlab编程,建立了符合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实际器件的光学模型。利用该光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具有NPB/Alq3结构的OLED,得到了电致发光(EL)光谱与器件中光出射角之间的关系... 采用偶极子源项和转移矩阵来描述结构内外的光电场分布,并通过Matlab编程,建立了符合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实际器件的光学模型。利用该光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具有NPB/Alq3结构的OLED,得到了电致发光(EL)光谱与器件中光出射角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人眼视觉函数,得到器件亮度与角度的关系,当出射角度逐渐增大时,亮度逐渐减小。另外,制备了不同8-羟基喹啉铝(Alq3)电子传输层厚度的器件,并测量其电致发光光谱,发现模拟计算的理论光谱与测量结果相吻合。并且还发现随着Alq3有机层厚度增加,OLED电致发光光谱的峰位会发生一定的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偶极子源项 转移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线控制发光的A-IGZO薄膜晶体管集成AMOLED像素电路(英文)
5
作者 王兰兰 鲁力 +3 位作者 于天宝 廖聪维 黄生祥 邓联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49-1556,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铟镓锌氧化物(IGZO)薄膜晶体管(TFT)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器的新型补偿结构。它利用数据线关闭电源和驱动晶体管之间的控制晶体管,以抑制编程期间的泄漏电流。在所提出的电路和传统电路之间进行电路... 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铟镓锌氧化物(IGZO)薄膜晶体管(TFT)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器的新型补偿结构。它利用数据线关闭电源和驱动晶体管之间的控制晶体管,以抑制编程期间的泄漏电流。在所提出的电路和传统电路之间进行电路性能的比较,表明所提出的像素电路可以有效地补偿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偏移和迁移率变化。当VTH飘移2 V和μ增加30%时,IOLED误差率可以分别降低至小于5%和9%。此外,由于使用同时驱动方法,因此所需的最小编程时间可以被详细推导出来。所提出的像素电路的编程能力和机制已经通过FPGA平台和离散的场效应器件所证实。尽管所提出的像素电路具有非常简单的驱动结构,但它能够提高补偿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 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阈值电压 像素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LTPS-TFT AMOLED像素电路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皇甫鲁江 郑灿 +3 位作者 李云飞 刘利宾 朱健超 陈义鹏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14-621,共8页
本文对一种LTPS-TFT AMOLED电压型阈值电压(V_(th))补偿像素电路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影响V_(th)补偿效果的主要因素。电路的补偿效果主要由驱动TFTV_(th)的获取精度和随后的保持精度决定。在V_(th)获取过程中,相关误差主要由驱动TFT... 本文对一种LTPS-TFT AMOLED电压型阈值电压(V_(th))补偿像素电路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影响V_(th)补偿效果的主要因素。电路的补偿效果主要由驱动TFTV_(th)的获取精度和随后的保持精度决定。在V_(th)获取过程中,相关误差主要由驱动TFT转移特性电流对存储电容充电的充电率不足产生;在显示信号与V_(th)叠加过程中,与V_(th)保持节点连接的电容增量等因素会造成V_(th)保持精度的损失。根据分析的结果,本文解释了高分辨率像素电路补偿效果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 阈值电压补偿 像素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AMOLED驱动方案 被引量:5
7
作者 尹盛 陈杰 夏淑淳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8-193,共6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驱动方案,为所研制的基于微晶硅TFT基板的17.8cm(7in)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AMOLED)提供驱动。该驱动方案实现简单,无需外部缓存,降低了电路布线和系统控制的难度。另外,提出了一种屏幕与IC的连接方案,解决了LCD...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驱动方案,为所研制的基于微晶硅TFT基板的17.8cm(7in)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AMOLED)提供驱动。该驱动方案实现简单,无需外部缓存,降低了电路布线和系统控制的难度。另外,提出了一种屏幕与IC的连接方案,解决了LCD驱动IC与AMOLED不匹配问题。详细介绍了系统组成及FPGA内部各模块工作原理,给出了时序及控制信号仿真图及示波器的实测结果。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可实现64级灰度的AMOLED动态视频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 微晶硅TFT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矩阵OLED 被引量:25
8
作者 黄锡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57-160,共4页
介绍了OLED的工作原理、器件结构、有源驱动等,有机发光器件由ITO阳极、金属阴极和多层有机薄膜构成,其中各有机层分别起电子、空穴传输、复合发光及缓冲作用,讨论了发光效率和器件寿命及可靠性等问题。
关键词 有源矩阵 OLED 工作原理 器件结构 有源驱动 有机薄膜发光器件 发光效率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AMOLED的技术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敖银辉 高健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前已经有商业化的AMOLED产品应用在MP3、手机上,而采用柔性基板的AMOLED也正在研制中,但真正实现商业化还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如柔性衬底处理技术,柔性基板的TFT制备方法,有机薄膜蒸镀和薄膜封装等。具体分析了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技... 目前已经有商业化的AMOLED产品应用在MP3、手机上,而采用柔性基板的AMOLED也正在研制中,但真正实现商业化还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如柔性衬底处理技术,柔性基板的TFT制备方法,有机薄膜蒸镀和薄膜封装等。具体分析了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技术现状。指出使用塑胶衬底,开展有机氧化物TFT制备的发展思路。提示我国在有机薄膜蒸镀和薄膜封装领域有较大的潜在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 柔性衬底 薄膜蒸镀 薄膜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OLED驱动电路和LINUX下驱动程序设计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国强 章坚武 占志伟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7-531,共5页
针对便携嵌入式系统设备低功耗的要求,结合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反应速度快、对比度高、视角宽、轻薄、功耗低等优点,以奇晶光电C0240QGFA-T为原型,在其内置驱动芯片S6E63D6基础上设计了驱动电路板,并在... 针对便携嵌入式系统设备低功耗的要求,结合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反应速度快、对比度高、视角宽、轻薄、功耗低等优点,以奇晶光电C0240QGFA-T为原型,在其内置驱动芯片S6E63D6基础上设计了驱动电路板,并在三星的ARM9处理器S3C2440A上完成了驱动电路板的Linux下的驱动程序。实验结果表明,方案可行,显示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LINUX 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 驱动 S3C2440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OLED亮点不良修复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世楠 李楠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8-204,共7页
为了提高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AMOLED)亮点不良修复成功率,优化设备性能,本文研究一种AMOLED亮点修复方法,实现阴极隔离原理。由装置激光调形机构(Slit)的激光修复设备构造一束固定形状和频率的脉冲激光束。该激光束透过AMOLED... 为了提高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AMOLED)亮点不良修复成功率,优化设备性能,本文研究一种AMOLED亮点修复方法,实现阴极隔离原理。由装置激光调形机构(Slit)的激光修复设备构造一束固定形状和频率的脉冲激光束。该激光束透过AMOLED面板封装层,照射目标亚像素上方阴极膜层,使目标亚像素发光层与面板整体阴极隔断,阴极电子无法迁移至目标亚像素发光层,目标亚像素由亮点变为暗点,达到亮点修复目的。提出并比较了矩形修复法与线修复法,结果表明矩形修复方法成功率为33.5%,容易出现封装层损伤,信赖性风险高;线修复方法成功率为100%,无封装层损伤风险,信赖性风险低。将线修复方法导入量产后,亮点不良修复良率由96.9%提升至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 亮点 修复 阴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高性能负压电荷泵的AMOLED驱动DC-DC转换器
12
作者 袁敏民 孔令韬 +2 位作者 毛成烈 常昌远 郭鹏宇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33-840,共8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高性能负压电荷泵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驱动DCDC转换器。正输出电压(V_(OP))由升压转换器(BOOST)和线性稳压器(LDO)级联产生,BOOST中使用前馈方法改善线性瞬态响应,LDO保证了芯片在全负载电流范围内输出电压... 提出了一种采用高性能负压电荷泵的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驱动DCDC转换器。正输出电压(V_(OP))由升压转换器(BOOST)和线性稳压器(LDO)级联产生,BOOST中使用前馈方法改善线性瞬态响应,LDO保证了芯片在全负载电流范围内输出电压的纹波。负输出电压(V_(ON))由一种新颖负压电荷泵电路产生,电荷泵仅由MOSFET构成以提高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转换负压的电平转换电路,降低了开关管导通电阻并提高了负压效率。采用突发(BURST)控制模式提高了轻载效率。芯片采用0.18μm BCD工艺,其V_(OP)和V_(ON)分别为4.6 V和-2.4 V,工作频率为1 MHz,正常工作时的负载电流为0~50 mA,最大电源效率为89.4%。VOP和VON的纹波均小于7 mV,线性瞬态响应均为5 mV,负载瞬态响应分别为5 mV和20 mV。负输出电压在-0.6~-2.4 V可调,调整步长为0.1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转换器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 线性瞬态改善 负压电荷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i TFT OLED有源驱动阵列参数的优化与布图设计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彤 郭小军 +4 位作者 赵毅 李春星 许武 王丽杰 刘式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32-337,共6页
主要介绍了用于有源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非晶硅薄膜晶体管阵列中各种电子器件参数的设计依据,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单元像素中的各种器件参数;利用Aim spice进行模拟仿真,对器件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利用L Edit进行布图设计,完成了... 主要介绍了用于有源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非晶硅薄膜晶体管阵列中各种电子器件参数的设计依据,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单元像素中的各种器件参数;利用Aim spice进行模拟仿真,对器件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利用L Edit进行布图设计,完成了阵列像素的版图。该设计对小尺寸非晶硅有源驱动OLED的研究开发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薄膜晶体管 有源驱动 参数优化 布图设计 仿真 OLED 显示屏 非晶硅薄膜晶体管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ED矩阵显示屏运动图像的一种实现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宫莹光 高丽 +5 位作者 张步新 朱文清 张志林 蒋雪茵 赵玉蕾 许少鸿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26-329,共4页
介绍了实现有机发光二极管 (OL ED)图形显示的一种方法 .通过设计软件 ,实现了无交叉效应、高清晰度的OL
关键词 OLED矩阵显示屏 运动图像 有机发光二极管 电致发光显示控制驱动器 矩阵显示 交叉效应 图形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非晶态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中健 王龙彦 +2 位作者 马仙梅 付国柱 荆海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0-216,共7页
透明非晶态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TAOS-TFT)以其诸多优势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最近几年发展迅速。文章以传统薄膜晶体管做对照,详细介绍了TAOS-TFT的原理、结构和性能,总结出TAOS-TFT相对于Si基TFT具有制备温度低、均一性好、迁移率高... 透明非晶态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TAOS-TFT)以其诸多优势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最近几年发展迅速。文章以传统薄膜晶体管做对照,详细介绍了TAOS-TFT的原理、结构和性能,总结出TAOS-TFT相对于Si基TFT具有制备温度低、均一性好、迁移率高、对可见光全透明和阈值电压低等5方面的优势,指出了TAOS-TFT在进一步实用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需要尽快建立自身的集约化物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非晶态氧化物半导体 薄膜晶体管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 有源矩阵电泳显示器 集约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OLED驱动中的分场显示问题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郭斌 吴春亚 +1 位作者 熊绍珍 张丽珠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2-188,共7页
提出了一种比率电流 +分场的概念 ,结合电流比率加分场的方法 ,设计了一种电流移位 (复用 )的驱动方法。这种电流比率 +电流移位的方法比现有的脉宽调制 (PWM )法结构简单、时序简化 ,容易电路集成。既保留PM OLED低成本的优点又达到较... 提出了一种比率电流 +分场的概念 ,结合电流比率加分场的方法 ,设计了一种电流移位 (复用 )的驱动方法。这种电流比率 +电流移位的方法比现有的脉宽调制 (PWM )法结构简单、时序简化 ,容易电路集成。既保留PM OLED低成本的优点又达到较高的灰度级显示 ,避免使用大的电流驱动。用较少的分级电流 (4个成比例电流 )实现较高的灰度级 (1 6级 ) ,实现了数字化显示 ,电流信号还可以避免串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 分场显示 被动矩阵 数字化驱动 电流比率 电流移位 有机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金属诱导单向横向晶化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技术和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文 孟志国 郭海成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23-330,共8页
低温金属单向诱导横向晶化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技术与常规的固相晶化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相比 ,制作工艺简单 ,而且提高了场效应迁移率和漏极击穿电压 ,降低了漏电电流 ,改进了器件参数空间分布的均匀性。我们使用金属单向诱导横向晶化多晶硅... 低温金属单向诱导横向晶化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技术与常规的固相晶化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相比 ,制作工艺简单 ,而且提高了场效应迁移率和漏极击穿电压 ,降低了漏电电流 ,改进了器件参数空间分布的均匀性。我们使用金属单向诱导横向晶化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技术 ,成功地制作了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单向诱导横向晶化 多晶硅薄膜晶体管 有源平板显示器 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 有源矩阵 有机发光二极管 显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66773R在小尺寸TFT-OLED驱动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郜峰利 杨虹 +3 位作者 邵喜斌 曹军胜 郭树旭 廖燕平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6-450,共5页
描述了两管TFT-OLED像素电路的结构和驱动原理。利用HITACHI公司的TFT-LCD驱动芯片HD66773R,结合单片机的控制来驱动176×396点阵的TFT-OLED屏,介绍了显示模块的结构和HD66773R功能原理。结合HD66773R功能原理,设计了单片机和HD667... 描述了两管TFT-OLED像素电路的结构和驱动原理。利用HITACHI公司的TFT-LCD驱动芯片HD66773R,结合单片机的控制来驱动176×396点阵的TFT-OLED屏,介绍了显示模块的结构和HD66773R功能原理。结合HD66773R功能原理,设计了单片机和HD66773R硬件接口电路,详细描述了软硬件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给出了单片机的软件流程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66773R TFT-OLED 像素电路 有源驱动 单片机 有机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OLED像素补偿驱动电路 被引量:2
19
作者 严利民 龙云腾 郭丽媛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8-732,共5页
为了防止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随着使用时间增加而造成OLED像素驱动电路发生阈值电压和电源电压漂移,从而引起显示屏亮度不均匀和不稳定的现象,本文对OLED像素补偿驱动电路进行研究。首先对通用型的... 为了防止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随着使用时间增加而造成OLED像素驱动电路发生阈值电压和电源电压漂移,从而引起显示屏亮度不均匀和不稳定的现象,本文对OLED像素补偿驱动电路进行研究。首先对通用型的2T1C驱动电路进行分析,找出引起显示器亮度不均匀和不稳定的原因,然后以目前使用较多的4T1C像素补偿驱动电路为例,对该电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这种电路结构的缺陷,最后针对这些缺陷,提出了改进的5T1C像素补偿驱动电路,并且对该电路进行了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在显示阶段,输出电流稳定在2μA。基本可以改善OLED显示器亮度不稳定和不均匀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有源矩阵 像素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OLED带恒流源的驱动电路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琦 成建波 +2 位作者 张义德 陈文彬 扈艳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4-677,共4页
一种带恒流源的驱动电路,能实现对小尺寸OLED屏(30 mm×38 mm)的驱动,该屏分辨率为64×56。OLED属电流型器件,对该屏采用恒流源驱动,即在每一列电极上接一个恒流源,只要保证流过每个OLED像素的电流为一常数,就能保证其亮度一致... 一种带恒流源的驱动电路,能实现对小尺寸OLED屏(30 mm×38 mm)的驱动,该屏分辨率为64×56。OLED属电流型器件,对该屏采用恒流源驱动,即在每一列电极上接一个恒流源,只要保证流过每个OLED像素的电流为一常数,就能保证其亮度一致。从而可消除因ITO阳极电阻压降所引起的显示亮度不均匀性问题。其中恒流源的设计是整个驱动电路设计的重点。采用的晶体管恒流源,以晶体三极管为主要组成器件,同时采用一定的温度补偿和稳压措施,通过计算分析和实验测试改进完成设计。该恒流源驱动电路的设计较为简单、成本低、而且易于集成,在改进PM-OLED驱动电路方面作了相应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恒流源 驱动电路 无源矩阵 驱动电路设计 晶体管恒流源 OLED 显示亮度 晶体三极管 不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