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机载拖曳式雷达有源诱饵作战效能研究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范文同
王星
叶广强
-
机构
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
-
出处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3期10-12,共3页
-
文摘
机载拖曳式雷达有源诱饵是一种在实战中得到检验,可有效对付防空导弹的电子战装备。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拖曳式诱饵作战效能的问题,在分析拖曳式诱饵干扰机理的基础上,建立诱饵作战效能评估模型,对不同诱饵战术参数下拖曳式诱饵的干扰效能进行仿真分析,提出使用拖曳式诱饵的战术措施,有助于在实战中选取合适的诱饵战术参数。
-
关键词
机载拖曳式雷达有源诱饵
两点源干扰
三角态势
脱靶距离
战术措施
-
Keywords
airborne towed radar active decoy
dual sources interference
trigonal state
miss distance of interception missile
tactic schemes
-
分类号
TN972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
-
题名基于角闪烁效应的拖曳式诱饵干扰存在性检测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宋志勇
肖怀铁
-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ATR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2-528,共7页
-
文摘
干扰的存在性检测是对抗拖曳式诱饵干扰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抗干扰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对拖曳式诱饵干扰原理、过程样式以及性能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雷达波束内诱饵存所带来的角闪烁效应。基于已有关于不可分辨目标检测的研究结论,结合拖曳式诱饵干扰对抗的特点,对角闪烁信息进行了特征提取,根据特征利用方式的不同分别给出了典型的拖曳式诱饵干扰场景下复角检测法、推广正交法和GLRT法3种诱饵存在性检测方法的检测判决式。在典型干扰场景以及条件下对检测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3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正确检测诱饵的存在,其中GLRT方法具有最好的检测性能,是一种满足应用需求背景的有效的诱饵存在性检测方法。
-
关键词
拖曳式有源雷达诱饵
电子对抗
角闪烁
存在性检测
-
Keywords
Towed Radar Active Decoy(TRAD)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
Angle glint
Detection of presence
-
分类号
TN972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
-
题名基于回波幅度特征的拖曳式诱饵存在性检测
被引量:8
- 3
-
-
作者
宋志勇
肖怀铁
-
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ATR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5-1519,共5页
-
文摘
诱饵的存在性检测是对抗拖曳式有源雷达诱饵干扰的前提,也是决定抗干扰效果的重要因素。该文基于雷达波束内诱饵存在导致的回波幅度特征变化,通过提取诱饵存在/不存在两种情况下雷达接收信号的幅度特征差异,推导了两种条件下雷达观测幅度的条件概率密度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回波幅度特征的广义最大似然存在性检测方法。结合不同干扰场景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拖曳式有源雷达诱饵
存在性检测
幅度特征
广义最大似然
-
Keywords
Target detection
Towed Radar Active Decoy (TRAD)
Detection of presence
Amplitude characteristic
Generalized Maximum Likelihood (GML)
-
分类号
TN972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
-
题名一种辨别目标与拖曳式诱饵的融合贝叶斯模型
- 4
-
-
作者
崔凯
-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
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二三研究所
-
出处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6-40,100,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871203)。
-
文摘
在当今电子战中,有源拖曳式诱饵能够在跟踪雷达的半功率波束内捕获其跟踪分辨单元,并将跟踪门从目标转移到诱饵上来。针对这一问题,雷达抗干扰中迫切需要一种在诱饵干扰下仍能正确识别目标的技术。在此状态下正确识别目标的前提是先要将目标与有源拖曳式诱饵分离。考虑到逻辑回归是基于线性回归的二分类器,因此利用逻辑回归概率模型,并以蒙特卡罗马尔可夫链(MCMC)为载体形成一种融合贝叶斯模型,能够达到很好的目标与诱饵分离效果。
-
关键词
雷达目标识别
抗干扰
有源拖曳式诱饵
蒙特卡罗马尔可夫链
贝叶斯模型
-
Keywords
radar target recognition
anti-interference
towed radar active decoy
MCMC
Bayesian model
-
分类号
TN973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
-
题名主动雷达抗拖曳式诱饵干扰的角度提取方法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夏忠楠
方群
-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
出处
《航空兵器》
2009年第5期26-28,54,共4页
-
基金
航空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0153003)
-
文摘
通过对拖曳式有源雷达诱饵干扰的分析,得到了平衡状态下对导引头测角值进行数据积累并且取均值后,导引头将指向大功率辐射源的结论。在诱饵信号从功率上压制载机回波信号的前提下,对导引头处于平衡状态时的测量角公式进行数学推导。结果表明:可由导引头处理时间内任意两次测角值及其对应的和支路振幅比求得载机、诱饵和导弹三者形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方向,从而间接求得小功率辐射源(载机)的角度。最后,结合比例导引规律,通过飞行弹道仿真验证了雷达型空空导弹应用上述方法可以获得准确的目标角度,进而导引导弹准确命中目标。
-
关键词
主动单脉冲雷达
拖曳式有源雷达诱饵干扰
测角数据积累
-
Keywords
AMR
towed radar active decoy
angle measure accumulating
-
分类号
TN974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
-
题名前置点比例导引制导律对抗拖曳诱饵研究
被引量:2
- 6
-
-
作者
刘德忠
石德平
林万菁
张维刚
-
机构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出处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20,共7页
-
文摘
以典型拖曳式诱饵干扰模式为设计对象,结合导引头跟踪诱饵的工作模式和前置点比例导引制导律的设计,对末制导抗拖曳干扰导引方法进行了理论推导与分析,为导引头抗拖曳诱饵干扰措施的设计与验证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关键词
雷达主动导引头
拖曳诱饵
前置点比例导引
制导律
拖曳式雷达有源诱饵
视线角
-
Keywords
active radar seeker
towed decoy
lead point proportional navigation (PN)
guidance law
towed radar active decoy(TRAD)
line of sight(LOS) angle
-
分类号
TJ765.3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TJ760.1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末制导雷达目标与诱饵的联合参数估计和辨识
被引量:6
- 7
-
-
作者
宋志勇
肖怀铁
祝依龙
卢再奇
-
机构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ATR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4-651,共8页
-
文摘
拖曳式诱饵干扰条件下目标与诱饵的参数估计和身份辨识是制导雷达实现精确打击的前提条件。不可分辨角度范围内的目标和诱饵引起导引头雷达回波的干涉混叠,导致常规测量方法失效。当目标和诱饵处于相邻的两个匹配滤波采样点之间时,这些采样点所包含的信息将有助于参数估计的获取。通过充分挖掘两个连续匹配滤波采样点所包含的特征信息获得接收回波的概率分布,结合干扰形式和特点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方法从最大似然估计的角度获取目标与诱饵的对应参数,实现删除二者的身份辨识。各种条件下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关键词
电子对抗
参数估计
身份辨识
改进粒子群优化
拖曳式有源雷达诱饵
-
Keywords
electronic counter measurement(ECM)
parameter estimation
identity recognition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
towed radar active decoy(TRAD)
-
分类号
TN973.3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
-
题名调频诱饵干扰技术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崔旭
唐斌
-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
出处
《电讯技术》
2006年第2期159-163,共5页
-
文摘
传统的拖曳式雷达有源诱饵对抗导引头跟踪系统,其干扰效能受到限制。提出一种新型诱饵干扰形式,利用频率调制技术对导引头跟踪系统实施欺骗性干扰,并给出相关的系统模型和干扰理论。计算机仿真证明了其良好的干扰效能。
-
关键词
电子对抗
拖曳式雷达有源诱饵
导引头
欺骗性干扰
调频
数字射频存储器
-
Keywords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ment
towed radar active decoy ( TRAD )
seeker
fraudulent jamming
frequency modulation
DRFM
-
分类号
TN972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