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菌和抗真菌添加剂对湿啤酒糟全混合日粮青贮发酵品质、体外消化率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思然 丁成龙 +5 位作者 田吉鹏 程云辉 许能祥 张文洁 王欣 刘蓓一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3-226,共14页
湿啤酒糟是一种产量庞大且富含粗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工业副产物,但其含水量高不易保存,严重限制其应用于反刍动物养殖。为此,本试验旨在评价乳酸菌及抗真菌添加剂对湿啤酒糟全混合日粮(TMR)青贮发酵品质、体外消化率及有... 湿啤酒糟是一种产量庞大且富含粗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工业副产物,但其含水量高不易保存,严重限制其应用于反刍动物养殖。为此,本试验旨在评价乳酸菌及抗真菌添加剂对湿啤酒糟全混合日粮(TMR)青贮发酵品质、体外消化率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ontrol)、干酪乳杆菌组[LC,1×10^(6)cfu·g^(-1)鲜重(FW)]、布氏乳杆菌组(LB,1×10^(6)cfu·g^(-1)FW)、山梨酸钾组(POS,1 g·kg^(-1)FW)、双乙酸钠组(SOD,5 g·kg^(-1)FW)和丙酸钙组(CAP,5 g·kg^(-1)FW)6个处理。青贮100 d后全部开窖(20 L),取样分析发酵品质、化学成分及微生物数量,同时将剩余TMR有氧暴露,分别在第6、9和14天取样分析,评价其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青贮100 d后,各组TMR发酵品质良好,具有较低的pH值(4.32~4.47)、丁酸[0.837~1.750 g·kg^(-1)干重(DM)]及氨态氮(76.7~91.8 g·kg^(-1)全氮)含量。对照、LB、POS和SOD组有氧稳定性均较好,其中POS组在有氧暴露第14天时具有更低的好氧菌(5.50 vs.6.56~7.66 log_(10)cfu·g^(-1)FW)和霉菌数量(4.93 vs.4.96~5.91 log_(10)cfu·g^(-1)FW)。相较于对照组,POS组和CAP组均提高了体外干物质消化率(62.5%、65.4%vs.55.3%)和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56.3%、59.1%vs.48.2%)。综合考虑,在生产湿啤酒糟(100 g·kg^(-1)FW)发酵TMR饲料时可添加1 g·kg^(-1)FW的山梨酸钾,既能改善有氧稳定性,还能提高体外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抗真菌添加剂 全混合日粮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液添加量对甜高粱与甘草茎叶混合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及体外发酵的影响
2
作者 蔡宏宇 董宇 +3 位作者 马艳 王娇 孙禹 张苏江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0,共7页
研究旨在分析瘤胃液不同添加量对甜高粱与甘草茎叶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筛选瘤胃液的最佳添加量。设置S1、S2、S3和S4共4组瘤胃液处理组(添加量依序为2.5、5.0、7.5、10.0 mL/100 g原料)和1组空白组(CK,添加等量纯化水),贮藏60 d后测定... 研究旨在分析瘤胃液不同添加量对甜高粱与甘草茎叶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筛选瘤胃液的最佳添加量。设置S1、S2、S3和S4共4组瘤胃液处理组(添加量依序为2.5、5.0、7.5、10.0 mL/100 g原料)和1组空白组(CK,添加等量纯化水),贮藏60 d后测定感官与发酵品质、营养成分、有氧稳定性及体外发酵产气量。结果表明:S2组感官评分最高,芳香气味浓郁,秸秆的质地与色泽保持良好。瘤胃液的添加能明显减少处理组的干物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使混贮pH和氨态氮/总氮值显著下降(P<0.05),与瘤胃液添加量呈负相关。随瘤胃液添加量的增加,乙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乳酸与可溶性糖的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S2组显著高于CK、S1、S3、S4组(P<0.05)。随有氧暴露时间的延长,CK、S1、S2、S3、S4组的pH、酵母菌和霉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乳酸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72 h产气量由高到低依序分别为:S2>S1>CK>S3>S4。综上所述,当瘤胃液添加量为5.0%时,混贮综合营养价值最高,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最佳,并且体外发酵产气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甘草茎叶 感官品质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体外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饲草与高丹草混合青贮对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3
作者 田碧霞 周丽 +5 位作者 韩永芬 曾茂芹 付薇 苏生 许岳军 熊文康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16,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饲草与高丹草混合青贮对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将象草(X)、玉米秸秆(Y)、饲用苎麻(M)、白刺花(B)、扁豆(L)、紫花苜蓿(Z)分别与高丹草(G)以30∶70比例混贮,分别标记为GX、GY、GM、GB、GL、GZ,高丹草单贮为对...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饲草与高丹草混合青贮对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将象草(X)、玉米秸秆(Y)、饲用苎麻(M)、白刺花(B)、扁豆(L)、紫花苜蓿(Z)分别与高丹草(G)以30∶70比例混贮,分别标记为GX、GY、GM、GB、GL、GZ,高丹草单贮为对照(CK)。青贮60 d。结果显示:青贮60 d时,除GM处理外,其他处理混合青贮的干物质(DM)含量显著高于CK (P<0.05);除GY和GX处理外,其他处理的粗蛋白(CP)含量显著高于CK (P<0.05);高丹草与豆科牧草混贮(GL、GZ和GB)的pH值低于4.2。有氧暴露后,GY、GL和GZ处理的有氧稳定性最好,GX和GB处理次之。根据隶属函数法,各处理综合价值排序为GB>GZ>GY>GL>GX>GM>CK。研究表明,高丹草与饲用苎麻混合青贮对高丹草青贮品质的改善效果不佳,与其他饲草混合青贮均能够改善高丹草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丹草 混合青贮 饲草原料 青贮品质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生物添加剂对构树青贮感官评分、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4
作者 宋琦 王茜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2-126,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微生物添加剂对构树青贮的感官评分、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无添加剂组(对照组)、0.02 g/kg植物乳杆菌组(试验1组)、0.02 g/kg枯草芽孢杆菌组(试验2组)、0.02 g...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微生物添加剂对构树青贮的感官评分、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无添加剂组(对照组)、0.02 g/kg植物乳杆菌组(试验1组)、0.02 g/kg枯草芽孢杆菌组(试验2组)、0.02 g/kg酵母菌组(试验3组)、0.01 g/kg植物乳杆菌+0.01 g/kg枯草芽孢杆菌组(试验4组)、0.01 g/kg植物乳杆菌+0.01 g/kg酵母菌组(试验5组)、0.01 g/kg枯草芽孢杆菌+0.01 g/kg酵母菌组(试验6组),每组4个重复。青贮发酵60 d。结果表明:对照组的感官评分最低,为13分;试验2组的感官评分为15分;其余试验组的感官评分在16~19分之间,等级达到优,其中试验5组的感官评分最高,为19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4组、试验5组、试验6组的干物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除试验2组外,其余试验组的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除试验3组外,其余试验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试验4组、试验5组、试验6组的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4组、试验5组和试验6组的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除试验2组外,其余试验组的pH值和氨态氮/总氮值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有氧稳定性均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5组的有氧稳定性最高。研究表明,不同微生物添加剂均可以改善构树青贮饲料的感官评分、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其中0.01 g/kg植物乳杆菌+0.01 g/kg酵母菌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添加剂 构树青贮 感官评分 营养成分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性添加剂对燕麦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5
作者 黄毅飞 吴泽宇 +4 位作者 米玛更才 王克山 赵静 惠爱玲 张文成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3期58-63,共6页
为探讨生物性添加剂对燕麦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共设置了7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CK)、植物乳杆菌组(LP)、牛链球菌组(SB)、枯草芽孢杆菌组(BS)和丙酸杆菌组(PP)(上述4种菌种浓度均调节至1×106 CFU/g FW),纤维素酶组(C... 为探讨生物性添加剂对燕麦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共设置了7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CK)、植物乳杆菌组(LP)、牛链球菌组(SB)、枯草芽孢杆菌组(BS)和丙酸杆菌组(PP)(上述4种菌种浓度均调节至1×106 CFU/g FW),纤维素酶组(CT,50 U/g FW)和木聚糖酶组(XT,50 U/g FW)。所有样本在真空密封聚乙烯袋中存放30 d,并在青贮结束后对有氧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乳酸菌处理显著提高了青贮饲料中CP和LA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pH值和NH3-N含量(p<0.05),其中SB的作用效果优于LP。CT和XT显著降低了NDF,ADF和HC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WSC的含量(p<0.05)。在有氧暴露过程中,BS和PP显著延缓了pH值和NH3-N含量的升高(p<0.05),减少了霉菌和酵母菌数量(p<0.05),增强了有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性添加剂 牛链球菌 丙酸杆菌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氏乳杆菌和纤维素酶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郑爱华 刘玉 +1 位作者 林萌萌 麻小凤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4年第4期11-14,共4页
为探究添加布氏乳杆菌和纤维素酶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全株玉米为原料进行裹包青贮,共设4个处理组,分别为无青贮添加剂对照组(CK组)、1 g/t布氏乳杆菌添加组(LB组)、100 g/t纤维素酶添加组... 为探究添加布氏乳杆菌和纤维素酶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全株玉米为原料进行裹包青贮,共设4个处理组,分别为无青贮添加剂对照组(CK组)、1 g/t布氏乳杆菌添加组(LB组)、100 g/t纤维素酶添加组(CE组)及1 g/t布氏乳杆菌+100 g/t纤维素酶添加组(LC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青贮60 d后,采集样品对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CE组和LC组青贮饲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粗蛋白(CP)含量显著升高(P<0.05),粗纤维(CF)含量显著降低(P<0.05);CE组和LC组青贮饲料的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低于CK组和LB组(P<0.05),相对饲用价值(RVF)显著高于CK组和LB组(P<0.05);LB组、CE组和LC组青贮饲料的乳酸(LA)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LB组和LC组青贮饲料中乙酸(AA)含量显著高于CE组和CK组(P<0.05);LB组和LC组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显著高于CE组和CK组(P<0.05)。本研究表明,添加布氏乳杆菌和纤维素酶均能改善全株玉米青贮效果,且同时添加1 g/t布氏乳杆菌和100 g/t纤维素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乳杆菌 纤维素酶 全株玉米青贮 营养成分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有机酸对杂交狼尾草青贮品质、有氧稳定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7
作者 王萍 韦带莲 刘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15-118,共4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比例的复合有机酸对杂交狼尾草青贮品质、有氧稳定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和各试验组复合有机酸的添加量分别为0、0.5%、1.0%和2.0%。青贮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复合有机酸...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比例的复合有机酸对杂交狼尾草青贮品质、有氧稳定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和各试验组复合有机酸的添加量分别为0、0.5%、1.0%和2.0%。青贮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复合有机酸组的干物质、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显著增加(P<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1.0%、2.0%复合有机酸组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0.5%和1.0%复合有机酸组的粗灰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1.0%和2.0%复合有机酸组的pH值、氨态氮/总氮的比值显著降低(P<0.05),1.0%复合有机酸组的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0.5%复合有机酸组的乙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1.0%和2.0%复合有机酸组的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1.0%复合有机酸组的丙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0.5%、1.0%和2.0%复合有机酸组的丁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0.5%和1.0%复合有机酸组的有氧稳定性和乳酸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1.0%和2.0%复合有机酸组的酵母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0.5%、1.0%和2.0%复合有机酸组的好氧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青贮过程中添加复合有机酸可以改善杂交狼尾草的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以1.0%复合有机酸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有机酸 狼尾草 营养成分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微生物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对延缓全混合日粮夏季发热的影响
8
作者 李胜利 杨茁萌 +7 位作者 周娟 李怀安 王春江 纪大永 谢金梅 王东海 张效忠 盛祥参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88-92,共5页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有氧稳定性的全株玉米青贮对全混合日粮(TMR)在夏季发热的影响,以期探索防止TMR发热的新途径。本研究选择制作工艺和营养水平相似的3个青贮窖进行全株玉米青贮及其TMR有氧稳定性测定。制作全株玉米青贮时,青贮窖A喷洒...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有氧稳定性的全株玉米青贮对全混合日粮(TMR)在夏季发热的影响,以期探索防止TMR发热的新途径。本研究选择制作工艺和营养水平相似的3个青贮窖进行全株玉米青贮及其TMR有氧稳定性测定。制作全株玉米青贮时,青贮窖A喷洒了乳酸菌发酵剂2,青贮窖B喷洒乳酸菌发酵剂1和有机酸盐保鲜剂,青贮窖C中全株玉米青贮喷洒了乳酸菌发酵剂1。同时测定,3种全株玉米青贮及其TMR的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青贮窖A、青贮窖B和青贮窖C的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分别为36 h、>85.8 h和>79.5 h。相对应的全株玉米青贮制作出的TMR有氧稳定性分别为9.5、31.5和29.5 h。由此可见,有氧稳定性好的全株玉米青贮可以延缓奶牛TMR的二次发酵,提高其有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青贮 TMR 有氧稳定性 二次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油菜中优势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晓凯 付彦博 +5 位作者 杨寒珺 黄星宇 张玉琳 贾春英 鲁为华 张凡凡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411-5421,共11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饲用油菜(Brassica napus)青贮中天然附着的优势乳酸菌,明确其对饲用油菜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为饲用油菜资源高效饲料化利用提供指导。首先利用分子生物学法(16S rDNA测序)对分离出的乳酸菌进行鉴定,鉴定...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饲用油菜(Brassica napus)青贮中天然附着的优势乳酸菌,明确其对饲用油菜青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为饲用油菜资源高效饲料化利用提供指导。首先利用分子生物学法(16S rDNA测序)对分离出的乳酸菌进行鉴定,鉴定出的乳酸菌菌株进行产酸和生长特性分析。进一步将筛选的优势乳酸菌接种至饲用油菜中青贮,采用裹包青贮法,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CK)处理不接种菌株;布氏乳杆菌(LB)处理接种布氏乳杆菌,接种量为2×10^(8) CFU/g;屎肠球菌(EF)处理接种屎肠球菌,接种量为2×10^(8) CFU/g;布氏乳杆菌+屎肠球菌(LBEF)处理接种布氏乳杆菌+屎肠球菌(1∶1),接种量均为1×10^(8) CFU/g。结果表明:1)试验共计分离出26株乳酸菌,鉴定后得出25株为布氏乳杆菌,1株为屎肠球菌,其中2株表现出最强的产酸和生长特性。2)发酵60 d时,LBEF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和丙酸含量显著低于CK和EF处理(P<0.05);EF和LBEF处理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CK和LB处理(P<0.05),乳酸含量显著高于CK和LB处理(P<0.05);LB、EF和LBEF处理的pH、氨态氮含量、霉菌数量均显著低于CK处理(P<0.05)。3)开包5 d时,EF和LBEF处理的乳酸含量和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CK和LB处理(P<0.05),LBEF处理的丙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处理(P<0.05),LB和LBEF处理的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处理(P<0.05),LBEF和LB处理的酵母菌和霉菌数量显著低于CK和EF处理(P<0.05)。由此可见,在饲用油菜青贮中联合接种布氏乳杆菌和屎肠球菌,可利用底物较少的营养物质产生乳酸,以降低发酵体系pH,抑制蛋白质腐败和霉菌生长,提高饲用油菜有氧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油菜 乳酸菌 青贮 营养品质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对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和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武伟成 肖定福 +7 位作者 陈一峰 陈东 温娟 黄纯勇 陈艳 徐志雄 魏仲珊 刘一然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6-653,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对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和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以玉米品种‘康农玉999’为青贮材料,添加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混合青贮。青贮60 d后取样分析。对青贮前后发酵各组营养品质、发酵品质、有氧稳定... 试验旨在研究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对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和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以玉米品种‘康农玉999’为青贮材料,添加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混合青贮。青贮60 d后取样分析。对青贮前后发酵各组营养品质、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和体外消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贮后,混合青贮发酵营养品质、乙酸含量和有氧稳定性时间优于全株玉米单独青贮;体外发酵试验中,添加10%杏鲍菇菌糠+植物乳杆菌0.02 g·kg^(-1)组CP降解率显著提高。由此可见,在全株玉米青贮中添加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提高了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改善了体外发酵特性,提高了CP降解率。综合考虑,以90%全株玉米+10%杏鲍菇菌糠+植物乳杆菌0.02 g·kg^(-1)混合青贮时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菌糠 植物乳杆菌 全株玉米 体外发酵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对全株饲料桑青贮营养和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康雅洁 申瑶 +4 位作者 薛夫光 胡秀贞 南雪梅 唐湘方 熊本海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70-5180,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甲酸对全株饲料桑青贮营养和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为全株饲料桑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支撑。试验分为5组,各组分别在饲料桑中添加0(对照组,CK组)、2(FA2组)、4(FA4组)、6(FA6组)、8 mL/k... 本研究旨在探究甲酸对全株饲料桑青贮营养和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为全株饲料桑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支撑。试验分为5组,各组分别在饲料桑中添加0(对照组,CK组)、2(FA2组)、4(FA4组)、6(FA6组)、8 mL/kg(FA8组)甲酸,每组4个重复,青贮90 d。分别在有氧暴露第0(当天)、3、6、9、12天采集样品,测定其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以选出适宜甲酸添加水平。随后,进一步探究饲料桑添加甲酸后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将饲料桑分为3组:饲料桑青贮原料组(M组)、未添加甲酸青贮饲料桑组(CK组)和经筛选出最优甲酸添加水平青贮饲料桑组(FA2组),每组3个重复,进行48 h体内降解试验和体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1)有氧暴露期间,FA4组干物质(DM)含量始终最高,有氧暴露第0、3、6、12天显著高于CK和FA6组(P<0.05);FA2、FA4组有氧暴露第9天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CK和FA8组(P<0.05)。2)有氧暴露第0天,FA2、FA4、FA6、FA8组pH及氨态氮(NH_(3)-N)、乙酸(AA)含量均显著低于CK组(P<0.05)。随有氧暴露时间延长,FA2组pH稳定且始终最低。3)有氧暴露期间,FA2组饲料温度始终低于CK组和环境温度。因此,适宜的甲酸添加水平为2 mL/kg。4)FA2组干物质消化率(DMD)显著高于CK组(P<0.05),丙酸、正戊酸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pH、乙酸含量、乙酸/丙酸显著低于M组(P<0.05)。综上所述,添加2 mL/kg甲酸可改善饲料桑青贮营养和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及体外瘤胃发酵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 饲料桑 青贮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分解菌与同质型乳酸菌联合接种对青贮玉米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酶活性和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双明 张力 +3 位作者 闫云峰 王旭哲 张凡凡 马春晖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85-7195,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纤维素分解菌(CDB)与同质型乳酸菌联合接种对青贮玉米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酶活性和瘤胃降解率的影响。试验采用真空袋法调制全株青贮玉米,设计3个处理,CK处理仅添加去离子水;LP处理混合接种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 本研究旨在探究纤维素分解菌(CDB)与同质型乳酸菌联合接种对青贮玉米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酶活性和瘤胃降解率的影响。试验采用真空袋法调制全株青贮玉米,设计3个处理,CK处理仅添加去离子水;LP处理混合接种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和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1∶1,质量比),接种量共计5×10^(5) CFU/g FM;TX处理在LP处理的基础上接种CDB,CDB中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 virid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比例为2∶1∶1(质量比),添加量为0.3%。对发酵结束后青贮玉米的营养品质、主要微生物数量、有氧稳定性、酶活性及瘤胃降解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TX处理的pH和乳酸(LA)、淀粉含量及霉菌数量显著高于CK和LP处理(P<0.05)。LP处理的乙酸(AA)含量显著低于CK和TX处理(P<0.05)。CK处理的干物质(DM)含量显著低于LP和TX处理(P<0.05)。TX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低于CK和LP处理(P<0.05)。2)开袋5 d时,TX处理的pH、有害微生物(酵母菌、霉菌)数量显著高于LP和CK处理(P<0.05)。CK处理的二氧化碳(CO_(2))产气量显著高于LP和TX处理(P<0.05)。CK和LP处理的有氧稳定时间显著高于TX处理(P<0.05)。3)发酵10、35 d时,TX处理的半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CK处理(P<0.05)。发酵60 d时,各处理淀粉酶活性按高低排序为LP处理>TX处理>CK处理(P<0.05)。4)降解72 h时,LP处理的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显著高于CK处理(P<0.05),CK处理的有机物降解率(OMD)显著高于LP和TX处理(P<0.05)。5)CK和TX处理的有机物快速降解部分、慢速降解部分和潜在降解部分均显著高于LP处理(P<0.05)。综上所述,CDB与同质型乳酸菌联合接种提高了青贮玉米的有机酸含量和营养品质,提高了发酵过程中半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以及有机物降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微生物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酶活性 瘤胃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钠对甜高粱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逸飞 王奕博 +6 位作者 苏威 尹航 王冬 孙娟娟 薛艳林 白春生 玉柱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6,共6页
为研究亚硫酸钠对甜高粱(Sorghum bicolor)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以甜高粱为原料,分别添加0、0.1、0.2、0.3 g/kg亚硫酸钠调制青贮饲料,青贮50 d后开封,测定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微生物数量,并测定青贮饲料有氧腐... 为研究亚硫酸钠对甜高粱(Sorghum bicolor)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以甜高粱为原料,分别添加0、0.1、0.2、0.3 g/kg亚硫酸钠调制青贮饲料,青贮50 d后开封,测定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微生物数量,并测定青贮饲料有氧腐败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亚硫酸钠对pH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增加了乳酸含量(P<0.05),对乙酸和氨态氮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作用;0.3 g/kg亚硫酸钠显著降低了甜高粱青贮饲料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各浓度亚硫酸钠均显著降低了甜高粱青贮饲料硝酸盐含量(P<0.05);亚硫酸钠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0.1、0.2 g/kg亚硫酸钠组有氧稳定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有氧暴露期间,0.1 g/kg亚硫酸钠组的pH保持良好,且乳酸与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综合分析,添加亚硫酸钠能改善甜高粱青贮品质,同时具有提高有氧稳定性的作用,添加量以0.1~0.2 g/k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青贮 亚硫酸钠 青贮品质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和有机肥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消化特性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洪瑞 陈雪 +5 位作者 王一凡 吉方财 王磊 包锦泽 孙志强 玉柱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1,共5页
试验旨在探讨有机肥对不同品种的全株玉米青贮品质、消化特性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选用大康205(DK205)、高油958(HO958)、中玉335(ZY335)和中农787(ZN787)4个玉米品种,分别进行施用有机肥和不施用有机肥两个处理,于... 试验旨在探讨有机肥对不同品种的全株玉米青贮品质、消化特性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选用大康205(DK205)、高油958(HO958)、中玉335(ZY335)和中农787(ZN787)4个玉米品种,分别进行施用有机肥和不施用有机肥两个处理,于蜡熟期收割并进行全株青贮,发酵200 d后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和有机肥的互作效应对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和氨态氮/总氮比值有影响(P<0.05);品种和有机肥的互作效应可影响干物质、粗蛋白、淀粉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施用有机肥组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及有氧稳定性较高,中农787的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对不同品种全株玉米青贮品质、消化特性及有氧稳定性均起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中农787适宜作为全株青贮玉米品种在内蒙古地区推广种植,施用有机肥可以进一步提高青贮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 品种 有机肥 体外消化率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酶添加对喀斯特地区全株青贮玉米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陆龙超 莫本田 +5 位作者 周文章 秦杨 邓似辰 王清峰 徐龙鑫 武俊达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1,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菌酶对喀斯特地区全株青贮玉米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为新型青贮菌剂的应用提供参考。以真空袋法青贮全株玉米,设5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分别为添加等量纯化水(对照组)、植物乳杆菌(试验A组)、纤维素分解菌(试验B...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菌酶对喀斯特地区全株青贮玉米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为新型青贮菌剂的应用提供参考。以真空袋法青贮全株玉米,设5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分别为添加等量纯化水(对照组)、植物乳杆菌(试验A组)、纤维素分解菌(试验B组)、纤维素酶(试验C组)、植物乳杆菌+纤维素分解菌(试验AB组)、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试验AC组)。其中植物乳杆菌添加1×10^(5) CFU/g;纤维素分解菌为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2∶1,添加量为3.0×10^(5)、1.5×10^(5) CFU/g,纤维素酶按0.3%添加。发酵60 d后同时采样并测定全株玉米的发酵特性、乳酸菌数量、营养成分、有氧稳定性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均有微弱香味,对照组则气味较平淡,综合评分均到达一级;试验组pH均低于4.2,达到优质青贮料标准,C、AC组pH显著低于A、B、AB组(P<0.05);A、B、C组乳酸(L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乙酸(AA)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丙酸(PA)和丁酸(BA)均未检测出;A、B、C、AB组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有氧稳定性(AS)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B组粗蛋白(CP)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试验组干物质(D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AB组粗灰分(Ash)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各组优劣排序为AC组>C组>AB组>B组>A组>对照组。说明AC、AB组可有效改善全株青贮玉米的青贮品质,提高有氧稳定性,以AC组效果最好;因此,纤维素分解菌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纤维素酶用于全株青贮玉米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纤维分解菌 纤维素酶 发酵特性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生物添加剂对桂闽引象草与木薯酒精渣混合微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皎兰 罗欢 +1 位作者 曾俊 黄世洋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09,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微生物添加剂对桂闽引象草与木薯酒精渣混合微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即对照组(CK组,不添加微生物)、Ⅰ组(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酵母菌+乳酸菌)、Ⅱ组(乳酸菌+枯...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微生物添加剂对桂闽引象草与木薯酒精渣混合微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即对照组(CK组,不添加微生物)、Ⅰ组(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酵母菌+乳酸菌)、Ⅱ组(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朊假丝酵母)、Ⅲ组(粪肠球菌+乳酸菌)、Ⅳ组(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乳酸菌)。室温避光发酵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显示,各试验组感官评定结果均优于CK组,其中Ⅰ组最优。与CK组相比,Ⅳ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降低(P<0.05);Ⅰ组和Ⅱ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Ⅱ组淀粉(Starch)、乙酸、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Ⅰ组和Ⅲ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30 h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Ⅲ组的钙(Ca)含量显著升高(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的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Ⅳ组有氧暴露稳定时间最长,为246.67 h,Ⅰ组有氧暴露稳定时间最短,为48 h。通过综合函数分析可得各试验组综合价值均高于CK组,以Ⅰ组最高。研究表明,添加微生物添加剂可提高桂闽引象草与木薯酒精渣混合微贮品质,其中以试验Ⅰ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闽引象草 混合微贮 微生物添加剂 微贮品质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全混合日粮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玉群 邱小燕 +2 位作者 孙媛媛 田玉桥 陈三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104,共6页
该试验研究了添加双乙酸钠和绿汁发酵液对含水稻秸秆、四棱豆藤、甜茶渣和精料的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C,无添加)、双乙酸钠组(S,0.5%鲜重)、绿汁发酵液组(L,2.0 mL/kg鲜... 该试验研究了添加双乙酸钠和绿汁发酵液对含水稻秸秆、四棱豆藤、甜茶渣和精料的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C,无添加)、双乙酸钠组(S,0.5%鲜重)、绿汁发酵液组(L,2.0 mL/kg鲜重)、双乙酸钠+绿汁发酵液组(SL,0.5%+2.0 mL/kg鲜重)。TMR在25℃厌氧条件下发酵35 d,4组TMR pH值、氨态氮含量均较低,丁酸含量低(0.42~0.49 g/kg干重),均具有良好的发酵品质,对照组、S组和SL组的乳酸含量及乳酸菌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双乙酸钠对乳酸菌发酵可溶性糖产生乳酸的过程没有影响,L组的乳酸含量最高(P<0.05),表明接种绿汁发酵液可促进乳酸发酵。在有氧稳定性方面,S组(>312 h)和SL组(>302 h)显著高于C组(>160 h)和L组(>130 h)(P<0.05)。此外,单独添加双乙酸钠或与绿汁发酵液组合添加在有氧暴露12 d后,pH值保持在4.50左右,乙酸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延长了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添加0.5%双乙酸钠可在不影响发酵品质的前提下提高发酵TMR的有氧稳定性,建议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混合日粮 添加剂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农副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含量和发酵时间对带轴高湿玉米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18
作者 李佳骏 李征 +6 位作者 赵茜 尚松林 张鑫蕊 白金妮 张雯晶 杨智业 郭凯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35-2745,共11页
为探讨不同水分含量和发酵时间对带轴高湿玉米(Zea mays)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确定带轴高湿玉米(HMEC)的最佳发酵时间及理想水分含量,选用完熟期的带轴玉米为主要原料,将添加剂溶于蒸馏水添加至粉碎后的玉米中,调整水分含量至32... 为探讨不同水分含量和发酵时间对带轴高湿玉米(Zea mays)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确定带轴高湿玉米(HMEC)的最佳发酵时间及理想水分含量,选用完熟期的带轴玉米为主要原料,将添加剂溶于蒸馏水添加至粉碎后的玉米中,调整水分含量至32.5%、37.5%、42.5%和47.5%,装袋、密封保存(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00 g),分别于发酵60和180 d取样,评定其物理感官指标,并测定其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1)青贮180 d的HMEC感官评分优于发酵60 d。2)发酵时间与HMEC水分含量的交互作用对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灰分和淀粉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HMEC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升高(P<0.05),干物质、木质素和淀粉含量显著降低(P<0.05)。3)发酵时间与HMEC含水量的交互作用对pH、乳酸、氨态氮以及可溶蛋白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37.5%组HMEC发酵180 d后pH显著低于其他3个水分处理组(P<0.05),发酵180 d的HMEC对比发酵60 d,其pH显著降低(P<0.05),乳酸、乙酸、氨态氮以及可溶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4)发酵时间与HMEC含水量的交互作用对总可消化养分、维持净能、生长净能、泌乳净能以及7 h淀粉消化率指标均有显著影响。37.5%组HMEC发酵180 d后7 h淀粉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余3个水分组(P<0.05);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总可消化养分、泌乳净能以及7 h淀粉消化率的值均显著提升(P<0.05)。5)发酵180 d的HMEC有氧稳定性显著高于发酵60 d(P<0.05)。综合考虑感官评分、营养成分、发酵品质以及有氧稳定性等几个方面,37.5%含水量发酵180 d的HMEC发酵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轴高湿玉米 发酵时间 玉米含水量 感官评分 营养价值 发酵品质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乳酸菌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和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宇成 王文博 +3 位作者 原现军 蔡欣宇 齐博康 鲍宇红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83-7393,共11页
本试验以前期筛选获得的具有潜在抑菌和脱毒活性的副干酪乳杆菌LS2(Lactobacillus paracasei LS2)、植物乳杆菌S6-2(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S6-2)和干酪乳杆菌GD2-1(Lactobacillus casei GD2-1)3株乳酸菌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全... 本试验以前期筛选获得的具有潜在抑菌和脱毒活性的副干酪乳杆菌LS2(Lactobacillus paracasei LS2)、植物乳杆菌S6-2(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S6-2)和干酪乳杆菌GD2-1(Lactobacillus casei GD2-1)3株乳酸菌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和霉菌毒素的影响。试验将田间遭受霉菌侵染(FI组)和霉菌未侵染(NFI组)全株玉米分别进行以下接种剂处理:1)未接种乳酸菌对照(CON处理);2)接种副干酪乳杆菌LS2(LS2处理);3)接种植物乳杆菌S6-2(S6-2处理);4)接种干酪乳杆菌GD2-1(GD2-1处理)。青贮180 d后开窖,将各组青贮饲料暴露于空气中4 d,期间动态取样分析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发酵参数、化学组分、微生物数量和霉菌毒素含量。结果表明:1)无论是否遭受霉菌侵染,LS2处理有氧暴露4 d后全株玉米青贮饲料pH最低;NFI组中LS2处理乳酸和乙酸含量最高。2)NFI组S6-2和GD2-1处理酵母菌和霉菌数量在有氧暴露第2天时快速上升,之后GD2-1处理保持稳定,而S6-2处理略有下降;FI组各处理酵母菌和霉菌数量在有氧暴露期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3)田间霉菌侵染显著提高了全株玉米青贮饲料黄曲霉毒素B 1(AFB 1)含量(P<0.05),各乳酸菌接种剂处理显著降低了AFB 1含量(P<0.05),GD2-1处理降低了玉米赤霉烯酮含量(P<0.05),而GD2-1处理显著降低了呕吐毒素含量(P<0.05)。4)无论是否遭受霉菌侵染,LS2处理均维持了最长的有氧稳定时间,有氧稳定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综上所述,青贮饲料有氧暴露后,田间霉菌侵染使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品质进一步下降并导致有氧腐败提前;无论是否遭受霉菌侵染,接种副干酪乳杆菌LS2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在有氧暴露期间始终保持着较高的乳酸和乙酸含量,并维持了最高的有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青贮 乳酸菌 有氧稳定性 霉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异质型乳酸菌添加对全株玉米青贮发酵特性、营养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9
20
作者 苗芳 张凡凡 +3 位作者 唐开婷 贾舒安 王旭哲 马春晖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7-175,共9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同/异质型乳酸菌对全株青贮玉米发酵特征、营养品质及微生物的影响,为改善青贮玉米青贮的发酵特性,提高其营养品质和有氧稳定性开辟新途径。试验采用真空袋法调制全株青贮玉米,添加不同的乳酸菌菌剂发酵全株青贮玉米,处... 本试验旨在探讨同/异质型乳酸菌对全株青贮玉米发酵特征、营养品质及微生物的影响,为改善青贮玉米青贮的发酵特性,提高其营养品质和有氧稳定性开辟新途径。试验采用真空袋法调制全株青贮玉米,添加不同的乳酸菌菌剂发酵全株青贮玉米,处理分别为:不添加任何菌剂(CK);复合同质型乳酸菌菌剂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T),添加量为1∶1,1×105 cfu/g;异质型乳酸菌菌剂布氏乳杆菌(Y),添加量为4×105 cfu/g和复合同、异质型乳酸菌(T+Y)。通过对4个处理发酵第60天发酵特性、营养品质、微生物含量以及开袋第5天有氧稳定性、微生物含量和CO2产气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发酵第60天各指标按大小排序,pH为T+Y>T>CK>Y(P=0.001),乳酸含量为T+Y>Y>T>CK(P=0.095),氨态氮含量为T+Y>Y>T>CK(P=0.011),乙酸含量为Y>T+Y>CK>T(P=0.032),酵母菌数量为T+Y>T>Y>CK(P=0.023),霉菌数量为T+Y>T>Y>CK(P=0.028),干物质含量为T+Y>T>Y>CK(P=0.020),可溶性糖含量为CK>T+Y>Y>T(P=0.190),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Y>CK>T+Y>T(P=0.001),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CK>T>Y>T+Y(P=0.730),粗灰分含量为T+Y>T>Y>CK(P=0.030),对于好氧细菌、乳酸菌数量、粗蛋白、酸性洗涤木质素、淀粉、粗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开袋第5天各指标按大小排序pH为T+Y>T>CK>Y(P=0.001),CO2产气量为CK>T>Y>T+Y(P=0.007),霉菌数量为T+Y>Y>T>CK(P=0.001),有氧稳定性为Y>T+Y>CK>T(P=0.021),对于好氧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各处理按优劣排序为Y(0.652)>T+Y(0.528)>CK(0.492)>T(0.4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乳酸菌 微生物 营养品质 发酵特征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