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有机鄄无机电荷转移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叶燕珠 林深 王世铭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0-914,F010,共6页
A charge-transfer complex, [(C2H4OH)3NH]2·[HPMo12O40]·3H2O,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It belongs to orthorhombic, space ... A charge-transfer complex, [(C2H4OH)3NH]2·[HPMo12O40]·3H2O,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It belongs to orthorhombic, space grounp Pnna, with a=1.541 30(5) nm, b=1.884 23 (7) nm, c=2.049 06(7) nm, α=β=γ=90.00°, V=5.950 8(4) nm3, Z=4, Dc=2.427 Mg·m-3 , F (000)=4 132, μ(Mo Kα)=2.568 mm-1. The structure was refined to R1=0.043 5 and wR2=0.122 4 by full-matrix least-squares method. The O atoms of the polyoxometalate, the C atoms of the organic substrates and the O atoms of water molecules are involved in hydrogen bonding. Spectral data support the presence of an electron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rganic substrate and the inorganic anion in the solid state. It is strongly photochromic under ultraviolet light resulting from charge-transfer.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the compound shows that the redox peak currents are proportional to the scan rate in pH=4.0 NaAc-HAc buffer solu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electrode reaction are surface controlled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电荷转移配合物 多金属氧酸盐 合成 晶体结构 光致变色性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新型含有高分子金属配合物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宏途 张宏文 +4 位作者 徐亚新 张开 金旭 周鑫 王静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81-1383,M011,共4页
The homopolymer brushes of polyacrylamide(PAAM) on spherical silicon gel were synthesized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 The silicon gel initiator was prepared by self-assemble. Utilizing these modifie... The homopolymer brushes of polyacrylamide(PAAM) on spherical silicon gel were synthesized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 The silicon gel initiator was prepared by self-assemble. Utilizing these modified silicon gel as the substrate, a kind of novel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material with the polymer metal complex was synthesized. The result of ESR indicates that the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material with the polymer metal complex based on silicon gel possesses well paramagne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31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聚合金属配合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基于4-氨基-2,6-二甲氧基嘧啶的铜(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质
3
作者 许同桃 万洪善 +2 位作者 杨甜星 高敏 王冲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4-692,共9页
以4-氨基-2,6-二甲氧基嘧啶(amp)、有机多胺N-(2-氨基乙基)-1,3-丙二胺(L1)、(二(3-氨基丙基)胺(L2)和铜盐为原料,采用溶剂法自组装合成两种新型铜(Ⅱ)配合物,即[Cu(amp)Lx](ClO_(4))_(2)(x=1,2)。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粉... 以4-氨基-2,6-二甲氧基嘧啶(amp)、有机多胺N-(2-氨基乙基)-1,3-丙二胺(L1)、(二(3-氨基丙基)胺(L2)和铜盐为原料,采用溶剂法自组装合成两种新型铜(Ⅱ)配合物,即[Cu(amp)Lx](ClO_(4))_(2)(x=1,2)。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首次解析了[Cu(amp)L2](ClO_(4))_(2)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其为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a=1.20790(12)nm,b=1.32791(13)nm,c=1.39039(14)nm,a=90°,b=90.056(3)°,γ=90°。荧光光谱表明,配体amp发射波长为387 nm,有较强的荧光值;但与有机多胺及铜(Ⅱ)配位后,出现了显著的荧光淬灭现象,说明amp与有机多胺(L1,L2)具有潜在铜离子荧光探针功能。同时,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研究了铜(Ⅱ)配合物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它们对受试微生物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2.6-二甲氧基嘧啶 有机多胺 配合 荧光性质 晶体结构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磷酸和2-吡啶-偶氮-2萘酚电荷转移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靳素荣 姚礼峰 陈永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89-291,共3页
A new photosensitive charge transfer complex has been synthesized based on phosphomolybdic acid and α-phridylazo-β-naphthol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um, UV spectrum, The resalts of IR spectr... A new photosensitive charge transfer complex has been synthesized based on phosphomolybdic acid and α-phridylazo-β-naphthol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um, UV spectrum, The resalts of IR spectra showed that the coordinating atom of α-phridylazo- β-naphthol was oxygen of C-O bond. The organic ligands do not coordinat5e with heteropolyanions, but with Protons in heteropoly acid by coordination bond. Photochromism studies show that the electron transfer takes place from the organic molecules to the heteropolyan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磷酸 电荷转移配合 光致变化 2-吡啶-偶氮-2萘酚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钨钒杂多酸-TMBPS电荷转移配合物光度法测定钒 被引量:4
5
作者 狄俊伟 屠一锋 +1 位作者 吴莹 刘德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00-802,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成磷钨钒杂多酸 3,3′,5 ,5′ 四甲基联苯胺 -丙磺酸 (TMBPS)电荷转移配合物的分光光度法测定钒 (Ⅴ )的新方法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45 0nm ,摩尔吸光系数 2 74× 10 4 L·mol-1·cm-1,线性范围 0 0 2~ ... 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成磷钨钒杂多酸 3,3′,5 ,5′ 四甲基联苯胺 -丙磺酸 (TMBPS)电荷转移配合物的分光光度法测定钒 (Ⅴ )的新方法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45 0nm ,摩尔吸光系数 2 74× 10 4 L·mol-1·cm-1,线性范围 0 0 2~ 1μg·mL-1。采用浮选反萃取分光光度法 ,可提高测定灵敏度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增至 3 10×10 5L·mol-1·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钨钒杂多酸 测定 电荷转移配合 3 3′ 5 5′-四甲基联苯胺-丙磺酸 TMB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磷钼酸电荷转移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杜丹 王升富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1-24,共4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导电基体玻碳 ( GC)电极上制备了二茂铁 ( Fc) -磷钼酸( PMo12 )电荷转移配合物修饰电极 ( Fc5PMo12 /GC)。研究了该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发现其在硫酸溶液中进行伏安扫描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而且对酸性水溶液中的过氧... 采用电化学方法在导电基体玻碳 ( GC)电极上制备了二茂铁 ( Fc) -磷钼酸( PMo12 )电荷转移配合物修饰电极 ( Fc5PMo12 /GC)。研究了该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发现其在硫酸溶液中进行伏安扫描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而且对酸性水溶液中的过氧化氢具有较好的电催化还原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磷钼酸电荷转移配合 过氧化氢 化学修饰电极 电催化还原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分子-多酸电荷转移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7
作者 林珊 王世铭 王琼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9-242,共4页
以Keggin结构的磷钨酸、硅钨酸为电子受体,高分子聚乙烯亚胺(PEI)为电子给体,合成了两种新型电荷转移配合物CH2CH2N(CH2CH2NH2)CH2CH2NHCH2CH2NH2.1H3PW12O40·10.6H2O(配合物Ⅰ)和CH2CH2N(CH2CH2NH2)CH2CH2NHCH2CH2NH1.3H4SiW12O40... 以Keggin结构的磷钨酸、硅钨酸为电子受体,高分子聚乙烯亚胺(PEI)为电子给体,合成了两种新型电荷转移配合物CH2CH2N(CH2CH2NH2)CH2CH2NHCH2CH2NH2.1H3PW12O40·10.6H2O(配合物Ⅰ)和CH2CH2N(CH2CH2NH2)CH2CH2NHCH2CH2NH1.3H4SiW12O40·8.3H2O(配合物Ⅱ)。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进行表征,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产物形貌及其聚集形态。结果表明有机给体与杂多酸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光致变色后,配合物中有机阳离子和杂多阴离子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导致杂多阴离子中WⅥ还原为WⅤ,同时有机阳离子被氧化,且该配合物有很高的耐溶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多酸电荷转移配合 合成方法 性质表征 光致变色 耐溶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位驱动组装单组分白光发光金属-有机配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申婉婷 孙少轩 +3 位作者 冯宇婷 张凤琪 鲁婷婷 杨永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53,共21页
金属-有机配合物材料基于其结构种类多样性及发光性能可调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安全防伪、信息存储、智能传感、显示装置、白光照明等领域。本综述详细介绍了单组分金属-有机配合物在白光发光领域内的研究进展。按照Au/Ag/Cu配合物、Zn... 金属-有机配合物材料基于其结构种类多样性及发光性能可调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安全防伪、信息存储、智能传感、显示装置、白光照明等领域。本综述详细介绍了单组分金属-有机配合物在白光发光领域内的研究进展。按照Au/Ag/Cu配合物、Zn/Cd配合物、Eu和Tb共掺杂Ln配合物、染料掺杂配合物、其他主族元素/过渡元素/镧系元素掺杂/多元素掺杂配合物5个类别对配合物结构特点、发光机理、白光发光组成、白光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归纳不同类别配合物白光发光材料的构筑策略,总结金属-有机配合物材料作为白光候选材料具备的优势,并从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2个方面提出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以期早日实现金属-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配合 单组分 结构多样性 发光可调控 白光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稀土配合物杂化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孙丽宁 符连社 +3 位作者 刘丰祎 彭春耘 郭俊芳 张洪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26,共12页
近年来材料的发展趋势是功能互补,性能优化。稀土配合物发光强度大、单色性好,缺点是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差,因此须将其掺入一定基质中,这样所得到的有机 /无机杂化发光材料,兼备了有机、无机材料的优点。根据杂化材料中稀土配合物与... 近年来材料的发展趋势是功能互补,性能优化。稀土配合物发光强度大、单色性好,缺点是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差,因此须将其掺入一定基质中,这样所得到的有机 /无机杂化发光材料,兼备了有机、无机材料的优点。根据杂化材料中稀土配合物与基质之间作用力不同,可分为第一类杂化材料 (两相间以弱键如氢键等结合)和第二类杂化材料(两相间以强键如共价键等结合 )。对这两类杂化材料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作了综合评述,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 无机/有机杂化 发光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钌(Ⅱ)配合物有机改性溶胶-凝胶氧传感膜荧光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曦 李真 +3 位作者 蒋亚琪 钟振明 王小如 WONG Kwokyi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96-799,共4页
本文考察了利用甲基硅氧烷 (TMOS)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DiMe DMOS)为共先驱体制备的有机改性溶胶 凝胶 (sol gel)氧荧光敏感传感膜 ,比较了 5种不同配体的Ru配合物在不同极性溶剂和sol gel膜内的荧光行为 ,考察了膜极性的改变对Ru化... 本文考察了利用甲基硅氧烷 (TMOS)和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DiMe DMOS)为共先驱体制备的有机改性溶胶 凝胶 (sol gel)氧荧光敏感传感膜 ,比较了 5种不同配体的Ru配合物在不同极性溶剂和sol gel膜内的荧光行为 ,考察了膜极性的改变对Ru化合物荧光光谱的影响 ,以及氧对不同极性有机改性sol gel包埋Ru化合物荧光猝灭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 ,在sol gel膜内 ,Ru化合物的荧光寿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同时对氧的猝灭程度增加。另外膜的极性对氧猝灭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增加膜的疏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Ⅱ)配合 氧传感膜 荧光行为 溶胶-凝胶 有机改性 氧传感器 光谱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锡配合物[(o-Cl-PhCH_2)_2Sn(OCOC_9H_6N)_2]·2(C_6H_6)的合成和晶体结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剑秋 张复兴 +2 位作者 邝代治 冯泳兰 陈志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89-1492,共4页
A novel organotin complex [(o-Cl-PhCH2)2Sn(OCOC9H6N)2]·2(C6H6) has been s ynthesized.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 complex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 ction.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c ... A novel organotin complex [(o-Cl-PhCH2)2Sn(OCOC9H6N)2]·2(C6H6) has been s ynthesized.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 complex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 ction.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c with a=1.322(4) nm, b=1 .035(3) nm, c=1.498(4) nm, 穋m-3, 2435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配合 合成 晶体结构 活性 μ--双[三(邻氯苄基)锡 2-喹啉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有机-无机杂化骨架配位聚合物[Sn(SO_4)(BDC)(H_2O)]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锦玉 周亚明 +3 位作者 陈珍霞 屠波 翁林红 赵东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55-1557,共3页
具有大孔径、高比面积的金属有机骨架结构已成为微孔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1~3],但是其合成设计目前还主要集中在过渡金属元素和镧系元素为接点的微孔材料上.尽管硅、铝族元素已被广泛地用于构建和合成微孔材料,但由于其电荷高、... 具有大孔径、高比面积的金属有机骨架结构已成为微孔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1~3],但是其合成设计目前还主要集中在过渡金属元素和镧系元素为接点的微孔材料上.尽管硅、铝族元素已被广泛地用于构建和合成微孔材料,但由于其电荷高、极性强,故在开放有机金属骨架微孔材料的设计与合成中很少被应用[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有机-无机杂化骨架配位聚合 [Sn(SO4)(BDC)(H2O)] 合成 晶体结构 金属有机骨架 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三维柱层式Ce混合羧酸多孔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磁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文华 王哲明 高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2-537,共6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新的混合羧酸铈多孔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Ce2(fum)3(H2O)4.(H2bdc).(H2O)2]n(1,H2fum=富马酸,H2bdc=对苯二甲酸)和[Ce2(suc)2(ox)(H2O)4.(H2O)4]n(2,H2suc=丁二酸,H2ox=草酸),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和单晶...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新的混合羧酸铈多孔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Ce2(fum)3(H2O)4.(H2bdc).(H2O)2]n(1,H2fum=富马酸,H2bdc=对苯二甲酸)和[Ce2(suc)2(ox)(H2O)4.(H2O)4]n(2,H2suc=丁二酸,H2ox=草酸),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磁学性质.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均具有三维柱层式多孔金属-有机骨架结构.配合物1由Ce离子和富马酸形成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再通过富马酸作为柱状配体支撑形成三维结构,并在层间的两个方向上形成相互交错的通道,未配位的中性对苯二甲酸分子和晶格水分子填充于孔道中.与配合物1类似,配合物2由Ce离子和丁二酸形成层,层间通过草酸作为柱状配体支撑形成三维结构,在层间的3个方向上具有相互交错的通道,晶格水分子填充于孔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配合 混合羧酸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类钙钛矿结构有机-无机杂合物的结构设计思想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丽玲 刘韩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29,共4页
层状类钙钛矿结构有机-无机杂合物是由有机、无机组元在分子尺度上组装而成的一类新材料,其结构和能带具有可设计可控性,因此应用前景广阔。论述了无机类钙钛矿和类钙钛矿杂合物在结构上低维拆分与组装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 钙钛矿 有机-无机杂合 结构 设计 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Fe(Ⅲ)离子有机-无机层状类钙钛矿杂合物修饰电极对对苯二酚的电催化作用及测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寻 吴婧 +1 位作者 陈高峰 林志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49-1153,共5页
以酚藏花红为有机层、含三价铁的K3Fe(CN)6为无机层在空气中合成了有机-无机层状类钙钛矿杂合物修饰碳糊电极。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杂合物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发... 以酚藏花红为有机层、含三价铁的K3Fe(CN)6为无机层在空气中合成了有机-无机层状类钙钛矿杂合物修饰碳糊电极。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杂合物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发现该电极对对苯二酚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pH5.0的PBS缓冲溶液中,对苯二酚在空白碳糊电极上为二步还原过程而在修饰电极上只有一步还原过程,修饰电极更有利于检测对苯二酚。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法在-0.4~0V电位范围内进行扫描,在-240.2mV处的还原峰电流与对苯二酚浓度在1.0×10-6~1.0×10-3mol/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1,检出限为4.73×10-7mol/L。对1.0×10-5mol/L的对苯二酚连续测定5次,相对标准偏差为1.8%。模拟样品中对苯二酚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层状类钙钛矿杂合 修饰电极 对苯二酚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杂环卡宾-铜配合物在有机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秀芳 张晨阳 +4 位作者 张金 王沁欢 王一涵 李泽剑 马思悦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有机金属催化剂能让化学反应实现高选择性、高产率,并且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方便.其中,氮杂环卡宾(N-heterocyclic carbenes, NHCs)是一类稳定性强、价格低廉、毒性较低、易制备的配体.因为氮杂环卡宾与过渡金属具有强配位能力,使得... 有机金属催化剂能让化学反应实现高选择性、高产率,并且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方便.其中,氮杂环卡宾(N-heterocyclic carbenes, NHCs)是一类稳定性强、价格低廉、毒性较低、易制备的配体.因为氮杂环卡宾与过渡金属具有强配位能力,使得其作为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新型配体而得到了迅速发展.相比其他金属来说,金属Cu以其价廉和储量丰富等优势而在众多金属中脱颖而出.基于此,本文以氮杂环卡宾-铜配合物(NHC-Cu)为例,总结和归纳了近十年来NHC-Cu作为催化剂在有机反应中的研究进展,主要包含Click反应(叠氮与炔环加成反应)、末端炔烃与三氟甲基酮的加成反应、共轭加成反应、羰基化反应、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A^(3)偶联反应、硼化反应和氧化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环卡宾 氮杂环卡宾-配合 有机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吡啶类中性铱磷光配合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光物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晏彩先 黄光英 +2 位作者 张柯 侯文明 常桥稳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02-3207,3213,共7页
选用2-苯基吡啶(ppy)作为主配体,分别以2,6-二甲基-3,5-庚二酮(tmacac)和2,2,6,6-四甲基-3,5-庚二酮(dmacac)为辅助配体,设计合成出两种中性铱(Ⅲ)配合物Ir(ppy)_(2)(dmacac)和Ir(ppy)2(tmacac)。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 选用2-苯基吡啶(ppy)作为主配体,分别以2,6-二甲基-3,5-庚二酮(tmacac)和2,2,6,6-四甲基-3,5-庚二酮(dmacac)为辅助配体,设计合成出两种中性铱(Ⅲ)配合物Ir(ppy)_(2)(dmacac)和Ir(ppy)2(tmacac)。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和组成,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研究了它们的光物理性能,并同时对比分析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最大发射波长为523和533 nm,在CH_(2)Cl_(2)中发光颜色由绿色到黄绿色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苯基吡啶 中性铱配合 有机发光二极管 晶体结构 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碱对铕-2-羟基喹啉-4-羧酸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乾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63-768,共6页
分别在有机碱三乙胺、三丙胺和三丁胺的作用下,使用2-羟基喹啉-4-羧酸(H2hqc)与Eu Cl3·6H2O反应制备了3种配合物Eu(Hhqc)3(TEL)、Eu(Hhqc)3(TPL)和Eu(Hhqc)3(TBL)。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分析、摩尔电导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荧光... 分别在有机碱三乙胺、三丙胺和三丁胺的作用下,使用2-羟基喹啉-4-羧酸(H2hqc)与Eu Cl3·6H2O反应制备了3种配合物Eu(Hhqc)3(TEL)、Eu(Hhqc)3(TPL)和Eu(Hhqc)3(TBL)。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分析、摩尔电导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寿命和量子产率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所有配合物均在580,592,613,654,702 nm附近产生5条谱带,为Eu3+的特征发射,归属为5D0→7FJ(J=0,1,2,3,4)能级间的跃迁,荧光寿命分别为2.22,3.29,3.31 ms,量子产率分别为0.011,0.019,0.028。随着有机胺碳链长度的增加,配合物的荧光强度依次增大,表明有机碱参与了配合物的分子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 有机 2-羟基喹啉-4-羧酸 荧光寿命 量子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配合物[LaCu6(μ-OH)3(GlY)6Im6](ClO4)6的储氢性能研究
19
作者 高肖汉 吕雪川 +2 位作者 孙立贤 谭志诚 徐芬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56-1858,共3页
氢能是人类公认的未来的理想能源,而储氢材料是氢能应用的基础。金属-有机配合物作为一类新型的有发展前途的储氢材料正受到人们的重视。用P—C-T装置对金属-有机配合物[LaCu6(μ-OH)3(GlY)6Im6](ClO4)6其进行了储氢性能测试。... 氢能是人类公认的未来的理想能源,而储氢材料是氢能应用的基础。金属-有机配合物作为一类新型的有发展前途的储氢材料正受到人们的重视。用P—C-T装置对金属-有机配合物[LaCu6(μ-OH)3(GlY)6Im6](ClO4)6其进行了储氢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证明,在温度为299K,压力为0.1~3.2MPa的条件下,该配合物最大吸氢量达到0.41%,说明该配合物具有一定的储氢性能。最后结合该配合物晶体空间结构,初步分析其储氢机理为物理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材料 金属-有机配合 甘氨酸 咪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杂多酸-钆配合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20
作者 王小玉 李晨阳 +4 位作者 尹佳成 蔡东明 丁海林 刘裕堃 王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11期28-30,共3页
以2,6-吡啶二羧酸和硅钨酸为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稀土金属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热重、电化学等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在196nm和253nm处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峰;在624nm处有一个很强的荧光发射峰;热稳定... 以2,6-吡啶二羧酸和硅钨酸为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稀土金属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热重、电化学等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在196nm和253nm处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峰;在624nm处有一个很强的荧光发射峰;热稳定性较好;在-0.25~0.2V(vs.SCE)的电势范围内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有机/杂多酸-配合 合成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