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丁基修饰的微孔二氧化硅膜制备及氢气分离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少康 韦奇 +2 位作者 李群艳 聂祚仁 刘亚军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53,共8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iTES)为前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酸性条件下制备异丁基修饰的二氧化硅溶胶,并采用浸渍提拉法在γ-Al_2O_3/α-Al_2O_3支撑体上制备异丁基修饰的微孔二氧化硅膜材料.分别通过动态光散射技术、接...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iTES)为前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酸性条件下制备异丁基修饰的二氧化硅溶胶,并采用浸渍提拉法在γ-Al_2O_3/α-Al_2O_3支撑体上制备异丁基修饰的微孔二氧化硅膜材料.分别通过动态光散射技术、接触角测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以及N_2吸附等测试手段对溶胶的粒径分布、膜材料的疏水性能以及孔结构进行表征,并深入研究异丁基修饰膜材料的氢气渗透和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当摩尔比n(iTES)/n(TEOS)=0.6时,溶胶的平均粒径约为5.1nm,膜材料的孔径狭窄分布在0.45~0.8nm,其对水的接触角达到(114.0±0.5)°.H2在膜材料中的渗透率随测试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00℃时达到9.07×10^(-7) mol/(m^2·s·Pa),H_2/CO_2和H_2/CO的理想分离系数分别为6.79和15.37,双组份混合气体分离系数分别为7.09和15.72,均高于对应的Knudsen扩散分离因子,H2在膜材料中的输运主要遵循活化扩散机理.在250℃水蒸气物质的量摩尔分数为5%的环境中陈化200h后,异丁基修饰的SiO_2膜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丁基 有机-无机杂化微孔二氧化硅膜 结构 氢气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不对称孔道结构的小介孔二氧化硅粒子的合成及其高分子杂化膜的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童诚 吴文韬 王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6-955,共10页
利用手性阴离子酸表面活性剂,采用软模板法制备了具有不对称孔道结构的小介孔二氧化硅(SiO_(2))粒子.将小介孔SiO_(2)粒子引入聚偏四氟乙烯(PVDF)和聚酰亚胺(PI)中构建了两种有机/无机杂化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 利用手性阴离子酸表面活性剂,采用软模板法制备了具有不对称孔道结构的小介孔二氧化硅(SiO_(2))粒子.将小介孔SiO_(2)粒子引入聚偏四氟乙烯(PVDF)和聚酰亚胺(PI)中构建了两种有机/无机杂化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积分析等表征了小介孔SiO_(2)粒子和有机/无机杂化膜的微结构,并通过超滤实验和气体渗透实验分别考察两种杂化膜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含有大量亲水基团的小介孔SiO_(2)粒子具有规则有序排列的孔道结构,该孔道结构呈现螺旋扭曲和不对称性.构建的两种有机/无机杂化膜的极性显著提升,进而有效增强了PVDF杂化膜的膜通量和抗污染性能及PI杂化膜对CO_(2)气体的分离性能,克服了高分子膜的博弈效应(Trade-off效应).另外,SiO_(2)的小介孔孔道还可以在PI杂化膜中引入优先通过CO_(2)分子的限域传质通道,加速了CO_(2)气体在杂化膜中扩散.但过多小介孔SiO_(2)粒子的加入导致其在高分子基质中团聚,削弱杂化膜的极性和亲水性,从而降低了两种杂化膜的分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介二氧化硅粒子 不对称道结构 有机-无机 气体渗透 超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修饰的有机-无机杂化微孔SiO_2膜的制备及氢气分离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段小勇 韦奇 +3 位作者 何俊 闫建平 李群艳 聂祚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56-2261,共6页
采用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和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苯基修饰的有机-无机杂化SiO2膜材料.通过N2吸附、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对膜材料的孔结构和疏水性能进行了表征,并深入... 采用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和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苯基修饰的有机-无机杂化SiO2膜材料.通过N2吸附、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对膜材料的孔结构和疏水性能进行了表征,并深入研究了膜材料的氢气渗透和分离性能.结果表明,修饰后的膜材料具有微孔结构,孔径集中分布在0.4~0.6 nm.在温度为40℃,湿度为70%~80%的水热环境下陈化30 d后,膜材料仍保持微孔结构.苯基修饰后膜材料具有疏水性,当n(PTES)/n(BTESE)=0.6时,膜材料对水的接触角达到(125±0.4)°.氢气在膜材料中的输运遵循活化扩散机理,300℃时,膜材料的H2渗透率达到8.71×10-7mol.m-2.Pa-1.s-1,H2/CO2的理想分离系数达到5.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SiO2 苯基 结构 氢气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无机-有机杂化微孔化合物Mn_3(BTC)_2(DMF)_4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8
4
作者 方千荣 朱广山 +7 位作者 辛明红 薛铭 张志杰 姬长征 石鑫 吴刚 田歌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425-1427,M010,共4页
The title compound Mn 3(BTC) 2(DMF) 4 (BTC=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DMF=dimethyl formamide) was synthesized under the mild conditions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title compound Mn 3(BTC) 2(DMF) 4 (BTC=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DMF=dimethyl formamide) was synthesized under the mild conditions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and belongs to space group P2 1/c with a =1.787 6(4) nm, b =1.179 7(2) nm, c =1.884 8(4) nm, β =116.35(3)°, V = 3.561 9(12) nm 3, Z =4, D c=7.413 Mg/m 3, M r=871.43, μ =5.081 mm -1 , F (000)=8 082, R = 0.045 6 , wR =0.106 3. Its structure reveals that each asymmetric unit of the title polymer contains three Mn(Ⅱ) ions,six BTC and four DMF ligands. The coordination of BTC ligands with Mn(Ⅱ) ions forms a 3D infinite framework having helical chains composed with 2 1 axes and about 0.6 nm× 0.8 nm channels along the [100] dir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骨架结构 晶体结构 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无机-有机杂化骨架微孔材料Cd(HBTC)(EG)·8(H_2O)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8
5
作者 方千荣 朱广山 +7 位作者 石鑫 辛明红 吴刚 田歌 叶玲 王春雷 张震东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76-778,共3页
由于无机-有机杂化微孔晶体材料在选择性催化、分子识别和可逆性主客体分子(离子)交换等方面存在潜在的应用前景, 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传统的沸石和分子筛微孔晶体材料以硅酸盐、硅铝酸盐、磷铝酸盐和无机金属磷酸盐为骨架[1... 由于无机-有机杂化微孔晶体材料在选择性催化、分子识别和可逆性主客体分子(离子)交换等方面存在潜在的应用前景, 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传统的沸石和分子筛微孔晶体材料以硅酸盐、硅铝酸盐、磷铝酸盐和无机金属磷酸盐为骨架[1,2], 新型的无机-有机杂化微孔晶体材料用刚性和热稳定性较好的有机分子和金属离子作为结构单元[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无机-有机骨架材料 Cd(HBTC)(EG)·8(H2O) 合成 结构 镉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机-有机杂化微孔晶体Cd_3(BDC)_(0.5)(BTC)_2(DMF)(H_2O)·3DMF·H_3O·H_2O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9
6
作者 石鑫 方千荣 +8 位作者 辛明红 吴刚 田歌 朱广山 李亚丰 王立锋 王春雷 商铁存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040-2042,共3页
A new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framework microporous material Cd 3(BDC) 0.5(BTC) 2·(DMF)(H 2O)·3DMF·H 3O·H 2O, in which two kinds of carboxylate ligands coordinate with cadmium ions synchronously, ... A new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framework microporous material Cd 3(BDC) 0.5(BTC) 2·(DMF)(H 2O)·3DMF·H 3O·H 2O, in which two kinds of carboxylate ligands coordinate with cadmium ions synchronously, was obtained under a mild synthesis condition. The titled compound is crystallized in a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c with a=1.584 7(7) nm, b=1.426 7(6) nm, c=1.936 3(6) nm, β=113.186(7)°, V=4.024 6(3) nm 3, Z=4, D X=1.947 mg/m 3, M r=1 179.92, μ=1.662 mm -1, F(000)=2 344, R=0.074 8, wR=0.215 1. Three cadmium centers link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BDC or BTC ligand to form a 3-D open frame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晶体 Cd3(BDC)0.5(BTC)2(DMF)(H2O)·3DMF·H3O·H2O 合成 结构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无机-有机杂化骨架微孔材料──[Co_3(BTC)(HBTC)(H_2BTC)(C_2H_4O_2)_3]·3(DMF)·6(H_3O)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5
7
作者 方千荣 石鑫 +9 位作者 辛明红 吴刚 田歌 朱广山 李亚丰 叶玲 王春雷 张震东 唐璐璐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Compound [Co 3(BTC)(HBTC)(H 2BTC)(C 2H 4O 2) 3]·3(DMF)·6(H 3O) was synthesiz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 Compound [Co 3(BTC)(HBTC)(H 2BTC)(C 2H 4O 2) 3]·3(DMF)·6(H 3O) was synthesiz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solved by direct method and refined by full-matrix least-square method. The crystal is monoclinic and belongs to space group Cc with a=2.645 3(5) nm, b= 1.670 4(3) nm, c=1\^821 6(4) nm, β=128.16(3) °, V=6.329(2) nm 3, Z=2 , D c=20.200 Mg/m 3, M r= 1 314.744, μ=10.274 mm -1, F(000) =38 226, GOF=0.99, R=0.094 1, ωR=0.257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无机-有机骨架材料 合成 沸石 分子筛 晶体结构 材料 [Co3(BTC)(HBTC)(H2BTC)(C2H4O2)3]·3(DMF) ·6(H3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127反相微乳液中纳米AgCl粒子的可控合成和AgCl/F127-PMMA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吴礼光 项雯 杜春慧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5,共5页
在大分子F127为表面活性剂的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合成AgCl纳米粒子。然后通过聚合制备AgCl/F127-PMMA有机/无机杂化膜,用于苯/环己烷混合物的渗透汽化分离。利用电导率仪、紫外可见光谱及透射电镜研究微乳液的增溶水量(ω)对微乳液结构、... 在大分子F127为表面活性剂的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合成AgCl纳米粒子。然后通过聚合制备AgCl/F127-PMMA有机/无机杂化膜,用于苯/环己烷混合物的渗透汽化分离。利用电导率仪、紫外可见光谱及透射电镜研究微乳液的增溶水量(ω)对微乳液结构、胶束中AgCl粒子的生成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AgCl粒子粒径小于10 nm;增加微乳液的ω,生成的AgCl粒子变大。聚合后制备的AgCl/F127-PMMA有机/无机杂化膜中,AgCl粒子能保持较好的分散性。50wt%苯/环己烷混合物的渗透汽化结果表明,在合适的ω下,所制备的AgCl/F127-PMMA有机/无机杂化膜能克服常规高分子膜的trade-off现象,表现出较好的分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27 反相乳液 AgCl纳米粒子 有机-无机 渗透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无机-有机杂化骨架微孔化合物[Co_3(BDC)_3(EG)_4]·2DMF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3
9
作者 方千荣 石鑫 +9 位作者 辛明红 吴刚 田歌 朱广山 李亚丰 叶玲 王春雷 张震东 唐璐璐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80-982,共3页
A 3-D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framework microporous material [Co 3(BDC) 3(EG) 4]·2DMF was synthesiz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A 3-D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framework microporous material [Co 3(BDC) 3(EG) 4]·2DMF was synthesiz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solved by a direct method and refined by full-matrix least-square method. The crystal is the triclinic system and belongs to space group P-1 with a=9.978(2) nm, b=11.223(2) nm, c=11.283(2) nm, α=102.26(3)°, β=113.52(3)°, γ=92.73(3)°, V=6.329(2) nm 3, Z=1, D c=1.565 Mg/m 3, M r=1 063.59, μ=1.183 mm -1, F(000)=541, GOF=1.024, R=0.044 2, wR=0.124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无机-有机骨架合物 [CO3(BDC)3(EG)4]·2DMF 合成 结构 于L材料 钴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无机-有机杂化微孔化合物Mn_3(BTC)_2(bpy)(EG)(DMF)·(DMF)·1/3(C_2H_5OH)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千荣 朱广山 +5 位作者 丁红 薛铭 辛明红 吴刚 田歌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218-2220,共3页
The title compound Mn 3(BTC) 2(bpy)(EG)(DMF)·(DMF)·1/3(C 2H 5OH)(BTC=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 bpy=4,4′-bipyridine, EG=ethylene glycol, DMF=dimethylformamide) was synthesiz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 The title compound Mn 3(BTC) 2(bpy)(EG)(DMF)·(DMF)·1/3(C 2H 5OH)(BTC=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 bpy=4,4′-bipyridine, EG=ethylene glycol, DMF=dimethylformamide) was synthesiz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and belongs to space group P2 1/n with a= 1.637 2(3) nm, b=1.481 4(3) nm, c=1.838 4(4) nm, β=113.70(3)°, V=4.082 5(14) nm 3, Z=4, D c=1.508 Mg/m 3, M r=958.85, μ=1.001 mm -1, F(000)=1 920. R 1=0.098 5, wR 2= 0.218 3. Its structure reveals that Mn(Ⅱ) centers and the carboxylate groups of BTC construct 1D O—C—O—Mn chains. Then, adjacent chains are interlinked by benzene rings of BTC to form a novel 3D architecture. It contains eight-membered rings channels that are about 0.8 nm×0.8 nm viewed along the (101) direction. In addi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bpy acts as both an organic ligand and a structure-directing agent in the synthesis of the title comp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骨架结构 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微乳液中AgCl纳米粒子的可控合成与AgCl/GMA-MMA-AMPS共聚物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江增 吴礼光 周志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5,共6页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表面活性剂,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混合物为油相的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合成了AgCl纳米粒子,然后通过微乳液聚合制备了AgCl/GMA-MMA-AMPS共聚物有机-无机杂化膜,并用...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表面活性剂,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混合物为油相的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合成了AgCl纳米粒子,然后通过微乳液聚合制备了AgCl/GMA-MMA-AMPS共聚物有机-无机杂化膜,并用于苯/环己烷混合物的渗透气化分离.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微乳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cAMPS)及水相中盐浓度(cNaCl,cAgNO3)对AgCl纳米粒子的形成及形貌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AgCl纳米粒子在杂化膜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合成的AgCl纳米粒子近似球状,粒径在20-30 nm之间;增大cAMPS和cNaCl,cAgNO3均导致AgCl纳米粒子粒径减小,粒子数增多;制备的AgCl/GMA-MMA-AMPS共聚物有机-无机杂化膜中AgCl纳米粒子保持了较好的分散性.质量分数为50%的苯/环己烷混合物的渗透气化结果表明,在适宜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和水相中一定盐浓度下,所制备的AgCl/GMA-MMA-AMPS共聚物有机-无机杂化膜能克服常规高分子膜的trade-off现象,表现出较好的苯/环己烷混合物渗透气化分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 AgCl纳米粒子 有机-无机 渗透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层状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磷酸铝(AlPS-PVPA)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小菊 傅相锴 +1 位作者 黄静 贾紫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341-2346,共6页
以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共聚物、磷酸二氢钠作磷(膦)源,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调节有机膦酸和无机磷酸的比例,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化学计量比的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铝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通过FTIR、TG、N2吸附、XRD、SEM和TEM... 以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共聚物、磷酸二氢钠作磷(膦)源,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调节有机膦酸和无机磷酸的比例,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化学计量比的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铝有机聚合物-无机杂化材料。通过FTIR、TG、N2吸附、XRD、SEM和TEM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提出了其理想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这类杂化材料具有规则的层状结构和较高的热稳定性,作为催化剂载体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磷酸铝 材料 剂载体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黄-壳结构Fe_3O_4@SiO_2@PMO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对漆酶的固定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段秉怡 王宇 +3 位作者 郭宁宁 王润伟 张宗弢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0-215,共6页
以蛋黄-壳结构的Fe3O4@SiO_2@PMO磁性微球作为载体,采用交联法对漆酶进行固定,考察了戊二醛浓度等对固定效果的影响,并对固定后漆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蛋黄-壳结构的磁性微球负载漆酶仅需6 h,磁性微球对漆酶的固载量高达475 mg... 以蛋黄-壳结构的Fe3O4@SiO_2@PMO磁性微球作为载体,采用交联法对漆酶进行固定,考察了戊二醛浓度等对固定效果的影响,并对固定后漆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蛋黄-壳结构的磁性微球负载漆酶仅需6 h,磁性微球对漆酶的固载量高达475 mg/g.固定后漆酶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在pH=2. 5~4. 5的强酸性条件下,固定后漆酶酶活仍可保持70%以上,即使温度升高至60℃,固定后漆酶的相对酶活仍保持65%以上.这说明漆酶经所合成的材料固定后,其耐酸和耐热能力都明显优于游离漆酶.包覆的Fe_3O_4粒子使得材料很容易经磁铁分离法回收,固定后漆酶经磁分离循环使用10次后仍然能保留85%的酶活,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有效降低了漆酶的使用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介无机-有机二氧化硅 蛋黄-壳结构磁性 漆酶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己基噻吩/ZnO微纳米球复合膜的形貌和光学性能
14
作者 孟甲 李勇 许并社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4,共6页
对ZnO微纳米球从分散性和能级匹配方面进行了受体可行性研究,分析了能级结构和光电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将聚-3己基噻吩(P3HT)与ZnO微纳米球共混和旋涂制备P3HT/ZnO复合膜,考察P3HT和ZnO的共混质量比和退火温度对复合膜微观形貌及光学性能... 对ZnO微纳米球从分散性和能级匹配方面进行了受体可行性研究,分析了能级结构和光电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将聚-3己基噻吩(P3HT)与ZnO微纳米球共混和旋涂制备P3HT/ZnO复合膜,考察P3HT和ZnO的共混质量比和退火温度对复合膜微观形貌及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说明,P3HT/ZnO微纳米球复合膜与纯ZnO薄膜相比,拓宽了紫外吸收范围,增强了对太阳光的吸收,说明复合膜的吸收光谱与太阳光谱能够较好的匹配;在120℃退火处理后增强了P3HT的有序性,改善了复合膜的结晶性,有利于电池效率的提高。当P3HT质量浓度为6mg/mL、旋涂转速为1 500r/min时,优质复合膜的制备参数为:P3HT和ZnO微纳米球共混质量比为1∶2,退火温度120℃。优质复合膜大大拓宽了紫外吸收范围,增强了对太阳光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纳米球 -3己基噻吩 有机/无机复合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A沸石填充聚氨酯杂化膜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白云翔 邹超 +2 位作者 张春芳 顾瑾 孙余凭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2-34,36,共4页
两步法制备了4A沸石填充的端羟基聚丁二烯基聚氨酯膜HTPB-PU/4A,并研究了CO2、H2、O2、N2的气体透过性能。结果表明:沸石与膜的相容性较好,添加4A沸石后,膜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O2渗透性及O2/N2选择性显著改善;随沸石添加时间的增加,膜... 两步法制备了4A沸石填充的端羟基聚丁二烯基聚氨酯膜HTPB-PU/4A,并研究了CO2、H2、O2、N2的气体透过性能。结果表明:沸石与膜的相容性较好,添加4A沸石后,膜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O2渗透性及O2/N2选择性显著改善;随沸石添加时间的增加,膜对各种气体体系的选择性先增加后减小,而渗透性则先增加后趋于稳定;随硬段含量的增加,气体渗透性均下降,CO2/N2、O2/N2、H2/N2的选择性先升后降;随沸石添加量的增加,O2渗透性一直上升,而O2/N2的选择性先上升后下降,最大选择性达到7.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 聚氨酯 4A沸石 气体分离性能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PI/SiO_2纳米复合材料中SiO_2微相结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尚修勇 朱子康 +1 位作者 印杰 李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8-71,共4页
选取可溶性聚酰亚胺 ( PI)作为有机高聚物基体 ,通过正硅酸四乙酯 ( TEOS)在聚酰胺酸 ( PAA)的N-甲基 - 2 -吡咯烷酮 ( NMP)溶液中进行溶胶 -凝胶反应 ,制备出新型的聚酰亚胺 /二氧化硅 ( PI/ Si O2 )纳米复合材料。并用 UV- Vis、FT- I... 选取可溶性聚酰亚胺 ( PI)作为有机高聚物基体 ,通过正硅酸四乙酯 ( TEOS)在聚酰胺酸 ( PAA)的N-甲基 - 2 -吡咯烷酮 ( NMP)溶液中进行溶胶 -凝胶反应 ,制备出新型的聚酰亚胺 /二氧化硅 ( PI/ Si O2 )纳米复合材料。并用 UV- Vis、FT- IR、SEM和光子相关法等对其溶胶 -凝胶转变过程、二氧化硅微相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并对溶液中粒子间的团聚行为作了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 ,PAA逐步亚胺化 ,同时 TEOS水解后的硅羟基 ( Si- OH)逐步缩合 ,由线型结构向环状结构过渡 ,原位生成Si O2 凝胶网络。实验结果还发现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对二氧化硅无机粒子的尺寸无明显的影响 ,而光子相关法结果则表明颗粒表面活性 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 有机-无机 团聚 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二茂铁二羧酸为配体的锌配位聚合物[Zn(Py)_2L]_n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被引量:5
17
作者 冷思伟 吴刚 +4 位作者 辛明红 唐璐璐 朱广山 范勇 史苏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17-819,共3页
The title compound [Zn(Py) 2L] n(L=1,2′-ferrocenedicarboxylate) was synthesiz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It crystallizes in a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C2/c with the cel... The title compound [Zn(Py) 2L] n(L=1,2′-ferrocenedicarboxylate) was synthesiz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It crystallizes in a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C2/c with the cell parameters a=1.683 0(5) nm, b=1.380 4(3) nm, c=1.746 2(3) nm, β=108.78(2)°, V=3.840 8(15) nm 3, Z=8, M r=485.52, T=293(2) K, D c=3.359 Mg/m 3, μ= 4.073 mm -1, F(000)=3 872, R 1=0.040 1, wR 2=0.113 2. The compound exhibits an unusual one-dimensional chain consisting of two zigzag ch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二羧酸 锌配位聚合物 [Zn(Py)2L]n 合成 晶体结构 无机-有机晶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