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无机杂化复合材料膜内层叠制备新方法
1
作者 王乾 安瑛 +2 位作者 谢鹏程 杨卫民 丁玉梅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58,共4页
叙述了有机-无机杂化复合材料溶胶-凝胶法、原位聚合法、共混法等制备方法。介绍了基于膜内层叠原理的有机-无机杂化复合材料制备新方法,该方法可以避免无机基团分布不均匀、无机基团难可控取向的缺点,将在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制备中发挥... 叙述了有机-无机杂化复合材料溶胶-凝胶法、原位聚合法、共混法等制备方法。介绍了基于膜内层叠原理的有机-无机杂化复合材料制备新方法,该方法可以避免无机基团分布不均匀、无机基团难可控取向的缺点,将在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制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复合材料 有机基团 无机基团 膜内层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复合材料的合成、表征和热学性质
2
作者 邱凤仙 曹永林 +1 位作者 周钰明 刘举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9-112,共4页
丙烯酸乙酯(E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及丙烯酸丁酯(BA)分别和含烷氧基硅烷单体甲基丙烯酰氧基三甲氧丙基硅烷以一定比例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得共聚物前驱体,将 TEOS 在 HCl 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缩合形成 SiO_2,然后由共... 丙烯酸乙酯(E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及丙烯酸丁酯(BA)分别和含烷氧基硅烷单体甲基丙烯酰氧基三甲氧丙基硅烷以一定比例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得共聚物前驱体,将 TEOS 在 HCl 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缩合形成 SiO_2,然后由共聚物和 SiO_2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杂化复合材料,制得的复合材料膜有较好的光学透明性,其透光率在79%以上。利用傅立红外光谱分析了杂化材料的化学结构。溶胶抽取结果表明,在杂化材料中凝胶的含量较高,对它们的形貌特性和研究结果表明:在聚合物基体中 SiO_2具有较好的分散性,有机-无机相相互贯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共聚物 SIO2 光学透明性 烷氧基硅烷 有机-无机 复合材料 热学性质 贯穿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蚀/隔热一体化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PSN/BZ)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3
作者 许亚丰 李明洋 +6 位作者 周鹏 殷雷 单清涛 焦萌萌 季平 杜美桃 崔林如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110,共8页
采用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混织布为增强体,苯并噁嗪(BZ)改性乙烯基聚硅氮烷(PSN)热熔型树脂为基体,添加空心玻璃微珠和玻璃粉,通过两步法双膜法预浸料工艺和热压罐工艺制备了低密度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PSN/BZ)热防护复合材料。通... 采用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混织布为增强体,苯并噁嗪(BZ)改性乙烯基聚硅氮烷(PSN)热熔型树脂为基体,添加空心玻璃微珠和玻璃粉,通过两步法双膜法预浸料工艺和热压罐工艺制备了低密度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PSN/BZ)热防护复合材料。通过隔热性能试验,0.9和0.6 g/cm^(3)无机-有机混织布/(PSN/BZ)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136和0.077 W/(m·K),优于同密度的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PF酚醛复合材料。通过热氧稳定性表征,在空气气氛下低密度无机-有机混织布/(PSN/BZ)复合材料的热重分析(TG)曲线由于可瓷化效应在800℃进入平台期后,无进一步下降的趋势,且1000℃残炭率分别高达75.9%和68.1%。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微观结构分析、元素分析和物相分析,表明低密度无机-有机混织布/(PSN/BZ)复合材料在1000℃时发生明显的可瓷化转变。同时,空心玻璃微珠融化后在复合材料中留下大量非贯通的孔洞,形成多孔陶瓷结构,该结构直至1400℃仍保持稳定。综上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抗热气流冲刷能力,可以保证飞行器内部不受高温破坏和维持气动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隔热一体 低密度 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 乙烯基聚硅氮烷 苯并噁嗪 可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湿PMs滤除和无源生理监测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电活性聚乳酸防护膜
4
作者 徐明伟 杨尚学 +6 位作者 刘冠林 杨婷 张一帆 赵越 李和国 张明明 徐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43,共12页
空气中细微颗粒物(PMs)和病毒能攻击人体呼吸系统,导致呼吸功能受损.尽管生物基可降解聚乳酸(PLA)纳米纤维膜在空气净化领域有显著前景,但现有制备方法难以有效同时调控纤维微观结构、膜形态和驻极体性能.本文提出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 空气中细微颗粒物(PMs)和病毒能攻击人体呼吸系统,导致呼吸功能受损.尽管生物基可降解聚乳酸(PLA)纳米纤维膜在空气净化领域有显著前景,但现有制备方法难以有效同时调控纤维微观结构、膜形态和驻极体性能.本文提出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协同提升策略,采用静电纺丝PLA@TiO_(2)和电喷雾咪唑酸分子筛框架-8(ZIF-8)纳米电介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制备了PLA@TiO_(2)/ZIF-8(PLA@T/Z)纳米纤维膜,大幅提升了PLA纳米纤维膜的电活性和表面活性,其介电常数和表面电位分别可达3.47和8.5 kV.在10 N和1 Hz接触-分离循环测试中,PLA@T/Z输出电压高达17.9 V,而在仿人呼吸条件下输出电流为32.1 nA.得益于优异的驻极特性和电荷再生能力,PLA@T/Z展现了超高的PM_(0.3)过滤性能,在空气流速为85 L/min时能滤除90.4%的PM_(0.3),而压降仅为175 Pa;在相对环境湿度(RH)为90%时仍能滤除90.8%的PM_(0.3)(空气流速为32 L/min).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体系结构的设计拓展了PLA纳米纤维膜在空气净化和自供能呼吸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过滤 聚乳酸 纳纤防护膜 有机-无机复合 无源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纳米鳞片-有机无机杂化耐酸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徐慧强 于洋 +2 位作者 孙建华 杨政清 孙文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9-235,242,共8页
通过高能球磨法制备了钛纳米鳞片材料,并利用SEM、XPS、FT-IR和TGA对材料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钛由微米级的球状变为纳米级的片状,且钛表面上接枝了有机树脂,证实了钛纳米鳞片的制备。将钛纳米鳞片作为涂层填料,通过改变填料含量实... 通过高能球磨法制备了钛纳米鳞片材料,并利用SEM、XPS、FT-IR和TGA对材料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钛由微米级的球状变为纳米级的片状,且钛表面上接枝了有机树脂,证实了钛纳米鳞片的制备。将钛纳米鳞片作为涂层填料,通过改变填料含量实现钛纳米鳞片对涂层耐酸性腐蚀性能的强化。结果表明,钛含量为1%时涂层具有最好的耐酸性、耐腐蚀性、耐介质渗透性能;与添加未改性钛的涂层相比,添加了钛纳米鳞片的涂层的低频模值为10^(15)Ω·cm^(2),比前者高出半个数量级;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没有受到影响,涂层的耐温性、耐磨性、耐盐雾性能也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纳米鳞片 耐酸涂层 有机无机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复合材料PMMA/TiO_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明福 王野 +2 位作者 孙盘滔 郭怀新 韩杰才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41-44,共4页
本文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与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利用XRD、SEM、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等对纳米颗粒及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纳米颗粒经偶联处理后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其红外特征峰... 本文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与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利用XRD、SEM、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等对纳米颗粒及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纳米颗粒经偶联处理后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其红外特征峰均发生了红移,PMMA热分解温度随TiO2加入量增大而提高,PMMA/TiO2纳米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透过率随TiO2加入量增大而迅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A 纳米TIO2 复合材料 有机-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复合材料合成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秀华 王玲 +3 位作者 翁履慊 王芹 王函 台国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956-2958,2962,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OS)和正硅酸乙酯(TEOS)及纳米氧化硅为原料,成功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复合材料及涂层.以X射线衍射(XRD)、富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手段研究了杂化材...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OS)和正硅酸乙酯(TEOS)及纳米氧化硅为原料,成功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复合材料及涂层.以X射线衍射(XRD)、富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手段研究了杂化材料的工艺与结构及性能的关系,并对涂覆于铝合金基体上的纳米复合材料涂层的防腐蚀性能进行了实验检测.结果表明,有机-无机杂化纳米复合材料涂层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有机-无机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沸石@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对Pb^(2+)的吸附研究
8
作者 李婉君 李世敏 +1 位作者 马德彪 李换换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0-537,共8页
重金属污染会引起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测定,但由于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并受基体效应影响,检测前需要先将其分离富集。利用一锅法制备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分离富集材料,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研究对... 重金属污染会引起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测定,但由于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并受基体效应影响,检测前需要先将其分离富集。利用一锅法制备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分离富集材料,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研究对Pb^(2+)的吸附性能。为了得到最佳的吸附性能,对制备条件中的沸石用量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和比表面积表征。利用单一变量法,对固相萃取条件中的溶液pH值和振荡时间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复合材料在吸附Pb^(2+)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等温线模型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沸石用量为333 mg/g,溶液pH值为5和振荡时间为80 min时,复合材料的吸附效率最佳;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吸附Pb^(2+)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模型,且在298.15 K时,热力学参数ΔH=15614.18 J/mol、ΔS=65.2 J/(mol·K)、ΔG=-1878.059 J/mol,是一个吸热且熵增的自发过程;此外,复合材料经过连续三次吸附和解吸实验,对Pb^(2+)的吸附量基本不变,且解吸率保持在89.7%以上,说明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固相萃取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P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PO-BPS/OSEP/EP-CE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9
作者 刘勇 姜一帆 +1 位作者 耿鑫玺 张焘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17,共7页
为提高环氧树脂(EP)-氰酸酯树脂(CE)复合材料的阻燃与抑烟性能,首先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与4,4'-二羟基二苯砜(BPS)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阻燃剂DOPO-BPS,通过溶液浇筑法,将DOPO-BPS与有机海泡石(OSEP)共同引... 为提高环氧树脂(EP)-氰酸酯树脂(CE)复合材料的阻燃与抑烟性能,首先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与4,4'-二羟基二苯砜(BPS)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阻燃剂DOPO-BPS,通过溶液浇筑法,将DOPO-BPS与有机海泡石(OSEP)共同引入EP-CE基体中,制备阻燃DOPO-BPS/OSEP/EP-CE复合材料;然后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核磁共振(NMR)分析、热重分析(TGA)、极限氧指数(LOI)测试、UL-94垂直燃烧测试和锥形量热仪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比例的DOPO-BPS与OSEP对EP-CE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抑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DOPO-BPS的磷杂菲环结构能形成稳定炭层,阻断热氧传递,与OSEP的协同作用显著提升了阻燃效果和抑烟性能。当阻燃剂DOPO-BPS与OSEP以9∶1的质量比添加至EP-CE时,阻燃性能和抑烟性能最佳,阻燃性能达V-0级,LOI增至31.4%,且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量和产烟总量相比于EP-CE,分别降低了29.7%、32.2%和3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EP) 氰酸酯树脂(CE) 9 10-二氢-9--10-菲10-物(DOPO) 4 4'-二羟基二苯砜(BPS) 有机海泡石(OSEP) 阻燃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有机无机杂化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仪 莫松 +1 位作者 潘玲英 范琳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共5页
文摘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有机无机杂化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含笼状倍半硅氧烷和硅氧烷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聚酰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对树脂的分子结构与其耐热性和热氧化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 文摘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有机无机杂化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含笼状倍半硅氧烷和硅氧烷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聚酰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对树脂的分子结构与其耐热性和热氧化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有机无机杂化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 聚酰亚胺 笼状倍半硅氧烷 硅氧烷 热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有机-无机纳米光催化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水处理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婷婷 许可欣 +4 位作者 金梦甜 葛世洁 高国洪 蔡一啸 王华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5-183,共9页
为改善传统纳米粉体光催化剂易团聚导致催化活性降低,且难以重复利用等问题,针对性地开发具有高活性位点暴露、高分散性和稳定性的纤维素基光催化复合材料是推动光催化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有效途径。综述了国内外纤维素基有机-无机纳米光... 为改善传统纳米粉体光催化剂易团聚导致催化活性降低,且难以重复利用等问题,针对性地开发具有高活性位点暴露、高分散性和稳定性的纤维素基光催化复合材料是推动光催化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有效途径。综述了国内外纤维素基有机-无机纳米光催化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首先从纤维素的不同制备形态角度出发,分析了纳米纤维素、纤维素膜材料、纤维素气凝胶材料与纳米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制备机制,重点阐述了其在环境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最后提出纤维素基光催化材料的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为纤维素基功能材料今后的规模化制备和在环境修复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功能材料 环境修复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高级氧技术 印染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Ⅰ.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分类及制备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运法 金联明 +1 位作者 张国昌 谢裕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49-451,455,共4页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研制日益引起材料科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它的性能决定于其制备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微观网络结构。本文综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主要途径和产物的结构特点。
关键词 无机-有机 溶胶-凝胶 制备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硅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启华 刘健 +1 位作者 钟华 王培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1-649,共9页
介孔硅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PMOs)是一种分子水平上有机组分与无机组分在孔壁中杂化的材料,这类材料有着许多独特的性质:有机官能团均匀分布在孔壁中且不堵塞孔道,有利于客体分子的引入和扩散;骨架中的有机官能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 介孔硅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PMOs)是一种分子水平上有机组分与无机组分在孔壁中杂化的材料,这类材料有着许多独特的性质:有机官能团均匀分布在孔壁中且不堵塞孔道,有利于客体分子的引入和扩散;骨架中的有机官能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材料的物化性质,如机械性能,亲/疏水性;可以同时实现对孔道和孔壁功能性的调变.正因如此,PMOs已成为当今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PMOs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其合成方法、表征及其在催化、吸附、分离、光电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该类材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 材料 介孔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C_3H_5N_2)_4·PMo~ⅤMo_(11)^(Ⅵ)O_(40)·4DMF·2H_2O的合成、结构及抗前列腺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韩正波 常雅萍 +2 位作者 栾国有 李娟 王恩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660-1663,共4页
制备了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 (C3H5N2 ) 4PMo Mo 1 1 O4 0 · 4DMF· 2 H2 O.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1 .2 42 3 (3 ) nm,b=1 .2 666(3 )nm,c=1 .3 3 41 (3 )... 制备了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 (C3H5N2 ) 4PMo Mo 1 1 O4 0 · 4DMF· 2 H2 O.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1 .2 42 3 (3 ) nm,b=1 .2 666(3 )nm,c=1 .3 3 41 (3 ) nm,V=1 .742 3 (6) nm3,α=70 .5 6(3 )°,β=71 .1 6(3 )°,γ=64.1 8(3 )°,Z=1 ,R1 =0 .0 5 85 ,w R2 =0 .1 885 .结构解析表明 ,十二钼磷酸阴离子和质子化的咪唑分子通过静电引力和氢键相互作用 .采用 MTT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有机-无机材料 多金属氧酸盐 咪唑 晶体结构 抗前列腺癌活性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5
作者 符连社 张洪杰 +2 位作者 邵华 孟庆国 倪嘉缵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9年第1期84-88,共5页
本文介绍了溶胶-凝胶法的基本过程,对无机/有机杂化材料进行了分类,描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常用方法,对杂化材料进行了评述,并预测了将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无机 有机 材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杨勇 朱子康 漆宗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30-133,共4页
综述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包括该类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和应用前景.三种主要的纳米复合技术为溶胶-凝胶法、嵌入法和纳米微粒填充法.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和磁学等性能可用Maxwel形态理论、层状结构理论和... 综述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包括该类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和应用前景.三种主要的纳米复合技术为溶胶-凝胶法、嵌入法和纳米微粒填充法.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和磁学等性能可用Maxwel形态理论、层状结构理论和分形结构理论等来研究.这类材料已在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光学、宇航和生物仿生等领域表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有机 无机 纳米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22
17
作者 曹立新 袁迅道 +2 位作者 万海宝 曾广赋 席时权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共5页
溶胶-凝胶法以其温和的反应条件,尤其是低的反应温度成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最有效的方法.本文根据合成路线的不同,分5个方面对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材料进行概要介绍.
关键词 有机-无机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机-有机杂化中孔发光材料(phen)_2Eu/MCM-41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丰祎 符连社 +5 位作者 林君 张洪杰 王淑彬 徐庆红 丁红 邹永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0-383,共4页
合成出了担载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无机 -有机杂化中孔发光材料 ( phen) 2 Eu/MCM-4 1 ,用 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紫外 -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 ,并与相应的纯稀土配合物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所得杂化材料具有典... 合成出了担载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无机 -有机杂化中孔发光材料 ( phen) 2 Eu/MCM-4 1 ,用 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紫外 -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 ,并与相应的纯稀土配合物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所得杂化材料具有典型的中孔材料 MCM-4 1的结构 ,且经组装后孔结构保持不变 ,在紫外光照射下 ,发出稀土离子的特征谱线 ,但与纯稀土配合物相比 ,其激发光谱发生蓝移 ,稀土 Eu3+ 所处的格位对称性降低 ,荧光寿命延长 .另外 ,对光谱性质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无机-有机材料 稀土有机配合物 中孔材料 MCM-41分子筛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有机-无机杂多酸纳米材料溶液及修饰电极电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胜天 秦玉华 +2 位作者 阎吉昌 陈丽 许宏鼎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0-72,共3页
 研究了多金属氧酸盐新有机-无机杂化的纳米材料溶液的电化学、NO-2的电催化及氧化还原机理.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技术首次制备了[Bu4N][Ni(pph3)2]PW11O39(pph为苯基磷)修饰电极,该修饰电极不仅保持了本体溶液的电化学和电催化性质...  研究了多金属氧酸盐新有机-无机杂化的纳米材料溶液的电化学、NO-2的电催化及氧化还原机理.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技术首次制备了[Bu4N][Ni(pph3)2]PW11O39(pph为苯基磷)修饰电极,该修饰电极不仅保持了本体溶液的电化学和电催化性质,而且还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对多金属氧酸盐有机-无机杂化的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在化学传感器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 修饰电极 溶胶-凝胶技术 电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与结构组装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心亚 黎永津 +2 位作者 傅和青 蓝仁华 陈焕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35,共4页
综述了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性能特点、制备方法、结构组装、应用前景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的结构组装原理、特点。溶胶-凝胶法、插层法、纳米微粒填充法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是杂化材料4种... 综述了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性能特点、制备方法、结构组装、应用前景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的结构组装原理、特点。溶胶-凝胶法、插层法、纳米微粒填充法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是杂化材料4种最主要的控制合成方法。与溶胶-凝胶法、插层法、纳米微粒填充法和ATRP等方法相比,自组装法合成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更便于精确调控纳米材料的结构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纳米材料 控制合成 结构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