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高湿PMs滤除和无源生理监测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电活性聚乳酸防护膜
1
作者 徐明伟 杨尚学 +6 位作者 刘冠林 杨婷 张一帆 赵越 李和国 张明明 徐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43,共12页
空气中细微颗粒物(PMs)和病毒能攻击人体呼吸系统,导致呼吸功能受损.尽管生物基可降解聚乳酸(PLA)纳米纤维膜在空气净化领域有显著前景,但现有制备方法难以有效同时调控纤维微观结构、膜形态和驻极体性能.本文提出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 空气中细微颗粒物(PMs)和病毒能攻击人体呼吸系统,导致呼吸功能受损.尽管生物基可降解聚乳酸(PLA)纳米纤维膜在空气净化领域有显著前景,但现有制备方法难以有效同时调控纤维微观结构、膜形态和驻极体性能.本文提出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协同提升策略,采用静电纺丝PLA@TiO_(2)和电喷雾咪唑酸分子筛框架-8(ZIF-8)纳米电介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制备了PLA@TiO_(2)/ZIF-8(PLA@T/Z)纳米纤维膜,大幅提升了PLA纳米纤维膜的电活性和表面活性,其介电常数和表面电位分别可达3.47和8.5 kV.在10 N和1 Hz接触-分离循环测试中,PLA@T/Z输出电压高达17.9 V,而在仿人呼吸条件下输出电流为32.1 nA.得益于优异的驻极特性和电荷再生能力,PLA@T/Z展现了超高的PM_(0.3)过滤性能,在空气流速为85 L/min时能滤除90.4%的PM_(0.3),而压降仅为175 Pa;在相对环境湿度(RH)为90%时仍能滤除90.8%的PM_(0.3)(空气流速为32 L/min).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体系结构的设计拓展了PLA纳米纤维膜在空气净化和自供能呼吸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过滤 聚乳酸 纳纤防护膜 有机-无机复合体 无源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纳米鳞片-有机无机杂化耐酸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徐慧强 于洋 +2 位作者 孙建华 杨政清 孙文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9-235,242,共8页
通过高能球磨法制备了钛纳米鳞片材料,并利用SEM、XPS、FT-IR和TGA对材料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钛由微米级的球状变为纳米级的片状,且钛表面上接枝了有机树脂,证实了钛纳米鳞片的制备。将钛纳米鳞片作为涂层填料,通过改变填料含量实... 通过高能球磨法制备了钛纳米鳞片材料,并利用SEM、XPS、FT-IR和TGA对材料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钛由微米级的球状变为纳米级的片状,且钛表面上接枝了有机树脂,证实了钛纳米鳞片的制备。将钛纳米鳞片作为涂层填料,通过改变填料含量实现钛纳米鳞片对涂层耐酸性腐蚀性能的强化。结果表明,钛含量为1%时涂层具有最好的耐酸性、耐腐蚀性、耐介质渗透性能;与添加未改性钛的涂层相比,添加了钛纳米鳞片的涂层的低频模值为10^(15)Ω·cm^(2),比前者高出半个数量级;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没有受到影响,涂层的耐温性、耐磨性、耐盐雾性能也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纳米鳞片 耐酸涂层 有机无机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蚀/隔热一体化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PSN/BZ)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3
作者 许亚丰 李明洋 +6 位作者 周鹏 殷雷 单清涛 焦萌萌 季平 杜美桃 崔林如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3-110,共8页
采用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混织布为增强体,苯并噁嗪(BZ)改性乙烯基聚硅氮烷(PSN)热熔型树脂为基体,添加空心玻璃微珠和玻璃粉,通过两步法双膜法预浸料工艺和热压罐工艺制备了低密度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PSN/BZ)热防护复合材料。通... 采用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混织布为增强体,苯并噁嗪(BZ)改性乙烯基聚硅氮烷(PSN)热熔型树脂为基体,添加空心玻璃微珠和玻璃粉,通过两步法双膜法预浸料工艺和热压罐工艺制备了低密度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PSN/BZ)热防护复合材料。通过隔热性能试验,0.9和0.6 g/cm^(3)无机-有机混织布/(PSN/BZ)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136和0.077 W/(m·K),优于同密度的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PF酚醛复合材料。通过热氧稳定性表征,在空气气氛下低密度无机-有机混织布/(PSN/BZ)复合材料的热重分析(TG)曲线由于可瓷化效应在800℃进入平台期后,无进一步下降的趋势,且1000℃残炭率分别高达75.9%和68.1%。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微观结构分析、元素分析和物相分析,表明低密度无机-有机混织布/(PSN/BZ)复合材料在1000℃时发生明显的可瓷化转变。同时,空心玻璃微珠融化后在复合材料中留下大量非贯通的孔洞,形成多孔陶瓷结构,该结构直至1400℃仍保持稳定。综上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抗热气流冲刷能力,可以保证飞行器内部不受高温破坏和维持气动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隔热一体 低密度 无机-有机多元连续纤维 乙烯基聚硅氮烷 苯并噁嗪 可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镁表面有机-无机杂化膜的防腐蚀性能
4
作者 陈玉珍 高玉周 何玉娟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49-651,共3页
以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APS)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硅烷溶液,并采用浸涂法在纯镁表面制备有机-无机杂化腐蚀保护膜。金相显微镜对有机-无机杂化膜的表面形貌观察表明,有机-无机杂化膜比铬钝化膜更均匀致密;对有机-无机杂化... 以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APS)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硅烷溶液,并采用浸涂法在纯镁表面制备有机-无机杂化腐蚀保护膜。金相显微镜对有机-无机杂化膜的表面形貌观察表明,有机-无机杂化膜比铬钝化膜更均匀致密;对有机-无机杂化膜进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定及试验后的显微形貌表明,与铬钝化膜相比,有机-无机杂化膜的自腐蚀电位更正,腐蚀电流密度更小,耐腐蚀性能更好。且有机-无机杂化膜无污染。该工艺可以有效取代铬钝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保护膜 防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物在铁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程蓓 何积铨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8年第3期6-12,共7页
常用的铁质文物表面保护材料性能尚需完善,其与材料科学发展的关系甚密。有机-无机杂化物是材料学领域的新兴产物,它能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性能融为一体或赋予其新的性能。本工作根据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制备出一种有机-无机杂化物MT,... 常用的铁质文物表面保护材料性能尚需完善,其与材料科学发展的关系甚密。有机-无机杂化物是材料学领域的新兴产物,它能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性能融为一体或赋予其新的性能。本工作根据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制备出一种有机-无机杂化物MT,经过盐雾加速腐蚀测试、电化学测试等大量模拟、对比实验,证明该文物保护剂能够有效减缓铁质文物的腐蚀,并解释了其封护保护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质文物 溶胶-凝胶法 有机-无机 文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硅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启华 刘健 +1 位作者 钟华 王培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1-649,共9页
介孔硅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PMOs)是一种分子水平上有机组分与无机组分在孔壁中杂化的材料,这类材料有着许多独特的性质:有机官能团均匀分布在孔壁中且不堵塞孔道,有利于客体分子的引入和扩散;骨架中的有机官能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 介孔硅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PMOs)是一种分子水平上有机组分与无机组分在孔壁中杂化的材料,这类材料有着许多独特的性质:有机官能团均匀分布在孔壁中且不堵塞孔道,有利于客体分子的引入和扩散;骨架中的有机官能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材料的物化性质,如机械性能,亲/疏水性;可以同时实现对孔道和孔壁功能性的调变.正因如此,PMOs已成为当今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PMOs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其合成方法、表征及其在催化、吸附、分离、光电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该类材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 材料 介孔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型有机-无机杂化分离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秋根 陈建华 +1 位作者 周国波 刘庆林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2-26,共5页
根据有机、无机组分间相互作用类型对有机-无机杂化膜进行了分类,重点论述了无机粒子填充型有机-无机杂化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此类杂化膜的优异性能,总结了无机粒子的物理化学性能、含量、尺寸及其与聚合物的相容性等因素对此类杂... 根据有机、无机组分间相互作用类型对有机-无机杂化膜进行了分类,重点论述了无机粒子填充型有机-无机杂化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此类杂化膜的优异性能,总结了无机粒子的物理化学性能、含量、尺寸及其与聚合物的相容性等因素对此类杂化膜结构和性能的主要影响。最后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发展做出了简要的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膜 有机-无机 分离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C_3H_5N_2)_4·PMo~ⅤMo_(11)^(Ⅵ)O_(40)·4DMF·2H_2O的合成、结构及抗前列腺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韩正波 常雅萍 +2 位作者 栾国有 李娟 王恩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660-1663,共4页
制备了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 (C3H5N2 ) 4PMo Mo 1 1 O4 0 · 4DMF· 2 H2 O.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1 .2 42 3 (3 ) nm,b=1 .2 666(3 )nm,c=1 .3 3 41 (3 )... 制备了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 (C3H5N2 ) 4PMo Mo 1 1 O4 0 · 4DMF· 2 H2 O.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1 .2 42 3 (3 ) nm,b=1 .2 666(3 )nm,c=1 .3 3 41 (3 ) nm,V=1 .742 3 (6) nm3,α=70 .5 6(3 )°,β=71 .1 6(3 )°,γ=64.1 8(3 )°,Z=1 ,R1 =0 .0 5 85 ,w R2 =0 .1 885 .结构解析表明 ,十二钼磷酸阴离子和质子化的咪唑分子通过静电引力和氢键相互作用 .采用 MTT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有机-无机材料 多金属氧酸盐 咪唑 晶体结构 抗前列腺癌活性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树脂有机-无机杂化体系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玲 曾兆华 +1 位作者 杨建文 陈用烈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73-876,共4页
用 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 TMSPM)作为有机与无机相间的偶联剂 ,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得了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的透明硬质杂化材料 .利用 FTIR、SEM、DSC和 TGA法表征杂化材料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 .由于无机与有机相间... 用 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 TMSPM)作为有机与无机相间的偶联剂 ,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得了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的透明硬质杂化材料 .利用 FTIR、SEM、DSC和 TGA法表征杂化材料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 .由于无机与有机相间以共价键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丙烯酸树脂 二氧 光固 溶胶-凝胶法 有机-无机体系 陶瓷 有机改性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Ⅰ.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分类及制备方法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运法 金联明 +1 位作者 张国昌 谢裕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49-451,455,共4页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研制日益引起材料科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它的性能决定于其制备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微观网络结构。本文综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主要途径和产物的结构特点。
关键词 无机-有机 溶胶-凝胶 制备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凝胶法合成YAG∶Ce^(3+)荧光粉的包膜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李永绣 闵宇霖 +1 位作者 周雪珍 游效曾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69-1174,共6页
本文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柠檬酸为配位剂的有机-无机杂化凝胶法来合成掺杂三价铈离子的钇铝石榴石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杂化凝胶在煅烧过程中的相转变机制。结果表明:杂化凝胶在煅烧过程中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形成Y3Al5O12(YAG)相... 本文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柠檬酸为配位剂的有机-无机杂化凝胶法来合成掺杂三价铈离子的钇铝石榴石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杂化凝胶在煅烧过程中的相转变机制。结果表明:杂化凝胶在煅烧过程中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形成Y3Al5O12(YAG)相:一是由无定形Y2O3和Al2O3直接向YAG相的一步相转变;二是由无定型Y2O3和Al2O3经由YAlO3(YAP)和γ-Al2O3向YAG相的两阶段相转变,在900℃得到结晶性好的纯YAG∶Ce3+荧光粉,其最大激发波长为459nm,最大发射峰波长为550nm;在荧光粉表面包覆氧化铝和氧化镧,将使荧光粉的荧光强度稍有降低,但对荧光粉的稳定性有很好的改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凝胶法 合成 YAG:Ce^3+荧光粉 包膜 稳定性 相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硅胶基质整体柱的制备及其电色谱性能 被引量:10
12
作者 严丽娟 张庆合 +4 位作者 李彤 张维冰 冯钰锜 张丽华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9-503,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四乙氧基硅烷和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反应单体,通过酸碱两步催化在毛细管中进行原位缩聚反应,制备了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硅胶基质毛细管整体柱,制备过程简单。整体柱基质中均匀分布的苯基基团可直接用于反相毛细管电色...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四乙氧基硅烷和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反应单体,通过酸碱两步催化在毛细管中进行原位缩聚反应,制备了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硅胶基质毛细管整体柱,制备过程简单。整体柱基质中均匀分布的苯基基团可直接用于反相毛细管电色谱的分离,因而不需要对基质再进行衍生化。优化了整体柱的制备条件,采用扫描电镜和压汞法对整体柱的微观结构和孔径分布进行了表征。分别考察了溶胶-凝胶初始反应液中水的用量对柱床结构的影响和两种单体的配比对材料孔径分布的影响。研究了稠环芳烃类化合物在整体柱上的保留行为,用所制备的整体柱分离了7种苯酚类化合物,平均柱效达100 000塔板/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柱 毛细管电色谱 溶胶-凝胶法 有机-无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缕石/聚丙烯酰胺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的合成、表征与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猛 钱锦文 +4 位作者 郑宝庆 杨骛远 蒋唯峰 方佐 叶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567-1571,M008,共6页
将酸活化坡缕石 ( PGS)与氯化乙醇胺 ( EACl)所得氯化乙醇胺改性坡缕石 ( PGS-EACl)与高价铈盐( Ce4 +)组成氧化还原非均相引发体系 ,引发丙烯酰胺单体聚合得到了坡缕石 /聚丙烯酰胺 ( PGS/ PAM)无机 -有机杂化物 .用 1 H NMR、FTIR、... 将酸活化坡缕石 ( PGS)与氯化乙醇胺 ( EACl)所得氯化乙醇胺改性坡缕石 ( PGS-EACl)与高价铈盐( Ce4 +)组成氧化还原非均相引发体系 ,引发丙烯酰胺单体聚合得到了坡缕石 /聚丙烯酰胺 ( PGS/ PAM)无机 -有机杂化物 .用 1 H NMR、FTIR、粘度法和电导法对杂化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表明杂化物中存在PGS NH3R离子键合作用 .考察了 PGS-EACl用量、聚合反应时间和单体浓度对杂化物特性粘数的影响 .由 PGS/ PAM杂化絮凝剂分别处理高岭土和氧化铁红两种配制废水 ,发现杂化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明显优于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 坡缕石 聚丙烯酰胺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机-有机杂化中孔发光材料(phen)_2Eu/MCM-41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丰祎 符连社 +5 位作者 林君 张洪杰 王淑彬 徐庆红 丁红 邹永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0-383,共4页
合成出了担载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无机 -有机杂化中孔发光材料 ( phen) 2 Eu/MCM-4 1 ,用 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紫外 -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 ,并与相应的纯稀土配合物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所得杂化材料具有典... 合成出了担载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无机 -有机杂化中孔发光材料 ( phen) 2 Eu/MCM-4 1 ,用 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紫外 -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 ,并与相应的纯稀土配合物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所得杂化材料具有典型的中孔材料 MCM-4 1的结构 ,且经组装后孔结构保持不变 ,在紫外光照射下 ,发出稀土离子的特征谱线 ,但与纯稀土配合物相比 ,其激发光谱发生蓝移 ,稀土 Eu3+ 所处的格位对称性降低 ,荧光寿命延长 .另外 ,对光谱性质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无机-有机材料 稀土有机配合物 中孔材料 MCM-41分子筛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有机-无机杂多酸纳米材料溶液及修饰电极电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胜天 秦玉华 +2 位作者 阎吉昌 陈丽 许宏鼎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0-72,共3页
 研究了多金属氧酸盐新有机-无机杂化的纳米材料溶液的电化学、NO-2的电催化及氧化还原机理.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技术首次制备了[Bu4N][Ni(pph3)2]PW11O39(pph为苯基磷)修饰电极,该修饰电极不仅保持了本体溶液的电化学和电催化性质...  研究了多金属氧酸盐新有机-无机杂化的纳米材料溶液的电化学、NO-2的电催化及氧化还原机理.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技术首次制备了[Bu4N][Ni(pph3)2]PW11O39(pph为苯基磷)修饰电极,该修饰电极不仅保持了本体溶液的电化学和电催化性质,而且还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对多金属氧酸盐有机-无机杂化的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在化学传感器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 修饰电极 溶胶-凝胶技术 电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12铝合金表面有机-无机杂化膜的防腐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尤宏 刘琰 +1 位作者 孙德智 胡立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1,共5页
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MS)、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MS)和γ-环氧丙基醚基三甲氧基硅烷(GPMS)三种硅烷偶联剂为前驱体,制备了正硅酸乙酯(TEOS)改性的有机-无机杂化膜。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了膜层的防腐性能,考察了TEO... 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MS)、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MS)和γ-环氧丙基醚基三甲氧基硅烷(GPMS)三种硅烷偶联剂为前驱体,制备了正硅酸乙酯(TEOS)改性的有机-无机杂化膜。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了膜层的防腐性能,考察了TEOS含量对其的影响。以腐蚀电流为指标,比较了三种体系杂化膜的防腐能力。利用盐雾试验和电子扫描照片研究了杂化膜耐长久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杂化膜的存在有效地抑制了腐蚀反应的发生,VMS和MPMS膜层可使腐蚀电流减小300多倍。当TEOS含量为15%~20%(质量分数,下同)时,膜层的腐蚀电流最小。比较而言,VMS-TEOS膜层的耐蚀能力最强,GPMS-TEOS膜层最差。VMS膜层和VMS+20%TEOS膜层耐盐雾腐蚀的能力最强,总体来说,杂化膜耐长久腐蚀的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 耐蚀性 动电位极曲线 LY12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与结构组装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心亚 黎永津 +2 位作者 傅和青 蓝仁华 陈焕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35,共4页
综述了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性能特点、制备方法、结构组装、应用前景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的结构组装原理、特点。溶胶-凝胶法、插层法、纳米微粒填充法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是杂化材料4种... 综述了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性能特点、制备方法、结构组装、应用前景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的结构组装原理、特点。溶胶-凝胶法、插层法、纳米微粒填充法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是杂化材料4种最主要的控制合成方法。与溶胶-凝胶法、插层法、纳米微粒填充法和ATRP等方法相比,自组装法合成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更便于精确调控纳米材料的结构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纳米材料 控制合成 结构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8
作者 符连社 张洪杰 +2 位作者 邵华 孟庆国 倪嘉缵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9年第1期84-88,共5页
本文介绍了溶胶-凝胶法的基本过程,对无机/有机杂化材料进行了分类,描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常用方法,对杂化材料进行了评述,并预测了将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无机 有机 材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黏土催化四氢呋喃聚合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鹏飞 贾志奇 +4 位作者 赵敏 孙自瑾 张洪波 季生福 赵永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73-1679,共7页
采用后合成方法,将γ-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嫁接到黏土表面,获得含磺酸有机功能团的黏土固体酸催化剂。经XRD、N2吸附-脱附、FTIR、吡啶吸附和酸量滴定等物性结构表征及催化四氢呋喃聚合的反应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改性后的黏土保持了原... 采用后合成方法,将γ-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嫁接到黏土表面,获得含磺酸有机功能团的黏土固体酸催化剂。经XRD、N2吸附-脱附、FTIR、吡啶吸附和酸量滴定等物性结构表征及催化四氢呋喃聚合的反应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改性后的黏土保持了原有黏土介孔结构,孔径分布集中在3~4.3 nm,酸量增加了35%,在催化四氢呋喃聚合反应中显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8 h的条件下,聚合产物收率达30%,得到数均分子量为2000左右、可用作氨纶生产原料的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 黏土 四氢呋喃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备有机-无机杂化硼酸亲和整体柱用于糖蛋白的选择性富集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帆 毛劼 +2 位作者 何锡文 陈朗星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1-536,共6页
发展了以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备有机-无机杂化硼酸亲和整体柱的新方法。首先以四甲氧基硅烷(TMOS)和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作为反应单体,采用溶胶-凝胶反应制备表面含巯基的硅胶整体柱。然后利用巯基-烯(thiol-ene)的点击反应在整体... 发展了以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备有机-无机杂化硼酸亲和整体柱的新方法。首先以四甲氧基硅烷(TMOS)和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作为反应单体,采用溶胶-凝胶反应制备表面含巯基的硅胶整体柱。然后利用巯基-烯(thiol-ene)的点击反应在整体柱上修饰硼酸配基3-丙烯酰胺基苯硼酸(AAPBA),制成AAPBA-硅胶杂化亲和整体柱。对影响硼酸亲和整体柱性能的条件如TMOS与MPTMS的比例、聚乙二醇和甲醇的用量等进行了优化。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分析仪器对整体柱形貌和机械稳定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AAPBA-硅胶杂化亲和整体柱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其在中性条件下对含有顺式二醇的生物小分子核苷具有良好的特异亲和能力,并已成功地应用于卵清蛋白、辣根过氧化物酶等糖蛋白的分离。基于巯基-烯反应的制备方法新颖、可靠,可用于制备多种不同类型的硼酸亲和整体柱,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 点击 硼酸亲和整体柱 有机-无机材料 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