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有机-无机复合型孔隙及其控气作用——以川西南地区筇竹寺组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忠宝 高波 +3 位作者 武清钊 王濡岳 聂海宽 张钰莹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50,共9页
以川西南地区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为例,应用岩石薄片鉴定、矿物X射线衍射、压汞-吸附联合测定、氦气孔隙度测试、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观察及页岩气储层测井定量表征等多种技术方法,开展页岩孔隙结构、类型及特征研究,探讨了有机-无机复... 以川西南地区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为例,应用岩石薄片鉴定、矿物X射线衍射、压汞-吸附联合测定、氦气孔隙度测试、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观察及页岩气储层测井定量表征等多种技术方法,开展页岩孔隙结构、类型及特征研究,探讨了有机-无机复合型连通孔隙系统的形成机制及其对页岩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筇竹寺组富有机质页岩孔隙以介孔和微孔为主,其次为大孔;(2)页岩孔隙类型以粒(晶)间孔、黏土矿物层间孔为主,多呈三角形、多边形及狭缝形;其次为有机黏土复合体内的有机质孔,多呈不规则形;(3)富有机质页岩具备发育有机-无机复合型连通孔隙系统的条件,有机质孔和无机矿物孔的复合提高了页岩储集能力,控制了页岩气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有机质孔 无机矿物孔 有机-无机复合型孔隙 筇竹寺组 寒武纪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复合型外墙涂料的制备 被引量:5
2
作者 郭斌 银鹏 陈钧志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6-47,共2页
该涂料以无机系硅溶胶为主 ,有机高分子乳液为辅 ,二者共混改性 ,既具备了无机涂料和有机涂料的特性 ,又弥补了二者的不足 ,是最有前途的环保型高档建筑外墙涂料。介绍了最佳共混条件的优化选择 。
关键词 外墙涂料 无机-有机复合型 共混改性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型建筑用封闭底漆的制备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百奎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8期34-38,共5页
采用硅溶胶、耐碱型苯丙乳液、云母粉、二氧化钛等颜填料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型建筑用非透明封闭底漆,以对比测试方法重点对其附着力、耐碱、抗渗透等性能进行验证,同时探讨了乳液、颜填料的选择因素以及硅溶胶对体系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 封闭底漆 有机-无机复合型 耐碱乳液 云母粉 硅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气储层孔隙分类及特征
4
作者 胡宗全 王倩茹 +3 位作者 申宝剑 冯动军 杜伟 孙川翔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5-718,共14页
页岩气储层含有复杂的无机矿物成分和丰富的有机质,又经历了成岩、成油和成气等多期演化,导致孔隙类型多样、成因和形成过程复杂。国际上对页岩气储层的分类研究总体较为系统,国内研究多限于借鉴常规储层进行成因分类,在无机矿物与有机... 页岩气储层含有复杂的无机矿物成分和丰富的有机质,又经历了成岩、成油和成气等多期演化,导致孔隙类型多样、成因和形成过程复杂。国际上对页岩气储层的分类研究总体较为系统,国内研究多限于借鉴常规储层进行成因分类,在无机矿物与有机质的相互作用、无机孔与有机质孔的演化和相互转化方面的研究尚不深入,以四川盆地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典型海相页岩气储层为研究实例,以孔隙支撑载体作为孔隙特征描述切入点,分析了无机矿物、有机质以及二者共同支撑的孔隙特征,建立了“支撑载体类型+孔隙部位+孔隙成因”的孔隙分类方案,将孔隙类型划分为无机矿物孔、有机质孔及有机质-无机矿物复合孔,并进一步细分亚类。深化了孔隙演化与转化研究,在无机矿物成岩作用与有机质成油和成气作用耦合的基础上,将海相页岩气储层孔隙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1)沉积期—早成岩期主要发育大量无机矿物孔,以含水为主;(2)成油期主要发育无机孔和少量原地有机质孔,以含油为主;(3)成气期主要发育大量迁移有机质孔和少量无机孔,以含气为主。分析了无机矿物孔、原地有机质孔和迁移有机质孔的演化及转化关系,指出优质储层经历的演化序列依次为沉积期的放射虫硅质页岩、成岩期的生物硅与有机质耦合、成油期硅质矿物粒间孔和晶间孔充填液态烃以及成气期硅质矿物晶间孔内充填沥青并发育有机质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支撑载体 无机矿物孔 有机质孔 孔隙分类 页岩气储层 五峰组-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付延鲍 马晓华 +2 位作者 杨清河 徐幸琪 宗祥福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25-230,共6页
聚合物电解质是现在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 ,有机 -无机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 (CSPE)是现在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主流。在聚合物电解质中添加无机粉末 ,特别是纳米材料 ,大大改善了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性能、离子导电性能以及界面稳定性... 聚合物电解质是现在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 ,有机 -无机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 (CSPE)是现在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主流。在聚合物电解质中添加无机粉末 ,特别是纳米材料 ,大大改善了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性能、离子导电性能以及界面稳定性能。对CSPE性能进行了评价 ,对在CSPE中添加无机粉末性能改善机理作了概括和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 研究进展 纳米无机粉末 锂离子电池 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溶胶含量复合型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永飞 吉静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6,共4页
使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合成高无机-有机组分比(0.6~0.9),高二氧化硅含量(16%~18%)的硅溶胶-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本复合乳液在贮存稳定性、钙离子稳定性以及涂膜硬度和耐热性等方面优于纯丙乳液,而涂膜的耐... 使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合成高无机-有机组分比(0.6~0.9),高二氧化硅含量(16%~18%)的硅溶胶-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本复合乳液在贮存稳定性、钙离子稳定性以及涂膜硬度和耐热性等方面优于纯丙乳液,而涂膜的耐水白性稍变差;透射电镜照片表明,该复合乳液形成以二氧化硅为核,聚丙烯酸酯为壳的核-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 高硅溶胶含量 复合型乳液 核壳结构制备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孔隙特征与演化 被引量:32
7
作者 高玉巧 蔡潇 +3 位作者 张培先 何贵松 高全芳 万静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25,共11页
目前关于页岩气储层孔隙演化及其机理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成果尚未达成共识。为此,基于岩心分析和样品热模拟实验,采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实验分析技术,对四川盆地东南部及其转换带(以下简称渝东南盆缘转换带)上... 目前关于页岩气储层孔隙演化及其机理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成果尚未达成共识。为此,基于岩心分析和样品热模拟实验,采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实验分析技术,对四川盆地东南部及其转换带(以下简称渝东南盆缘转换带)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的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孔径变化规律等进行研究,探讨有机孔隙演化特征,分析伴生矿物对孔隙演化的影响,建立该区页岩孔隙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优质页岩储层主要发育裂缝、无机孔隙、有机孔隙等3种储集空间类型,其中后者是页岩气赋存的主要储集空间,其又可细分为无定形干酪根孔、结构型干酪根孔、沥青质孔及生物化石孔等4类;(2)有机质收缩缝先在有机质颗粒一侧出现,随温度升高缝宽变大,与有机质颗粒的收缩有关;(3)有机孔隙以密集分布于有机质内部的"海绵状"孔为主,当R_o介于1.56%~3.50%时以大孔—介孔为主,R_o> 3.50%时大孔减少,介孔和微孔增加;(4)有机质类型及黏土、硅质颗粒、黄铁矿等伴生矿物的含量对孔隙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结论认为,该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的孔隙演化模式为:无机孔隙度随埋深增加大幅度减小、有机孔隙度先增大后减小,总孔隙度呈现出先降低、再增加、再持续减小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南 盆缘转换带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 页岩气 储集层 有机孔隙 无机孔隙 孔隙演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化封孔剂中KH-570含量对等离子喷涂涂层封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泽华 刘立群 +2 位作者 易于 王泽华 江少群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15,21,共5页
以等离子喷涂Al2O3-13%TiO2陶瓷层为封孔对象,采用溶胶-凝胶法(以TEOS为SiO2的前驱体)制备了一种新型KH-570/SiO2杂化封孔剂,研究了封孔剂中KH-570含量对涂层封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KH-570成功接枝到SiO2表面,形成了KH-570/SiO2有机... 以等离子喷涂Al2O3-13%TiO2陶瓷层为封孔对象,采用溶胶-凝胶法(以TEOS为SiO2的前驱体)制备了一种新型KH-570/SiO2杂化封孔剂,研究了封孔剂中KH-570含量对涂层封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KH-570成功接枝到SiO2表面,形成了KH-570/S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当TEOS与KH-570的体积比为4∶5时,杂化封孔剂的性能优良,其固含量为36.66%,可以获得均匀、无裂纹的膜层,此时涂层中的孔隙率最低,为4.88×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封孔处理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